《海岛农场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海岛农场主-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再说就俩人,连打个牌都凑不齐一桌。

“呵呵,你小子还挺贪玩儿的。这样吧,到时候我买一台小型的太阳能发电机,再弄口铁锅,架在山顶上,晚上你们可以收看卫星电视了。嗯,在岛上上网也成,有信号,不过是无线的,费用高,别的都没啥,别看网络视频就成。”江逸晨考虑了一下,做出答复。

“那感情好。”喜子听了这话,放心了。只要有电,那看电视、上网、玩游戏都没问题,这rì子就好过了。

“来,把杯中酒干了,预祝咱们合作愉快。”江逸晨瞧瞧桌上的饭菜,已经差不多了,于是端起啤酒杯子。

咣当,三人碰杯,将余酒一饮而尽。

“对了,晴晴也来粼江上班了,还跟我提起你们呢。”正事儿谈完,江逸晨聊到晴晴。

“晴哥儿啊,有rì子没见着了。”

“嗯,现在晴哥儿出落得可水灵了。呵呵。”

来顺儿和喜子跟丁雨晴都很熟,小时候一块儿玩大的。

“嗬,在这儿无所谓,见了面可千万别叫她的外号,到时候小丫头翻脸我可不管啊。”

江逸晨笑着说道,抬手招呼服务员买单,三人起身带着酒意出门。

接着,江逸晨让来顺儿和喜子陪他去趟附近的自动取款机。

待取出钱来,他点点数,给二人每人分了三千块。

“喏,拿着,这算我预支的,你们先用这个回家过年。”他解释道。

“谢谢晨子哥。”来顺儿和喜子都喜出望外。

江逸晨继续交代,住建委门口那儿,该参与就接着去,但得注意分寸,一不要带头,二不要过激。

事情能迅速解决那是最好,如果年前实在不行,也不用太着急。先回家,和大伙儿联络好,过完年接着申诉。找的次数多了,影响也不好,头头儿总会有所顾忌的。

来顺儿和喜子连连点头称是。

三人又聊了几句,互相留下手机号码之后,各自离开。

江逸晨坐上公共汽车往学校方向返回。

临近学期末,又有几门课程要陆续考试了。这段时间二零六号寝室的舍友们也用心起来,每天晚上都一块儿到图书馆温习功课。

齐泽辉暂停了难舍的撸啊撸事业,就连肚子圆也强打起jīng神,为了毕业证书做最后的努力。

整个大学生涯剩下的课程不多了,在这个时候挂科显然是最不划算的事情。

当然,这里面也有例外,大才子方旭对本专业考试毫不在意,他已经把主要jīng力投入到考研上面,月中就要见真章。

江逸晨温习了两天书本,感觉自己当前的记忆力越来越好,虽说还达不到过目不忘的地步,但比起以前已经强得太多。考试对他来说已经是很轻松的事情了。

看看差不多了,也没有必要追求什么高分满分的。于是他便将书本撂到了一边,用新买的笔记本上网学习海洋生物、水产养殖、海洋气候、航海、建筑等相关方面的知识,这些东西林林总总,内容繁杂,用浩瀚来形容一点儿也不为过。

既然已经决定开始着手创业计划,那么充电就是必要的环节。

不过此举却被舍友们看成了不务正业的典范,江逸晨也懒得解释,由他们乱猜去。

第八十九章花蛤的养殖试验

一周过去,来顺儿给江逸晨打来了电话,说经过他们一帮工友的努力,市住建委终于派出专人出面进行协调。

欠薪事件得到了初步的解决,一番扯皮之后,工程甲方向建筑公司支付了部分工程进度款,然后相关工人们也拿到了一半的工钱。至于剩下的一半,只能等过完年后再说。

江逸晨听了之后,感觉这已经算是不错的结果了。

来顺儿接着说工地已经全面停工,他和喜子这就准备回老家去。等过完十五后,将按约定及时返回粼江。

江逸晨交代随时保持联系,并祝他们一路顺风。

星期天下午,江逸晨来到麻辣烫店转转,同时解答苏晓佳关于电脑方面的问题。

店里大厅靠墙边新安放了一个蜂窝煤炉子,用于取暖,烟囱从天花顶部伸出室外,这样可以避免煤气中毒。一把大水壶正架在炉子上,壶口向外吐着白sè蒸汽。

三点多钟的时候,他看见吴大娘提着一兜贝类样的东西进门。

“大娘,买的啥啊?”江逸晨随口问道。

“花蛤,熟人那儿买的,可新鲜了。先泡上,晚上吃花蛤蒸蛋。”吴大娘将网兜提高,让他们二人瞧个清楚。

只见网兜里放着一大堆长卵圆形的花蛤,表面分布着红、褐、黑等sè花纹。

花蛤属于物美价廉的海产品,不少养殖户专门从事这个行业,其产量高,肉质细、味道鲜,烹饪方式多样化,煮食、凉拌、爆炒、做馅,都很不错。除鲜食外,还可制罐头、蛤干等等。是沿海地区平民百姓最喜欢的食物之一。

苏晓佳也从座位上站起来,端详着花蛤,面露喜sè。

“丫头可喜欢吃这道菜了。以前总想让我给她做,馋着呢。”吴大娘望着小丫头,目光很慈祥。

苏晓佳听了有点儿不大好意思,又冲对方打了两个手势。

“知道,知道,吃完了壳给你留着。随便你怎么鼓捣。”吴大娘说了一声,拎着网兜往厨房方向走去。

花蛤的外壳有花样各异的纹路,经过挑选后,用来做镶嵌工艺品也是很不错的。

江逸晨正要坐回座位上,继续指导苏晓佳学习电脑。却突然停住。

对了,当前既然有现成的海产品,何不试一下冰水的效力?

自从得到寒冰空间以来,他所有的实践活动仅仅局限于植物调料范畴。上次去云沙岛的时候,也只是用冰水做过海蛎子汤。但从来没有进行过养殖试验。

想到这里,他简单与苏晓佳交代几句,然后跟随吴大娘来到厨房。

吴大娘找到一个铁盆,把网兜里面的东西全部倒进去,然后用水瓢加水。最后取过一袋粗盐,准备往盆里倒。

江逸晨明白,高浓度的盐水,可以刺激花蛤吐出泥沙,让肉质更干净。他于是连忙制止。

“大娘,等一下。”

吴大娘停住手,疑惑地望向他。

“是这样,我想做一个试验,嗯,给我留一半花蛤吧,养几天再吃。其他的该怎么弄就怎么弄。”江逸晨随即提出要求。

吴大娘对此倒是并不觉得奇怪,她知道小江花样多,喜欢鼓捣新东西,这店里麻辣烫、千层饼的美味都出自他的手。

吴大娘点点头,反正这次买的花蛤数量不少,晚上吃一部分也够了。

于是她另外又找了个脸盆,把花蛤连水分出一半。

江逸晨端起脸盆,来到后面的库房,进屋关门。随后从空间中取出一段冰溜子,正要放入盆中,但转念一想,当前正值冬季,担心水温降得过低,导致影响试验结果。

琢磨了一下,出门去拿来暖瓶和一个不锈钢盆,还有刚才吴大娘用的那袋子粗盐。将冰溜子放进不锈钢盆中,倒热水化开,伸手试试温度,又撒了一点点粗盐搅匀,这才加入放置花蛤的脸盆中。

因为花蛤属于海洋生物,要想让它活得长一些,盐分是不可或缺的。

办完这件事,他用毛巾将手擦干,走出库房。并和吴大娘打了个招呼,让店里的人不要随便动库房里的试验用品。

五点钟,店里就已经有很多客人前来用餐。天气越来越冷,在这个时节吃上一盘热气腾腾的麻辣烫,刺激全身血液加速流动,实在是非常舒坦的享受。

前厅只有吴大娘一个人跑前跑后,招呼客人、结算账单、涮烫各式串子。

其他几名店员都在厨房忙碌,为即将到来的晚餐高峰做准备。

黑红脸膛的褚连贵,闷头打水、摘菜、洗菜,苏晓佳也停下了电脑的学习,站在旁边串串子,一双手灵巧高效,没一会儿托盘里的菜串就高高堆起。

江逸晨也没闲着,一把菜刀在他手中上下翻飞,发出哚哚哚的声音,大小均匀的菜块、豆腐块、土豆片迅速堆叠而出。他现在的刀工越发熟练,进步明显。

厨房的另一头,张凤兰正在干她的专职工作,制作千层饼。为了节省人工,店里特意购置了一台小型和面机,承担了面食生产中最为繁重的劳动环节。

和面机揉出来的面团,虽然比不上纯手工制作的筋道弹xìng好,但对于这种普通级别的食品来说,已经足矣。

葱香千层肉饼深受顾客喜爱,基本上只要摆出去,半个小时之内就能卖光。但由于受到人工和原料的限制,每天烹制的千层饼数量依旧只有五十多张,也就是两百多份。

至于反映上来的顾客们的抱怨,江逸晨倒是觉得无所谓,容易买到的东西,反而不值得珍惜,印象也没那么深刻。

五点半钟,张凤兰将覆盖棉被的大簸箩搬出店门,顾客们见状纷涌而至,排队抢购千层饼。

今天仅仅用了二十多分钟,货物就销售一空。后面没买到的人不由怨声阵阵。

张凤兰对此早就习以为常,并不加以理会,收拾好东西,拎着空簸箩返回店内,身后却跟着一位中年妇女。

“江总,这位女士想见你。”张凤兰将中年妇女引荐给站在柜台处的江逸晨。

“这是我们江老板,店里的事情都是由他做决定的,你直接跟他说吧。”她转头又对后者介绍了一句,然后走向厨房。

张凤兰对江逸晨的称呼有点儿乱,一会儿总,一会儿老板的。可能是她自己都搞不清楚其中的区别。

不过在这么一个小饭馆里,也没有必要那么讲究。

第九十章孙素珍的早点铺子

张凤兰将一名中年妇女带到了江逸晨的面前,介绍之后离开。

江逸晨打量着眼前之人,只见这位女士大约四十来岁的年纪,短发,肤sè偏深,身材发福,粗手大脚的,一瞧就是常年劳动者。

“您有什么事情吗?有意见只管提出来,我们会改进的。”他开口问道,还以为这位女顾客对店里的工作有什么不满。

“江总啊,是这样的,你们那个千层饼能不能给我批发一些?”中年妇女开门见山,直接说出自己的要求,嗓音也颇大。

原来自己会错了意,江逸晨见店里人员众多,乱哄哄的,于是领着这位女士来到后院。

女士做了自我介绍,她的名字叫孙素珍,本地人,几年前和老公从某中型国有企业双双下岗,后来经街道办事处统一安排,安置在宏光大街的公交汽车站附近卖早点,不是固定店铺,而是那种可移动式的棚亭。

下岗职工属于照顾对象,所以享受着营业税实行定额定税、减半征收的优惠政策,连货源都不用cāo心,每天只需根据销售情况下单,由专门的餐饮配送中心统一送货。

当然,说是早点铺,实际上午餐也卖。品种不少,豆包、花卷、包子、糖三角,豆浆、牛nǎi等等都有。

铺子的地理位置还行,但由于同行众多,市场蛋糕分割之下,生意也就是一般般,凑合过rì子。

今天她去亲戚家路过这里,看到众多的人抢购千层饼,一时好奇,也凑上前去买了一块尝尝,不曾想这种饼子非常美味,怪不得这么受欢迎呢。

于是她就动了心思,想批发一些千层饼到自己的早点铺去卖,估计也会很畅销。这才通过售货员找到了江总。

江逸晨了解到对方的来意,开始思衬这件事情。

千层饼是个很有前景的项目,他早就考虑将来要把它单独提出来做品牌快餐,与麻辣烫店分开。只不过目前原料和jīng力双双受限,暂时无法另起炉灶而已。

下岗职工的早点摊位,确实是很不错的销售阵地。与那些野摊子不同,这是粼江市zhèngfǔ做为政绩工程设立的,属于保护对象,前几年记者在报刊媒体上还大大吹嘘了一番。

将来调料产量增大,倒是可以考虑做个批发商,集中生产,然后批给这些摊位进行连锁销售。

这比自己一家家去开连锁快餐店省钱省心得多,大批量制作,成本低廉,资金周转也很迅速。确实是个挺好的项目。

“孙女士,是这样,我们这种千层饼是刚刚试制出来的,使用了新型配方,里面的馅料也属于很特别的品种。目前原料产量很低,供应不足,本店每天也只能制作两百多份,根本不够卖,所以暂时还无法对外批发。”江逸晨沉吟一会儿,将情况告知孙素珍。

孙素珍听了,满脸的失望之sè。

“不过,chūn节之后情况可能有所缓解,到时候如果你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考虑先少量提供一些,拿到你的铺子里试销。”江逸晨随之又改换了口气。

chūn节过后天气慢慢变暖,学校苗圃里面的调料才能恢复生机。届时加大一些饼子产量,分一部分到早点铺子里试试水,为以后创建品牌积累点儿经验倒也不错。

“成,那我等着,留个电话吧。”孙素珍见事情有转机,连忙答应下来。

凭她这几年的销售经验,如此味道口感的千层饼肯定红火,听这位小江老总的口气,目前只是原料供应不上,将来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