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中性以及负面的评论大概是6:2:2的样子,而就喜剧效果这一点上,积极评价则高达80%以上。
即便是和索尼相当一致的媒体,这一次似乎也没有打算“违背自己的心意”——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
院线那边,他们也了解过,看好的占大多数,《宿醉》的开画银幕不会少,从这一点看,帕斯卡和林顿其实应该可以得出结论了,毕竟,院线不可能拿自己的业绩开玩笑。
但是,这些逻辑严明的推理,在遇到丹尼尔。桑德勒的时候,都变得不是那么可靠。丹尼尔“不败金身”的传言,即便是各大院线和影院都不可能无视,更何况,《社交网络》突破3亿之后,现在还在做收尾,《希腊婚礼》的4亿票房矗立在dd影业的片库里。院线方面受到其它因素影响作出现在决定,并不是不可理解的。
现在,帕斯卡和林顿,想要确定的,也并不是《宿醉》会不会赔钱——而是它会赚多少。
如果又是一部大爆潜力的作品,对目前的局势可能产生的影响,他们是没有办法预料的。
……
尽管索尼系更有理由关注《宿醉》,但其它的制片厂对这部电影也非常上心。
《宿醉》其实算得上是丹尼尔真正意义转向制片厂工作后的第一部作品,在各大巨头看来至关重要。确实如此,之前哪怕是《希腊婚礼》《社交网络》刷够了票房,也不会给人这个印象,但从丹尼尔一力主导要收购米高梅之后,他的身份,在好莱坞这些制片厂老板眼里,就从一个传奇演员转变为制片厂老板和传奇男演员,制片厂的工作反而在前面。
所以,《宿醉》的成功与否,带着某种层面上的验证意义,这一点没有任何定量的衡量条件,却在大家的心里确确实实地存在。
“真希望他能输一次。”
ps:第四章求推荐啊
第297章炮制假新闻
“真希望他能输一次。”
这么想的人不是少数,但显然,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将希望寄托于丹尼尔的失手,本身是一种示弱的心态。
《宿醉》备受瞩目,在正式上映之前,各方的影评都纷纷出炉。
《滚石》给出好评:“这是一部适合家庭一起观看的喜剧电影,非常有意思,也很有味道。我们看了很多的喜剧电影,这一部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确实,丹尼尔。桑德勒拥有一双发掘故事的眼睛。”
《娱乐周刊》也给出了算是正面的评价,只是多少带了一点这份杂志固有的酸气,“看过《宿醉》,虽然扎克浑圆的臀部让人难忘,但是和之前的期待相比,多少有点失落——也许我们不该认为这会是第二部《我的盛大希腊婚礼》,这是唯一的观影忠告,如果你做得到这一点,你应该去电影院里看它。”
当然,在如潮的好评里,也有不太给面子的。
《芝加哥论坛报》就相当地冷酷:“如果你看过了预告片,那么不要怀疑,你花的钱都是为了它——至于正片,除了你的时间,它还浪费了你的期待感。《宿醉》被dd影业当做‘婚礼系列’的第二部,从而备受期待,他们做了一个相当吸引人的预告,加上这部电影的老板,是大名鼎鼎的丹尼尔。桑德勒,所以给了所有人不恰当的期待感。噢不,或许,根本不应该提及‘期待’这个词汇,电影从头到尾都没有人值得期待的地方。”
……
3月23日晚上,福克斯有线电视台的晚间娱乐新闻。
主持人的红色蕾丝上衣似乎不太合身,有点小了,“观众朋友们,丹尼尔。桑德勒已经很久没有离开过我们的视野。不论是报纸、周刊还是电视新闻,不管你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打开哪份报纸或者转到哪个电视台,你永远都可以看到他那张精致的不像话的脸,他主演的《社交网络》突破3亿美金,全球已经超过5亿;《社交网络》拿下三座奥斯卡小金人;丹尼尔公司的新电影《宿醉》备受影评人和媒体好评,马上就要上映,将为dd影业的盈利项目上再添上一个;斯嘉丽。约翰逊和娜塔莉。波特曼,两位八十年代出生、风格截然不同的女明星,疑似在奥斯卡红毯上为丹尼尔争风吃醋;丹尼尔公司dd影业离收购历史悠久的好莱坞制片巨头米高梅影业集团只有一步之遥……等等。无数的消息、无数的荣耀,无数的光环,这位从出道开始,就从不曾失败过的传奇巨星,现在可能有一点小麻烦了。
我们的记者得到线索,好莱坞新锐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向福克斯记者表示,丹尼尔采用了让人气愤的方式,试图获得他手中的一份剧本——那是一份极其适合娜塔丽。波特曼的剧本,而剧本是他早在2000年就从一位编剧手中购得。丹尼尔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和阿罗诺夫斯基沟通无果后。转而鼓动原作者以他多年没有将剧本制作成电影为由,要求他将剧本的拍摄权交还给原作者。
除此之外,阿罗诺夫斯基还指责丹尼尔通过自己的影响力,要求华纳兄弟向他施压。因为他现在正在拍摄华纳的一部作品,由休。杰克曼和蕾切尔。薇姿主演。
得到消息之后,我们试图联系丹尼尔方面,没有得到回应。至于阿罗诺夫斯基提及的那位原作者海因斯先生。坚持认为按照转让协议,阿罗诺夫斯基有义务在适当的时间限制内将电影制作出来——显然他并没有做到,所以收回剧本是符合法律和道理的。
丹尼尔是否通过自己在业内的影响力强行逼迫阿罗诺夫斯基出让剧本。又是否真的如他所说,这份剧本是为了娜塔莉。波特曼特别准备的。也许只有丹尼尔自己才知道真正的答案了。”
丹尼尔还真的是没有想到阿罗会这么做。
在和他商议无果后,弗格森转而联系了海因斯,找了几个丹尼尔的合作律师,将海因斯和阿罗签署的改编权转让协议仔仔细细地研究了好几遍,功夫不负有心人,海因斯这份大路货协议,虽然没有明确地规定说转让几年内需要完成电影制作,但确实有几条条款限制了版权的无限时长,按照常规理解,五年内毫无动静,而且目前仍然没有任何拍摄计划,确实很大可能上可以让海因斯收回剧本改编权。
弗格森没有出面,只是让海因斯自己带着律师意见去和阿罗交涉这个问题,阿罗显然也找了律师,知道了自己很可能败诉——无偿归还剧本,所以他很聪明地接受了海因斯的条件,以15万的价格将这个剧本还给了海因斯——严格来说,这个价格是非常不错的,因为《黑天鹅》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剧本,基本上只能算是一个剧本大纲。
好莱坞是非常重视编剧这个行当的,每年花费在剧本上的钱有**个亿——通常来说,如果是小说、漫画或者别的什么创意改编的,那么版权是大头,后期的剧本形成、剧本医生等等工种,就处于次要位置。但如果是原创剧本,就要看这个故事的受欢迎程度了,如果出价的多,那么很可能它的价格就高,从几万到几百万不等。
当初阿罗从海因斯这里拿到《替补演员》剧本大纲的时候,只花费了5万美金,现在弗格森愿意给他15万,已经是很厚道了。
其实,阿罗将剧本还给海因斯之后,心里当然并不平衡,他原本试图将丹尼尔重视这个剧本的消息放出去,海因斯那个见钱眼开的混蛋,肯定会把住剧本,坐等更高的出价。不论最后究竟是不是丹尼尔拿到手,至少也要他们多点麻烦。
但是,当他找到认识的一位福克斯记者的时候,对方却给他另一个提议,甚至联系了华纳的管理人员。
最后三方炮制出这么一条新闻。
既让阿罗出了一口气,抹黑了丹尼尔,也让福克斯拿到一条关于丹尼尔的独家负面新闻,至于华纳兄弟,他们的新电影增加了曝光度,而且阿罗的知名度的增加,势必会反馈到《珍爱源泉》上,他们当然愿意配合。至于时代华纳和dd影业正在合作——这种小动作不可能影响那种级别的合作,而且,谁说在合作就不能动手了?
ps:第一更,求推荐。
说实话,我很开心能把书友发现的一些意外状况当成素材写进去,很有意思不是么?至于真实性,我必须坦诚,本书在真实性上没买一分钱保险……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大家看的开心就好。
第298章厮杀得胜
“《宿醉》公映版本放最大彩蛋,丹尼尔客串出演婚礼歌手”
上映版的《宿醉》和试映会上略有不同的是,在道格等人赶回现场参加婚礼的时候,那位很有意思的歌手换了个演员,由丹尼尔。桑德勒亲自出演。这当然是个意外惊喜,此前的丹。费那——一位配音演员则消失踪迹。
阿罗诺夫斯基在《宿醉》上映前夕发声,并没有对电影的首日票房产生什么影响。
这部3500万预算的小成本r级别片,最终仍然以3269块银幕上档,首日周五拿下1673万,单块银幕贡献5119美金,空降单日票房榜第1位,这个数字和《社交网络》的热门没有办法相比,但已经是个让人满意的数字。
次日周六,继续砍下1506万,周日则微跌至1319万,首周末三天4497万,这个数字表明《宿醉》破亿已经没有悬念,一般来说,首周末票房占总票房的比例是不太确定的,但一般低于30%比较合理,轨迹特别好的有可能低至15%以下,即便以上限来看,宿醉最终走到1亿3000万以上大有可能。
同期上映的《男生女生黑白配》,由艾什顿。库彻出演——这位将在日后出演《乔布斯》的跨界天才,以自己的另一个身份备受关注:硅谷知名天使投资人。当然,现在他还在自己的演艺事业上专心奋斗。
这部投资4000万的喜剧电影由哥伦比亚公司制作和发行,首日票房只有760万,不足《宿醉》的一半。首周末三天,《黑白配》也只有2000万刚出头,同样不足4497万的一半。
由dd影业和哥伦比亚制作的这两部喜剧片,投资相差无几,《宿醉》略低500万;它们同一天上映,卡司都不太知名。但《黑白配》的男主角伯尼。马克参演过《十一罗汉》,拥有自己的脱口秀节目——这一点和艾德。赫尔姆斯差不多,只是伯尼在福克斯的节目更加受欢迎一些,除此之外,艾什顿去年主演了新线影业的《蝴蝶效应》,相对于1300万的预算,近6000万的票房成绩已经足够亮眼。所以,不算上客串演员——丹尼尔。桑德勒的话,《黑白配》的卡司还是强于《宿醉》的。
但票房成绩一目了然,《宿醉》大胜。
这似乎预示着某个结果。
“在米高梅最终宣布结果之前。dd影业和索尼哥伦比亚提前进行了一次较量,同为小成本喜剧片的《宿醉》和《男生女生黑白配》同日上映,但影迷们给出了自己态度鲜明的选择,他们似乎并不介意之前丹尼尔受到的威吓‘指控’,一如既往地买票支持了dd影业的新作品。《宿醉》首个周末砍下4500万,远胜《黑白配》2000万的可怜数字。后者也许并不赔钱,但在前者大赚特赚的背景下,无论如何都显得有些值得同情。
然而这是否喻示着米高梅收购案的最后结果,即dd胜。索尼败呢?针对这一点,索尼影业联席主席、哥伦比亚影业负责热艾米。帕斯卡称这一结论‘非常荒谬’,这位好莱坞女强人表示,《宿醉》的成功不会改变基本格局。哥伦比亚和索尼依旧是好莱坞目前最大的电影制片公司,实力强劲,有助于复兴米高梅的品牌,对这一具有优秀历史和光荣传统的伟大公司是最负责任的接手人选。而dd影业在《宿醉》上的成功。也并不能让它们忽视这一巨大差距。她表示索尼为首的国际财团仍然非常有信心拿下最后的胜果。
帕斯卡是否过于乐观我们并不知情,但随着dd影业在《社交网络》、《宿醉》上的连番成功,在2005年仅仅过去4个月的时候。已经在全球攫取了6亿票房,随着《社交网络》在各大票仓国家的全面上映,以及《宿醉》的票房快速累计,这一数字还可能出现大幅上扬。所以收购案胜利的天平究竟会不会偏爱更加庞大的索尼,实在是个未知之数。”
《华尔街日报》难得如此重视一部新电影的票房成绩,并且还做了大篇幅的分析报导。这当然和即将水落石出的米高梅收购案有关——事实上,《华尔街日报》这种在金融资本领域根深蒂固的媒体,其实已经嗅到了一些味道——只是要说能够推断出结果还有些不足。但显然,他们的报导某种程度上,会成为一种风向标。
这一次,dd影业也许真的能够实现自己不可思议的目标。
虽然dd影业在宣布将竟逐收购米高梅的消息后,消息不断,声势越来越大,但其实在很多人的眼里,索尼的胜利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偏见潜藏于内心深处,不会在各种分析、各种预估、各种猜测中公然出现。但它就是这样被很多人认为理所当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