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海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燃烧的海洋- 第56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时候,以色列国防军的处境却不够理想。

    虽然美国已经答应提供援助,不但紧急运送了一批弹药物资,还通过海运向以色列提供大批主战装备,但是船队要到十月三日才能到达,在此之前,以色列国防军只能依靠剩下的主战装备。

    经过西奈半岛血战,以军剩余的主战装备仅能武装八个常备旅与四个预备役旅。

    根据战后公布的数据,当时以色列国防军中,只剩下了四百二十辆“梅卡瓦6”、八百余辆“梅卡瓦5”、不到一千辆“梅卡瓦4”与“梅卡瓦3”,另外还有近四百辆缴获的主战坦克。其他主战装备,比如装甲战车的情况也差不多。西奈半岛大撤退,以军被迫抛弃了成百千台主战装备,撤回去的不到四分之一。相对而言,以军炮兵的情况稍微好一些,保存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大口径火炮与火箭炮。其他非一线主战装备,比如防空导弹、工程车辆的保有数量也不算太少。

    问题是,以色列国防军必须两线作战。

    在仅有不到三千辆主战坦克,而且半数以上都是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情况下,以色列国防军的处境非常凶险。

    别的不说,在南部国境防线上,就得保留四个常备旅与三倍以上的预备役旅。

    可以说,这还是非常保守的部署方式。如果埃及军队在一周之内完成了部署工作,那么以色列国防军还得向南部边境增兵,因此美国提供的主战装备中,有很大一部分要用来加强南方部队。

    真正能够用在戈兰高地上的主战装备肯定不会多到哪里去。

    九月的最后一天,以色列国防军对部署做出了调整。

    为了巩固南部边境防线,之前驻扎在戈兰高地的四个常备旅被抽调了出来,由四个预备役步兵旅顶替。结果就是,巴拉姆少将手上只剩下了四个常备旅,而可以动用的预备役步兵旅也只有八个。

    所幸的是,第一步兵旅、第七装甲旅与第一八八装甲旅都留了下来。

    根据以色列国防军的战报,到十月一日的时候,部署在戈兰高地方向上的十二个旅总共只有三百六十辆“梅卡瓦6”、二百四十辆“梅卡瓦5”、四百六十辆“梅卡瓦4”与“梅卡瓦3”,另外还有四个预备役步兵旅获得了大约三百辆缴获的主战坦克,总计大约有一千四百辆主战坦克。

    在以军对面,叙利亚的十二个师总计拥有近三千辆主战坦克。

    除了数量上的差距之外,质量上的差距也非常明显。

    叙军两个王牌师,即第三装甲师与第七装甲师装备了七百六十辆24式,两个常备师装备了四百八十辆04式与二百六十辆99改型,八个预备役师装备了一千五百辆99改、96改与T系列主战坦克。虽然T系列,即T…72与T…90S占到了大约三分之一,但是扣除这些早已落后的坦克,叙军的装甲优势依然非常明显。

    当然,即便是T…72与T…90S,也有足够大的威胁。

    在接受中国的军事援助之后,叙利亚陆军利用中国提供的技术,对T…72与T…90S进行了现代化改进,主要就是换上中国制造的坦克炮,与99改、96改统一弹药。在使用最新式的钨合金长杆穿甲弹的时候,能够在一千五百米内打穿“梅卡瓦6”的前装甲,在二千五百米外打穿“梅卡瓦5”的千装甲。在地形复杂的戈兰高地上,坦克的交战距离很少超过两千米,很多时候甚至不到五百米。也就是说,即便T…72与T…90S的防护不够硬,也有足够的机会干掉以军坦克。

    综合这些因素,只要叙利亚陆军重树信心,就有能力击败以色列国防军。

    当然,战争拼的是综合实力,而不仅仅是装甲部队。只是在戈兰高地上,受较为独特的地形限制,装甲部队仍然是绝对主力。别的不说,受山区影响,以色列空军的战斗机就很难像在西奈半岛上那样,通过远距离空中打击摧毁地面装甲部队,而近距离轰炸,战斗机将面对机动式野战防空系统,作战效率肯定高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拼到这个时候,以色列空军的战斗机也所剩无几了。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早在二十八日凌晨,美国就表示可以为以色列紧急提供一批战斗机,主要是F…35与F…22系列,而F…44刚刚进行量产,美军只装备了不到一百架,没办法援助给以色列。问题是,以色列没有接受美国援助的战斗机,不是以色列不需要,而是没有合适的飞行员。当时,以色列希望美国能够委派一批飞行员参战,或者是以雇佣的方式为以军作战,可是美国拒绝了这个请求,因为这很有可能导致中国做出过激反应,同样以志愿的方式让空军参战。

    要是中美都打一场“志愿战争”的话,肯定不会局限于空中战场。

    说得直接一点,只要中美的军事人员直接参与作战行动,局势就会失去控制,接下来就是派遣地面部队参战。

    到时候,谁也无法阻止世界大战爆发。

    正是如此,留给巴拉姆少将的除了十二个旅之外,就只有之前还没有在战场上发挥重大作用的武装直升机部队了。

    因为以色列的武装直升机编在空军名下,所以不属于陆军航空兵。

    可以说,这也是以色列国防军在戈兰高地上唯一的优势,因为叙利亚军队没有几架像样的武装直升机。更重要的是,中国军队更倾向于用攻击机执行近距离对地打击任务与反装甲任务,因此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武装直升机,陆军航空兵的主要装备是倾斜旋转翼飞机,而且以执行运输任务为主。当时,叙利亚陆军只有三十架从俄罗斯引进的Ka…52“短吻鳄”武装直升机,以及大约一百架能够携带反坦克导弹的轻型侦察直升机,而以色列空军拥有一百多架AH…64D型武装直升机。

    显然,在争夺树梢高度的战斗中,以色列国防军拥有很大的优势。

    可以说,这也是戚凯威必须面对的第一个战术问题。

    第二十七章 树梢优势

    第二十七章 树梢优势

    在发展武装直升机的道路上,中国军队进行了探索,也走了很多弯路。

    受制于动力系统,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中国军队没有真正的武装直升机。直到二零一六年,第一种武装直升机才问世。只是到这个时候,倾斜旋转翼飞机已经开始逐步取代直升机,而中国军队也在WZ…20问世后不久,转向研制攻击性倾斜旋转翼飞机,并且决定用来取代武装直升机。

    事实上,这也是当时的国际潮流。

    经过第二次朝鲜战争,美国首先认识到,武装直升机即将寿终正寝。因为受最基本问题限制,直升机在飞行速度、飞行高度、载荷、作战半径等方面都不如倾斜旋转翼飞机,而倾斜旋转翼飞机在升力飞行模式下,具有直升机的所有特点,所以随着相关技术成熟,取代直升机只是时间上的问题。

    当时,美国就以MV…22为基础,研制了第一种倾斜旋转翼攻击机。

    只是受MV…22固有的可靠性问题影响,这种代号X**…22的飞机并没量产,而是在研制三年后下马,转为技术储备。

    二零二四年,中国研制出世界上第二种军用倾斜旋转翼飞机,随即装备陆军航空兵。

    与MV…22一样,这种代号QY…1的飞机也存在可靠性偏低的问题,在装备部队的第一年就因故障坠毁了三架,还导致机群停飞半年,而陆军最终也只采购了一百多架,没有追加第二笔订单。

    不久之后,第一次印度洋战争爆发,随后中南半岛战争爆发。

    在这两场战争中,武装直升机都没派上用场。

    特别是在中南半岛战争中,中国陆军的WZ…20的表现并不理想,在围攻河内的战斗中还被越军用步枪击落了一架。在随后围剿越军残余部队的战斗中,至少有五架WZ…20因为故障坠毁。

    相反,一直不太受重视的攻击机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得非常出色。

    当时,空军与海军都有一批J…22与J…25战斗机专门执行攻击任务,为陆军的地面部队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比如在攻打海防的一场战斗中,空军的J…22在地面部队发出支援请求后不到三分钟就赶了过来,用密集的轰炸击溃了越军的反击部队。在广平省的战斗中,海军的J…25更是地面部队的“守护神”,几乎是随叫随到,而且投下的炸弹消灭了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敌军。

    攻击机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给陆军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因为与空军存在利益冲突,所以陆军把重点放在了倾斜旋转翼飞机上。只是,受可靠性等因素影响,陆军的攻击性倾斜旋转翼飞机项目进展得并不顺利,在对日战争爆发前没能取得重大突破。

    受对日战争影响,空军不是很重视专业的低空攻击机。

    海军航空兵的任务性更加明确,也没有在攻击机项目上投入多少经费。

    直到对日战争爆发,在军费暴涨之后,空军才启动了低空攻击机项目,而主要原因还是与陆军抗衡,即利用该项目去制约陆军的攻击性倾斜旋转翼飞机项目,争取获得更多的项目经费。

    只是,接下来的全球性自然灾害,使所有军备项目都受到拖累。

    即便一切顺利,空军的低空攻击机项目也要到二零四三年左右才能完成,能在二零四五年装备部队就很不错了。

    可以明确的是,中国军方已经确定了大方向,即发展专门的低空攻击机。

    可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决策,因为这意味着将放弃武装直升机与攻击性倾斜旋转翼飞机,陆军航空兵将转变成为一支支援能力有限、以短距离垂直投送为主的作战力量,即增强陆军的垂直机动能力。

    放弃武装直升机是否明智,并不是一个值得争论的问题。

    虽然有不少人提出了反对意见,比如贵州飞机制造集团就提出,在未来战争中,武装直升机依然有用武之地,而且战斗机在对付超低空飞行的直升机时并不具备优势,武装直升机是夺取“树梢制空权”的主要力量,但是在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的时代,直升机的低空机动性能优势已经没有多少发展空间,而飞行速度更快的低空攻击机,能够更加有效的执行对地支援任务。

    事实上,这里说的低空攻击机,很有强击机的味道。

    从战术使用,特别是近距离对敌支援来看,低空攻击机完全能取代武装直升机,而且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任务。不管是在局部武装冲突,还是在大规模战争中,低空攻击机的作战效率都要比武装直升机高得多。比如在中南半岛期间,空军与海军的战斗机在执行近距离支援任务时,作战效率就是武装直升机的六倍。只有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情况下,武装直升机才有用武之地,而通过改进等手段获得了攻击能力的倾斜旋转翼飞机能在绝大部分时候,执行武装直升机的任务。

    当然,这绝不仅仅是中国军队的选择。

    到二零三零年前后,除了俄罗斯还在改进Ka系列与Mi系列武装直升机、以及欧洲推出了“虎2”武装直升机之外,中国与美国都没有新的武装直升机项目,只是研制了轻型侦察直升机。

    只不过,武装直升机并没因此立即退出战争舞台。

    通过改进硬件、升级软件等方式,大批在二十一世纪初服役的武装直升机仍然有足够强大的作战能力。比如AH…64就装备了十多个国家与地区,其最新改进型号已经用上了隐身技术。

    在一些较为特殊的战场上,武装直升机依然有用武之地。

    戈兰高地就是比较特殊的战场。

    西奈半岛的战斗中,以色列国防军没有动用武装直升机,不是用不上,而是以色列空军没能夺取制空权,而在空旷的荒漠上空,武装直升机极易遭受战斗机攻击,而且基本上没有还手之力。比如在二十二日上午,埃及空军的一架J…22M在完成巡逻任务后,发现了一架以色列的AH…64D,随即用一枚火箭助推制导炸弹将其击落,导致两名飞行员遇难,而埃及战斗机毫发无损。

    更重要的是,威胁不仅仅来自高空。

    在空旷地区作战,武装直升机最需要担心的是机动式野战防空系统。比如在二十四日之后的三天内,以色列损失了近二十架直升机,其中六架侦察直升机被高射炮击落,两架大型运输直升机被便携式防空导弹击落。武装直升机与这些直升机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深入战区后也很容易被防空火力击落。

    此外,还要考虑其他问题。

    在沙漠地区作战,直升机的可靠性非常低。虽然以军采取了不少防沙防尘措施,但是在二十八日之前的战斗中,至少因为故障损失了七架直升机,其中三架在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