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规模不等于战斗力。
在六十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中,越南动员了近五百万军人,而美国在最高时期也只投入了四十万部队,而且只有半数是地面部队,长期在前线作战的美军不到五万。结果越南以阵亡两百多万人的代价,仅仅消灭了不到六万名美军。
对越南来说,最关键的还是来自美国的援助。
问题是,五月六日,美国提供军事援助的窗口已经关闭了。
除了越南南部地区的主要港口全部瘫痪之外,中国在六日下午四点宣布,将越南全境设为禁飞区。
这次,中国采用了美国的标准。
按照中国国防部公布的禁飞管制条例,任何未经允许进入禁飞区的飞机,都将被中国战斗机击落。
显然,美国不可能拿此来指责中国。
要知道,搞出“禁飞区”概念的就是美国,而且在过去几十年里,美国先后在数个国家单独执行禁飞令,从未在乎过其他国家的感受。更重要的是,美国是在未宣战的情况下将他国领空设为禁飞区。现在中国已经向越南宣战,按照国际法,其他国家都应该回避,任何挑衅行为都得不到支持。
显然,禁飞区不是针对越南,而是针对美国。
除非美国打算与中国开战,不然就不能派遣运输机向越南运送物资。
海路与空路遭到封锁后,美国就只能在一旁干瞪眼了。
六日夜间,在沉默了两天半后,中国空军终于隆重登场,在八点三十分,动用四百多架战斗机与数十架轰炸机,对越南北部地区的防空、指挥、通信、情报与重要军事基地进行了高强度轰炸。
随后,中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也全面出动,轰炸了越南南部地区的军事目标。
大规模空中打击拉开了序幕,中国军队第一次效仿美军,在战争中采用不对称战术。
第十九章 新战线
第十九章 新战线
空中打击按部就班的进行,根本没牧浩洋什么事。
海上封锁也很顺利,六日凌晨,一艘097级攻击核潜艇在南海海域击沉了一艘试图向岛礁运送物资的越南潜艇。几个小时后,一艘041型常规潜艇在岘港外面,击沉了另外一艘越南潜艇。因为第三方船只还没有完全离开越南,所以针对商船的袭击行动受到限制,潜艇没有放开手脚。
真正需要牧浩洋关心的是地面作战。
不是攻占被越南侵占的岛礁,而是如何开辟地面战场。
按照庞跃龙的部署,陆战队主力部队到达之后,将拿几座较大的岛屿练兵,让陆战队官兵热身。也就是说,收复岛礁的作战行动将在九日上午开始,之前派遣特种部队攻占几座较小的岛礁,只是为了建立前进基地。
收复全部岛礁之后,陆战队就该转移战场了。
只是在地面作战上,牧浩洋没有主导权。准确的说,他只提供作战方案,到底怎么打得由黄峙博决定。
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战略取向,即首先攻打越南北部地区、还是南部地区?
赵元任坚持先北后南,即动用成都军区的两个集团军,加上济南军区的一个集团军,以及由总参谋部直接调派的第十五空降军,有足够的把握突破越南的边境防线,然后从老挝发动侧翼攻击,能在一周之内打到河内。按照赵元任的估计,只要前期轰炸效果明显,地面作战时间还能缩短到五天以内。
这不是吹牛,赵元任提交了一份具有可行性的作战计划。
只是,牧浩洋个人认为,还是应该先南后北。
从地理因素上看,攻占红河三角洲几乎没有难度,即便动用陆战队、以及从柬埔寨出兵攻占湄公河三角洲也没有多大难度可言,因此首先需要考虑的不是军事问题,而是由此引发的政治问题。
最让牧浩洋担心的就是,在攻占河内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会出面干预。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黄峙博,即这场战争,很有可能以中国军队攻占河内为转折点,因此有必要考虑暂时放弃河内,首先攻占胡志明市。在控制了越南南部地区之后,可以扶持亲华政权。
从政治上讲,这给了中国军队继续打下去的理由。
更重要的是,通过占领胡志明市,可以阻止越南政权向南转移,也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打持久消耗战。
即便不能一举摧毁越南政权,也至少可以让越南人打越南人。
当然,到底怎么打,黄峙博说了也不算。
既然是政治问题,肯定得由政治家解决。
五月七日上午,牧浩洋接到黄峙博的电话,把前指工作交给了几名高级指挥官,与马明涛返回北京。
飞行途中,两人通过电视台看到了一条消息。
经过两天的紧急磋商,缅甸当局答应了中国提出的条件,将正式签署同盟条约,成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第三个盟国。
虽然不清楚具体内容,但是牧浩洋知道,这绝对是一份与众不同的同盟条约。
原因很简单:缅甸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国家。
因为长期处于军事**政府之下,所以缅甸遭到西方国家数十年的持续封锁,甚至一度受到美国的军事威胁。在二十一世纪初的几次自然灾害中,美国一度向缅甸伸出援手,结果都被缅甸拒绝了。原因只有一个:缅甸当局害怕美国以救灾为名,在缅甸搞颠覆活动,甚至策划政变。
数十年来,缅甸能够依靠的只有中国。
问题是,中国对缅甸的**统治也非常反感,至少不会公开予以支持,而中国对缅甸的援助主要集中在人道主义方面。
对中国来说,缅甸是一个既很重要,又无足轻重的国家。
说缅甸很重要,是因为中国需要缅甸政府配合,才能打击以金三角的贩毒网络,阻止毒品进入国内。说缅甸无足轻重,是因为缅甸在经济上确实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而且其政治问题很难得到解决。
只是,对缅甸来说,中国却是唯一的靠山。
显然,希望结盟的不是中国,而是缅甸,因为只有靠上中国,缅甸的军事**政府才能维系下去。
问题是,中国肯定会把结束**统治作为结盟的先决条件。
至少,牧浩洋是这么认为的。
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不应该与**政府结盟,更不应该承认**政府的合法性,因为这会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让更多的国家把中国视为**政府的支持者,从而对中国的全球战略构成威胁。
回到北京,牧浩洋首先见到的不是黄峙博,而是杜小蕾。
“外长,怎么这么巧?”
“是啊,确实太巧了,刚回来?”
牧浩洋笑了笑,说道:“下飞机就过来了,总理来了?”
“在里面,正在跟黄总商量事情。”
“不介意吧?”牧浩洋掏出香烟,礼节性的询问了一下。
“你随便吧,我早就习惯了。”杜小蕾笑了笑,说道,“怎么样,前指的工作没有那么复杂吧?”
“还好,几个主要指挥官都很有经验,大部分事情不需要**心。”
“说实话,我挺羡慕你们这些军人的,总归有个出头之日。像我们这些外交人员,混到头都要为琐事操心。”
“外交无小事。”
“军事也一样。”
牧浩洋笑了笑,点上香烟,问道:“缅甸那边的事情搞定了?”
“基本上搞定了。”杜小蕾端起茶杯,说道,“怎么,你也关心外交问题?”
“不管怎么说,缅甸已经向越南宣战,算得上我们的盟友,作为前线指挥官,关心一下没问题吧?”
杜小蕾笑了笑,说道:“对我们来说,能在缅甸取得胜利,将有很大的意义。”
“胜利的标准是什么?”
“把缅甸变成一个富裕、文明、民主的国家。”
“这个要求也太高了一点吧?”
“现在看来是,不过谁能保证几十年后,缅甸不会成为第二个朝鲜?”杜小蕾喝了一口就放下茶杯,说道,“至少,缅甸当局已经承诺,在两年内举行全民大选,而且是在我们的监督下进行,面向所有政党,流亡海外的昂山家族也可以派人回去参加大选。为了保证大选顺利进行,我们将向缅甸派遣监督团,并且安排军事观察员。具体谈判还没结束,不过结果肯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回报是什么?”
杜小蕾愣了一下,说道:“为现任缅甸国家领导人、以及重要官员提供政治庇护,并且承认其财产的合法性。”
“这……”
“必须承认,缅甸的领导人做出了最明智的选择。”
“为什么?”
“你觉得,这场战争之后,东南亚还是以前的样子吗?”杜小蕾笑了笑,说道,“我们肯定会进军东南亚,而且会建立一个以我国为核心的经济共同体,也就会改变我们的基本对外政策,营造更加有利的政治环境。作为东南亚地区的大国,缅甸迟早会发生改变,区别只是方式方法。”
牧浩洋皱起了眉头,明白了这番充满外交词汇的话。
用军人的话来说,等到中国解决了越南,就会在中南半岛发力,然后通过中南半岛影响整个东南亚。作为中南半岛上最大的国家,缅甸肯定在中国的战略框架之内。到时候,如果缅甸军政府仍然不肯回心转意,中国很有可能采取行动,通过非和平的方式,为缅甸创建民选政府。
与中国对抗,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对于已经统治缅甸数十年的军事领导人来说,最好的选择就是退而求其次,通过与中国合作,得到中国的庇护。
问题是,缅甸并非整个中南半岛。
“泰国呢?”
“正在谈,这个更麻烦。”杜小蕾叹了口气,说道,“不过大体上是好的,主要在一些细节问题上存在分歧。”
“也就是说,泰国还在犹豫?”
杜小蕾点了点头,说道:“犹豫只是暂时的,局势明朗之后,泰国总理就会做出明智之举。”
“这么说,我们手里有王牌?”
“你觉得呢?”
“我怎么知道?不管怎么说,军队不是王牌。”
“将军,看来你懂的不仅仅是军事。”
“外长,你就别夸奖我了。”
“你说得没错,我们不能用军事问题向泰国施压,因为我们不可能用军事手段来拉拢泰国,但是可以用泰国无法拒绝的方式。”杜小蕾稍微停顿了一下,又说道,“总理已经在高层会议上提出,建立排他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什么意思?”
“说得直接一点,今后我们在东南亚地区,只会照顾盟国,而非盟友则无法获得我们的经济援助,在贸易上也会受到限制。”
“有这个必要?”
“当然,我们不这么做,美国、欧盟、俄罗斯都会这么做,也许连日本也会这么做,以此确保经济利益。”
“这么说,泰国必须做出选择。”
“我们是泰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比排第二位的日本多出了百分之三百,泰国在经济上根本离不开我们。”杜小蕾笑了笑,说道,“只要我们开始奉行排他性经济政策,泰国就别无选择。”
牧浩洋笑了笑,没再提出问题。
不一阵,黄峙博的秘书赶了过来,请两人过去。
第二十章 政治联盟
第二十章 政治联盟
军事上的问题并不突出,黄峙博与黎平寇都支持牧浩洋提出的作战计划,即在完成空中打击之后,首先在越南中部地区开辟登陆场,切断越南的南北交通大动脉,然后再由陆军发动地面进攻。
至于先南、还是先北,暂时没有做出决定。
也没有必要做出决定,杨禹方制订的空中打击方案至少要持续一个半月,说不定还要延长到三个月。登陆作战还需要大概一个月,因此最快要到两个半月之后、最迟则要到四个月之后才会发动大规模地面战争。
汇报完情况后,牧浩洋就动身返回榆林港。
真正的难题在政治上,即如何使战争红利最大化。
黎平寇来找黄峙博,就是希望得到总参谋长的支持,让他提出的“排他性经济政策”在高层会议上获得通过。准确的说,是由黄峙博以总参谋长的身份,从军事角度出发,说明该政策的重要性。
显然,黎平寇非常清楚这项政策会造成多大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如果由他提出来,肯定会遭到易援朝的坚决反对。让黄峙博出面,而且是以军事需求为背景,易援朝至少不会直接反对。有了这个机会,黎平寇就能说明该政策的重要性。
黄峙博不是傻蛋,知道黎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