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犹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人犹记- 第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关键就在于这事牵连过大,分量差点儿的人就是豁出性命去不要,也查不清楚,够分量的人如阁老尚书等人,一则都不大肯趟这混水,二则事情还没查出到底是不是有问题和那里有问题,就出动一部尚书,那也未免太招眼,只怕引起物议。
    审慎之下,皇帝暂时按兵不动,只没想到萧景瑜要来出这个头儿,他虽没办过什么差使,但怎么说分量也足够了……就是这个混账儿子,估计有点儿什么消息来源,却在皇帝跟前死捂着不说到底怎么回事,只说没查出来,作不得准,不敢启奏。
    皇帝差点没一脚给他踹过去,可是权衡再三,又还是不情不愿的答应打发他去江南,又要打发户部侍郎随侍齐王殿下,叫齐王殿下推辞了,要自己选人。
    皇帝觉得,这个儿子原来比安王难打发多了!
    这会儿说话也这样不尽不实的,皇帝知道,再问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索性不问了,至少他还老老实实的说了要兵分两路,不是非要把皇上给埋在鼓里,皇帝便道:“你既是钦差,在外的事自然你做主了。”
    萧景瑜笑,又点名要了七八个人,俱是品级不怎么高的,又京官又有地方上的人,他每说一个人,皇帝沉吟一下,竟然只有一两个京官算是有点印象,那几个地方上的人,皇帝就一头雾水了。
    这个儿子,花样怎么这样多?不过既然萧景瑜要去办这样的大事,皇帝还是毫不犹豫的要的人都答应给他。
    然后,要完了人,又要银子,而且要的刁钻:“不能走户部,要一点儿银子一回给一丁点儿,没得打官司。”
    “那走哪里?”皇帝问。
    “您老人家不是要修葺避暑行宫吗?”萧景瑜显然盘算过了:“把银子先挪给我,就说我下江南是去采买行宫的一应东西去。”
    至此,皇帝已经明白萧景瑜的意思了,萧景瑜这些日子虽然强势了一点,但多年的纨绔享乐的姿态终究是占了上风的,借皇上要修葺行宫这事儿,一则表孝心,二则下江南玩一阵子,掩盖的也就比较自然了。
    安王殿下听说了皇上从修葺行宫的银子里拨了十万两给齐王殿下这件事后,终于放了一点心。
    萧景和与王妃姚氏都在方贤妃跟前伺候说话,方贤妃于内务上自然知道的比较多些,也就说到这事儿了,萧景和应道:“原来是为了这件事,那我也该预备一张单子,趁便儿请三弟给我带些东西回来,母亲这里要什么,一并与我说。”
    方贤妃道:“我这里有什么可缺的,只是虽说是为着这事儿,那边儿还是要看好了,只防着万一瞧见了什么只怕不好交代。”
    “这个我也想到了。”萧景和道:“自然是要嘱咐的。且内务府也有些人要随着三弟去江南,倒是不妨了。”
    方贤妃点点头又道:“你们外头的事我也不懂,提到江南那边我倒只惦记着你舅舅在那边也是许多年没见了,说起还有一件事要与你们说,和儿成婚也有六年了,这子嗣上头一直没有缘分,前儿问了问张天师,说是选个年轻好生养的,进门带一带也好。我想着,若是能自己生养自然是最好,若是不行,今后养出来,抱在你媳妇那里去也是好的,我暗地里选了这几月,倒是看中了黄家那姑娘。”
    安王妃姚氏仿佛没听见般,脸上的表情一丝儿没变,方贤妃倒是看了安王妃一眼,又道:“今年十六了,最是个柔和性子,她娘就生了六个,是好生养的样子,她是第二,父亲又是成都知府,我想着,抬举个侧妃还是合适的。今后孩子身份也强些。”
    这话说了,姚氏才抬了抬眼,似乎想了想,才道:“母妃既看过了,自然是好的。”
    这些年来,安王年年都在纳妾,姚氏也无力计较什么,且方贤妃这话说的奇怪,既然是要把子嗣给她养,那为什么又要抬举成侧妃,要抱孩子,那自然是生母身份越低越好。
    可见安王母子已经厌弃她了。
    姚氏呆木木的坐在那里,方贤妃与安王说了些什么都似乎在耳边听不进去似的。
    想当年,她贵为敬国公嫡长女,也是一家女百家求的盛况,父亲明明知道方贤妃十分喜欢她,依然为她选了武宁侯郑家的嫡长子,她却不情愿,虽然武宁侯也是百年勋贵,可比起安王妃虚位以待,如何相比?
    且安王为皇上所喜,又占了长字,母亲位分高,今后说不得便是皇后了,武宁侯夫人这样的位子如何比的?连继母也十分看不上敬国公的选择,后来父亲奉诏到了西北军中,她与继母心知肚明之下联手,终于由方贤妃去求了赐婚。
    只是这安王妃的荣耀,随着自己多年未生育,随着父亲的铁石心肠,慢慢的变了味道,姚氏拼命的讨好方贤妃和安王,她也有自己的娘家兄弟,甚至和嫂子联手为安王这一派极力争取,可是,最终却落得个那样的下场,甚至自己无事,方贤妃却被训斥。
    那几日,姚氏天天睁着眼睛到天亮,安王却从来没有进过她的屋子。
    如今……又要抬举侧妃了吗……
    这一头安王与方贤妃商议抬举侧妃,各人心中滋味难明,那一边齐王殿下谈起一桩亲事来,却是眉飞色舞,不过大概也有人心中不忿。
    却如姚氏一般,一个不字也说不出来。
    齐王殿下大驾光临程府,程安澜随侍其后。
    程家启中门,家里男丁有一个算一个,都来给齐王殿下请安。
    程家的人口不算复杂,老太爷尚在,没有分家,长子早逝,次子为庶子,第三子为嫡子。
    长房有两个男丁,已经成年的程安澜和还未成年的程安起,次子房中没有儿子,养大的只有一个女儿,三房有三个儿子,长子次子均为嫡子,最大的才十二,最小的是姨娘养的,今年才六岁。
    此时连六岁的小家伙都跟着父亲有模有样的给齐王殿下磕头,齐王殿下平易近人,扫了一眼众人,吩咐统统平身。
    女眷当然也是要给齐王殿下请安的,齐王殿下特地看了两眼程大太太,笑道:“这几日,倒是听了好几回大太太呢。”
    众人的眼光唰的就落到了程大太太身上,然后又看了一眼程安澜。
    程大太太自己还没弄明白呢。
    齐王殿下道:“前儿在淑妃娘娘跟前,我就听娘娘问了一句,修瑾上回不是说要定亲了吗?怎么还没动静,就听到说起大太太来了。”
    修瑾是程安澜的字。
    程大太太顿时脸白了一层。
    齐王殿下其实是有心借他爹的龙威来给他们家圆圆撑腰的,横竖他身份高,说什么都不怕,随即又道:“偏今儿父皇又问起来了,原是修瑾在跟前伺候,也不知父皇怎么想起来,问他年龄家室等,我倒是听到一句。修瑾向来侍君以诚,父皇最是喜欢这样的品格儿,听他说心有所属,自然也就问了问那为何还没定亲。”
    程大太太的脸又白了一层,程老太太的脸都跟着白了一白。
    齐王殿下笑道:“是以我便来问一问,怎么还不定亲呢?”
    这简直是强盗逻辑,韩家当初以韩元蝶年纪还小,婉拒程家定亲,如今才过了几个月,难道就不小了吗?便是要定亲,那至少也要等人家过了一个生辰,才好再提。
    真要说起来,程家还真是有点无妄之灾。
    齐王殿下那纯粹是在出气,当初那事儿,往小了说,程家是在拿捏程安澜,往大了说,那就是不把齐王殿下当回事!
    这会儿天时地利人和了,齐王殿下拿着皇上的口谕,正好顺便敲打程家了!
    
    第70章
    
    程老太太几乎是有点结巴的把当初往韩家提亲的事说了一回,齐王殿下其实心中清楚的很,却只当不知道,从容道:“女家矜持,也是有的。其实论起来,此事并不与我相干,只是先前父皇问的时候,我偏在跟前,反倒要过问一句了。”
    他还假模假样的安慰道:“虽然不是军国大事,只是父皇过问了一句,不论成与不成,我还得去缴回话才是,是以只得过来问问,这会儿听你们说了,我心中也就有数了。”
    程家虽不在权力中心,到底也有伯爵位分,程老太爷眠花卧柳,走马逗鹰的过了一辈子,再是不懂谋略,这句话是听得懂的,连忙道:“禀殿下,我们家原本商议,既然修瑾情愿,便略等一等,待人家姑娘略大一岁了,再次上门提亲,也是诚意。如今殿下已经点拨了,我们果然是想岔了,人家养了姑娘自然是不容易,我们多些诚意,也是该有的体面。”
    齐王殿下笑着摆摆手:“这个跟我可不相干,你们怎么着办,我便怎么给父皇回话便是了,这也不是我问的话。”
    “是是是。”程老太爷差不多要晕过去了,可还得奉承着。
    程安澜从头到尾没什么表情,也不说话,从十四岁起在三爷跟前当差,随三爷遇险,在西北拿命博出功劳,再入锦山大营,他为的不止是这一刻,但这一刻终究还是来了。
    他踏上了程家不曾达到的高度,他已经不需要再如以前那样生活了。
    齐王殿下拍了拍程安澜的肩:“我的差使办完了,你既然已经到家了,就先歇着,不用随我进去了。”
    “是。”程安澜躬身应了,当然还是一家子恭恭敬敬的送齐王殿下出去。
    一回头,程老太太气的战战兢兢的,手里的拐棍子跺的地上直响,指着程安澜道:“你……你!上回不是随你的意去提亲了吗?是那家子不肯应,你还有什么不足性的?你这是喊的哪门子冤?简直太……太胆大妄为了!”
    其实程安澜也觉得这一回程家被齐王殿下恐吓,还真是无妄之灾,这是因着萧正恒那个小家伙不懂,搅了局,无意之中把场面做成这样的。
    而他不阻止,当然有他的私心在那里。
    只是多年来程家在他的心中,早已算不得一个家了,他甚至一点儿愧疚之心也没有的道:“皇上意欲招我为驸马,我自然须得说实话。”
    程安澜扫一眼众人:“欺君之罪,我是吃罪不起的,且只怕还得连累一家子。”
    “是别人家不应,并无婚约,算什么欺君之罪!”程老太爷听的简直肝火上升。
    驸马!
    这个混小子,都背着他们干了些什么啊!竟然敢推拒皇上赐婚公主?简直混账!
    程家这样的门庭,能尚主那简直是八辈子修来的福分!而且,皇上的女儿你不要,难道还有更好的不成?这混账小子真是失心疯了啊,也不想想,这样削皇上的面子,若是皇上恼了,程家怎么吃罪得起!
    程老太太气的都发起抖来:“这样要紧事,你怎么不回来商议?你就自个儿做主了?你这把这一家子搁在哪里!要是皇上……皇上……”
    程二老爷、程三老爷也都后怕的面如土色,程大太太扶着老太太,不敢吭声,老太太照样迁怒过来:“这就是你养的好儿子!你是怎么教导的?”
    程大太太只低着头不做声,自从上一回她自以为这是后宅事不理会程安澜的要求,被齐王殿下修理过一回之后,就明白任是你再多的理由,终究抵不过上位者随口一句话,根本是连分辨的机会都不会有。
    如今程安澜是攀上了高枝了,她明白自己惹不起,是以程安澜不大回家,她也打定主意不理会,只是程安澜说什么便是什么,这会儿老太太再是骂,她也就低着头不说话。
    程安澜道:“回来商议?怎么商议?莫非我与陛下说,我们家的规矩这事儿要先与祖父祖母商议,是以陛下请先等等,我回家商议了再来回奏陛下?”
    程安澜眼风一扫,冷如刀锋:“这话我原是不敢说的,若是祖父祖母觉得理当如此,下次皇上吩咐我什么话,我便如此说便是!”
    说着转身回自己院子去了。
    他向来话少,可真说得出来,那就噎的死人。
    程老太太抖的恍如中风,好半日才哭嚎一声:“我这是做了什么孽啊!竟就养出了个这样的孽障!”
    程老太爷铁青着面色坐着不动,众人更是都不敢做声。
    可是嚎完了,程老太太依然得叫程大太太一起,收拾起礼盒,上韩家去给程安澜提亲。
    胳膊扭不过大腿,莫外如是。
    程安澜的院子,在程家最东北角上,总共两间小屋子,地方偏僻,院子一角堆着些破瓦,终年难见阳光,照着程家的说法,宅子小了,叔父们成亲生子,住不开,程安澜是哥儿,让一让妹妹,且读书习武,在屋里的时候也不多,是以很小的时候,就迁到了这里,原本是两个小厮,两个丫鬟伺候,院子里还有粗使婆子,后来人手不够,一个小厮走了门路,调去伺候二爷程安起了,还有一个小厮说是偷东西撵了出去,两个丫鬟里头,有个大了嫁人,就在二门上伺候了,没再进来,也就剩了个小些的。
    当然也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