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犹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人犹记-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开蒙,那位姑娘也隔三差五的去邓家陪着五少奶奶说话呢。”
    大太太点点头,还没说话,魏嬷嬷在旁边桌子上倒了茶奉上,大太太接了喝了一口才道:“既然真是邓五少奶奶的亲戚,那也就……”
    大太太话没说完,那语气听起来,也不知道到底是希望这位姑娘真是邓五少奶奶的亲戚,还是希望不是。
    魏嬷嬷从做丫鬟起就是大太太当年院子里的丫鬟,后来跟了大太太陪嫁来了程家,如今已经二十余年了,她今日没去敬国公府,没见到常小柏,不是很明白大太太的意思,便不好说什么。
    大太太却叹口气:“你是没瞧见那姑娘,我只远远的乍然一看,就觉得那是……又是差不多的岁数……”
    这话虽然说的没头没脑的,但魏嬷嬷却听懂了,不由悚然一惊,声音越发压的低了:“太太的意思,那是……”
    大太太看她一眼,道:“既是邓五少奶奶家的亲戚,那自然不是了,只是那模样儿,活脱脱的……如今我想起来,她长到如今,也该就是那模样儿罢……”
    魏嬷嬷寻思了一下才道:“这世上人有相似,且年轻姑娘,略一打扮,看着也都差不多儿,太太只是常常想着,不免就觉出些挂像来,也是有的。”
    大太太想起先前远看近看的常小柏,不由的微微摇头,那模样还真是程家姑娘的样子,决不是她多心,这么多年,她总也见过不少姑娘了,从没有这种感觉过,不过她心中虽这样想,嘴里却道:“你说的也是,我这也是免不得总要想一想,且如今孩子大了,我还不由的有些后悔起来。”
    这话实在不好劝,魏嬷嬷又不能不接这话,只得道:“太太快别这样想,且瞧着起哥儿罢,如今起哥儿出落的这样出息,太太还有的是后福呢。”
    便是对着自己跟前日子最长久的魏嬷嬷,大太太也不好说,她的后悔,在于当初的心软,不仅如此,甚至还画蛇添足的留下了信物,幻想着多年后私下还能相聚。
    那个时候,到底她也才十九岁,初初嫁人不久,丈夫就意外去世,终日以泪洗面,她又能有多狠的心肠?
    可是做了多少次有人拿着信物到程家,登堂入室的寻亲的梦魇之后,已经不由她不后悔了。
    这里有人惶惶不可终日,齐王府却又有了好消息,齐王妃又有了身孕。
    韩元蝶听了自然欢喜的很,就要去齐王府看姑母,王慧兰拉着她:“你急什么,咱们家自然是要上门去的,这会儿下晌午了,你急脚忙慌的去做什么。”
    韩元蝶皱皱鼻子:“那咱们什么时候去?”
    王慧兰敷衍她:“明日吧,明日去,总得预备些东西,难道空手上门么?”
    “再生个妹妹!”韩元蝶雀跃。见王慧兰白她一眼,又想了想:“弟弟也行,就是要可爱点儿,不要像恒哥儿那样不理人。”
    韩元绣在一边听着,笑道:“恒哥儿还是有礼的。”
    “叫我一声姐姐,就再也不开口了,也不知道跟谁学的,齐王殿下也不是这样啊!”韩元蝶说,她向来是喜欢小孩子的,何况这是齐王殿下与韩又荷的长子,怎么会不喜欢,偏偏这位小皇孙天生一副高冷模样,轻易不开口,还不要她抱,韩元蝶怨念颇深。
    “还是蕊儿乖。”韩又荷的长女就不一样了,模样长的像韩家人,韩又荷说就跟他们家圆圆小时候一个样,胖乎乎的又爱笑,又黏人,韩元蝶每次见到她都抱在怀里爱的了不得。
    韩元蝶想了一想,说:“我猜齐王殿下肯定还是指望姑母再生个儿子的。”
    “要你管那么多!”王慧兰是典型的贤良淑德的后宅妇人,向来无涉前朝:“你才多大点儿,说这些做什么。”
    许夫人本来没理会,这会儿听了道:“说一说也不要紧,圆圆过年就十四了,不是小孩子了,今后不管嫁到哪家都不能什么事都不懂。”
    韩元蝶的动静,许夫人虽不理会,心中却是明镜似的,眼见的多半会嫁给程安澜,程安澜如今威名在外,早已独当一面,朝廷一等一的小红人儿,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交际关系。韩元蝶若是嫁过去,自然不能像普通人家那样有亲祖母、亲娘在前头帮衬,新媳妇只在后宅过日子,一应都可以慢慢来。
    韩元蝶要面对的就多了。
    王慧兰听婆母发话了,自然也就不再多说,只笑着道了句:“是。”
    又对韩元蝶道:“就是说,也别在外头胡说,自己一家子跟前说些话儿倒是不要紧。”
    韩元蝶嘻嘻笑:“要说这个,谁还想不到呢?如今安王殿下还比齐王殿下大着些儿呢,却还没有子嗣,这回不说姑母生儿子了,单是这又有了身孕的事,就够说几回了。”
    安王殿下的一大硬伤就是没有子嗣,他与齐王殿下同年赐婚成亲,他的正妃是敬国公府嫡长女,身份贵重自然不用说了,就是后面陆续纳的两个侧妃,认真细究起来,家世竟也比韩又荷强。
    就在京城都在津津乐道这件事的时候,微末出身的韩又荷却十分的争气,成亲三月就有身孕,十月后一举得男,而且这儿子还十分的会长,不仅模样,连性子都像足了当今,小小年纪就不苟言笑的板起脸,简直跟当今圣上是一个稿子描出来似的。
    这又是当今圣上的第一个皇孙,分量十足,连圣上都爱之如宝,常常召进宫伴驾,还亲自给恒哥儿开蒙,手把手的教他写字儿。
    接着歇了一年,安王府从正妃到侧妃都完全没有动静的时候,韩又荷又一次有孕,生下了长女,这会儿长女才一岁多,又怀上了。
    如今这议论起来,已经不止是齐王殿下与齐王妃如何恩爱,而是对比安王府一正妃两侧妃加上其他侍妾统统都被出身微末的齐王妃给比下去了。
    皇孙不仅仅是子嗣,更是储位的一大竞争力呢,更何况,早些年不管是差事还是婚姻,齐王殿下看起来都小心谨慎,处处谦逊退让,可如今齐王殿下乍露峥嵘,羽翼丰满,竟有着难以言叙的威压了。
    在这种时候韩又荷再次有孕,对安王府的打击自不待言。
    韩元蝶笑着说:“谁这会儿还好意思说齐王殿下娶的媳妇不如安王殿下呢。”
    而且她看姚家,也看不出半点儿要为安王殿下登基出死力的样子,方法那就是一个普通姻亲,并不会为了这门姻亲而束手束脚。
    韩元蝶就把前儿在敬国公府的事与许夫人说了:“我瞧着姚二姑娘要好的几位姑娘也都不理这些。”
    “姑娘们是娇客,自然是不理的,别说这些姑娘,便是历朝的公主们,也大多不涉这些个,不管哪个兄弟登基,也都优容公主们,你也不过多看看罢了,外头能说什么呢?”许夫人道:“倒是既然姑娘们待你和气,你也要和气些,别失了礼数才是。”
    “我知道。”到底是两世为人了,这点儿道理还是知道的,不过说起来,上一世许夫人似乎并没有这样淳淳教导过她这些呢,现在想想,人之间除了天生的缘分,便是再亲密的关系,也要仔细经营才能得好的。
    这样想着,韩元蝶走回自己屋子看到桌子上一水晶盘的黄金梨,个个硕大金黄,便问碧霞:“这是哪里送来的?”
    碧霞笑道:“是咱们家的庄子上新结的,今年雨水好,比往年的大这么些。”
    韩元蝶看了也觉得,便吩咐:“你去二门上看看,若是还有,要两筐给走马胡同那边送去。”
    碧霞是王慧兰的丫鬟给韩元蝶使的,也跟了她四五年了,最是知道自家姑娘的秉性,且调度杂事最拿手的,听了便应了是,又说:“先前我见厨房里蒸了两屉红豆糕,不如配着送两盒,看着更好看些。”
    韩元蝶觉得有理,那住在走马胡同的虽然都是程安澜的兄弟,可不仅替自己出过力,还是肯为了程安澜死的兄弟,于情于理都该好生待他们呢。
    
    第63章
    
    两大筐黄灿灿的拳头般大的新鲜梨子,连大狗阿宝都分到了一个,啃的嚓嚓响。
    除了勋贵豪门世家,常吃得到水果的人家其实真不多,洛五啃着梨,对程安澜道:“嫂子连咱们都想得到,真是没得说。”
    “这样人家的姑娘,还对咱们都这样温柔和气,程哥真是有福气。”小川也在一边赞扬,他们出身都算不得好,就是有一二也是地方上大家族出身,但也都算不得得意,从小儿就见过了那些骄矜的子弟,甚至是乡绅家姑娘偶尔出来时候高高在上的模样儿。
    那些姑娘只怕连韩姑娘跟前使的大丫鬟还差着些儿呢,也骄傲的如同孔雀一般,可人家韩姑娘却没有流露出丝毫看不起自己这些人的样子来。
    其实她有时候还是很凶的!程安澜当然不会在兄弟们跟前说这话,他心中那点儿小得意简直不足为外人道:“若不是她是这样的性子,那日我也不敢带她来这个地方看呀。”
    “说的也是。”洛三道:“这地方也没收拾,乱七八糟的,有几处连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也亏的韩姑娘不嫌弃,反说这里好。”
    她的好处可还不止这个呢,程安澜到底还是个才二十的年轻人,心里不由的乐滋滋的,不过还是说:“你们也收拾着点,前儿韩姑娘说该找两家积年会得看家修葺园子的人来看着,倒是找着没?”
    “找到了。”洛五抹抹嘴,他在禁卫军里当差,虽是低等军官,也有从六品,在京城的街面上那也是大爷,适应了两天之后,已经迅速的融入了进去:“工部那边认识了几个弟兄,找了两家他们使过的人,说是程将军的宅子找人看房子,一家子都愿意来,一家子给了一百二十两的卖身银子,明儿就把身契都送来给程哥罢。”
    洛三等他把这琐事说了之后,才道:“给程哥做什么,程哥能管什么事,你就该去送给韩姑娘才对,没个成算!”
    然后洛三又对程安澜道:“前儿程哥打发帮那位常姑娘查她的姑母的去向,还确实查到些儿蹊跷。”
    程安澜等着他说,洛三道:“常姑娘的姑母,夫家姓邱,都叫她邱大嫂子,当时在京城还算的是颇有名气的稳婆,普通人家等闲还请不起她,专伺候富贵人家的奶奶太太,手里颇有几个银钱,住的也是三进的宅子,屋里也有三四个人伺候的,这样的人,在京城住的舒服了,有什么事要急着搬走呢,还不声不响连夜走掉,连相熟的街坊都没有说一声儿?”
    程安澜点点头,虽然只在门口那样看了一回,他对常小柏却也印象颇深,连韩元蝶和沈繁繁都觉得常小柏模样像程家的姑奶奶,程安澜就是不在家长住,可自己家几个妹妹一年到头总是要见几回的,他也确实觉得这位常姑娘像自己家姑娘的长相。
    洛三接着道:“我找人去问了当时的老街坊,好几户都还在原地,都说这邱家当时也不像是要存了心要搬走的样子,只搬走的前一日,家里才上上下下的乱着收拾东西,第二日一早几辆车接走了人,屋里也只收拾走了细软,笨重家具等物都留着,也没有发卖。”
    “房子也没卖?”程安澜道。
    “房子是典的。”洛三回道:“典的葫芦头胡同左家太太的娘家陪嫁,他们家管事的说起这事儿也都记得,当年他们家太太养大爷的时候就是邱大嫂子接生的,因当时养的艰难,都说亏的邱大嫂子有手段,才大小都保住了。正好那时候邱大嫂子要寻个好些的宅子住,便把自己嫁妆里的宅子典了给她,一年也不过收几十两银子意思意思罢了。”
    “邱家搬走的时候左家也不知道的。”洛三又咬了一口梨,含含糊糊的道:“是到了收房租的时候没见邱大嫂子上门,打发人过去问问,才知道搬走两三个月了。”
    洛三进了禁卫军,也是小头目,禁卫军在这京城地面上,本来也是各方都要接触的,他这样的人,机灵爽气,性子仗义,手面大方,各种人都相处得来,要查这样的陈年旧事,也有人肯帮忙。
    程安澜道:“这么急着走,定然是有着必走不可的缘故,她既是稳婆,又出入富贵之家,或许无意中撞见了什么后宅阴私之事,才不得不走的。洛三你再查一查她搬走之前一个月内去过哪些人家。”
    “这个就难查了。”洛三道:“到底是十几年前的事了。”
    “实在查不出来又不砍你脑袋,你怕什么。”程安澜道,这件事终归是一件小事,他不过是应了韩元蝶,便尽力去办罢了:“倒是前儿说的那事儿,有眉目了吗?”
    这才是真正的正经事,洛三面容都不由的一肃,随手把啃的差不多的梨核一扔:“福建那边肯定有问题,但这会儿说话都还含糊,这种事,一时半刻的就要人说出来,那得掏心窝子的交情,急不得的。”
    “嗯,倒也不急,这种事得花银子,回头你再拿两千两去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