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犹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美人犹记-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姐,正是韩家的。”
    程安澜虽是青年才俊,在西北军也有功劳,但这才进入锦山大营,还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安王一系就是有所注意,也没把他当了要紧人物,是以并没有怎么讨论过他,也就记得这件事罢了。
    “我查过了。”华安公主说:“程安澜当日是要求陛下赐婚,理由其中一条,就是他在城门口救了韩姑娘,怕名声有妨碍,但此事有些蹊跷,他救了韩姑娘当日与第二日都见过皇上,却并没有提这个事,却是等封赏之日才提,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哦?”驸马道:“愿闻其详。”
    “自那日之后,京中纷纷议论小程将军无父无母,在家中不容易,甚至连我都听到两三回,可见目的其实是这个。”华安公主道。
    “公主所见极是。”驸马道:“不过依我所见,或许还不仅仅是这个目的,大约也是因着救了韩姑娘的机缘巧合,也确实愿意成这门亲事,韩姑娘到底是齐王殿下的侄女儿了。”
    “但是韩家婉拒了。”华安公主笑了笑:“既然如此,安王殿下的侄女儿总比齐王殿下的侄女儿强吧。”
    驸马想了想:“程将军虽是青年俊杰,可闹了那样一出,各家原本有意的都在观望了,公主为何……”
    程安澜在皇上面前求赐婚,虽然皇上没赐,可到底是传了出去,各家原本看好程安澜的一时之间都不好提这事儿了,只怕叫人笑话。
    华安公主也不由的叹口气:“若没有缘故,我也不想办这件事,只是悦儿大了,已经到了慕少艾的年龄了。”
    驸马立时一怔:“悦儿她……?”
    华安公主就把今日的事情说给驸马知道,只是小虎听着,那丫鬟显然没有提到程安澜是与韩元蝶共游的,只说了和庆县主一看到程安澜竟然就打发人去跟踪,只为了看他去哪里。
    华安公主道:“悦儿的性子被你我惯坏了,别人家的姑娘,哪里做得出这样的事来?若是不理会,悦儿真做出什么事来,连我都不能预计。真闹出事来,就是掩下去了,也难免名声受损。其实就是程安澜没有那些好处,我少不得也得为悦儿打算,我就这么一个女儿,并不要她攀龙附凤。倒也亏得悦儿眼光倒是不错。”
    驸马垂下眼来,这句话听进耳朵里,他不由的想起当年那位爱穿绿色衣衫的表妹,不过那抹颜色才一闪过,他已经回过神来,他听见自己说:“公主说的是,就这么办罢。”
    小虎听到这话,把酒坛子往树丫上一放,猴子一般从树枝间窜过,很快就消失在了茫茫的夜幕里了。
    小虎当然是一五一十把这话跟程安澜说了,程安澜不由的皱皱眉:“这事儿不妙。”
    “怎么不妙的?”一众兄弟都听了这话了,都跟着着急起来。
    “老太太和太太才被齐王殿下收拾了一回,余悸未消,这一回敬国公府透出这个意思来,哪里敢当不知道呢,自然立时就要上门去提亲的。”论见事,程安澜一向是非常清楚的。
    安王殿下,敬国公府,华安公主府,哪一家都是程家惹不起的。
    “那怎么办?”弟兄们一向都是以程安澜马首为瞻。
    程安澜想了一会儿,终于说:“说不得要兵行险着了。”
    然后这般那般一通布置,听完了,洛三脸上露出一个特别耐人寻味的表情:“这能管多久的事?”
    “要是运气好,当然就一直瞒下去了。”程安澜说:“手脚干净些,别叫人抓着漏子,就是没瞒住,只要没抓着咱们就行。”
    洛三想了想,只要当场没抓包,确实可以做到事后不认账,便点头:“也对,为了大哥大嫂,当然得干。”
    程安澜听到大嫂两个字,心里乐滋滋的,嘴里却笑骂道:“当着面儿可不许那么叫,姑娘家面皮薄,不好意思跟你们计较,自然找我的麻烦——那就这么着,东西我去预备,人你们去安排,记得手脚要干净些!”
    众人都应了,分头行事去了,程安澜不紧不慢,第二日径直去了宫门口,托人找到唐振,说要见六公主。
    “做什么呢?”唐振问。
    程安澜跟他兄弟情深的很,并不相瞒:“人生大事呢!”这般那般的一说,唐振立时就笑喷了,他身份超然,并不怕事,便笑道:“你这傻大胆!走吧,我们跟娇娇说去。”
    
    第53章
    
    华安公主物色了几日,找到了敬国公府的一位不远不近的堂嫂曹氏,平日里三时六节也总会到敬国公府给太夫人请安的,能说会道,有事儿敬国公府也帮衬过几回。她的娘家母亲姓程,是程家老太爷的堂侄女儿,虽算不得不十分近的关系,但托了去程家坐一坐,把意思露一下,也是合适的。
    曹氏难得被华安公主请一回,丫鬟进来一说,就赶着换了衣服坐了车去公主府,华安公主预备了几匹尺头几个金银锞子,把自己的打算跟曹氏说了一回,那曹氏也是个伶俐人,顿时就笑道:“竟是这样的喜事,公主想得到我,我自然去走一趟的。不是我说,就凭大姑娘的才貌,我略往那边老太太跟前露一句口风,一家子定然是欢喜的了不得,要备了大礼上门来求呢。”
    这曹氏说话虽算不上精致,倒也好听,华安公主听了也微微笑道:“我家悦儿那是我的心头肉,我是舍不得她的,暗地里也都看过,就是没寻着满意的,其实门第倒不要紧,要紧的是哥儿好,不是我夸口,悦儿不仅自己就有封号在身上,今后出嫁了,单我给她预备的嫁妆,那也够她使一辈子了。配谁配不上呢?”
    曹氏没口子的称是:“便是皇子,那也是足够了!”
    华安公主矜持的笑道:“那倒是不敢高攀。说起来,还是前儿驸马说起这位小程将军,见过两三回,着实是个可靠懂事的,且又是有担当的,前儿在城门口救了人家韩大姑娘,为着免得姑娘家尴尬,还特地求皇上赐婚,都揽到自个儿身上,我听了就觉得他好,却没想到人家韩家还看不上。”
    那曹氏是程家的亲戚,这件事倒也知道个七七八八的,此时便笑道:“听说是因着韩姑娘年纪小,家里舍不得,才没应的。”
    “说的也是。”华安公主微笑道:“若是悦儿也才十三,我当然也舍不得的。不过倒是这事儿我就对他留了心,又请驸马打听了一回,实在是个好孩子,这才请嫂子来说说呢。”
    曹氏捧场的笑道:“可见只要是好的,在哪里都能显出来不是?我那外甥如今得了公主的青眼,今后自然是只有更好的。我已经明白了,明儿我就去给太夫人请安去,可不得把他们欢喜的了不得?公主且等着我的好信儿罢。”
    华安公主笑着点头应了,女方看中男方,向来不好直接请媒人上门的,都是托中间人去透个意思,男方若是愿意,请了媒人上门,自然也就成了,若是不愿意,也不损颜面。公主府也自然从俗。
    那曹氏当然也很明白这个道理,在公主府又坐了一回,得了华安公主的东西,便坐车回家去。
    第二日一早,用了早饭,曹氏就吩咐喊车来,要去程家说话,走到门口一看,门口是一辆新簇簇的蓝顶绿油车,贴了个顺丰车行的标志,却不是她家里惯用的那一家的车。便问婆子:“这是在哪里叫的车?”
    曹氏这一家原是早就分家出去的,家里不过七八口人,也没什么大的进项,自己也就没养马,平日里出门都是在外头车行去叫车,自然有叫惯了的地方,那婆子听问了便笑道:“这是前头拐角新开的一家车行,我先前出去叫车的时候,那边正好小车派完了,只有大车了,倒是这家我看着新开的,车都是新的,且还便宜一点儿,就叫了他们的车。”
    曹氏看了一回,见赶车的是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一脸的憨厚老实,这会儿低眉垂眼的垂手站着,倒是比原本那边车行油滑的老车把子看着顺眼,便点点头:“那也罢了。”
    便带着伺候的丫鬟翠儿上车。
    那婆子伺候着曹氏上了车,不由的摸摸掖进腰间的几个铜钱,满心欢喜,在这家替主子叫车,还能吃几个车钱的回扣,倒真是一笔好生意,主子一月也要叫七八回车,每次都有进账,一月下来怕不有小半个月的月例了?
    曹氏坐着车,听得碌碌的走了一盏茶时分了,丫鬟翠儿道:“怪道这车便宜呢,连个窗子也没有。”
    “有什么要紧的,又不远。”曹氏倒是没觉得有什么打紧。
    又坐了一刻钟时分,估摸着差不多到了,那马车果然停了下来,曹氏听得那车把式跟门房道:“我们是邢三奶奶家的。”
    门房道:“原来是他们家,进去罢。”
    今日这门房还真好说话,曹氏想,她娘家虽是程家的亲戚,但她到底是出嫁女,来的并不很勤,尤其是这程老太太抠门,有巴结她的精神,多往敬国公走,倒是更有用些,是以在这程家,曹氏不算常客,往日里总是要露露脸才进去的,今儿倒是顺利。
    马车往里走了一小会儿,到了程家的二门上,那车把式才过来放了凳子,一个打扮的利利索索的管事娘子已经带着小轿子迎了上来,亲自来扶:“二姑太太小心些。”
    那管事娘子三十多的模样,穿着浅蓝素色杭绸的褙子,头上是金包银的簪子,手腕上一对儿素银刻花的镯子,一看就是有体面的,曹氏以前没见过,便笑道:“还不知道妈妈尊姓。”
    翠儿在后头付了车钱,那车把式就赶着车走了,那管事娘子笑道:“哪里当得起,我在大太太跟前当差,男人姓王,二姑太太只管吩咐我。”
    “原来是王嫂子。”曹氏点点头,又问:“老太太在家的罢?我还是先去给老太太请安去。”
    王嫂子笑道:“二姑太太来的不巧了,今儿原是晋王府小公子洗三礼,老太太早早的就带着二太太,三太太和姑娘们都去恭贺去了,倒是我们太太还在家里。”
    大太太是寡居之人,这种喜庆场合向来避讳不去的,曹氏听了笑道:“那是真不巧了,那我就回头再来给老太太磕头罢。”
    一头说着,就坐了轿子跟着王嫂子往里去。
    大约是一家子都出门了的缘故,二门往里头一路都很清净,几乎没有见到丫鬟婆子走动,倒是隐约有一股子油漆之类的味道,不少地方看着都新崭崭的。山石树木摆设等看着都不大一样,王嫂子本来就一路都在陪着说笑,这会儿越发笑道:“前儿是我们老太爷的寿辰,又是大哥儿得封将军,这样的喜事,府里许多地方都修葺了一回,门窗都刷过了呢。”
    这就是抖起来了啊,曹氏暗暗点头,她们家虽然比不上程家,可程家以前也不是这个样子,这有子弟出息了,立时就不一样了,瞧连公主殿下都要许女儿与他们家,那自然是看好程安澜的意思。
    小轿子一直抬到了大太太住的院子门口,那王嫂子殷殷勤勤的扶着曹氏下轿子,引到台阶上去,早有丫鬟打了帘子,程大太太已经在前厅等着了。
    曹氏的脚步凝了一下,有一点疑惑,程大太太却是笑着道:“二妹妹来了,快坐,倒茶来。”
    曹氏忍不住的又端详了程大太太一下,才说:“大嫂子瞧着有些清减了。”
    程大太太道:“我上月得了一场风寒,着实弱了一成,大夫吩咐不能见荤腥,就是这会儿,还清粥小菜的用着呢,前儿我娘家嫂子来瞧我,说我都瘦的脱了型了,差点儿不敢认。”
    曹氏心里也是这样想的,她虽不是成日里往程家来的,但一年里头也要见好几回,程大太太多半时候也都在老太太那里陪着坐一会儿,曹氏便觉得今日一见程大太太,似乎变的有点厉害。
    不过听她这么一说,倒也觉得其实是因为瘦了些的缘故,程大太太又拉起家常来:“前儿二妹妹进来跟老太太说的那个偏方,老太太用了这些日子,倒是觉得有用,下雨日子竟是好过了些。”
    说着随手扶了扶头上一只新金打的簪子,切面闪闪发光。
    “能有些用就好了,这就是我孝心虔了。”曹氏笑道,又看了一眼程大太太的头上,心中暗道,这还真是抖起来了啊,倒是享到继子的福了,不禁就把先前那想法忘了,又说了几句家常,程大太太都很耐心的笑着点头,不过也没多的话,曹氏倒也不在乎,寒暄完了,就说起正事来:“今儿我来,其实还有一件大喜事呢。”
    程大太太笑应:“什么事?”
    ……
    只过了一盏茶时分,曹氏便怏怏的告辞而去,程大太太十分客气,吩咐人套了车,把曹氏送回家去。
    程安澜叫小虎去守着,眼见得曹氏回了家,停了一停,衣服也没换,又吩咐去叫了车,往华安公主府去了。
    小虎在那新开的车行门口坐着,眼见得曹氏再不复昨日那般欢喜的样子,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