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边戎- 第2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郑望之、高世则为副。

    李纲问为何不派自己,赵桓道:“卿性刚,不可以往。”

    李纲道:“如今虏势方锐,而我勤王之兵未集,故不可以不和。然所以和者,权也,非所求也。议和之事,得策则中国之势安,失策则祸患难已。宗社安危,在此一举!臣惧李棁等柔懦,误了国家大事!今金人求割地,万万不能答应!所求金币也不能尽数许他!金狄之性贪婪无厌,又有燕人狡狯,为之谋划,如今张大声势,要求过分,必是以此窥我中国勇怯虚实。如朝廷不为之动,措置合宜,彼当戢敛而退;如朝廷震惧,所求一切与之,彼知中国无人,益肆觊觎,忧未已也。又其求我献曹广弼一事,更是万万不可允诺!军国大事,庙算先定然后能应,安危之机,愿陛下审定之。”

    张邦昌一直插不上嘴,这时道:“那曹广弼不过一匹夫,若把他献出能消解两国仇恨,倒也是万民之福。再说此人来历不明,留之无益。”

    李纲怒眼一瞪,瞪得张邦昌住嘴不敢再言语,这才道:“若说曹广弼先前还有嫌疑,现在金人既来求索,则一切嫌疑已可尽洗!为何?敌之所忌,必因曹广弼留汴有碍于彼。既有碍于彼,必有利于我!此理甚明,不待烦述。且曹广弼虽一布衣,但自彼来归,多有建谋,焉能说无益。再则,我大宋欲图久安,将来必行联汉制金之策。若献出了曹广弼,不但令四夷寒心,而且与汉部结下了仇怨,恐怕将来少一强援而增一仇家!”

    赵桓一直对曹广弼的事情没搞得很清楚,这时问道:“那曹广弼不是叛了汉部来归么?”

    李纲道:“归宋虽是,叛汉则未必尽然!这数日我与他日夕讲论,已颇知他汉部之意:他们唯恐我大宋一旦不支,他汉部势孤,所以实有相助之意,只是因为折彦冲为金人所囚,所以不敢公然出兵!故臣斗胆猜测,曹广弼此来或许是那折彦冲之原配所授意,只是怕金人害了她丈夫,不敢挑明而已。”

    曹广弼来宋以后,全心为大宋办事,汴梁的士大夫与兵将都看在眼里,连带着对汉部也产生了好感,而汉部与女真之间的区别,这时连李纲也能区分开来了。

    赵桓也听说汉部悍勇不在女真之下,尤其是折彦冲那个身高一丈、腰围也是一丈的老婆虎公主更是连金国皇帝都不敢得罪的人物,他赵桓哪里敢去招惹?听到李纲这么说,心道:“来一个二太子已是这样厉害,若再来一个虎公主,那如何了得!”从此出卖曹广弼心思轻易不敢再起。但李纲的其它建议,赵桓一概不听,决议派李棁为使,但又不敢明白拒绝李纲,等李纲退出宫外之后,这才重新召来李棁等人,暗中嘱托一切不可过违金人之意。只是那曹广弼一事需尽量婉转。赵桓又许增岁币三五百万两,求免割地。若论及犒军,可再许银三五百万两。又命李棁先押金一万两及酒果厚贿宗望。

    李棁等当日便出城前往金营,宗望听说大宋派使者来议和,南面而坐,正使李棁和副使郑望之、高世则到了营前就吓得跪下,望见宗望,北面而拜,跪在地上爬到宗望身前。

    宗望睨了他们两眼,满脸全是不屑。金国文官王汭传宗望之言,喝道:“如今你汴梁破城在即,我家二太子因念此城乃是大宋宗庙所在,所以才敛兵不攻,这是何等的恩典!你赵官家竟不感恩,还敢举兵抵抗,真是不识好歹!”

    李棁伏在地上唯唯诺诺,头也不敢抬一下,王汭又道:“如今议和,但我大金军马远来,舟车劳顿,你宋国须奉上犒师之物:金五百万两,银五千万两,绢、彩各一百万匹,马、驼、驴、骡之属各十万。汝宋主须尊我大金皇帝为伯父。凡燕云之人在宋境者,悉归大金。割太原、中山、河间三镇之地。以亲王、宰相为质。若能如此,方许退师。”又出一纸卷,上述条件全在纸上。

    李棁连连磕头道:“是,是。”

    宗望与汉部交往日久,也懂汉话,这时忽然开口问道:“曹广弼是不是在城中?”

    李棁道:“是,是。”

    宗望哼了一声道:“他带了多少人进城?”

    李棁道:“两……两个。一个叫邓肃,一个叫石康。”

    宗望哦了一声,看李棁这等模样,谅他不敢说谎,笑顾左右道:“杨应麒这孬种,果然不敢派兵援宋!”又道:“来!请彦冲过来见见他在汴梁的故国亲人!”他话说的好听,实际上是见宋使如此懦弱,有心借此辱一辱折彦冲。

    当下有将官奉命去请,不久折彦冲阔步入内,宗望命看座,笑道:“昨日我错怪你了,得罪,得罪。”

    折彦冲也不多问什么,只是淡淡道:“好说,好说。”

    宗望喝令李棁道:“抬起头来!”

    李棁这才怯怯抬起头来,道君皇帝喜欢斯文俊秀的人,所以他周围的大臣与大臣后备个个形貌清秀、气质柔弱,李棁虽是个男人,又留着几缕胡须,但那皮肤比金国的女人还嫰,那胡须也整理得飘扬有如饰物。宗望啧啧称奇道:“大宋的男人都是这般样子么?竟如娘儿们一般。”

    折彦冲黑着脸不答话,宗望又道:“以前不知应麒怎么会长成这般模样,今日看来,想是其种如此。”

    折彦冲喝道:“斡离不!你少拿这等猪狗不如的东西来辱我七弟!”

    宗望笑笑道:“我原命赵家派遣大臣前来,谁知道他能派出来的就是这等货色,我能有什么办法?哈哈,哈哈,想来大宋无人,不足为虑!”对李棁喝道:“除刚才的条款之外再加一条:限你明日便将曹广弼送出城来,若是不然,休想议和!”

    李棁战栗道:“是,是……”

    折彦冲忽然喝道:“你们几个宋使,抬起头来看着我!”

    宗望等见折彦冲忽然如此,都感奇怪,也不阻止,看他能如何。

    李棁等三人方才听折彦冲敢和宗望对喝已敢惊骇,这时哪敢违抗,抬起头来,勉强道:“这位大王,有什么吩咐?”

    折彦冲喝道:“你们可知道我是谁?”

    李棁忙道:“请大王示下。”

    折彦冲喝道:“我便是折彦冲!你们刚才提到的曹广弼,就是我的二弟!”

    李棁等大惊,不知该如何应答,只是道:“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折彦冲又道:“我二弟为了帮你们大宋,竟然弃我汉部而去。你若回去,记得替我传个话:他虽然归宋,但我仍当他是兄弟!”

    李棁忙道:“是,是,定然传到。”

    折彦冲又道:“我还有一句话传给你大宋皇帝,你听好了!一个字也不许漏!”

    李棁道:“是,是。”

    折彦冲道:“你告诉大宋皇帝,我折彦冲如今虽为阶下之囚,但他若敢对我二弟行不义之事,他日我若有脱困之时,必定十倍报之!”

    李棁等大惊,不知如何应对,那边宗望闻言怒道:“折彦冲,你这是要和我对着干了!”

    折彦冲也怒道:“我二弟在汴梁无权无势,就这样你也容不得他么?我既是他大哥,自然要回护他!”

    宗望冷笑道:“你认为你还有力量回护别人?”

    折彦冲也冷笑道:“只要我一日不死,便容不得别人欺负我兄弟!”

    两人对望互喝,便如两头老虎在打架,旁边的几只小猫看又不敢看,逃又不能逃,全然不知如何是好。

    ——————

    票票!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第二零一章 自辱 上

    宗望留了李棁等一夜,第二日仍旧攻城,等到战事稍歇才遣李棁等回去。李棁等连夜入宫,具奏所闻,赵桓召众大臣议事,李邦彦、张邦昌都奏一切依金人所请。

    消息传出,竟让这个夜晚成为许多人的不眠之夜。

    李纲破口大骂李棁一行丧权辱国,连夜拟定奏折准备第二日上奏促请皇帝拒绝金人的要求。

    邓肃听说了宗望对曹广弼的要求则大感忧心,曹广弼却淡淡道:“怕什么!最多不过是到金营中陪大哥去便是!”

    石康哼了一声道:“大将军不愧是大将军,他自己身在虎口却还护着我们,想想当真令人感念。但大宋若真把我们交出去,那可就太令人寒心了!”

    不过此刻汴梁城内有两个人比邓肃等还要担忧,这两个人一个是肃王赵枢,一个是康王赵构。金人的要求其中有一条就是亲王为质,赵佶的大部分儿子女儿都跟着他逃了,如今留在城内的亲王就剩下赵枢、赵构两人。

    赵构听说了心腹从宫中买到的消息后,当晚愁得觉也睡不着。赵桓虽是他的哥哥,但老爸为了保命连帝位、儿子都丢在脑后了,只怕老哥比起老爸来也好不到哪里去!古语云:最是无情帝王家。何况他赵家父子天性一个比一个凉薄,赵构将心比心,觉得要老哥赵桓为了保住自己而得罪金人可能性实在太小了。

    主子有难奴才愁,赵构空子忧心时,他的三个心腹太监蓝珪、康履、冯益更是大伤脑筋。蓝珪便建议拥簇康王赶紧逃,到南方找太上皇去。

    对于他这个不可能实现的建议,康、冯二人都嗤之以鼻,冯益道:“我倒是有另外一个办法:若是为质,不必所有亲王都前往……”

    蓝珪和康履对望一眼,低声道:“你是说……推给肃王?”

    冯益点了点头,蓝珪道:“若是这样,我马上就去走动!”

    “且慢!”康履道:“我们会这样想,肃王那边说不定也这样想!双方都走动起来,我们未必能占上风呢!”

    蓝、冯都道:“若依你说却该如何是好?”

    康履道:“咱们三人的富贵,全系在康王殿下身上了,王爷荣,咱们富贵,王爷辱,咱们就得死!如今天下眼看就要乱了,不如我们便趁乱博一博,或许能置之死地而后生也未可知。”

    蓝、冯都问如何置之死地而后生,康履道:“现在满朝都怕金人,肃王那边恐怕也怕得要死。若我们反其道而行之,主动要求去做人质……”

    蓝珪惊道:“你疯了!”

    冯益却道:“有道理啊,有道理!”

    蓝珪问道:“什么有道理?”

    冯益道:道:“现在说是亲王为质,可这也只是金人狮子大开口,官家未必就会答应。就算答应,大臣们怕也不答应。就算大臣们拦不住,到金营做了人质也未必没有回来的机会。如果殿下能趁此机会,示天下人以勇,便可收众大臣之心,对殿下的将来大大有利!”

    三人商量了许久,都觉得这一招险棋值得博,当晚来见赵构,说了此计谋,赵构年纪不过十**岁,养于深宫妇人太监之手,是富贵惯了的人,忽然听了这等建议吓得够呛。但他终究是年轻人,还有几分大胆——也不管这大胆是青春时期的躁动还是无知无畏式的勇敢,总之被三个心腹好说歹说,心想若是博得对了,对自己的前程大有帮助,终于心动,采纳了康履的计谋。

    第二日上午宫中便有诏书下来,下诏括借私家金银,有敢隐庇转藏者,军法处置。只这一条可把汴梁的百姓——尤其是商人给得罪光了。赵桓在汴梁弄得天怒人怨,才得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而民间已空。林翼预先得到消息,早命汉部赶紧把值钱的东西全藏起来了,而曹广弼眼见赵桓如此昏庸,痛声道:“数百万两金银,足养二十万精锐之师!既然有破国的打算,何不将此金银用于犒军?便是颁下购首令,以十两金银买一女真人头,数百万金银可买金人首级数十万,不数年之间,可令女真绝种!今日破国人之家以养胡人兵马,不知明日胡马再来时又当如何!”

    跟着,中书省宰执又奏请:“中山、太原、河间府并属县及以北州军,已于誓书议定交割金国,如有不肯听从之处,即将所属州府令归金国。”这分明是有皇帝在背后指使,否则中书省哪敢上如此卖国奏议?而奏议一上皇帝马上准奏,且命降诏三镇,令其归金——这一番竟是连掩饰也没有了!

    赵构本来还在犹豫,听说了这两件事后马上醒悟他老哥已是拼着千夫所指、青史骂名也要讨好金人,最后一点幻想也破灭了,决意用康履的计策先发制人,趁着赵桓还没宣布派谁为质,抢先入宫,当着众宰相的面毅然请行,说道:“金人必欲亲王出质,臣弟为宗社大计,岂应辞避!”

    赵构此论一出,满朝无不喝彩,呼为贤王。赵桓也想不通这个老弟怎么忽然变得如此勇敢,惊讶之余也颇感欣慰,当即以赵构为军前计议使,命张邦昌、高世则副之。又命引康王诣殿阁,与宰执相见。

    李棁对赵构道:“大金只是怕我朝失信,故欲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