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门娇-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与二嫂梁氏的形单影只,不能同日而语。

每次三嫂回娘家时,总要听人偷偷地将这陈年往事偷偷提起一遍,崔翎怎么会忘记?

杜嬷嬷轻叹一声,“二爷没了,二奶奶身边却没个子嗣傍身,偏娘家又不争气。她一个人守着二房,有时难免有些心思过细,想的比别人多,也容易将事儿往坏处想。”

她想了想,说道,“老太君体谅二奶奶身世凄苦,便对她格外包容,其他几位奶奶也都恪记教诲,凡事都不与二奶奶计较。”

崔翎忙点了点头,“多谢嬷嬷。”

丈夫死了,没有孩子,娘家也不给力,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同样一件事,二嫂和三嫂的反应会差别那么大了。

譬如老太君要她扎马步,三嫂很淡定,二嫂却明显有些窃喜。

老太君要她搬去泰安院住,三嫂虽然也有些羡慕,但显然还是祝福的程度居多,可二嫂却明显变了脸色,连看她的眼神都有些不同了。

听了二嫂的身世后,再一想,便什么都想明白了。

袁二郎是追谥的武德将军,二嫂身上是有诰命的,她这辈子不可能改嫁。

老太君和老将军在时,定然待她无微不至,可将来等他们都没了,镇国将军府分了家,她没有子嗣,自然不可能分出去单过,以后的日子便都要看长房的脸色过。

袁大郎和宜宁郡主自然也不会亏待她的,可子侄们呢?

在当时的价值观念下,二嫂梁氏的前途几乎就是完全无望的,每天都在孤单绝望里度过,敏感是一定的,乖僻暴躁也能够理解。

二嫂又不像自己,有着不同寻常的经历,比别人领先上千年的观念和想法,无欲无求,也从不和别人争论比较,更不需要什么精神寄托,只要手里有钱有庄子,将来找个安静的田庄养老,不需要儿女也能够将日子过好。

只是,崔翎不解地说道,“我娘家三叔祖没有子嗣,族里做主将二叔祖家的七堂叔过继给了三叔祖,现在三叔祖过世了,就由七堂叔祭祀,三叔祖奶奶也跟着七堂叔七堂婶过。”

她顿了顿,问道“二嫂为什么不从族里挑个孩子过继在房里呢?”

古人重视香火传承,对子嗣血脉的延续特别执着,无嗣的人家,通常都会从族中挑选嗣子,这在盛朝也很常见。

杜嬷嬷苦着脸摇了摇头,“也不是没有提过,二奶奶不要!”

011送子

崔翎很是惊讶,“二嫂不肯?”

嗣子虽然比不得亲生的贴心,但将来既要继承二房产业,则必也该尽相对等的义务。

镇国将军府这等簪缨世家,多少双眼睛看着的,头上又顶着一个孝字,其实二嫂完全不必害怕嗣子会对她不好。

杜嬷嬷叹了口气,“老太君为人宽和大度,因体恤二奶奶的不易,想让她从娘家子侄里挑一个好的过来养。谁知道二奶奶一口拒绝,说这于理不合。”

让娘家的血脉充作养子继承夫家的财产,虽说是老太君格外的体贴,但说起来确实名不正言不顺,不只会让外头的人说三道四,就连本家宗族也可能会有所微词。

如此拒绝,倒也不算是不近人情。

杜嬷嬷接着又道,“老太君便又提出,将袁家宗族里二老太爷刚出世的小孙子过继给二房,还是个婴孩,自小养在身边,和亲的也没什么两样。”

她微微一顿,苦笑起来,“二奶奶偏又说,二老太爷是故去的老将军的堂兄,从她这里算,其实已经隔了好几层,这血脉不算亲近,老将军出生入死攒出来的家业,没得平白便宜了外人,她不肯。”

崔翎其实并不笨,她平时只是不大肯动脑筋罢了。

这会听杜嬷嬷说这些前因后果,心里隐约便有个想法,她低声问道,“难不成二嫂心里已经有了人选不成?”

既然提到了血脉亲近的问题,想来二嫂心里更中意的是府里的子侄。

可是,长房将来是要继承整个将军府的,大嫂又是金枝玉叶的郡主,从她那里要孩子,那是想也不要想,完全没门的事。

三房虽然不必继承家业,但三嫂廉氏膝下暂只有一子一女,总没得让人家独子割舍给二房当嗣子的道理。更何况,是三嫂出身利国公府,堂堂国公府小姐,岂是那样容易拿捏的?

其实,三房倒是有个姨娘出的庶子,不是嫡出,三爷不会不舍得,三嫂也定不会在意。

只是,看二嫂先前两番作为,想来是看不上庶出子的。

所以,便只剩下四房了。

四嫂苏氏进门之后,与丈夫袁四郎恩爱情笃,没有几年便接连生了两个大胖儿子。

最小的琪哥儿刚满一岁,正是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年纪。

崔翎临出嫁前听祖母提起过,她未来的四嫂出身于隆中苏氏。

因为和崔家沾了点拐弯抹角的亲故,算起来还是老亲,所以不免听祖母多说了几句。

祖母说,大盛朝开国只有百余年,但隆中苏氏却已经富贵了四五百年之久,那才是真正的名门贵族之家。

只不过因为苏家前朝曾出过几位皇后,到了大盛朝,怕不被帝王见喜,便刻意低调,先是将宅子从盛京迁回了祖籍隆中,也不怎么令族中子弟进学,反倒鼓励他们经商。

如今的苏家比从前富有更甚,只是朝中无人做官,地位自然没有从前那样高尚。

崔翎想,若是二嫂想从四房过继子嗣,想来只要老太君首肯,以苏氏这样的出身,便是满心满眼不肯,也莫能奈何吧?

果然,杜嬷嬷点了点头说道,“二奶奶心里中意四房的琪哥儿,不过琪哥儿自打出生起,身子就一直不是顶好,她倒是隐晦地和老太君提过几次,老太君都拦下了。”

她顿了顿,带着几分小心翼翼地望着崔翎,“二奶奶处境凄惨,其实府里几位爷们都很同情,她求琪哥儿不得,五爷曾亲口许诺,若是将来他有了子嗣,一定将次子过继给二房。二奶奶平时说笑时,也常将这事放在嘴上说起呢。”

“不过……”杜嬷嬷苦笑起来,“如今五爷出征,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

崔翎听闻这话,初时十分气恼,亏她原先还觉得袁五郎是个不错的男子,谁料到他临走阴了她一回不说,竟然连商量都没有商量,就自作主张将他们的次子许诺了出去。

他也不想想,谁舍得将自己的亲生骨肉好端端地送了人,分明是亲生的儿子,却只得听他喊自己婶子,这得是多大的煎熬?

就算是穷得揭不开锅盖了,也不是人人都舍得卖子求荣的。更何况他们不缺钱养孩子,也不贪图二房那点家产。

后来一想,为了袁五郎这个毫不靠谱的许诺生气实在是不值。

莫说他们会不会有孩子,还得是儿子,还至少要两个儿子,这个操作难度较大,有待商榷。

就算将来真的有,他作出的承诺自己想办法兑现去,花钱买或者找外头的女人生,随便他。

但想要从她手里抢孩子,那就两个字“休想”,如果他真的敢动手,那就再送他两个字——“找死”。

她又不是真的不会玩心计,只不过前辈子斗争惯了,觉得太累没意思,这辈子就自动放弃了这项功能。然后时间久了,装傻卖萌的次数多了,头脑难免就有些生锈,到最后真蠢假蠢傻傻分不清楚了。

但假若别人真的欺负到了头上,她也绝不会束手就擒,乖乖就范的。

杜嬷嬷小心留意着崔翎的表情,见她漏了这么重要的一个消息,但五奶奶脸上只有最初时闪过一丝不快,很快就平静如常。

她心里也不知道是该庆幸,还是该忐忑。

想了想,便笑着说道,“五奶奶也不必将这话放在心上,老太君可从来都没有答应过二奶奶什么。”

崔翎笑眯眯地不说话,过了好半天才漫不经心地回答,“没事,反正我只打算生一个。”

那没有说出来的后半句话是——如果不得不生的话。

当然,这话是说给杜嬷嬷听的,如果杜嬷嬷这番话是替老太君来打探她的意思,那么想来,她已经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地足够清楚明白。

她就生一个儿子,没有打算和计划要将自己的次子送人。

杜嬷嬷心里咯噔一下,幸亏藏香园也到了,她便忙打了个哈哈糊弄过去,“五奶奶,到了。

崔翎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一样笑嘻嘻地进了院子,但心里却已经打定了主意。

哼,袁五郎想把自己的孩子送人,那就让他送去,只要他一个人能生得出来!

012搬家

老太君发了话让晌午之前就过去,崔翎是万般不情愿的。

但好在她的性子既不固执也不顽强,自知在镇国将军府里要想舒坦安谧没有人欺负地过日子,那首先就得将老太君给安抚好了,是以就算心里再不乐意,她也还是利索地将贴身用的物件收拾起来。

家常穿的衣裳带了几件,样式简单雅致的首饰钗环带了几件,素日用惯了的胭脂水粉各装了一小匣,闲暇无聊时解闷用的九连环鲁班锁等小玩意装了一小筐,甚至连洗漱用的手巾洗具都带了个齐整。

杜嬷嬷哑然失笑,连忙叫停,“虽说是搬到老太君那住,但泰安院其实和藏香园也不过隔了小半刻远。莫说老太君那什么好东西没有,便是当真缺了什么,五奶奶着个小丫头回来取也就罢了。”

她指着满满当当放了一桌子的包裹,掩嘴笑道,“知道的晓得您要去泰安院,这不知道的,还以为五奶奶是去城郊的别馆小住呢。”

崔翎张着一双明丽的大眼眨巴眨巴地望着杜嬷嬷,“那……难道真像祖母说的,带贴身穿的衣裳就行了?”

杜嬷嬷见她一副懵懂的模样颇觉可爱,想到这位出身伯府的小姐,因为没个亲娘,竟连这些浅显易懂的道道都琢磨不透,不由便动了隐恻之心。

她见屋子里没有旁人,便压低声音问道,“五奶奶以为,您要搬去和老太君同住这事,为什么二奶奶会不高兴?”

崔翎想了想,“那定是二嫂以为我要得什么好处了。”

杜嬷嬷点了点头,“老太君屋子里的宝贝不计其数,随便赏下来一两件就普通人吃一辈子的了。就譬如先前她老人家给五奶奶您的那枚血玉镯子,当世就找不到第二枚成色那样好的。”

血玉难得,只有南宛国出产。

当年南宛国滋事挑衅,盛朝皇帝派故去的老将军平叛,老太君的这一枚血玉就是从南宛国皇宫顺手牵羊带回来的。

其实为了鼓舞军士们的士气,历朝历代的皇上都允许将一部分收缴来的金银由将士们私分,所以,行军打仗虽然是舔着刀口过日子,但也是拿命去搏富贵。若是有这个命能在战争中幸存,那么收获是十分丰厚的。

袁家军哪一次得胜还朝,这战利品不是成箱成箱往府里搬的?

但那一回,满城珠宝,老将军只取了这枚血玉镯,足可见这镯子的价值。

杜嬷嬷想到老太君一点也不心疼地将这镯子送给了五奶奶,当时二奶奶的眼神嫉妒地发直,三奶奶的脸色也不大好看,就连金枝玉叶的大奶奶宜宁郡主,虽然嘴里说着圆场的宽厚话,但表情的细节表明,她也不是一点也不在意的。

真的能做到视这些珍宝如无物的,也只有隆中苏氏出身的四奶奶了。

崔翎皱着眉头说道,“嬷嬷的意思是,泰安院好比一个金窝,只要我进去了,不管出来的时候有没有拿东西,在别人眼里,我都是那个占了便宜的人?”

这是要她不要担了虚名,该蹭就蹭,该拿就拿的意思?

杜嬷嬷表情神秘,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只是笑着说道,“五奶奶只管听老太君的吩咐就是。”

崔翎没有想到,不过是搬去跟老太君住段时日,这里头竟也有那许多的弯弯绕绕。

她也爱财,但她爱的不是金银本身,而是金银能够换来的舒适生活,漂亮的衣裳,精致的首饰,以及美酒珍馐。

但,如果得到这些金银所付出的代价太大,会因此与人结怨,被人盯上,从此令她生活在延绵不休的争斗之中,那她一定会没出息地放弃金钱,选择安宁。

谁让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不是坐拥金山银山,而是混吃混日子舒舒服服地懒到死呢。

何况,她出嫁时祖父安宁伯在公中的份例之外,额外补偿了她十分丰厚的一笔妆奁。一向都视她如无物的父亲,将她母亲陪嫁交还给她的同时,竟还私底下偷偷塞了个装满了银票的小匣子。所以她上了单子的陪嫁丰盈,私下贴身藏的银票也不是小数目。

崔翎深以为,嫁到镇国将军府后,日常吃用都是公中给予的,若是想要额外享受,她的陪嫁和私产也足够支撑,她并不想要豪奢的生活,除了对美食略有要求外,平素起居她也只需属实即可,实在也花不了太多的钱。

所以,她并不想占老太君的便宜。

想了想,她还是坚持着说道,“这些东西都带上吧,都是平素里在娘家时惯用的东西,要是突然换了,恐怕还会不适应呢。”

担了虚名就担了虚名吧,反正清者自清,她没有存着贪婪之心,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