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将门娇-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低沉的男声虽然带了一股冷意,但却分外磁糯悦耳,“娘子别怕羞,咱们先给祖母敬茶。”

两个人紧贴在一起,在别人看来,一副恩爱正浓的样子。

崔翎还是不敢抬头看自己的丈夫。

一来,她仍旧坚持着自己那点小心思。

看不到袁五郎长的什么模样,就不会对这个人产生联想。没有联想就不会有任何感情上的牵扯。就算别人提起来这个人,她除了知道他的名字外,脑子里也没有任何画面。

等待,期盼,担忧,思念,煎熬,难过,这些情绪就与她沾不了边。

说她自私也好,说她凉薄也罢,她所求的只是心无旁骛的简单生活,实在无力负担更多情感。

二来,袁五郎这样好,她心里不免有几分歉疚。

甚至隐隐觉得,这般出色的男子,娶了自己这样一个志不在与他同赴鸳梦的妻子,好如一朵鲜花插在了自己这坨牛。粪上,挺不值得的。看他昨夜今晨的表现,想来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

为了替他着想,还是不要露脸碍人家的眼比较好。

崔翎打定了主意目不斜视,十分乖顺地跟着袁五郎的脚步进到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夫人面前。

老夫人虽然满头银丝,但脸部保养地却很好,看起来不过五十上下的年纪,皮肤白皙,精神抖擞。身上穿着一身宝蓝色风迎牡丹镶金丝万字刻纹的锦衣,额前戴了蓝宝石嵌的珍珠抹额,看起来既富贵又大气。

想来,这位便是镇国将军府的老封君,她的太婆婆袁老太君了。

看袁五郎跪下,崔翎忙跟着也扑通跪倒,跟着袁五郎一道请安,“孙媳妇给祖母问安,愿祖母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然后从跟着的老嬷嬷托盘里端了一杯茶,恭敬地捧着举到袁老太君跟前,“请祖母用茶!”

袁老太君看到最钟意的这个小孙子终于也娶了亲成了家,欣慰地眼眶都湿润了。

她回头对已经立在身后的杜嬷嬷眼神询问,见杜嬷嬷笑着点头,心里便晓得昨夜五郎不负她的期望,还是与新娶的孙媳妇圆了房。她当然知道光凭这一次就能得子嗣的希望渺茫,但她年纪大了,要的不就是一个念想吗?

老太君接过茶盏饮了一口放下,笑着说道,“好孩子,抬起头来,让祖母瞧瞧?”

想要在袁家生活地安逸闲适,袁老太君是必要讨好的一个人,顶头上司发了话,崔翎怎么敢懈怠?她抬起头来,睁着一双温驯无害的大眼,微微笑着望着老太君。

老太君看到小孙媳妇生得貌美可人,与五郎仿似一双金童玉女,十分般配,心内欢喜之极,不由连声道好。

该给的见面礼之外,额外从手腕上褪下个血红莹润的镯子来,亲自拉起崔翎的手,将那镯子戴了上去,“这血玉镯是当年你祖父从南宛国带回来的,是好东西,收着吧。”

老太君说完,便抬头环视了屋子里满满一群儿媳妇孙媳妇,笑着说道,“你们哪,也别怪我偏心小五媳妇,实在是这孩子可人,我一见她就打心眼里欢喜。”

一位夫人宽厚地笑道,“怎么会呢?五弟妹生得好,又乖巧,别说老太君,就是我们妯娌几个看着也倍觉得亲切欢喜。”

崔翎悄悄抬眼去看,说话的是个坐在老太君右手第一位穿着一身藕色裙衫的美妇人,相貌生得端庄雍容,浑身气度不俗。

她正暗自揣度这位该是大嫂福荣长公主家的宜宁郡主呢,还是出自利国公府的三嫂廉氏。

这时,耳边传来袁五郎低声的提醒,“这是大嫂。”

崔翎临出嫁前,也曾恶补过袁家的家族成员列表。

晓得镇国将军袁世韬与夫人黄氏十分恩爱,膝下五个儿子都是正房嫡出。前些年,黄氏因病过世之后,袁将军便无心再娶,老太君见那时府里已经进了四个孙媳妇,个个都十分能干,这当家理事的活不愁没人做,是以便也由着他。

镇国将军府里没有将军夫人,平素里一应事宜皆由老太君做主,宜宁郡主从旁协理,倒也井井有条,年节来往的礼仪并不比别家差。

来时的路上,杜嬷嬷也十分有技巧地提点过她,老太君年纪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这家说是老太君在当着,其实也就是在大事上帮着拿个主意,真正当着将军府家的,其实就是大奶奶宜宁郡主。

所以,崔翎对这位大嫂也不敢有半分轻视之心,除了老太君外,大嫂算是她直属上级,对她将来的生活可是有着最直接的影响的。

袁五郎介绍道,“这是大哥,这是大嫂。”

崔翎依言问过安敬过茶,也收了大哥大嫂给的见面礼,又跟着袁五郎一一给其他三位嫂嫂敬了茶,还有些已经分房出去过的叔婶及族人,也都见了面。

礼成后,袁五郎便该出发了。

袁大郎单名一个浩字,因为是长子,所以在父兄都出征疆场时,为了保存袁氏的血脉维护镇国将军府的安稳,他则必须要守在家中替父亲尽孝,也替弟妹们主持大局。

武将世家出身的男儿,哪个心里没有过对战场杀敌的神往和热血?

所以袁浩对五弟出征一事,虽然也舍不得,且担忧,但他自个却是十分羡慕的。但没有办法,生在簪缨世家,身为袁家长子,他也有他必须要尽的义务,和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他表情凝重地拍了拍袁五郎的肩膀,“五弟,你这是头一回上战场,去了西北,切勿贪功冒进,记得要依照父亲的命令行事。家里,你不必担心,大哥会照看好祖母,照顾好弟妹的!”

袁浚没有说话,只是用力地拥抱了长兄,兄弟之间,有些话不必开口说,一个眼神就足够明白。

久久,他松开怀抱,又和几位嫂嫂互相说了几句珍重的话,这才走到袁老太君面前,郑重地作了一揖,“祖母,您好生保养身子,孙儿答应您一定毫发无伤地回来!”

袁老太君眼眶含泪,身为将门妇,这样的场面她已经不知道经历几许,年轻时送别夫君,后来送别儿子,到如今送别最小的孙儿,她虽然心里也舍不得,但却比别人多了几分镇静和淡定。

她强忍泪水,轻轻拍了拍袁浚的手,“好孩子,祖母信得过你。去吧,让你媳妇儿送送你。”

这等离别场景实在有些哀伤,像崔翎这样自以为已经修炼成铁石心肠的人见了,也难免感同身受。虽然她竭力想要撇清与袁五郎除了名义上的夫妻这层关系以外的东西,但不由自主地,她还是感觉到了自己鼻尖的酸涩。

她被老太君身边的仆妇簇拥着将袁五郎送到了二门,一匹乌黑发亮的骏马已经整装待发,贴身跟随保护的侍卫就在前面等候离开。

袁浚停下脚步望着新婚的妻子,惊诧地发现她眼中晶晶亮亮的,似也有泪痕。

他一时五味陈杂,心里却不由柔软了下来,想道他此去也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来,就算她当真是个坏心肠又恶毒的女人,无论如何,他总是亏欠这女子良多。

低声叹了口气,他还是忍不住软下了心肠,提点道,“我走以后,你要好好孝顺祖母,有什么事尽管开口说,祖母会为你做主的。”

崔翎感动极了,到这份上了袁五郎还在替她着想,这样的男子当真是胸怀磊落。

她真心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可如今婚礼已成再说这个已经晚了,她垂着头低声说道,“你去了西北也要好好照顾自己,战场上别太拼,我也不是叫你躲懒,只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性命最重要。嗯,你一定要活着回来!”

这几句话说得暖心,袁浚心中一动,刚想也回敬两句体贴的话。

这时,崔翎忽然结结巴巴地出声,语气还特别真诚,“要是机缘巧合,你遇上了特别喜欢的女子,也别顾忌我,我不介意的!”

袁浚想要说的话一时僵在口中,他脸色黑沉,一股无名怒火从胸中喷涌而出,要不是他向来不打女人,真的很想掐死那个自以为宽宏大度的女子。

她当战场是什么地方?

还机缘巧合,遇上特别喜欢的女子?

这时候,哪怕生了一张美若天仙的脸,袁浚也不想再多看一眼,他怒气腾腾地甩了甩衣袖,一句话也不说便翻身上马,马蹄声响,如一道闪电飞驰出了二门。

008早操

对崔翎来说,送别袁五郎还是有点伤感的,毕竟这个男人为国远征,做的是保家卫国的义举。从他翻身上马离开时背影的决绝,她都能看出来他内心的刚毅坚忍。

嗯,就算只是一个路人,都会为他慷慨就义的气概折服吧,何况她此刻正置身其中。

但那丝浅淡的愁绪只在她心头停留了一瞬,转眼就消逝无踪。

不是她凉薄,实在是连袁五郎长什么样都没有看清,就算想要多怀念一会,也总得有个能承载她思念的具体影像。

崔翎心无牵挂,自然格外轻松,她跟着引路的嬷嬷一路往藏香园走。

她昨日从晨起时开始折腾,夜里又一宿没歇,方才敬茶时还能强打精神,此刻心神懈怠,一股困倦疲乏之意便扑面袭来,恨不得沾床就倒,急着回屋补眠。

谁料刚踏进屋子没有两步,泰安院老太君又派了杜嬷嬷来传话。

杜嬷嬷笑眯眯地给崔翎请了安,“老太君说,五爷虽然离了家,但日子还得照常过。她老人家怕五奶奶一个人在屋子里胡思乱想,打算从今儿起就带着您一道练早操。”

她顿了顿,“还请五奶奶寻一身利落的衣裳换了,跟嬷嬷我一道去尚武堂。”

崔翎心下震惊,有些不敢置信地问道,“什么?练早操?”

杜嬷嬷抿了抿嘴,“镇国将军府以军功起家,自太祖爷开朝建国以来,代代都出名帅良将。所谓巾帼不让须眉,府里的夫人奶奶小姐们,也都个个熟读兵书。

现在虽说与以往不同了,但咱们将军府的女眷就是与别人家的不同,舞刀弄枪或许差了些,但每日晨起的早操却一日都不曾拉下过。老太君说,也不求能练出什么名堂,能强身健体就成。”

她特别自豪地说道,“咱们府上,还曾出过好几位女将军呢!”

崔翎张着樱桃小口,有些瞠目结舌,“女……女将军?”

盛朝不是典型的封建朝代男权社会吗?

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思想不是十分严重,女人都是依附于男人存在的吗?

据她前世所知,漫漫历史长河中,虽然具备优秀出色的军事才能的女子也有不少,甚至还有许多真的行过军打过仗,但是官方唯一承认的女性统帅,被记入正史的女将军可只有明末的秦良玉一个。

女子干涉朝政,叫牝鸡司晨。

女子无才,却是德……

镇国将军府出过几位女将军,这与崔翎的了解不符,让她感到十分震惊。

杜嬷嬷闻言倒是有些讶异,“五奶奶不知道?”

大盛朝一共就只出过几位女将军,还都在袁家的门第里,往前数上去几百年都没有过的,朝野民间无人不知,尤其是深闺女子,可是个个都对袁家女人神往不已呢。

可五奶奶却好像是头一次听说似的……

杜嬷嬷想到先前老太君派人去打听崔家九小姐,谁料到竟无人能说得清这位九小姐的脾性。

想来,五奶奶在娘家时深居简出,生母又一早就没了,也无个知心人教养,是以许多该知道的事理都不晓得,也算是个可怜人。

她这样想着,便觉对五奶奶多了几分怜惜,反正时辰还早,便索性将这些事细细地说一说。

杜嬷嬷颇为自豪地道,“远的不说,就说眼前。咱们家老太君年轻时就曾跟着已故的老将军平过南藩呢,那回凶险,老将军受了重伤,多亏得老太君临危不乱,将敌人打了个落花流水。”

说到兴奋处,她眉飞色舞,意犹未尽,语句抑扬顿挫,像极了说书先生,“得胜还朝后,当时的君上还特意制券表彰,一品国夫人外,还特地加封了巾帼将军,虽只是个虚爵,却也是无上的荣耀。”

崔翎惊呆了,晨起敬茶时她看到的袁老太君,是个保养得宜气质高雅雍容的贵妇人,与她祖母安宁伯夫人一样地养尊处优,看起来和别人没有太大不同,没有想到竟还曾有过这样传奇的过往。

她轻“呀”一声,双眼不由冒出星星点点的亮光,“祖母这样厉害!”

因为奉着混吃等死享受人生的信条,崔翎在安宁伯府的十几年都是浑浑噩噩过的,根本就没有那等豪情宏愿要将盛朝的历史人文摸个底透,连当世的人情风俗也只求一知半解。

她前世活得太累,最后也没有得个好结果,所以这辈子彻底地放弃了自我要求,觉得自己只要随波逐流,不出挑,也不遭人嫉妒,就这样混着过日子,也挺好。

因为懒惰散漫和不肯求进,安宁伯府女学里的先生曾十分委婉得向她大伯母表示,九小姐于文字上头天生缺乏敏感,恐怕不适合继续读书,不若还是专攻女红,也免得浪费时间。

她生母早逝,父亲又娶,继母接连生了三个,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管她。

而五房向来又在安宁伯府可有可无,在十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