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大计既定,便绝不迟疑,他当即登上军师令台,下令道:“赵子龙听令。”
赵子龙见孔明第一个便点他接令,深知此行必定十分重要,连忙肃然站起,道:“赵云在。”
孔明下令道:“子龙速率二万精兵,紧随黄忠、严颜两将之后,从小路突出葭萌关;若黄忠胜,不必出战;苦黄忠有失,即前去救应。”
赵子龙一听,不由略感奇怪,问孔明道:“张合犯葭萌关,仅得五千兵力,我军在葭萌关防守兵力已达一万,加上黄忠所率的一万大军,已足可抵御曹军了,为甚要投入二万大军呢?再说曹洪、夏侯渊派张合犯葭萌关,不过佯攻,用意乃在牵制我军兵力,军师为甚反而在葭萌关投入如此庞大兵马?”
赵子龙此言一出,刘备不由目注孔明,看他如何策划。
原来刘备亦深有同感,急于知道其中的奥妙。
只见孔明微微一笑,即朗声道:“子龙问得甚妙!你此行表面上是援救葭萌关,黄忠大军亦是如此,但目标却是曹军防守甚严的定军山,定军山乃南郑、汉中屯积粮草之地,只要攻取定军山,断南郑、汉中曹军粮草,则曹军必定军心大乱,克取汉中已成功一半了。”
孔明解释了夺取汉中战略大计中的战术,随即肃然的下令道:“因此子龙形为救援葭萌关,实力我北征汉中大军之先锋呀,子龙此行须以克取汉中为首要之务,你率军抵葭萌关,不可张扬,宜伺机而动。”
赵子龙一听,已彻底明白孔明的战略大计,他当下再无丝毫疑虑,肃然说道:“是!赵子龙领令。”
赵子龙当即疾步而出,率二万大军,从成都出发,抄小路秘密急进,日夜不停,向北面的葭萌关迅速逼近。他抵葭萌关后,却不动声息,在郊外山地隐蔽下来。
另一面,孔明在成都亦当机立断,与刘备一起,统率十万大军,浩荡开赴葭萌关。
※※※
此时,先期抵达葭萌关的黄忠、严颜二位老将,为了显示自己仍然宝刀未老,二将紧密配合,与张合第一次遭遇战,便大胜张合,将张合逐退八九十里,大振了蜀川军的军心。
曹洪接报,说刘备的援军,己源源开赴葭萌关,以为刘备已中计,他的兵力被吸引到葭萌关防守,便下令派兵增援张合。再调动二万大军,由夏侯惇的侄子夏侯尚统率,进抵葭萌关,与张合军会合作战,以更大量的牵制刘备的兵力。
如此下来,葭萌关的攻防战,便成为曹、刘争夺汉中大战的契机了。
葭萌关的攻防战,一方面是曹洪欲牵制刘备的兵力,以保汉中的安全。另一面是孔明利用葭萌关攻防战的契机,断然实施北征汉中的战略大计,曹洪的策略是以攻为守;孔明的战略却是将计就计,战术上来一个佯守实攻,调支大军集合葭萌关,令曹军产生中计的错觉,迷惑住曹军的视线,然后作出其不意的突袭。很明显地,孔明的战略目光,比曹洪、夏侯渊、张合等魏将远大多了。
不过,孔明的战略大计虽然十分精密宏大,但具体每一场仗的战术实施,却须依靠各个将领的实际运用。因此,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的主帅固然十分重要,但具体执行主帅意图的将领、兵士,其作用亦十分关键,孔明深知此点,因此他在用人选将的运用上,简直已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了。
例如孔明对黄忠使的激将法,便极大的鼓舞了黄忠的斗志,他为了显示自己仍然宝力未老,在执行孔明的战略意图中,每一步行动,均悉力以赴,毫不松懈。黄忠在葭萌关攻防战的一役中,取得了大胜张合的战果,绝非侥幸而至。
黄忠和严颜抵达葭萌关时,守将霍峻、孟达,见孔明派来增援的,是两位年已七十的老将,不由又惊又奇,暗道:“孔明一生精明,今时今日怎地如此失策?派两位白发将军与曹操的猛将张合对峙?”
霍峻、孟达二人的失望神态,如何瞒得过黄忠的锐目,他私下向严颜道:“将军见到了么?军中人人笑我等老迈无用,我誓建奇功,以行动驳斥众将轻我之心。”
严颜亦慨然道:“不错!我愿听黄将军指挥便是。”
黄忠安排妥当,与严颜密切配合,于关下首仗,便大胜张合,将他逐退八十余里。
不久曹洪派来增援的二万大军,由夏侯尚统率,迅速抵达,张合的兵力便增加至三万,实力比黄忠军更胜一筹。黄忠军加上葭萌关的守军,合计亦不过二万兵力,更须分兵守关,因此实际可以投入战场的,不过是一万兵力,与张合的三万大军对峙,双方的局部兵力比较,对黄忠十分不利。
而且此时孔明派来的赵子龙大军,因另有战略意图,因此隐蔽不出,对黄忠的帮助不大。
黄忠面对如此艰难的局面,却毫不畏惧。他和严颜以诱敌之计,与张合、夏侯尚交锋时,连输两仗。这令即将抵达葭萌关的刘备十分吃惊,以为黄忠真的不敌张合的曹军。但孔明却对黄忠深信不疑,并无任何干扰的行动,一切往由黄忠施展他的智谋。
果然黄忠趁夏侯尚、张合生骄,防备不周,与严颜一道,率一万精兵,突袭夏侯尚和张合的屯粮之地──天荡山。经一番激战,终于攻陷天荡山、断了曹军的粮草,张合和夏侯尚大骇,混战中又折损了近半兵力,只好火速退到由夏侯渊负责镇守的汉中粮库重地──定军山。
此时,刘备、孔明统率的十万征汉中大军,已抵达葭萌关下,孔明下令沿葭萌关险要之地,扎下营寨,并不入关,屯驻待令。
孔明和刘备进入葭萌关。黄忠、严颜接报,入关向孔明报捷,刘备大喜,下令重赏黄忠、严颜。黄忠道:“我与严颜之能取胜,攻陷天荡山,全赖军师用将用兵得法,黄忠拜谢军师的信任。”
孔明欣然笑道:“黄将军以一万弱势兵力,战败张合的三万大军,当真可喜可贺也!我非故意陷将军于险境,而是我北征汉中战略大计的其中关键一环。日后克取汉中,黄、严两位将军应记头功呀。”
刘备亦道:“众人皆言将军的老,只有军师独信将军之能,果然不负军师所望,建立奇功,我与军师商定,下一目标是定军山,因其乃汉中之粮库所在地,若克定军山,则汉中易取也,将军敢不敢再往定军山一战呢?”
黄忠不假思索,即慨然答应道:“黄忠敢去再战。”
孔明却道:“黄将军不必答应得太快。定军山乃由夏侯渊亲自镇守,此人深明韬略,非张合可比呀。”
黄忠奋然道:“我虚度一生,未曾建大功立大业,今遇明帅明主,正是黄忠建功立业之时,我誓趁有生之年,奋战曹贼,以不辱我家声。”
孔明微笑道:“将军勇气可嘉,但若要去,我须派一人随行,将军答应么?”
黄忠道:“只要军师让我再战,我一切均会答应。”
孔明欣然道:“如此甚妙!我便派法正为监军随行,遇敌须与法正计议。将军可大胆出战,我已有接应将军的部署。”
黄忠见孔明肯让他去再建奇功,又已作了周密部署,心中十分感激。他欣然领令,与法正先行统兵二万,连夜急进,直捣定军山。
孔明接着又令刘封、孟达二将,统领三千步兵,前往葭萌关四周山中险要处,遍立旌旗,各处升起烟火,以迷惑曹军,以为蜀川兵马十分壮盛。
孔明又令严颜,赶赴巴西扼守关隘,替换张飞、魏延二将回来,投入汉中战役。又派人前往下办,向镇守下办的马超授计。
孔明调度完毕,刘备却仍有疑惑之处,他忙向孔明道:“军师,诸将均已动用,为甚独将子龙隐于山口不出?子龙之能,并不下于三弟翼德啊!”
孔明一听,不由微叹口气,感慨的说:“我又岂会不想向曹军摆出雄兵,以庞大军势令其慑服?可惜蜀川初定,尚须留下五万大军镇守,加上各处关隘的守军,我军北征汉中,可以动用的兵力,不过是十五万而已。而曹军兵力雄厚,我怎能不用奇兵取胜呢?”
刘备深知目下是攻取汉中的唯一良机,若此时不能取,只怕便再无机会了!他因此吃惊道:“军师亲临北征汉中前线,目下汉中的守军仅得十万而已,张合的三万兵力,又已被翼德和黄忠歼灭,军师还忧虑什么呢?”
孔明肃然说道:“不然,用兵之道,知敌弱而须料其强也。目下汉中曹军虽只得十万,但若不能迅速攻取汉中的关键重地,拖延时日,曹操必率大军赴援,若曹操大军西上,必陷我军于两面受敌。一面是汉中正面受压,另一面是孙权见曹操退兵,必趁机攻击荆州,如此则我军势危呀。”
刘备一听,不由亦大惊道:“若然如此,则不但不能攻取汉中,甚至连荆州亦会失去,岂非危之极矣?此番北征汉中,又是否失策呢?”
孔明却从容一笑道:“主公勿过于忧虑,我刚才所论,亦是料敌于先而已。我料曹操必会亲赴汉中援救,但他此时身在合肥,与濡须的孙权对峙,曹操就算抽出身来,西上援救,亦必耗一段时日。我便趁此空隙,突出奇兵,抢占汉中险要重地。曹操未抵汉中,汉中险要重地已失守,曹操必定心怯,怕重蹈赤壁惨败的覆辙,必萌退意,我再趁其犹豫不决之际,迅速平定汉中,则大局定矣。”
孔明一顿,又微笑道:“因此赵子龙这一路伏兵,须用于刀刃锋口上面,不出则已,一出势必取胜。”
刘备这一听,这才完全明白孔明的整个战略部署,他不由赞叹道:“先生用兵,部署精密,算无遗策,又处处料敌机先,真不愧一代卧龙先生啊!”
※※※
曹操与刘备的汉中争夺战,由孔明亲手启导,迅速拉开序幕。
另一面,张合、夏侯尚逃回定军山,二人急报夏侯渊。夏侯渊知天荡山已失,刘备亲统大军抵葭萌关,有夺取汉中的意图。夏侯渊不敢大意连忙飞报曹洪。曹洪接报,眼见刘备和孔明均已亲赴葭萌关,知此事非同小可,连忙亲赴合肥,向曹操报讯求援。
曹操接报,慌忙召集军中文武,商量军情,其中包括曹操特地带在身边的行军司马──司马懿,以及曹操目下最信任的谋臣刘晔。
刘晔立刻向曹操进言道:“汉中失,必令中原震动!主公宜亲统大军,西上征讨。”
曹操犹豫道:“但我若离合肥,孙权乘虚来攻,我后方受压,如何是好?”
曹操此言一出,在座文武均默然不语,就连刚才主张曹操亲征汉中的长史刘晔亦无言以对,因为众人皆知,曹操若分兵征讨汉中,汉中与合肥相隔千里,孙权目下已在五十里外的濡须屯兵,见势必攻合肥,若合肥有失,则许昌势危,这弥天重责,谁敢肩负?
曹操见众文武面有难色,鸦雀无声,心中不由十分恼怒,暗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时,你等平日口若悬河,到此关键时刻,竟无人为我分忧,可恨可恼……
曹操欲发作之时,行军司马──司马懿却从容站起,向曹操道:“主公勿忧,只须略施计谋,必令孙、刘两家自相残杀,而不敢轻举妄动。”
曹操一听,心中不由一动,暗道:司马懿当日曾进计取汉中,到功成之日,又劝我趁势进军蜀川,消灭刘备,可惜我当日急于稳定朝政,回师中原,才有了今日汉中之危!看来司马懿甚有见地,其才华并不下于英年早逝的郭嘉呀!曹操欣然道:“噢?司马仲达有何妙策?”
司马懿道:“主公只须修书一封,说会表奏朝廷,将荆州全境封让东吴统辖。如此孙权的注意力必从合肥转入荆州,合肥必可保无恙。”
曹操一听,不由大喜道:“仲达所谋,甚合我心!合肥防守之事,便由你全权负责,我再留下五万大军,及张辽、曹仁诸将相辅,务必保住合肥不失。”
曹操令旨既下,司马懿立刻便由一位行军司马,一跃而升为地方的最高军政长官了。这无疑是司马懿个人运命及事业上的一大飞跃,而他这种非凡的际遇,与三王鼎立的天机大势亦是密不可分的。
因为天机大势若非演行至三王鼎立的奇格,司马懿根本不可能有所作为,终其一生,不过是曹操身旁的一名幕僚。不过,另一方面,假如没有司马懿此人,那天机大势也就不会由三王鼎立,演进到天下一统的势格。
或者,这便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的最佳印证吧。
当下司马懿不由大喜,连忙向曹操的重用拜谢。
曹操也不敢再有丝毫的犹豫,立刻传令下去,调兵三十万,分作三路,前锋大军为夏侯惇统率,曹操坐镇中军,从军则由曹休统领。
曹操在中军,骑白马、套金鞍、缠玉带、穿锦衣。近身护卫手擎大红罗伞,左右金爪银锤,护驾龙虎卫队达二万五千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