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5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恚推鞠衷谵S辕关一万多人的守军,依然是丝毫不怵吴军的四万大军。

轘辕关前的地形势十分地狭隘,吴军的人马根本就无法施展开来,每次进攻,吴军所能投入的兵力都十分地有限,在汉军坚固而严密的防守之下,根本就是无计可施。

乱箭如雨,木石滚滚,汉军的防御几处是无懈可击,吴军此次轻装而进,根本就没有携带任何的重型攻城器械,如此仅仅凭借蚁附攻势人海战术,是很难奏效的,吴军强攻了许久,除了城下那一堆堆尸体之外,一无所获。

孙秀简直就是沮丧到了极点,原本以为有机可趁,但攻到轘辕关的城下,才发现这一切皆是虚妄,可以说,现在孙秀的计划已经完全在遭到了失败,想要攻破轘辕关,除非是奇迹发生。

现在孙秀已经不再指望着什么奇迹了,固若金汤坚如磐石的轘辕关在他看来,是一道永远也无法逾越的屏障,攻击未果之后,孙秀已经在考虑如何全身而退的事了。

眼看着天色将晚,孙秀不得已下令撤退。吴军的这一撤退并不是先撤下去安营扎寨,而是干脆后撤回鲁阳。

想想回去还有几十里的山路要爬,吴兵们是个个愁眉苦脸,可就在他们刚一转身的时候,南面突然地喊杀声四起,蒋斌率领着大军返回来了。

方才陈果还说蒋斌的大军有半日路程,原本他是信口开河,却没想到真是一语成谶,蒋斌真的就在他们身后在约只有半日的路程,此刻吴军攻城未果,正想要全身而退,却没想到陷入了汉军的重重包围之下。

孙秀脸色陡然地一变,心底突地一沉,暗叫一声:完了!

轘辕关前的地形孙秀可是清楚的很,这里道路狭隘地势险要,一旦被围,那可是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完全地陷入了绝地之中。

蒋斌很快地下令汉军发起了攻击,逼得吴军是步步后退,渐渐地,吴军被挤到前后只有数里的狭长谷地之内,而汉军早已是控制了四面的高地,居高临下,将吴军团团地困在了谷底。

孙秀彻底地绝望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突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自己作茧自缚,真是自寻死路。当然,孙秀可不想死,所以投降便成为了他的唯一出路。

第1191章地道攻城

进攻轘辕关失败,对于孙秀的打击不可谓不沉重,此次北征,孙秀原本是踌躇满志,信心满满的,只要在此役之中获胜,孙秀在吴国地位也肯定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但现实却是无比残酷,轘辕关一战,孙秀几乎是全军覆灭,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让孙秀是心如死灰。

本来孙秀在吴国的地位已经是芨芨可危了,如果此次战败,正好可以给孙皓一个口实,就算孙秀可以侥幸地逃回江东,也绝对逃不过孙皓的处罚。

蝼蚁尚且偷生,孙秀可不想就这么的为国捐躯,看着四周包围重重的汉军,孙秀立刻便放弃了抵抗的念头,下令手下竖起白旗向汉军投降。

蒋斌看到了吴军竖起的白旗之后,便下令汉军停止攻击,接受他们的投降。

孙秀令手下把自己绑了,径直地来到了蒋斌的面前,蒋斌跳下马,亲自地为孙秀松绑。蒋斌和孙秀交过手,两个人是棋逢对手,不相上下,蒋斌自然对孙秀是比较钦佩,此时孙秀归降,蒋斌是以礼相待,这让孙秀很是感动,乃真心归降。

孙秀带去的人马全军覆灭,消息传到了鲁阳,吾彦立刻是率兵掉头南逃,他手下只有一万左右的兵力,无论如何是抵不过汉军的,如果不抓住时机逃跑的话,等到汉军杀来,再起走恐怕就来不及了。

大获全胜的蒋斌对吾彦的这点残余兵力也不太感兴趣了,任其南逃,也不去追赶,转而派人即刻上禀刘胤。

┄┄┄┄┄┄┄┄┄┄┄┄┄┄┄┄┄┄┄┄┄┄┄┄┄┄┄┄┄┄┄┄

洛阳之战已经持续了好几天了,吴军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对洛阳城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强攻,战斗进行地十分惨烈,洛阳城的城墙根儿,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吴军的尸体,为了攻克洛阳,吴军也是付出了不少的代价。

但如此巍峨坚固的洛阳城,又岂是吴军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攻克的,汉军顽强地守御着每一段的城墙,任凭吴军的攻势如疾风暴雨,洛阳城仍旧是坚如磐石,巍然不动。

孙歆担任先锋,负责指挥攻城行动,尽管他使尽了浑身的解数,但却始终连洛阳的城头都攀不上去,不禁让孙歆是懊丧万分,眼看着距离十日之期越来越近了,孙歆蚁附攻城丝毫没有进展,他也不得不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孙楷地道攻城的方式上面。

地道攻城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将地道挖掘到城中,将出口留在隐密处,等到夜深人静之时,派遣士兵从地道之中潜入到城中,再里应外合,拿下城池;第二种是将地道挖掘到城墙的下方,将城墙下方的土全部挖空,再用木桩进行支撑,完工之后,在工兵撤离之时,点燃木桩,这些木桩一旦被燃尽成灰,那么支撑城墙的基础就不存在了,城墙便会下陷倒塌。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第一种方法需要城内详细的地图,地道挖掘到城内之时,必须要避开街道、军营以及其他的要害地段,如果地道口挖出来的时候,直接就通到对方的军营之中,那不就成了天大的笑话了。

只有将地道口设在比较隐秘的地方,并且都到城内细作的策应,这样的话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二种方法优点是可以快速地毁坏对方的城墙,制造出一个缺口来,好让攻城的步兵可以顺着这个缺口攻入到城内。但它的缺点是许多大城的城墙,往往是不止一道的,破坏了外墙的时候,内墙依然可以起到阻止进攻的作用。而且守军如果数量足够的话,还可能通过堆砌沙袋木石的方法来修补破损的城墙。

而洛阳城便是有着这样的防御结构,这也使得孙楷从一开始,就不敢以破坏城墙为目的,他必须要挖掘地道进入到洛阳城内,出奇兵制胜。

如此一来,挖掘地道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就会增加,不过好在吴军兵员充足,到不需要担心人手不足的情况,只是十天的时间十分地紧张,如果按时挖不到城内的话,很可能就会前功尽弃。

为此,孙楷亲自监督,加派人手,实施几拨人轮流挖掘的方式,昼夜不停,加快进度。由于孙楷所选择的挖掘点设在营地之内,都被帐蓬所覆盖,从城上一看,几乎是看不到任何东西的。

何况孙楷一直也是谨小慎微的,丝毫不敢有半点的大意,入连每日挖掘出来的新土,都堆放在帐蓬之内,等到黑夜之时,再偷偷地转运出去。

孙楷不得不小心,毕竟地道攻城费时费力,玩得就是一个出奇制胜,如果被守城的军队事先就掌握了攻城行动,那么等待他们的,就几乎是灭顶之灾。

现在时间紧迫,孙楷只能是挖掘出一条地道来,直通到洛阳城内。还好多年来一直潜伏在洛阳城中的吴国细作给他们提供了洛阳城内翔实的地图,让孙楷可以比较轻松地了解到城内的状况,选择好地道的出口。

挖地道是一系统的工程,即使有地图在手,也不能完全地保证地道口就可以挖到指定的地点,毕竟长达几里的地道,不可能不出现一些偏差,有时候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但孙楷现在没有选择,只有硬着头皮干下去,他现在最大的指望,就是可以将地道口预留在一个合适的位置之上,这样才方便吴军发起偷袭。

为了增加偷袭的隐蔽性,孙楷决定改变计划,原计划在城内是要挖掘一个出口,现在看来,仅仅只有一个出口是远远达不到要求的,于是在孙楷的图纸之中,又增加了两处出口,皆选择在了洛阳城内比较偏僻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地道在日复一日地延长着,由于孙楷挑选的都是一些身强力壮的劲卒,干起活来确实是比较有力,如今地道已经挖到了洛阳的城墙之下,再往里挖,就挖到了洛阳的城中。

第1192章前功尽弃

当攻城战进入到僵局的时候,对于守城的汉军一方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吴军现在困于粮草,作战的时间有限,毕竟二十万人马的粮草开支,绝对不是一个小的数目,尽管陆抗已经下令朱琬在洛阳周围强征粮草了,但刘胤似乎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在洛阳的周围实施坚壁清野,能迁走的百姓都迁走了,现在已正值春荒时节,地里面青黄不接,是以朱琬虽费尽心机,却也搜罗不到多少的粮草。而这点杯水车薪,丝毫解决不了吴军的燃眉之急。

陆抗做主帅,承受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孙歆负责攻城,他一门心思放在攻城上即可,但对于陆抗而言,方方面面的事务都需要他来考虑,粮草的问题,和关东军的协调问题以及荥阳汉军和洛南汉军的问题,这些方面,都是陆抗需要考虑和处理的。

随着粮草的消耗殆尽,留给陆抗的时间也越来越少了,攻城的事宜没有任何的进展,而周边的局势已变得恶化起来,荥阳那边,关东三王虽然又抽调到不少的兵马前来,但想要对付汉军的王牌骑兵军团,关东三王的军队显然是不够用的。

而洛南这边,也没有什么好消息传来,孙秀虽然已经北上鲁阳了,但指望他能不能拖住洛南的十几万汉军,陆抗心中一点底也没有。

孙楷地道攻城的计划早就禀报给了陆抗,虽然陆抗认为地道攻城不太靠谱,但在目前的这种情况下,地道攻城也是一个为数不多的选项,至于最后能不能出奇兵奏效,陆抗也不敢确定,现在的形势,只能是死马当活马医了。

还好现在象地道攻城这种攻城的方式,进展得还算是十分的顺利,比目前的情况上来看,汉军并没有察觉到吴军的行动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这对孙楷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利好,现在吴军已经将地道挖到了洛阳的城墙下面,只要再坚持个三两天,吴军就可以从地道内进攻洛阳,发动偷袭作战了。

其实地道最难的那一段已经是挖了过去,最难的那一段就是护城河下面如何来挖,稍有不慎的话,就很可能挖通护城河,那样不光是这条地道废了,那些正在挖地道的士兵,也将会被活活地淹死在里面。

这当然是孙楷必须要克服的一个难题,洛阳的护城河连通洛水,既宽且深,地道挖到护城河下面的时候,就必须要十分地小心了。孙楷采用“U”型的方法,即挖到护城河下面的时候,采用往向下深挖的段,以避开上方的水流。

吴军的地道可不光是挖出一条通道来那么简单的,首先这条通道必须要保持通畅,不能出现塌方透水的状况,一边向前掘进,一边还得使用大量的梁柱来做支撑,这样的地道也就经久耐用,就算是大部队从这儿通行的话,也可以支撑得住。

现在吴军已经掘进到城墙下面了,最难的那一段已经是挖了过去,剩下的,就是在城内选择好出口,一切便可大功告成了。

┄┄┄┄┄┄┄┄┄┄┄┄┄┄┄┄┄┄┄┄┄┄┄┄┄┄┄┄┄┄┄

刘胤这几天也分别登上洛阳各处的城墙来巡视一番,补遗拾缺,看看有什么未竟的事宜。刘胤很自然地就看到了距离东面城墙不远处的吴军营帐。

按理说,吴军的营地一般会选择距离城池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下寨,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守城的军队突然发动袭击,从而打乱吴军的计划。

其他的三面倒是比较正常,只有东面的吴军营地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不过刘胤起初也没有太当回事,毕竟这样的驻营方式也不是没有见过。

但刘胤很快就发现了,每天攻城结束之后,吴军后撤之时,并没有全部进入到这些营帐之中,反而是退向了比较远的另一处大营,这让刘胤感到十分地蹊跷,莫不是这些营帐另有用途?

想到此节,刘胤的脑海之中便迸出了三个字:地道战!

采用挖隧道攻城的战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事实上,只要围城达到数月的战斗,都会有挖地道攻城的这些手段,但挖地道终究是一种辅助的攻城手段,难不成吴军会在短短的十余天有限的进攻时间里采用这种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方式?

于是刘胤便立令在城中挖坑数眼,埋下巨瓮,让士兵藏身在其中。这种方法是用来对付地道攻城最为有效的手段了,只要吴军有所行动,潜入瓮中的士兵便可以听到一些异响之声,并根据传来的响声,进一步地确实地道的方位。

果然刘胤的怀疑得到了确实,在瓮中监听的汉兵可以清晰地听到地底下传来的动静。

得到确切消息的刘胤并没有立刻采用行动,而是进一步地监听吴军的动静,以确实吴军地道及出口的具体位置,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付地道攻城,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水攻,只要引城内的池水或井水入地道,里面有多少的人都是白搭,都会被活活地淹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