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起姜维和钟会来,倍感吃力。
但洛阳那边承受的压力,显然要比杜预这边大的多,这个压力自然是黄河北岸的刘胤施加的,为了维护黄河防线不失,晋国朝廷已经是倾尽所能了,几乎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如果此刻姜维钟会率十万大军从南面偷袭洛阳的话,那么这个打击无疑是灾难性的,杜预相信,现在司马炎的手中,根本就无兵可调,在洛阳南面的轘辕关是唯一能阻止蜀军北进的关隘,不过此刻轘辕关相必也没有多少的守军,想要挡住蜀军的十万人马,又谈何容易?
杜预是眉头紧皱,坐立不宁,如果说单守南阳的话,杜预还是有着相当大的信心的,但现在出现这个突发的情况,杜预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继续坚守南阳的话,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如果洛阳一旦有失,晋国都不存在了,南阳一座孤城,就算是守得住,也无济于事。
但是如果放弃南阳回师洛阳的话,在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前,那就等同于擅离职守。而且回师洛阳,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前面有姜维钟会统率的十万大军,后面尚有蒋斌王舍的数万追兵,兵力上处于劣势的杜预如果和蜀军来打野战的话,将很是吃亏。
野战不比城防战,野战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强悍的战斗力,只有拥有压倒性的力量之时,野战获胜的把握才会比较大,晋军目标兵力只有蜀军的一半左右,如果守城作战的话,尚可勉力维持,如果野战的话,就连杜预也是信心不足。
权衡再三,杜预决定还是回兵洛阳,死守南阳固然没有犯错,但如果朝廷亡了,杜预做的再对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身为荆州都督封疆大吏,杜预还是有着相当大的责任心的。
不管将来的结果如何,总之是自己努力过了,就算是战死沙场,也死而无憾了,至于朝廷是否会追究丢失南阳的责任,杜预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杜预下令荆州的晋军全部集结起来,放弃了宛城,也朝着轘辕关的方向急行而去。
蒋斌王舍虽然奉了姜维的命,来牵制南阳的守军,但姜维留给蒋斌和王舍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三万多人,毕竟守襄阳也是需要大军的,钟会的一半人马就留守在襄阳一带。
以三万多人去围攻南阳的七万守军,蒋斌自知不敌,所以压根儿就没有采用四面包抄的方式,而是将这三万蜀军集合起来,在南阳的的城南扎下大营,每日派遣军士到城下骂阵,希望可以诱使杜预出阵应战。
但杜预却丝毫没有理会蒋斌王舍,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已经向北进军的姜维身上,他放弃了宛城,率领着荆州晋军的的全部兵力,扬长而去。
蒋斌王舍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宛城,不过他们却深表愕然,杜预行事也极为地果决狠辣,宛城如此重要的城池说弃则弃。
这件事发生的也是极为地突然,蒋斌来不及请示姜维,和王舍商量了一下,决定除了留守一部分的军队之外,所有大军立刻是挥师北进,跟在杜预的屁股后面,也向洛阳挺进。
从南阳到洛阳的这条道上,几乎被进军的军队所占据了,姜维钟会一马当先,杜预是则是紧随其后,而蒋斌王舍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三股人马,分批而进,场面蔚为壮观。
各支队伍似乎都在埋头赶路,由于彼此之间还是相隔着一段的距离,所以暂时尚未发生冲突。
不过这种状态定然是暂时的,随着姜维的军队距离轘辕关越来越近,爆发大战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在洛阳的司马炎也接到了告急的文书,他也吃了一惊,光一个刘胤已经够他头痛的了,如今又杀来一个姜维,这是要人的命吗?
怎么办?
司马炎有些傻眼,现在黄河防线吃紧,他确实已经是无兵可调了,姜维的大军可是有着十万之众,仅凭着轘辕关的三千守军,如何能抵挡得住?
这个时候,还是和峤给司马炎出主意道:“陛下,姜维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单凭轘辕关的守军,是无论如何阻他不住的,而现在河防这边更是重中之重,刘胤马上就要从孟津渡河了,孟津关的守军万万是抽调不得的。唯今之计,也只有令荆州都督杜预放弃宛城,回师轘辕关,不惜一切代价和轘辕关守将杨肇共同守住轘辕关,以化解此次的危机。”
司马炎立刻是听从了和峤的意见,下旨给轘辕关守将杨肇,要他严防死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轘辕关。
同时也下旨给杜预,要他即将弃守宛城,回师洛阳,协防轘辕关。
接到圣旨的杜预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朝廷那边下旨了,自己不用背擅离职守这个锅了,这回杜预总算是可以轻装上阵了。
同时杜预也为自己的明智之举自鸣得意,幸好自己提前了几天出兵,这样的话,接到圣旨的时候,杜预已经距离宛城几百里之外了,这无疑也让杜预占得了一定的先机。
第1058章轘辕关
PS:稍后更正,大约两点……………………………………………………………………………………………………………………………………………………………………………………………………………………………………………………………………………………………………采用这种突袭的手段,往往会收到奇效。
杜预扼守的南阳等同于是洛阳的南大门,如今姜维弃门不走,却翻墙而过,等于是给杜预出了一道难题。
洛阳现在的情况如何,杜预可是心知肚明,如果洛阳那边不危急的话,又何须调走自己这边的三万人马,要知道,杜预这边应对姜维和钟会的联军已经是很吃力,再抽调走三万人,杜预的实力明显大损,对付起姜维和钟会来,倍感吃力。
但洛阳那边承受的压力,显然要比杜预这边大的多,这个压力自然是黄河北岸的刘胤施加的,为了维护黄河防线不失,晋国朝廷已经是倾尽所能了,几乎调动了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如果此刻姜维钟会率十万大军从南面偷袭洛阳的话,那么这个打击无疑是灾难性的,杜预相信,现在司马炎的手中,根本就无兵可调,在洛阳南面的轘辕关是唯一能阻止蜀军北进的关隘,不过此刻轘辕关相必也没有多少的守军,想要挡住蜀军的十万人马,又谈何容易?
杜预是眉头紧皱,坐立不宁,如果说单守南阳的话,杜预还是有着相当大的信心的,但现在出现这个突发的情况,杜预实在不知该如何是好。
继续坚守南阳的话,已经没有任何的意义了,如果洛阳一旦有失,晋国都不存在了,南阳一座孤城,就算是守得住,也无济于事。
但是如果放弃南阳回师洛阳的话,在没有接到朝廷的命令之前,那就等同于擅离职守。而且回师洛阳,风险也是比较大的,前面有姜维钟会统率的十万大军,后面尚有蒋斌王舍的数万追兵,兵力上处于劣势的杜预如果和蜀军来打野战的话,将很是吃亏。
野战不比城防战,野战需要更多的兵力,更强悍的战斗力,只有拥有压倒性的力量之时,野战获胜的把握才会比较大,晋军目标兵力只有蜀军的一半左右,如果守城作战的话,尚可勉力维持,如果野战的话,就连杜预也是信心不足。
权衡再三,杜预决定还是回兵洛阳,死守南阳固然没有犯错,但如果朝廷亡了,杜预做的再对也没有任何的意义了,身为荆州都督封疆大吏,杜预还是有着相当大的责任心的。
不管将来的结果如何,总之是自己努力过了,就算是战死沙场,也死而无憾了,至于朝廷是否会追究丢失南阳的责任,杜预已经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杜预下令荆州的晋军全部集结起来,放弃了宛城,也朝着轘辕关的方向急行而去。
蒋斌王舍虽然奉了姜维的命,来牵制南阳的守军,但姜维留给蒋斌和王舍的军队并不多,只有三万多人,毕竟守襄阳也是需要大军的,钟会的一半人马就留守在襄阳一带。
以三万多人去围攻南阳的七万守军,蒋斌自知不敌,所以压根儿就没有采用四面包抄的方式,而是将这三万蜀军集合起来,在南阳的的城南扎下大营,每日派遣军士到城下骂阵,希望可以诱使杜预出阵应战。
但杜预却丝毫没有理会蒋斌王舍,他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已经向北进军的姜维身上,他放弃了宛城,率领着荆州晋军的的全部兵力,扬长而去。
蒋斌王舍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宛城,不过他们却深表愕然,杜预行事也极为地果决狠辣,宛城如此重要的城池说弃则弃。
这件事发生的也是极为地突然,蒋斌来不及请示姜维,和王舍商量了一下,决定除了留守一部分的军队之外,所有大军立刻是挥师北进,跟在杜预的屁股后面,也向洛阳挺进。
从南阳到洛阳的这条道上,几乎被进军的军队所占据了,姜维钟会一马当先,杜预是则是紧随其后,而蒋斌王舍也不甘落后,奋起直追,三股人马,分批而进,场面蔚为壮观。
各支队伍似乎都在埋头赶路,由于彼此之间还是相隔着一段的距离,所以暂时尚未发生冲突。
不过这种状态定然是暂时的,随着姜维的军队距离轘辕关越来越近,爆发大战的可能性与日俱增。
在洛阳的司马炎也接到了告急的文书,他也吃了一惊,光一个刘胤已经够他头痛的了,如今又杀来一个姜维,这是要人的命吗?
怎么办?
司马炎有些傻眼,现在黄河防线吃紧,他确实已经是无兵可调了,姜维的大军可是有着十万之众,仅凭着轘辕关的三千守军,如何能抵挡得住?
这个时候,还是和峤给司马炎出主意道:“陛下,姜维来势汹汹,势不可挡,单凭轘辕关的守军,是无论如何阻他不住的,而现在河防这边更是重中之重,刘胤马上就要从孟津渡河了,孟津关的守军万万是抽调不得的。唯今之计,也只有令荆州都督杜预放弃宛城,回师轘辕关,不惜一切代价和轘辕关守将杨肇共同守住轘辕关,以化解此次的危机。”
司马炎立刻是听从了和峤的意见,下旨给轘辕关守将杨肇,要他严防死守,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守住轘辕关。
同时也下旨给杜预,要他即将弃守宛城,回师洛阳,协防轘辕关。
接到圣旨的杜预暗暗地松了一口气,总算朝廷那边下旨了,自己不用背擅离职守这个锅了,这回杜预总算是可以轻装上阵了。
同时杜预也为自己的明智之举暗暗高兴,幸好自己提前了几天出兵,这样的话,接到圣旨的时候,杜预已经距离宛城几百里之外了,这无疑也让杜预占得了一定的先机。
第1059章虚晃一枪
宁随当然不会因为第一次的进攻受挫就灰心丧气,本身攻坚战就不是那么好打的,更何况是轘辕关这样的险要隘口。
很快地,蜀军就又组织起来,投入到了第二波的进攻之中,如果说第一次的进攻多少是有些试探的味道,那么在第二波的进攻中,宁随可是倾尽了全力,使出了浑身的解数。
宁随这次担任先锋,那可是姜维亲自提点的,宁随跟随姜维多年,鞍前马后,忠心耿耿,姜维令其为先锋,便是有提携之意,要知道这次蜀军进攻的可是洛阳,身为先锋官,是最有可能第一个攻入洛阳城中的,如果大功,姜维自己然记给自己的心腹之将。
不过这首功显然也不是好拿的,做为先锋官,那得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攻城拨寨,一马当先,如果连一座小小的轘辕关都拿不下来,又如何谈得上去攻取洛阳城。
这次宁随担任先锋官自然是信心满满踌躇满志的,从襄阳北上,一路之上连夺数城,宁随的气势正旺,可没想到刚打到轘辕关,便给了宁随一记闷棍。
轘辕关和蜀地的那些险关要隘比起来,那不是差了不止一个等级,宁随在剑阁可是呆了很多时候的,见识过巴山蜀水的雄奇,自然不会把轘辕关放在眼里。
但轘辕关的防御力度之强还是出乎宁随的意料,就算第一波进攻时宁随并没有投入太多的兵力,但关城之下横七竖八躺满的蜀军士兵的尸体还是让人触目惊心。
宁随怒火中烧,拨剑在手,喝令蜀兵集结起来,再一次地发起猛烈的进攻,宁随牙关紧咬,发誓要踏平轘辕关。
蜀军的第二波攻击显然要比第一波投入的兵力更多,所以这一次的战斗更为地激烈,蜀军漫山遍野,浩浩荡荡,在轘辕关的城楼上向下望去,蜀军就如铺地的蝗虫一般,密密麻麻,不可胜数。
一路北进势如破竹,却被阻挡在轘辕关下,伤亡累累,蜀军的怒火可想而知,所以再次发起进攻之后,蜀军的攻势如潮水一般,猛烈地冲击着轘辕关的防线。
杨肇显得有些手麻脚乱,不过轘辕关周密的防御设施还是帮了他很大的忙,无论蜀军的进攻有多么的凶猛,轘辕关就如同是铜墙铁壁一般,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