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三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最后的三国- 第18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司马昭轻轻地摇了摇头,调动钟会的人马回援,那就意味着他整个战略体系的失败,这一点是让有着雄心壮志的司马昭所无法接受的。

现在益州的局势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钟会在益州已经攻克了雒城,只要在拿下涪城,整个成汉大道就可以打通了,整个益州的局面就会打开,此刻若是抽调魏军回关中,无异于釜底抽薪,本来慢火熬炖的一锅好粥最终可能会变成夹生饭。

但司马昭就不担心关中有失吗?

他当然担心了。关中的重要性司马昭如何不清楚,一旦关中失守,整个河洛便芨芨可危,这种危及司马家族统治的事情,司马昭一定会尽全力阻止。

虽然洛阳一带现在无兵可调,但司马昭并没有太慌张,司马望在街亭只是吃了败仗,并没有全军覆灭,尽管损失了两万多人的军队,但司马望的手中,仍旧有近八万的军队,主力尚存,就算司马望不再具备重振旗鼓,再攻陇西的能力,但自守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他能再坚持三两个月的时间,司马昭就足可调动其他地方的兵马来救援了。

司马望的能力,司马昭是很清楚的,只能说街亭之战的失败是一个意外,正如贾充所说的,司马望是败在新式的装备上,并不是说司马望的能力就打了折扣,做为魏国军界的顶梁柱,司马昭对司马望的信任还是很深的。

关中一直是魏军的重要防御地域,蜀汉的历次北伐,就是集中在关中和陇右一带,这也直接地促使魏国不断地加强关陇地区的防御体系,几十年的积淀下来,以长安为中心,包括陈仓、眉县、武功、扶风等城的防御有如金汤一般。

当年司马昭担任安西将军的时候,就曾驻守雍凉,对关中的防御体系和险要地形是了如指掌,司马昭相信,以司马望的能力,守住长安丝毫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不说别的,就是陈仓这道险关,刘胤想跨越,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长安做为前汉都城,关中三辅的核心地带,其城垣的坚固程度,完全可以和洛阳相媲美,司马望以八万雄兵坐镇长安,司马昭实在想不出什么理由关中可能会守不住。

一次小小的失败就能动摇司马昭问鼎天下的决心?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司马昭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上,经历过的风雨何止一点两点,他早已淡看荣辱成败,胜败乃是兵家常事,一次战役的胜负决定不了什么,魏国底蕴深厚,又岂是刘胤这个跳梁小丑可以动摇的?

司马望已经恢复了平静,淡然从容地道:“钟会之军不可轻动,孤相信子初可以胜任镇守关中之职。何况长安也只需坚守三四个月的时间,彼时各州郡人马调至,孤必亲征之。孤倒也看看,这个刘胤究竟是何等样人,能将雍凉之地搅个天翻地覆。”

贾充有些担忧地道:“若不调钟会大军回援,只怕司马骠骑这边会吃紧些,关中得失,大于益州,晋王三思。”

益州是既得利益,司马昭又如何肯轻易的放弃,而且刘胤偷袭陇西,颇有点围魏救赵之意,司马昭又如何肯轻易地就范。在这一点上,司马昭还是很固执的,他始终认为刘胤不过是癣疥之患,不足为患,不管是刘胤是初入陇西之时还是取得街亭大捷之后,司马昭的这个看法根本就没有改变过。

他轻笑了一声,道:“想一口吞掉我关中八万大军,想来他刘胤也没有这么大的胃口,长安城固若金汤,陈仓关坚如磐石,我倒要看看,凭他的几件新式装备,就能拿下我虎距龙盘的关中三辅?”

┄┄┄┄┄┄┄┄┄┄┄┄┄┄┄┄┄┄┄┄┄┄┄┄┄┄┄┄┄┄┄┄┄┄┄

随着司马望的退兵而去,街亭之围也就不战而解了。

傅著本欲带兵追击,刘胤看到魏军旗帜严明,队列齐整,便喝止傅著,道:“司马望进退有度,阵法严整,不愧是魏之名将,既然他从容而退,必定留有后手,追之无益。”当下传令各军勿要追击,在街亭旧城处下寨。

此刻傅佥在山上瞧得魏人退却,初时以为是魏人的诱敌之计,并没有理会,没过多久,就瞧得蜀军旗帜飘扬,原来是蜀军援兵已到,山上的蜀军欢呼不已,傅佥带人亲自上山来迎接刘胤。

刘胤看到浑身浴血的傅佥,不禁深为感动,道:“岳父镇守街亭,力拒司马望,劳苦功高,当为此役第一功。”

傅佥呵呵一笑道:“当年马谡兵败,就是败在水源之上,文宣用妙招在山上贮水,解决我军后顾之忧,魏人再想拿下街亭,无异于痴人说梦。要说这第一功,还非是文宣莫属。”

刘胤微微一笑,当年的马谡,如果真能让士兵喝到水,何愁守不住街亭,历史再一次重演,自己可不能重蹈覆辙,有充足的粮草饮水做保证,守住街亭一占也不困难。如果说马谡只是因为时运济而沦为后世人的笑柄,那么今天在这里自己就要证明一件事,马谡的战略并没有错,凭险拒守是街亭保卫战中最有效的手段,差只差在有准备和没准备的区别上。

世人常以成败论英雄,而成败往往只是相隔了一线而已。

第390章士家归附

在取得了街亭大捷之后,刘胤并没有回兵天水,而是在街亭附近扎下营来,他的目光,已经不再关注身后的陇右,而是投向了苍茫的三辅地区。

虽然说这一仗打的痛快淋漓,但刘胤的头脑很清醒,现在还不是欢呼胜利的时刻,司马望八万大军全身而退,整个关中还是铁板一块,想要拿下来并不会很轻松。

更何况益州的钟会始终是刘胤的心腹大患,如果钟会回兵来援,那怕就派出一部分的军队,刘胤就必须要承受两面作战的困境,这一点,刘胤是必须要防范的。

但现在情况还好,汉中传过来的消息,证明钟会的军队此刻还在益州,而且暂时看不到撤军的迹象。

刘胤不知道司马昭是怎么想的,整个关陇的形势已经是芨芨可危,可司马昭却一直按着钟会的兵不动,也许是既得利益不肯放手,也许是司马昭从来就没有把自己当做对手,认为自己不可能在关陇掀起多大的风浪来。

刘胤不得不承认,同司马昭这样的大鳄比起来,自己只能算是无名小卒,司马昭看不起自己,也是很正常的事。做为坐拥天下十州之地,心怀一统四海之志的司马昭来说,陇西发生的事,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小小的意外,绝对不足以动摇司马昭王霸之志。

任何人都会犯错,轻视自己必将是司马昭这辈子最大的错误。而这也无疑给自己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只要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长安,拿下整个的关中,就等于是掐死了钟会的退路,整个天下的局势将会为之大变,司马昭也必将会为他自己的自大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迟则生变!形势的发展就注定了刘胤必须在关中要速胜,否则等司马昭将天下各地州郡和钟会甚至是攻打吴国的军队调来,自己就没有丝毫的机会了。

而现在整个关中只有司马望的八万军队,经过街亭之战,魏军的军心必然也是萎靡不振,士气也是跌落到最低,这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这个机会,也许就再也没有了。

所以刘胤派没有回兵陇右,更没有开庆功宴,全部的军队在街亭广魏一线严阵以待,伺机而动。

但蜀军在街亭大胜的消息却是不胫而走,很快地就传遍了整个的陇右诸郡。

马家坞堡之内此刻又是宾客盈门,各地的士绅豪族纷纷地赶来,问计于马老爷子。

马老爷子也是处于深深的震撼之中,他万万没有想到刘胤这一仗竟然是赢得如此干脆利落,魏军十万大军乘兴而来,却是败兴而走。马老爷子也是庆幸自己的决择,只是作壁上观,并没有选择与刘胤为敌,否则马家的下场,很可能同覆败的魏军一样,再无翻身的机会。

“看来这蜀汉镇北将军刘胤果非池中之物啊。”马老爷子眯着眼睛,微抚白髯,悠然地道。他明白,此役之后,刘胤已经在陇右牢牢地站稳了脚跟,马家以及整个陇右士家是时候做出选择了。

马老爷子与陇右诸士家的家主交换了一下意见,几乎是众口一辞地表示愿意支持刘胤。刘胤初到陇右,诸士家都在观望,那个时候没人相信刘胤可以挡得住魏军的反扑,诸士家都不敢冒着得罪魏国的风险而交好刘胤。而此时此刻,诸士家都看到了刘胤的强势,谁都明白,这个时候再不出手的话,恐怕就分不到什么羹了。

很快地陇右诸士家达成了共识,愿意全力支持刘胤。当下共推马老爷子和李、杨、梁三大士家的家主为代表,置办牛酒,前往街亭蜀军大营去犒劳诸军。

刘胤当然明白四大士家的来意,他当日就马家坞堡就同马老爷子达成过默契,虽然双方并没有落实到书面上的东西,但却是彼此心照不宣,只要刘胤能击退魏国的来犯之兵在陇右站稳腿跟,包括马家在内的陇右诸士家将会全力支持刘胤。

现在的天下,就是以士家为基础的,士家经济几乎把持着天下,刘胤想要称雄天下,士家终究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而无论何州何郡的士家,骨子里都没有什么忠君爱国的观念,在他们的心目中,士家的利益才是大过天的。

这无疑也给了刘胤一个契机,在陇右,只要能得到以马家为首的陇右四大士家的支持,便可以在陇右牢牢地站稳脚跟。

当然,有收获必然需要有付出,在得到陇右诸士家的支持之后,也需得分润一部分的权力给这些士家,这一点上,刘胤也并不吝啬,其实这就是一种等价交换。

刘胤当初入主陇西之时,并未得到陇右诸士家的拥戴,那时他并没有让人信服的实力,如今挫败了魏国的反击,让陇右诸士家为之侧目,同时他们也明白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的道理,如果继续地作壁上观,那么很可能就会让他们的势力边缘化,想要在陇右保持他们各大士家的地位不变,自然得有所付出才是。

此次诸士家馈送牛酒来犒劳蜀军,同时也给刘胤带来了利好的消息,陇右诸士家将全力以赴地支持于他,出人出力,出粮出钱。

这一次,陇右诸士兵家也是下了血本的,为了家族的利益,他们把宝都押到了刘胤的身上。

当然,回报也是非常的现实,刘胤同意现有陇右诸郡的各级官吏保持不动,这些官吏十之七八都是出身士家豪门,他们一直把持着中低层的官吏职位,这也是士家赖以生存的根本。

刘胤这一举措是惠而不费,他原本就没有清理中下层吏治的打算,毕竟想要保持陇右政局的稳定,吏治这层面的东西,还是不可碰的,尤其是中下层的吏目,更不可轻动。

陇右士家此次做出了选择,选择站在刘胤的一边,让算是让刘胤暗暗地松了一口气,在接下来的关中大战中,他就可以整合更多的资源,从而抢占更多的先机。

第391章五军十三营

首先刘胤对编入蜀军的两万多士家子弟兵进行了重新的编组。此次陇右诸士家一出手就是两万兵卒,真可谓是好大的魄力,要知道,刘胤也曾在陇右募过兵,大张旗鼓地搞了许多多,推出了许多的新政,但结果也只是募捐到了一万多人,与刘胤的初衷相去甚远。

刘胤也很清楚,在陇右当地,最有势力的就是本地的士家豪族,没有他们的首肯点头,依附于士家的那些佃户贫农是不敢出头露面的,先期招募到的,除了极少数的当地平民之外,大多是从外地来的流民,跟当地的士家没有什么太多的利益纠葛,而真正陇右的人,却招募到很少。

这当然与士家豪族的态度有关,刘胤曾经拜访过马家,也明白马家乃至整个陇西士家的态度,在局势明朗前,他们只能是作壁上观,而不会有别的什么态度。

刘胤也没想到利用武力来迫使他们屈服,对待士家豪族,采用强硬的手段并不一定有效,而且陇西士家的态度暧昧,冷眼观望,从一个侧面也反应了陇西士家持有的,也不完全是敌意,只要自己展现出强大的实力,便可以让他们选择臣服。

事实与刘胤料想的一点也不差,街亭之战刚刚结束,以马家为首的陇西士家就迫不及待的抛出了橄榄枝,主动示好,并向蜀军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为街亭这一战打出了蜀军的气势,整个陇右的形势也巩固下来,陇西诸士家这个时候,显然已经明白谁才是真正的陇右之主,为了维持各大士家在陇右的地位,他们自然要不遗余力地来巴结刘胤。

刘胤则是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现在他的目标直指关中,迫切需要一个强而有力的后盾,一个稳固的大后方,陇西士家这个时候前来归附,对于刘胤而言,无益于是锦上添花。至于这些士家心里打的小九九,刘胤自然也再清楚不过了,只要无伤大局,刘胤也绝不会干涉他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既然是双方互利互惠的事,做出一点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