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十字- 第86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个议案可以理解,明显是政府为限制我们的举动才采取的高压政策;第二个议案让人就不免感到困惑,仗还没打完就急着裁撤军队是什么意思?”托马斯奇怪道,“就算是裁撤100万军队也节省不了多少费用,反而容易因为人心浮动而造成更大混乱,白宫这批笨蛋们难道连这些都不懂?难道他们铁了心投降德国人,连带军队也要限制?”
  “军队当然要限制,德美有约定,任何一方武装力量最高不得超过300万人……”特派员脸色冷峻地摇头,“但这不是条约要求,根本原因是麦克阿瑟准备对工人运动下手了,我们有充分的消息表明军队已和华尔街勾结在了一起。”
  “军队?华尔街?”托马斯楞了一下,“杜威要当1871年的梯也尔?”
  “不是杜威,是麦克阿瑟要当诺斯克!”
  托马斯当然知道诺斯克是谁,后者是德国社会民主党右派领导人,在1918年11月革命中担任柏林总督和军队总司令,是镇压德国斯巴达克派11月革命的总指挥,他曾经说过:“总有人要在这件事(指镇压)上当血腥豺狼的,我不怕担这个责任!”
  “他?”托马斯大吃一惊,随即又缓缓点头,“特派员同志,您说得没错,这个人不但敢,而且双手已沾满了人民的鲜血……”
  所谓人民的鲜血当然就是指麦克阿瑟当年用坦克和骑兵部队镇压一战老兵去华盛顿抗议的行为——当初可是死了很多人。
  这段时间以来,在美共总书记福斯特强调合法斗争、发展势力之余,以托马斯为首的激进派也在认真准备武装斗争的方式,他们对1871年法国巴黎公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和1918年德国11月革命三段历史进行了深入学习,得出了结论:要么不走武装斗争这条路,一旦要走,第一要快,要趁政府军队还未聚集起来就动手,特别是要在中心城市抢先动手;第二要多面出击,死守首都或其他大城市毫无出路,最后只能被政府军层层围困后击破;第三不要左讨论右分析,必须当机立断、火速行动,先把局势带起来再说,否则一讨论、一分析,人多嘴杂,极容易走漏风声,同时不必要的争议也会造成思想混乱。
  特派员分析道:“裁撤部分军队是一石二鸟的策略: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军队在压缩自己的力量,准备往后退,这会起到迷惑作用;实际上麦克阿瑟要裁撤的是本土的国民警卫部队,而不会裁撤从澳新退回来、从夏威夷退回来的军队,这意味着什么您知道么?”
  托马斯点点头,这他当然清楚:澳新的部队虽然现在是艾森豪威尔管的,但都是麦克阿瑟带了2…3年的部队,他指挥起来更有心得;本土的部队特别是那些组建不久的国民警卫队都是美共渗透很厉害的部队,此消彼长之下,当然力量对比就会发生重大变化。
  “有什么借口可以阻止他们么?”
  “很难,单纯从军队战斗力而言,裁撤实力比较差的部队确实理所当然,而他们当中确实也有很多人也不想服役,现在有这个命令在手,您觉得会是什么场面呢?”特派员叹息道,“肯定是各种想法都有,本来就足够混乱,然后就会变得更加混乱,我们在里面进行的动员、组织的力量和安排的骨干将不得不面临七零八落的风险……”
  托马斯也皱起了眉头:与偏重于工人阶级和工团组织不同,他的力量有很大一部分都渗透到了军队中去,与福斯特共同构建起了两翼齐飞的架构,如果军队这条线断掉,不但美共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他的力量、他的支持者和政治资本也将受到极大削弱,这是他完全不能容忍的。
  “另外,麦克阿瑟把忠于自己的军队调回来,也有准备放手镇压的意图,他用削减的经费满足了海空军的要求,使得他暂时稳住了这两支军队;他会轻而易举地找到一个借口,告诉他的手下和支持者,之所以美国要向德国投降,是因为赤色分子在捣乱——他会力图把我们渲染为美国的11月罪人。”
  说到这里,特派员的口气很严肃:“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些手段我见得多了,鲁登道夫为推卸自己打败仗的责任,胡扯什么11月罪人导致了德国的失败;俄国孟什维克政府总司令、反动军官科尔尼洛夫以消灭叛国者,保卫俄罗斯为由,讨伐革命者,现在麦克阿瑟就试图在走这些老路。革命能不能成功,当然取决于敌我力量的对比,但在敌我力量对比失衡之前,首先取决于革命者的勇敢和机智。当初法国大革命面临危机时,丹东、马拉等革命家就出来大声疾呼:’要大胆,再大胆,总是大胆,法国就得救了’,我认为目前美国革命也面临这样局面,形势已发展到新的阶段——现在拿起的不是防守的武器,而是进攻的武器。。。。。。再大胆一些、再勇敢一些,美国就得救了!”
  这番话说得托马斯顿时热血澎湃起来。
  特派员又道:“而且现在我们也没法退缩,因为1500亿美元的赔款已是板上钉钉了,虽然国会山还在纠集这么多、怎们赔,但德国人的最后期限是圣诞节,只要圣诞节前还没有完成全部手续,他们就要动用原子弹来结束战争了,这是资本家们最害怕的,他们已被原子弹吓破了胆,只要一旦确定赔款由美国人民承担,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跪倒在希特勒脚下……托马斯同志,历史考验您的时刻到了,能不能拯救美国、拯救美国人民,就在您的一念之间,时间已经不多了,一旦这些革命军队遭到裁撤,一旦从海外归来的反动军队集结在刽子手麦克阿瑟麾下,我们就会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现在您站出来,才能最大限度地保留美国元气,才能最大可能地保护美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当华盛顿先生带领大陆军打响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第一枪时,他难道就没有想到英国人实力强大么?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如果您站出来,美国历史将迎来一个新的开始,一个新的奇迹!”
  托马斯点点头:“我明白了,我尽快去部署,我会和福斯特书记最后再协调一次,我还是希望他能够一起站出来带领无产阶级前进。”
  “这是当然,革命的重要关头,没有人嫌自己的力量多,不过,您要抓住革命的主导权,不能让野心家和阴谋分子篡夺权力!”





第13章 通向铁幕之路(13)
  1945年10月20日,国会经过激烈争论,大体接受了杜威政府递交的停战条件大纲,但对于具体细节又做了很多修正,要求杜勒斯再和德国人谈一次;除此之外,同意了加强治安管理和社会秩序法案,现在蓬勃高涨的示威游行让议员们都感到不安,如果没有这种外部环境,他们可能还不会这么爽快地同意德美停战的大体构架,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杜勒斯还要感谢美共给予的巨大压力。
  麦克阿瑟所谓的裁军案也获得了同意,不过议员们留了两个口子:第一,裁撤的100万军队的有关费用不能全部给海空军,必须留一半用于后续抚恤和退役安顿,国会不打算再出一笔钱,只有一半可以交给海空军;第二,目前三军的军事订货和装备生产订单继续保持——换而言之,资本家和军工巨头们才不管停战不停战,哪怕明天要停战,今天该赚的政府订单也必须赚到手。当然明面上的理由不是这样,而是基于提升军队装备水平、优化战术体系等原因。
  这一点无论杜威还是参联会都懒得和议员们扯,反正大不了将来再把这些装备赔出去一些冲抵对德赔款:用杜勒斯的话说,生产了那么多胜利轮、自由轮、护航航母,将来如果没用的话都可以给德国人折算赔款,另外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也可以敞开了生产,不但巴拿马要用,相比其他领域也要用,干脆一并冲抵给德国人算了。
  麦克阿瑟的小动作杜威和杜勒斯算是看明白了,他们也不说破,杜威下定了决心,告诉杜勒斯:“转告德国方面,200亿美元我出了,25万精锐不能少,而且必须听我指挥!如果德国能再加一点优势装备和特种兵力并快速运到美国,我再加100亿!”
  所谓优势装备指向性很明显,就是希望德国能给一批德造装备,比如陆军方面念念不忘的虎3坦克和狼瓘式步兵战车,比如突击步枪和轮式重型装甲车,还比如喷气式对地攻击机和直升机等,这都是被证明过的很好用的武器,美国虽然在极力仿效,但目前还未成型,如果德国愿意把特种部队也派出来就更好了——比如袭击橡树岭这种特殊部队,杜威就恨不得在自己手里捏上一支,他实在没有安全感。
  这些要求被杜勒斯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里宾特洛甫,然后又报告给了柏林,这些条件看得凯特尔都非常诧异:“要我们提供运输船和先进武器,然后还要勃兰登堡部队?为这些他可以加100亿,杜威他疯了吗?”
  霍夫曼笑笑,问斯科尓兹内:“你自己怎么看这件事?”
  “这个……元首……”斯科尓兹内挠挠头皮,“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总感觉有点奇怪,美国人的脑子是不是有点问题?”
  “很正常,美国人的脑筋很正常,杜威是个很灵活的总统,杜勒斯当国务卿也很机智……比死板的英国人不知道高明多少。”霍夫曼笑道,“说明你们去摧毁橡树岭真的把美国人打疼了,打得他们心里有阴影,这种邀请是对突击队最好的褒奖和肯定——说明你们得到了敌人的认可。”
  “真要去?其实我个人没什么意见,元首,只要为了德意志,让我干什么都行,可我怎么说服我的手下?”斯科尓兹内嘀咕了一句,“我们原来都是在训练斩首这种特别战术,每天念念叨叨都是这一套,现在一转眼有要去保护斩首对象,我怕有些人脑子一犯浑,顺手把杜威或杜勒斯给干掉了,那就坏事了。”
  “那就换一批人马去,上次你们在英国的那一批我觉得就很不错……你不是也成功保卫了黑猫么?”
  “那……您的安全怎么办?”
  “我?”霍夫曼哈哈一笑,“美国都要和我们停战了,谁还会对我下手?再说,我身边还有警卫旗队呢,没这么容易让敌人得手的。”
  “好的,不过我能不能不去?”斯科尓兹内低声道,“我怕忍不住会想起在橡树岭捐躯的同伴,这会影响我的表现……”
  “你不用去了,还是留在国内演练特种战术吧,我也不想让你再去冒险……”霍夫曼叹了口气,“准备36人安全部队去保护杜威和杜勒斯阁下……唉,这叫什么事呢……”
  斯科尓兹内走后,霍夫曼问凯特尔:“党卫军亚美利加集团军各部队集结得如何了?”
  “正在紧急集结,11月初可全数回到德国,不过只能把人带回来,装备特别是重装备就只能从这里重新配备起运,好在我们从英国拿到了不少美式装备。”
  “这件事要抓紧,全套美械,部分加强一些我们的装备,比如重型坦克、步兵战车、突击步枪、轮式装甲车都是可以的,但飞机就不用派了,镇压国内暴乱还要上飞机真是天大的笑话,4联装自行高射炮多配一点,对付城市战有奇效。另外我还会准备1000人左右的教官团配合这支部队,其中70%是党卫军军官,还有30%从国防军抽,您觉得派谁总负责比较好?他或者要懂英语,或者要熟悉美国人,军衔不能太低,至少得要是上将……”
  “如果这样,我推荐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大将菲利克斯·斯坦因纳阁下,他不但战功赫赫,而且带的是维京师,对外籍部队有很好的理解,深受尊敬……”凯特尔本想推荐霍特老爹,霍特元帅是军中公认带联军最有心得的将领,且战功足够显赫,把参联会所有美国陆军将领捆绑在一起都不如他的赫赫战绩,但从元首刚才的问话来看,显然是要以党卫军为主,那就剩下斯坦因纳比较合适,唯一缺点是年轻了点,还不到50岁。
  “那就让斯坦因纳去吧,要让美国人民看到我们的朝气、看到我们的锐气,年轻将领才有威慑力,说明我们能打的后面还有一大波,李奇微这种水平的将领在我们这不值得一提!其他教官团军官尽可能抽调年轻、懂英语、对党忠诚、政治可靠的人员去,要让他们知道美国人是怎么回事,别看美国现在这么惨,将来还会是我们的对手。”
  “明白了……”凯特尔顿了顿,“元首,您为什么要派部队呢?让美国干干脆脆打内战不好么?这样……”
  “我也考虑过这样,但这会面临几个问题:第一,日本在太平洋上无人制约,力量对比会失衡;第二,不能让主张和我们停战谈判的政治家倒台;第三,一旦美国陷入内战,很可能真的赤化,美国这个体量和能力如果赤化,那是一颗巨型炸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