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十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铁十字- 第25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在他准备说几句话打打圆场时,更大的不幸消息来了:2月13日下午,经过5天战斗,德军攻陷亚的斯亚贝巴,埃塞俄比亚皇帝海尔…塞拉西不知所踪,经过几天治安战,德、埃联军已肃清了城内所有反抗势力,明天(2月17日)将举行盛大的入城仪式,墨索里尼本人都可能前来,据说德国下一步会将埃塞俄比亚移交给意大利人管理。
  “艾克,我们派飞机去炸德国佬吧。”巴顿显然很恼火,“现在我们有很多重型轰炸机,把那个入城式给搅了多好,不能让德国人太德意,万一炸死墨索里尼或古德里安本人就赚大了。”
  “不,不能浪费运力和炸弹,这对我们没好处。”艾森豪威尔虽然在一瞬间气得要命,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电报说的很隐晦,但我觉得他们的言下之意恐怕指短期内航运有断绝可能。我们必须立即抢运物资,每天增加2小时作业量,不惜一切代价增强我们的自身实力;扼守东北部走廊的计划立即放弃,部队就地加快防御工事构筑。”
  “您怀疑德国人很快会打到这里来?”
  “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来,但我感觉他们一定会来,或许这个月,或许下个月。”艾森豪威尔对巴顿挤出一丝苦笑,“乔治,你要做好苦战的思想准备,我们不是为英国人,我们是为自己而保卫肯尼亚。”
  在非洲集团军司令官古德里安元帅指挥部队占领亚的斯亚贝巴的次日,中东集团军隆美尔元帅也不甘示弱,果断占领了德黑兰。
  在一月末的波斯攻势中,隆美尔采取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战术,他先将整个中东集团军分成南北两个集群,北路集群以维京师为主力,部署在大不里士与德黑兰之间的后勤线侧翼,在德黑兰南是以大德意志师、第15装甲师为主力的南路集群。这个部署让红军波斯集团军感到非常难受:如果红军重点防御德黑兰,德军就会攻击大不里士;如果红军重点防御大不里士,德军就会攻击德黑兰;而如果红军在德黑兰和大不里士上平均分配兵力,则可能会面临德军北路集团掐断大不里士与德黑兰补给线的局面——中东集团军兵力虽然不占优势,但却拥有制空权。
  迟疑的波斯集团军梅佐夫只能采取针锋相对的策略进行应对,给德黑兰方面派遣援兵,在后者拥有第402步兵师、第1山地骑兵师、第23骑兵师和两个摩托化独立团的基础上再增加2个步兵师与1个坦克旅,试图在南北两个主要据点上都超过德国人。可惜这路援军在半路上遭遇了早有准备的维京师,被迅速包围,特别是那个装甲旅,被中东集团军直属的506虎式重装营打得溃不成军。为挽救这些部队,梅佐夫做出了第二个错误决策,同时从大不里士和德黑兰方向出动兵力去接应。
  在红军部队离开德黑兰没多久,得到德军授意的巴列维立即暗示伊朗军队作乱,在城内乱成一团之时,德国和意大利伞兵火速空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控制德黑兰城防,然后德意志师和15装甲师的坦克部队一路狂飙,一天一夜就从伊斯法罕打到德黑兰城下,刚刚掉头回来救援德黑兰的红军部队迎头撞上了大批德军,在里应外合的配合之下,德黑兰城顺利易主,连同维京师包围圈里的部队,红军一共损失了5万余人。
  收复德黑兰、摆脱苏联人控制的巴列维年轻气盛,第二天就通电宣布加入轴心集团,并对英、苏宣战,同时分别就两国在伊朗中立期间悍然入侵的事情索赔1000吨黄金。现在伊朗除北部的大不里士尚在俄国之手外,其余全境都已解放。巴列维在宣布加入轴心的同时立即着手扩充伊朗军队,原本英、苏联合入侵时逃亡并隐藏在民间的很多军官纷纷前往德黑兰报道,民间关于复仇的声音越来越强烈。
  德国方面允诺支持伊朗10个师英式装备,条件是伊朗境内的所有原油产出和阿巴丹炼油厂由德国全权使用,另加几个地区的100年勘探和开采权,巴列维大笔一挥立即就同意了,还答应派遣3个师跟随隆美尔北上与红军作战,准备早日收复大不里士。
  “陛下,这就是虎式坦克。”拿下德黑兰之后,隆美尔又得到了一批国内援助,其中就包括齐装满员的508重装甲营。由于他第一时间指挥空降兵占领德黑兰并保护了皇室成员,让巴列维十分感激,再加上本来就对隆美尔十分崇拜,两人关系相处得非常好,相比被酒色财气掏空了身子、昏庸无能的法鲁克一世来说,隆美尔也更欣赏积极进取、一股子青春活力的巴列维。
  “我好想有这么厉害的武器啊……”看着虎式威武雄壮的外形并亲身体验了一把以后,巴列维为此深深地着迷,忽然转过头对隆美尔说,“元帅,能不能让我们也装备这样一个营,我愿意付出任何代价。”
  “这个……”
  “我明白的。”巴列维想起当初斯大林“援助”他一个T…34坦克团时那“指定用途、指定停放地区”的苛刻条件,再听说这次交战中T…34面对虎式被后者砍瓜切菜一般干掉的场面,诚恳地说,“我理解您的难处,我承诺拿到后归您指挥——我对您是完全放心的。”
  第二天柏林的回电就来了:同意出售,车价按60万马克一辆计算——这也是给日本的价格。由伊朗抽调人员去德国培训,必须接受过西方教育和正规军事教育,有车辆驾驶或火炮操作基础,能说德语或英语,培训费让伊朗方面看着给就是。德国承诺人员到位且验收合格的话半年内成军。柏林不附加其他政治条件,除必要的德国教官和联络官外,伊朗将来可自由使用这个装甲营。
  “我出20万,不,40万马克培训一个车组。”巴列维非常激动,他做梦也没想到有这么好的条件,德国不但答应以盟友价出售,而且还同意培训人员,更难得的是没有任何附加条件——除了日本,现在连意大利都还没得到虎式呢。他以为是隆美尔在背后做了工作,握住后者的手连声说:“元帅,您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永远都记在心里,不管将来您遇到什么困难,只要用得上,我和整个伊朗会全力以赴。”





第85章 海啸余音(完)
  隆美尔对此心知肚明,知道自己在这件事上起的作用不大,关键还是元首下的决心,当然也不能说完全无关——他向最高统帅部递交了有关伊朗军队战斗力的报告,通过这几天战斗的观察,他对悍不畏死的伊朗军队评价很高,认为其战斗力和战斗意志比意大利人强多了,值得好好培养。
  最高统帅部对轴心各国陆军有秘密评估体系,设想最初是霍夫曼提出来的——穿越前他是钢铁雄心游戏的专家组成员。本来只是个大致评价标准,但在逻辑思维严密、凡事喜欢搞精密化的最高统帅部中,经过对历次交战案例的分析与解读,该评估体系变成了一整套庞大繁杂的东西,在标准作战装备一致的前提下,意大利陆军的平均水平是轴心陆军基准分——50分。克罗地亚人、埃及人、伊拉克人评估结果是75分,斯洛伐克人、罗马尼亚人、白俄罗斯人、乌克兰人是80分,匈牙利人和波罗的海三国是90分,芬兰人和俄罗斯解放军可得100分,德国给自己的评估是150分。隆美尔给伊朗人打了85分,认为介于罗马尼亚人与匈牙利人之间。
  据说意大利人很快有望摆脱垫底格局,因为西班牙人来了——柏林只给西班牙人定了45分。唯一让最高统帅部觉得难以把握的是日本陆军,从其战斗意志和基本单兵作战能力来看,可以拿120分,可从对机械化、现代化战争的掌握角度来看,顶多只有75分,主持评估工作的约德尔最后干脆不打分,只给日本人贴了个标签——目前全球最优秀的一战陆军!
  这套量化评价体系也适用于对盟军的战斗力评估,最高统帅部给英国本土陆军定了90分,对英国殖民地军队评价则要复杂得多,光印度军队就有3个标准分:纯粹印度兵,有少量英国高级军官指挥的,55分;大量英国中高层军官的,70分;包含较多廓尔咯兵且有大量英国中高级军官的,110分——比本土陆军还高。澳新部队都拿到了120分,南非部队只有75分;苏联红军一般部队是85分,近卫部队能拿到115分。由于尚未与美国陆军交过手,过往战例也少,约德尔给美国陆军暂定90分。
  除基准分以外,战棋推演中还引入了各种各样的分数加成,令人眼花缭乱:比如罗马尼亚人、匈牙利人的部队如果有大量德国军官介入并指挥,可以获得指挥加成20%,美国部队有后勤加成20%,红军近卫军和武装党卫军有意识…形态加成10%等等。
  隆美尔本来对这套逐步完善的体系还有点将信将疑,特意还拿这次伊朗战役做了评估。他将敌我兵力、大致装备水平、采取的策略与战役进程全发给了柏林,唯独不告诉他们最终结果与伤亡比,结果最高统帅部模拟出来的结果让他震惊:红军毙伤俘人数3。9万,隆美尔所部伤亡总人数大约0。5万。实际战役统计结果是红军毙伤俘人数4。3万,德军实际伤亡总数3700余人,其中很大一部分差异是因为隆美尔得到了部分伊朗部队的支持。
  隆美尔对此兴趣大增,他很想在引入伊朗部队后就即将发起的大不里士战役再来一次评估:一月底时是15万红军波斯集团军对峙不到10万的德国中东集团军,仅仅过了半个多月,形势变成10万出头的红军波斯集团军要对峙近15万的德国、伊朗联军了,他很想知道评估结果与实战会有多大差异。
  当波斯集团军丢掉德黑兰的消息传入莫斯科,并得知伊朗加入轴心阵营且对自己宣战的消息后,斯大林异常愤怒,差点要直接将梅佐夫拿下发配去古拉格,是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联手劝阻了他,两人认为从纯粹军事的角度来看,既要守住大不里士又要保住德黑兰,还要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维持一条脆弱的补给线是不可能的,梅佐夫有责任但并不是最大。
  斯大林虽然放过了梅佐夫,但对波斯局面的担心溢于言表,下令波斯集团军必须守住大不里士,不得后退一步——再往后退就是外高加索与巴库油田了。红军总参谋部对这一点也表示高度认可,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两人一起跑去高加索方面军,要求方面军司令员秋列涅夫无论如何要抽调精兵强将加强波斯集团军。
  秋列涅夫对此也是满肚子苦水,虽然兵力上高加索集团军相对于德军拥有明显优势,但从外高加索到波斯北部的交通条件不太理想,即便是到距离已大大缩短的大不里士,要想维持一条超过20万兵力的补给线依然非常困难。更不必说伊朗明确对苏联宣战后,包括大不里士在内的很多地方活跃着反抗红军的游击队,有限的兵力还要投入治安战,更让人焦头烂额。
  “秋列涅夫同志,斯大林同志知道您面临的困难,所以我们带来了援军,除3个歼击机飞行团外,还有大本营预备队成员——最精锐的近卫独立重型坦克第11旅。”朱可夫的表情很严肃,“他们全部装备最新式的KV…3坦克,数量高达60辆,希望能在您的指挥下有效遏制住敌军虎式重装甲营的嚣张气焰。”
  有一句话朱可夫没说:他认为在目前情况下,大不里士很可能也守不住,红军必须及早缩短战线、准备保卫外高加索,但这话现在斯大林还听不进去,他和华西列夫斯基也不敢宣扬,生怕被扣上投降主义、保守主义的帽子。由于英美近期军事行动连续受挫,斯大林很想打几个漂亮仗提高在盟国中的地位。于是朱可夫只能顺应上意,把近卫独立重型坦克第11旅这张王牌打出来,他暗示秋列涅夫,如能击败虎式重装甲营,即便丢了大不里士,他相信对斯大林同志也有一个体面交代,实在不行,总参谋部会帮他说话。
  秋列涅夫从两人隐晦的言辞中听懂了背后的潜台词,感动得热泪盈眶,连连表示感谢。
  KV…3坦克并不是历史产品,而是穿越效应下苏联应对虎式坦克危机的紧急产物,是在KV…13坦克研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由于T…34面对虎式坦克的力不从心,再加上T…34/85方案缓慢推进,在斯大林与伏罗希洛夫的严令之下,红军将KV…13和T…43两个项目组成员组合在了一起,试图集中力量,融合T…34坦克的机动灵活与KV系列拥有厚重防御的特点打造一款新坦克。
  KV…3坦克全重约37吨,准备85mm坦克主炮,其车体前部最大装甲厚度为120mm,而炮塔则为105mm,使用600马力的v…2k发动机,最大速度可达46公里/小时,但乘员还是4人。由于是紧急开发的产品,来不及设计一种新的底盘,KV…3是以T…34坦克底盘为基础升级而来,包括履带、负重轮等部件都取自于KV系列。坦克采用了改进过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