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宋的最强纨绔子弟- 第3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又投鼠忌器的局面。他说这其实也叫唯物。”
  方腊迟疑了许久道:“你总归不是池中之物,时至今日,我当然再也影响不了你,指导不了你,说服不了你。”
  “其实从十年前开始,你已经不能影响我。”方琴神色古怪的道:“因为那个时候我发现,但凡你禁止的书籍读来却非常有意思。”
  “成王败寇,提你的要求吧?”方腊眯起眼睛道。
  “倘若义父不反对的话,当众辞去圣教主一职,我认为对摩尼教。对您、对我,对大家都好。”方琴道。
  方腊沉思了少顷之后道:“我答应你。”
  “教主!”方七佛等人惊呼道。
  方腊抬手打住道:“不要再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我发动了这场大水,形势如此,它也能淹死我等。”
  “我等不怕死!”方七佛司行方道。
  “然而我怕,我怕身败名裂。你们没见方琴的坚决吗,没预感到场面严峻吗,现在只要她一句话,我等就是异教徒,以往我等的一切行为都是叛教。”方腊道。
  方琴微微躬身道:“太上教主英明。”
  方腊微微一笑:“当年我采用这个方式,从师父手里拿过大旗,软逼迫他退位。方琴啊,你果然是最能模仿的最聪明的一个丫头,今天,你把当年的形势原封不动的用在了我身上。”
  “谢义父夸奖。”方琴又微微躬身道。
  方腊微微点头,然而又闭着眼睛沉思,看似在酝酿着他的“退位言辞”,实际上方腊在等待的日头继续升高,想拖延至时间到达,城内死士的“圣战”一旦开始,只要场面一乱,就算方琴是“真命圣主”,那时兵荒马乱的情形下,也就未必有人听方琴说什么了。
  在方腊而言,这是唯一拨乱反正的时候。在哪个起乱的时候,若能快速有效的于城上击杀方琴,那么方腊认为自己依旧会成为最后赢家。就算击杀“真命圣主”这个大逆不道的事被一些信徒看清楚了也无所谓。
  因为那个时候主导形势的不在是摩尼教信徒,而是犹如洪流的民意,“打倒官府打倒朱勔有饭吃”,会成为那股洪流的唯一信仰,方腊有把握通过自己安排在民间的人进行引导,与此同时,于暗中清洗掉看破真相的方琴信徒。那时,我方腊仍旧还是领袖,并且是两浙路的主人,逐渐扩散到东南五路。
  思考清楚的时候,睁开眼睛看着灿烂又正在高升的日头,方腊显露出了灿烂笑容,开口之际,不说退位言辞,而是道:“方琴啊,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你很聪明,但你有个致命弱点是妇人之仁,不够果断。你和猪肉平为伍,却没学会他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时间已经到了,圣战会开始,恐怕你也未必能左右往后的局面。”
  方琴不禁色变,不及做出反应,只见城中的某个方位升起冲天火光,紧跟着听闻到了很强势的爆炸声。
  在大宋很少听闻这样大的爆炸声,所以聚集的几万民众被吓了一跳,也不知道出了什么问题,难道传说中的什么“五雷轰顶”出现了?林灵素那个妖道在施法?
  时间的确到了,但出现的标志性事件并非是方腊说的那样。
  内外几万人受到影响,慌张情绪在蔓延,的的确确的出现了一些局部骚乱。不过方腊的核心信徒来不及多做什么,韩世忠组织起来的五毛党却早就在开展工作了,在民众间瞎扯犊子“这是旱地见惊雷,预示为开锣,代表这个冬天不太冷,来年是个大丰收”。
  总之各种乱七八糟的说辞都出现在了民众间,扯什么犊子并不重要,人类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感到害怕的时候,总想听“明白人”来告知一个答案。
  关键时刻,就看说答案的人是谁,答案是什么。
  如果是说“旧天已死,诛杀以朱勔为代表的官府才有饭吃”,那么混乱就会开始。如果答案是“这个冬天不太冷”,那么有希望总是好的,人们会再观望一下。
  尽管方腊的核心信徒发现不对后,也开始散步造反吃粮的言论,但他们效力较低,说的又是大逆不道掉脑袋的事。所谓先入为主,玩这套高方平是祖宗,高方平的人既然已经先一步展开工作,而城内始终没有出现标志性事件,城门也未见打开,所以方腊的言论掀开的混乱,处于有限程度。
  不过,毕竟城外的人太多又太集中,且已经出现局部小混乱,所以的确在死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些都无法避免。
  借助民众间的混乱,对城头关注度最低的时候,方腊放手一搏,带领方七佛司行方等高手开始搏命,扑向了方琴,想短时间拨乱反正。
  尽管城内出现的标志性事件不是他所想的那样。那声震天雷一般的声音,代表自己部署的死士估计出事了,真正的圣战没能展开。因为方腊是没有炸药的,炸药只有禁军有,一定是禁军找到了秘密据点,丧心病狂的用炸药攻打了。
  形势已然对方腊非常不利,但是方腊想做皇帝,是个宁可站着死的人。他还是愿意放手一搏,进行最后努力,只要快速有效的击杀方琴,引发靠近城门处的内部近万百姓和信徒的混乱,方腊认为自己还有机会,快速带节奏突破薄弱的城门守军,开城放饿肚子的人群进城,那就仍然有机会借用洪流,把懦弱不堪的几千官军埋葬在苏州城内。然后带领暴民们关门打狗,一锅端了整个苏州城里的豪门大宅。粮食和钱财就都有了,也形成了“为民做主”的态势。
  城外几万人在进行局面的混乱,但总体形势还没有大乱。这得看天平朝那边倾斜,看方腊是否能快速解决方琴,顺便突破城门。
  守军?
  城头和城门已经没有守军了。
  鉴于是腐烂的朱子善带出来的人守城墙城门,眼见外部出现小混乱,城头上有高手相互搏杀,这苏州城的东门城头阵地上,值守的少量厢军已经跑光。
  刘正夫麾下跟随而来的八个护卫有些能耐,但是他们迎战方七佛和司行方两大高手,开场不小心就被杀死了一人,目下以七对二,仍旧处于下风。
  方腊则和梁红英交手,梁红英稳占上风,梁姐发现方腊的“乾坤大挪移”也没有想象中的厉害,但也不是等闲,短时间梁红英也没有把握拿下方腊。
  至于手无缚鸡之力的方琴,只能缩在后方,她声嘶力竭的大喊让大家不要乱冷静,但她的嗓门是有限的,在几万人已经开始骚动的现在,人们没办法去关注她说什么……
  城内下方的近万群体,也出现了一些小骚乱。
  的确有一些声音在传言“旧天已死,击杀朱勔,造反吃粮”,不过与此同时也有“造反不划算,朱家人大部分已经被抓,苏州的未来会越来越好”这样的言论。
  老实说,哪个言论更有说服力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出现了分歧和不同的言论后,会让大家去对比去权衡一下,或许最终仍旧会有人觉得造反抢劫来的爽快,但是做出这样重大的决定在没有形成趋势的情况下,是需要时间去纠结的。
  时间就是生命线,有这个“纠结”的过程,也就导致了尽管城门现在无人值守,却暂时没人去开门放人进城。
  当然有方腊的核心信徒要去开门放人进城,但是也有人数更多的苏州人在阻止。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虽然也恨官府也恨朱勔,但是城内的人毕竟不是赤脚的,并不是真的会饿死,事关他们自己的利益,在没有变的更坏之前,他们暂时不主张放“暴民”进城,因为他们也觉得自己也会被抢。
  韩世忠收买了主持地下工作的人、到此总算松了口气,局面算是勉强控制住了。目下算是暂时的势均力敌。
  不过平衡打破后,天平只要稍微一倾斜,就会开始泄洪,目下只看天平最终朝什么方向倾斜?
  有一点可以肯定,若不是已经捕捉到恐怖份子据点,第一时间压制住了最恐怖的“圣战”活动,那么苏州内现在已经到处杀人放火了,一旦混乱开始了,城门也就不可能控制住了。
  因为一乱,那些目下正在阻止开城门的百姓就会大难临头各自飞,跑回家照顾家人、躲在床下等死,他们一跑,剩下的当然就是“开门党”,城门自然也就在无防卫之下被打开……


第五百零四章 妙庄攻防战
  党世英带领的厢军,以及高方平带领的禁军、也都在满负荷运行,维持住街道上的次序。
  苏州城很大,人很多。城内有六十万民众,然而参与上街维稳的禁军加上厢军,却只有三千人左右。
  所以成事在天,高方平的人,已经没有余力去管更多的事了。专门让方琴和梁红英他们出阵城头,那边就是她们的阵地,守不住也要守。
  这场战争之中,每人都有自己的阵地,都有自己的防线。
  能在腐败到根的苏州、于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勉强组建起各处防线来,真的已经算是高方平神通广大了,有些时候尽力了就好。
  苏州不明真相的六十万群体,就是高方平和党世英的重要阵地,在出现了大爆炸“天雷”、东门万人空港的朝圣的现在,人类都是会好奇的动物,所以此时苏州各处街上的人比平时多三倍还多。
  这些人的好奇心、围观欲,都需要高方平和党世英带人极力的说服,这几十万人的次序需要反复的维护住。若是疏导不住,这些人大面积涌向城门去猎奇,且被混乱的节奏吓到、进而一乱,那就真的乱了。
  与此同时也是对六十万人得严防死守,高方平仍旧不放心,害怕除了妙庄内的死士外,还会有分散的“恐怖份子”在人群中搞事,若是对此严防死守,及时发现篓子及时处理,那是真会出大事的。
  所以高方平和党世英的阵地,未必比别人轻松,能堵住主流,不过快给城门和妙庄方面增加压力,已经算是合格了……
  一刻钟前。
  作为整个苏州战役的重要环节,韩世忠带禁军两个骑兵都,两个神臂弩都,两个火器都,火速进兵妙庄。
  妙庄虽然不是苏州城的中心地带,人流不算密集,但是官军包围了民宅这么大动静,这么敏感的事件,依旧引发了不少附近民众的好奇和叫骂。
  韩世忠受高方平影响,也是个阴谋论者,果断的怀疑那些对对官军的叫骂也算是带节奏,于是,小韩便果断的宣布:“这是奉知州大人致命,捉拿朱家余党。”
  汗。
  尽管韩世忠吹牛了,但是这话大多数百姓爱听。
  官军当然不被人们喜爱,然而在苏州,朱家要更招人恨一些。于是轻易就用这个理由,被韩世忠驱散了妙庄附近的围观百姓,进入了局部的军事戒严。
  林冲觉得这个徒弟道德品质非常低贱,竟然乱传命令。然而权益之际,也不想这个时候说他。
  紧跟着韩世忠的嗓门超级大,对大门紧闭的妙庄大喊道:“奉知州相公之命,本将依大宋律、持有苏州关防,需进入妙庄搜查反贼,立即开门配合!”
  然而整个妙庄之内,出现了一些散乱的脚步声后,就再无动静。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之中,仿佛这是一座荒废的无人大庄子。
  林冲和韩世忠面面相视了一番,神色古怪了起来。
  两人均估摸着怕是踩实了,然而一向儒将坐派的林冲较为稳重,也较为仁慈,此时并不主张突击。
  至于韩世忠则显得非常激进,派多人组成大嗓门,向内大喊了三遍后,依然无人应答,韩世忠便临机专断,打算强攻了。
  “徒儿不妥。”林冲念着胡须道:“为师始终觉得,尽管他们没开口应答,尽管刚刚的脚步声证明里面明显有人,但你一言不合就要用炸药强攻,恐有伤天理。恐有无辜者受难!”
  韩世忠抱拳道:“师父不要妇人之仁,此番苏州大魔王亲自坐镇指挥是有原因的,形势不容乐观。此番他委任我指挥,而不是师父您指挥,更是有原因的。非常时刻行非常事,相公的政策很明显,哪怕会出现流血事件,也不要不惜代价压制住苏州乱子。我等手持苏州关防,就是依大宋律行事。在里面明显有人却不回应、抗拒官府于非常时期的检查的,严格来说这已经可以定为谋反。”
  林冲皱着眉头少顷道:“就算要强攻,我不主张在情况明了前用炸药和火攻,派人从宅墙突击吧。”
  韩世忠当即否定:“此乃大错特错。刚刚之脚步声散乱,进而寂静下来。作为一个阴谋论者,以及合格的军事统帅,我必须对全局负责,对我属下之生命负责。在对方已有装备的现在,要抛去我等的骑兵、以及固有装备优势,用士兵生命冒险从墙壁突袭,形成坚苦攻城战。这或许在政治上正确,但军事上是无效战术,若因此造成整个苏州战役失利,过后会被小高相公收拾的。”
  林冲又皱了一下眉头,看了看,妙庄的确是高门大�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