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上任侍卫马军司的那个种师道,是个更加猥琐的流氓,听说当时西夏的议和使者都在汴京谈判了,结果种师道借口说死了一个宋兵,就再次对西夏开战,弄得皇帝和一群相公都下不来台。
至于那个和时文彬同科的进士宗泽,就更狠了。小道传言说前阵子皇帝的宠臣童贯都险些被他宰了。秦凤路经略使刘延庆的儿子,为了一点小事也险些被老宗砍了。时文彬非常的想不通,如今的世道为何戾气都这么重,流氓狠人大行其道?
至于猪肉业,时文彬是能容忍高方平垄断的,到不是信了高方平说的“优势资源集中”那一套说辞,而是时文彬原本就是个不爱剥夺别人利益的人,以前他可以容忍王勤飞等人,现在当然也就可以容忍高方平参与进去划分济州的猪肉市场,时文彬深深的知道,剥夺别人的利益那是要斗争的,当初和王勤飞们斗老时尚且不怎么乐意,现在更不会选择和高方平斗智斗勇的。
所以猪肉业是高方平伙同王勤飞等人的利益,此点被时文彬默认了,加上他看好畜牧业,还答应尽量给予支持,尽量顶住由此而来的非议。
作为近似腐儒一般的存在,时文彬也非常的不喜欢猪肉。只是说在基层打拼过的父母官,见惯了朝局日渐昏暗,老百姓正在逐年的耗尽元气,没有什么再比吃肉更好的恢复手段了。在政治层面上,大力发展农牧也是永远都正确的一个举动。
满朝的奸佞在把持圣心,和朝中那些祸国殃民的奸佞相比,时文彬觉得高方平虽是问题人物,但是暂时也还容易接受。
高方平和时文彬秉烛夜谈直至天明,推官大人付群伦则是在青楼醉生梦死了一整夜。
用过高方平招待的早点后,老时乐呵呵的离开了郓城。觉得此行收货颇大。在以往来说,介于高方平的口碑问题,时文彬终归持有一定的偏见,导致了高方平的许多政策不愿意去看,但是这次重新来到郓城,看过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后,时文彬这个顽固守旧派的心思也无比的热烈了起来,从高方平治下的各种情形来看,问题有不少,但是都不重要,老时看到了未来大宋的希望。
有希望就好,人就是依靠希望而活着,这句时文彬也是认同的……
第二百八十章 贫民窟
郓城的规模在大宋来说,其实也不算太小,只比传说中的“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略小。城郭也就是指的内城和外城。
老旧的城墙不够结实而且偏矮,主体构架以黄土而建。这样的景象看着不但不威猛还有些寒碜,自是无法和天子脚下的陈留县相比的。
唯一看起来威武的是县城周边巡逻的骑兵“永乐军”,那让最受山贼祸害的大宋百姓很有安全感,所以附近的人们现今都在流传,真正过日子的地方在郓城。
加上有不绞杀逃户的潜规则,郓城经济圈聚集了越来越多的人。将来后来会有更多,所以扩建城池的计划,即将要提上高方平的日程了。
梁红英跟着小高相公视察城外的时候,眼睛发红,情绪激动非常。
郓城的外部乃是大宋奇景,就像是传说中遭灾后的难民聚集,却又不能入城。灰头土脸的他们紧靠着外城的城墙,大大小小的帐篷乱七八糟,人数也聚集的越来越多。
这些不是真正的难民而是逃户黑户,胆子较大、生存压力较大的一些人目下已经明目张胆的在城外过起了日子。永乐军的大兵们看起来很高贵,所以懒得抓捕逃户,最多就是嫌弃太脏太乱、惹恼了这些军大爷后,被他们冲过来打的鸡飞狗跳。
王勤飞等人爱死在城外聚集的贱民了,因为他们乃是拥有巨大需求的一群人,他们的需求就是王勤飞们的巨大商机。于是一包一包的食盐被王勤飞这些大坏蛋组织起来装车,起运到城外,相对低价售卖给那些逃户黑户,那些是私盐,口袋上并没有盐铁务的印章,这就代表是“未完税的走私品”。
盐铁场务“驻郓城办事处”的家伙们整天都在眼红,甚至想号啕大哭的去查办这些丧心病狂的贪官污吏,然而根本插不了手。妈的食盐的进出走私得到大魔王的默许后,几乎每次都有永乐军护送,盐铁务的官吏每次去查问,得到的回答千篇一律,说那是战略军资,不许除枢密院和济州衙门之外的其余任何机构插手。
话说,逃户中拥有相当数量的猥琐大叔,好色是基本的,有些没老婆,有些是在因曾经山里条件恶劣死了老婆的,所以他们的“特殊需求”很大。在早期,城外的“难民营地”中非礼事件层出不穷。其后惹恼了高方平,下严令必须把治安事件作为指标,严格管制。
于是林冲的猎豹营进驻城外的“贫民窟”,严管治安问题。林冲最恨的就是猥琐大叔非礼妇女,于是主将决定军队气质,所以他的猎豹营处理非礼案件的时候戾气最重,目下三千多规模的贫民窟,因非礼被斩立决的人就达二十六人。
自此一来治安问题止住了。被称为治安毒瘤的贫民窟总算初步拥有了次序。那些苦人们颠沛流离之后,第一次拥有了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有时候,安全感对于他们,甚至比食物更重要。
之所以愿意从黑户身份再次冒险朝县城聚集,就是为了追求群体性之下产生的安全感。没经受过逃户压力的人,不会明白安全感有多重要。其实这个时代食物不难获得,野外大把的动物和野菜,河里的鱼多到抓不完,但曾经身边一个人都见不到,但凡能见到的东西都可以吃、却也非常致命。
不是人吃它们,就是它们吃人。
有时候野人们可以抓捕虫子吃饱,营养还好,但一不小心也能在睡觉的时候被一百个蜘蛛爬在身上吸干。是的,黑户就是过的这样丛林法则日子。偶尔见到人也绝对不是好事,这个时代的良民和商队很少涉足深山。所以见到有人的时候要赶紧躲起来,因为深山出现的人多半是做下大案跑路的亡命徒,或是抓捕亡命徒和逃户的官兵。
其实在原生态的世界里,绝对不像后世电影里的YY,可以找个山洞躲着,看着外面的人怎么也找不到。现实中,真有那种别人找不到的山洞,躲进去绝对死的更惨,各种毒蛇、瘴气会分分钟教他们做人,有时候也会被无数比鸡蛋还大、肚皮上满布邪恶花纹的大蜘蛛咬死。
一边心有所思,高方平背着手继续视察贫民窟的情况。
有了次序后,城内的居民也有一些专职小贩,带点她们拿手的东西来贫民区叫卖。逃户们的钱不多,但手里东西不少,有时候会用他们在山里得到的各种山货,和小贩进行交换。
小孩子的哭声和吵闹声到处是,有时来卖饼的婆娘身后,会跟随着几十个孩子在说“行行好给点吃的”。
偶尔孩子们也会讨要成功,那么拿到炊饼的孩子们会更具性格不同,有的当即就狼吞虎咽的吃了,有的会如同宝贝一样的护着,跑回简陋的帐篷,给他们病了的娘。
猎豹营进驻严管治安前,其实这里也是丛林法则,有东西的人会被抢。甚至有弄到了食物的孩子,没等跑回帐篷把食物交给老娘就被人杀死的案例。
最心疼这些事的人就是梁姐,所以她汇报高方平后,林冲带猎豹营进驻严厉打击“偷盗和抢劫案件”更比非礼还生猛,偷盗,特别是抢劫的,一律的都在这个特殊时期被斩立决了。
有不少人在攻击高方平的酷吏政策,但高方平的回应是:他们不是在册子民,想要人权就别丢了户籍。
说起来这的确很不公平,城内的在册皇帝子民,偷盗点针线或者饼什么的,县衙都不受理,顶多被富安的扇个巴掌一脚踢飞,抢劫的,没造成恶劣后果的,也顶多被高方平判处十个杀威棒,然后扔小黑屋关个十天八天也就算了。
但在城外贫民窟,偷盗毫不起眼的小物品而被斩了的人已经超过六十,有次林冲执行死刑的时候、梁红英在旁边流着眼泪观看,那是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他母亲病的不行了,于是他偷了别人的食物。是的斩立决,高方平亲自签字批准执行的。
稳定和次序压倒一切,这是高方平做出的执法批示。但凡和此冲突的斩立决没有商量。如若封不住这个口子,高方平知道接下来就会是所有的小女孩慢慢死光,因为她们是贫民窟里最弱的一群人,而一旦任由贫民窟的丛林法则大行其道,最先死的,当然是最弱的。
“最弱的若是死光了,置大宋律于何地,置汉娃的优良传统于何地,那和蛮子过冬时候为节约粮食而杀死老弱病残有什么区别。”
这句就是当时高方平对治下的简单粗暴的解释。
再一次,高方平的政策是正确的,安全感对于他们的确是比食物更关键的东西。林冲稀里哗啦砍了无数人的脑袋后,次序有了,大家心里安定了,不用再担心老娘在营地被人欺负,于是懂事的孩子,或者有些力气的男人就放心离开营地,在周边做点什么,于是就能捡到一些野菜回来,有时钓些鱼回来。
还有人捡一些容易分辨的草药,有城里的郎中来这里收购,收购价很低,但已经可以有饭吃了。
顽皮的贫民窟孩子们有时捡到一些好看的雨花石,也不用担心被抢走了,可以卖给郓城内制作艺术品的店铺,梁红玉有时也会买些这类石头当做小玩意。
有了次序后,没人乱抢劫了,也就会有城里的小贩愿意来卖东西了。
家里人的安全有了保证,一些年富力强或者有点本领的,都安心去干活了。因为王勤飞等士绅正在大肆招工,工价很低,但好处是不查问户籍,已经够勉强的养活家人。
于是这样一来,高方平心黑手狠的政策支持下,这些“原始人”、有再次向封建文明生活过度的趋势——群居,稳定。
是的他们正在被以高方平王勤飞为首的一群丧心病狂的鲨鱼狠狠剥削,但是暂时只能这样。不算最完美,却已经算是贫民窟和高方平之间的白银开局。他们不上户税自然会失去一些权利,但已经能用他们的东西换取一些食盐,换取一些安全感了。
至少有了个奔头,某种程度上他们也和刚刚离开郓城的时文彬老爷的思维一样,认为满朝满天下的奸人贪官,高方平无疑也是其中的一员。但是在郓城,已经能看到往后的一线曙光,有希望就总是好的,有希望就不用上梁山让祖宗蒙羞。
话说回来,贫民窟的猥琐大叔们的特殊需求是始终都存在的,但民间的“容错率”会自发的去满足这一过程。
郓城内青楼中的美女们,倒是看不起那些家伙,自持身价而不做他们的生意。但是二等胡人和三等倭人就不这么想了。
所以是的,高方平治下的贫民窟,也如同以往的东京一般,聚集了一些胡女在贫民窟兜售她们的“翘臀”。倭女更多一些,价格也更便宜一点。
汗。梁红英尤其见不惯这些人,怂恿高方平把她们抓起来关小黑屋。
高方平对此很无语,人家远渡重洋、千山万水的来这里兜售,她们容易吗,让她们赚钱路费的同时爽一爽,也是大宋包容儒雅的地方。
于是高方平下令:“外籍人士在郓城做生意需要办理许可证,许可证的资质之一就是要使用大宋的钱庄。”
这个政策被王勤飞等人评价为低贱,县尉也跟着摇旗呐喊。因为这两坏蛋也是郓城几个青楼的大股东,于是非常抵制这批进口翘臀……
第二百八十一章 把毛剃光了
局势复杂,朝中奸佞当道。
这句话是目下最为广泛流传的,当然大多数参与进去口口相传的人们很糊涂,因为根本没人可以弄明白到底谁是忠臣谁是奸臣。
这个观点是无法统一的,有的说奸相张叔夜抬举流氓高方平,打击异党“粮食之父王黼”,而又有的说奸相蔡京在打压猪肉老仙下凡的高方平,蔡贼的最终目的是不许老百姓吃肉。
汗。
即便在一千年后网络无处不在的社会里,平民也是很难去了解上层内幕的,何况是现在。几乎每人都只能人云亦云,根本就没有渠道获知真实消息,也没有学识去判断分析一个消息的干货含量。
所以目下的大宋,把大家伙的意见一综合就能得出:满朝奸佞,天下乌鸦一般黑!
高方平争议这么大的人,做了如此多的逆反事件。所以毫无意外,哪天不被弹劾一下都显得不太正常了。
蔡党人士伙同张克公,弹劾高方平纵容逃户,一群理学派则大肆攻击高方平自封猪肉老仙,私自干涉自然规律,违背猪的伦常等等。
赵佶偏偏是个脾气较好的昏君而不是李世民。
他们弹劾的事基本都是真的,换做一般控制欲强的皇帝,那也是可大可小的事,可偏偏赵佶不是太明白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