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儿姐姐,我带了一碗我刚刚做出来的甜品给你尝尝,”白草儿没有挑破,楚双双也乐得装不懂。“这道甜品叫焦糖牛奶布丁,我猜草儿姐姐会喜欢,送来姐姐尝尝。”
“谢谢妹妹惦记着我。”白草儿客气的说道,然后接过楚双双手里的碗,脸的笑容略微真诚了一点。
“草儿姐姐,你最近咋不去我家找我玩儿了哪!”楚双双故作天真的问到,然后半真半假的说,“你不来找我我都寂寞了呢!”
白草儿听了楚双双的话,“噗嗤”一声笑出声儿来了,“还会寂寞的着你?虽然我这几日没有去找你,但是我都听说了,你和九味斋签了契约,要给他们提供点心方子呢!还有听说前几****家里养了奶牛?养奶牛可是个既要力气也要仔细的活儿,你爹每日里去学堂,想必是没时间的,你娘又要忙里忙外的做家务,云哥儿还小,恐怕也帮不你什么忙,这活计可不是都压到你身啦?”说着,停下来端详了楚双双一会儿,然后说道,“看样子是瘦了一点,一定是太辛苦了。”
“嘿嘿,草儿姐姐原来都知道啊?”楚双双嘿嘿一笑,说道,“那不一样呀,身体的劳累和心里的寂寞是不冲突的,每日里也没有个小姐妹和我说说话,我可是寂寞呢!原本村子里我和草儿姐姐最好了,这草儿姐姐一下子不理我了,我还以为是我哪里得罪了草儿姐姐让草儿姐姐不高兴了呢!姐姐,如果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儿,你千万要告诉我,别闷在心里,没得影响了咱们姐妹的情分。”
闻言,白草儿沉默了一会儿,轻声问道,“双双妹妹,你真的会把我当成你的好姐姐么?”
“那当然了!”楚双双看着情绪低落的白草儿,轻声试探的说道,“抛开咱们两个人的情分,草儿姐姐不是还跟着我娘学针线来着?按照话本子的说法儿咱们也算是师姐妹了,我怎么会不把你当好姐姐?草儿姐姐这话我可听不明白了,咱俩之间可闹过什么不愉快?没有吧?除了年前咱们赶山时候的那件事儿,咱姐妹之间啥时候不是和和气气的?是赶山那件事儿,不是也已经过去了?难道姐姐还不原谅我?”
☆、123。第123章 白草儿的心结
123。第123章 白草儿的心结
听了楚双双的话,白草儿自己内心仿佛也松了一口气。 是呀,自己和楚双双并没有什么矛盾,要说那件事也是自己思虑不周,和双双妹妹有什么关系?最近这几日自己似乎是钻进牛角尖去了,加那日平哥哥……这样似乎对双双妹妹也太不公平了,难得双双妹妹不计前嫌,还主动来给自己送好吃的……想着想着,白草儿眼神渐渐清朗了起来,起身给楚双双端端正正的福了一礼,说道:“是我想茬了,双双妹妹,这几日是我不好,姐姐在这里给你道歉了,希望你不要和姐姐计较,咱们以后还是好姐妹,怎么样?”
楚双双吓了一跳,赶忙避开了行礼的白草儿,急忙说道,“姐姐快别这样,姐妹之间拌句嘴,何至于这样正经!像姐姐说的那样,咱们以后还是好姐妹,好不好?”说着,赶忙转移话题道,“姐姐快尝尝我做的焦糖牛奶布丁好不好吃?”
白草儿起身,含笑说道:“那妹妹你先在这里一坐,我去拿两个勺子来,咱俩一起吃!”
“哎!”楚双双也笑眯眯的应答到。
白草儿拿了勺子来,开心的和楚双双你一口我一口的吃了起来。
“双双妹妹,你这个焦糖牛奶布丁真好吃。”吃了一口的白草儿满口赞叹。“吃了你这个东西,我心情真的好像好了很多呢!”
“哦?”楚双双问道,“草儿姐姐原本为啥事儿不开心哪?”
白草儿欲言又止,看着瞪着懵懂大眼睛的楚双双,内心很是纠结了一会儿,轻声说道,“双双妹妹,按说这话我是不应该和你说的,但是我心里实在是难过极了。”
“双双妹妹,你觉得陈家的平哥哥怎么样?”白草儿咬了咬嘴唇,轻轻地问道。
重点终于来了!楚双双暗暗想到,不过面并不显。“平哥哥啊,人很好啊,习武的人还温尔雅的,挺好的呀,咋啦,平哥哥欺负你了?”
“不是不是,你别误会,”白草儿的眼神一下子灰暗了下来,“平哥哥怎么会欺负我呢,他一定都瞧不起我了……”
“怎么会呢,草儿姐姐温柔善良,漂亮大方,还特别能干,那绣的帕子可我好看多了,我觉得我是嫁人了都不会绣的那么好看!”楚双双毫无心理负担的夸赞白草儿。
白草儿被楚双双逗得“噗嗤”一笑,说道,“小姑娘家家的整天嫁人啊嫁人啊,不害臊!”
楚双双嬉皮笑脸的说:“如果是跟别人我肯定不这么说啊,这不是和草儿姐姐不用装嘛!那让我来猜一猜,是不是草儿姐姐想嫁给陈平哥哥?”
白草儿一下子红了脸,但是却没说话。
“我听说啊,这男孩子懂喜不喜欢的要女孩子晚一些呢!”楚双双在白草儿耳边神神秘秘的悄声说道,“虽然我不知道草儿姐姐为什么觉得平哥哥不喜欢你,也许是你想多了哪!平哥哥身边也没有别的女孩子,听说他家舅妈还特别势利眼儿,所以他家的表姐妹们是决计不会嫁给陈平哥哥的!”
听了楚双双的话,白草儿眼睛忽然亮了起来。“双双妹妹,你会帮我的吧?”
“嗯!”楚双双给了白草儿一个大大的微笑,然后使劲点了点头。
☆、124。第124章 白泽文成亲
124。第124章 白泽文成亲
四月十六,宜嫁娶。
今天是白家庄村长的二孙子白泽成亲的日子。白泽是白琴儿的二哥,年前撞破楚双双他们摆摊的事儿的时候是白琴儿和白泽来镇赶山好给白泽的未婚妻买小礼物的。
因为楚子陵的秀才身份,所以楚家在这白家庄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家了。很早之前定下日子来的时候,村长白仲琦打发了族的晚辈给楚家递了喜帖。所以这一日楚子陵也没有去学堂,而是跟老婆孩子依偎在一起,准备到时辰以后直接去白家观礼。
楚子陵和林萱儿虽然打算到了时辰再去观礼即可,但是这种热闹却让小孩子们无法抵抗。楚云从听到村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开始有点坐立不安,其实连楚双双都非常好这古代的婚礼什么样儿。看着一双儿女食不知味,眼巴巴儿的看着门外的样子,林萱儿“噗嗤”一笑,终于松了口儿说道,“我和你们爹要晚一点过去,不然你们姐弟两个先去看看热闹吧!不过要小心人都眼杂的,别被挤到了踩到了。”
“哎!”听到林萱儿的话,楚双双和楚云对视一眼,然后欢快的答应了。
姐弟两个手挽着手,往白泽家的方向走去。因为两家关系并不是特别相熟,所以去接新娘的热闹楚双双和楚云并没有看到。不过机会还多得是嘛,白家庄的姑娘们可也不少,等哪位姐姐要出嫁了再去看个热闹也不迟。
“双双妹妹,云哥儿,”正在努力往人群里挤着的楚双双和楚云忽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声音。顺着声音往前看,赫然是笑的眉开眼笑的陈安。
楚云赶忙拉着楚双双的手往陈安的方向走去,一边走一边兴奋的喊道:“安哥哥在那里!”
“云哥儿,你怎么现在才来啊,刚才泽哥已经去接新娘子了,你们落下了一趟热闹哇!”陈安兴奋的说道。
“哎,我爹娘本来还说要熬到行大礼的时候才许出来呢!”楚云不高兴的嘟囔着,“这下子好,都没捞着看泽哥出去接新娘……”
“哎,安哥哥,泽哥走了多久了?是不是快接新娘子回来了呀?”楚双双插口问道。
“且得等一会儿了,接新娘子回来怎么也得一个时辰了,新娘那边不是还要走礼嘛!”陈安“见多识广”的说道。
“啊,那还要很久啊……”楚云失望的说道,“那这里怎么还这么多人啊?他们都在这里做什么?”
“嗨,泽哥不是咱们白家庄的二少爷嘛!”陈安撇撇嘴说道,“这都是白家的亲朋好友,都是来观礼的。泽哥又是读书人,说不定以后会有出息呢,这不一来二去的这么些人了,反正是场面越大越好看呗!”
“这场面,怕是和白家大哥成亲时候的场面差不多了吧?”楚双双咂舌道。
“嗨,岂止差不多,只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你没瞧见白家大嫂那张阴沉沉的脸,啧啧。”陈安一边说着,一边摇着头说道。
☆、125。第125章 拜堂
125。第125章 拜堂
小孩子有小孩子的视角,所以几个孩子说说笑笑打打闹闹的时间倒是过得快当。 午时分白泽已经将娘子迎了回来,等着到了时辰拜堂行李成亲了。
据史料《白虎通》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也是说,晚举行婚礼才是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婚礼习俗。古人选择在黄昏成婚,据说来源于古代的抢婚。劳动工具的进步,母系社会时期向父系社会过渡。母系社会是男子到女子家共同生活,谓之“从妻居”,父系社会,女子被要求到男子家一起生活,但女子不愿意,因而男子便强行抢人。黄昏时分,天色已经暗下来,暮色苍茫正好做掩护,方便下手。进入父系社会后,女子从夫居,但黄昏时分成婚的习俗还是被沿袭下来。另外,这黄昏也是“吉时”。按照易经的观点,世间万事万物都有阴阳两极,日属阳、月属阴;昼属阳、夜属阴;男属阳,女属阴。黄昏正好处于阴阳交换阶段,而且是“阳往而阴来”,正好与迎接新娘入家的含义一致,所以选择黄昏举行婚礼。这个传统一直流传到大清朝,因为实行的“宵禁”,所以才迫使新人将婚礼改在白天进行。
夜幕渐渐降临,吉时也已经到了。
“新人拜堂喽!”随着一声喊叫声,楚双双看到穿着大红袍的白泽牵着盖着盖头的新娘子,一步一步的走进了正厅。厅里的王桂芝已经笑的像花儿一样了,看着自己的佳儿佳妇,是越看越满意。或许是因为太高兴了,所以并没有看到自家大儿媳妇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脸。
“一拜天地!”随着傧相的一声呼喊,两位新人朝着屋外跪拜叩首。
“二拜高堂!”新人起身,对着王桂芝夫妇跪了下去,大礼参拜。王桂芝笑得花枝乱颤,合不拢嘴了都。
“夫妻对拜!”新浪新娘面对面,隔着新娘的大红盖头互相拜了下去。
“送入洞房!”随着傧相的最后一声宣布,白泽眉开眼笑的牵着自己的新娘进入了洞房。
“闹洞房去喽!”人群里不知道谁的一声哄笑,大家纷纷簇拥着一对新人往洞房里走去。“双双妹妹,云哥儿,你俩跟好了我啊,不然一会儿人太多了,别被人踩着碰着了。”陈安一边兴奋的跟着大家往洞房走去,但是也不忘一边回头叮嘱楚双双和楚云。
“哎,咱们快进去吧,不然一会儿没热闹看了!”楚云兴奋的回答道,然后着急的拉着楚双双和往洞房里走。
“真是佳儿佳妇天作之合啊!恭喜白大哥白大嫂了!”“泽兄今日大喜,也要恭喜白伯父伯母了。”“恭喜恭喜!”周围的人也是纷纷恭喜王桂芝夫妇,二人赶忙起身准备宾客们的酒宴,今晚请的可是镇酒楼里的大师傅,一会儿可要把场面撑住了,千万不能给自家跌了份儿。
这头王桂芝忙着安排宾客们,那厢的洞房里更是热闹非凡。
☆、126。第126章 闹洞房
126。第126章 闹洞房
“请新郎挑起喜帕,从此称心如意!”随着喜婆的一声喊,白泽接过一杆有秤星的秤杆,轻轻的掀开了新娘子头的盖头。 ()
其实最早的盖头约出现在南北朝时的齐代,当时是妇女避风御寒使用的?只仅仅盖住头顶。到唐朝初期,便演变成一种从头披到肩的帷帽,用以遮羞。据传说唐朝开元天宝年间,唐明皇李隆基为了标新立异,有意突破旧习,指令宫女以“透额罗”罩头,也是妇女在唐初的帷帽再盖一块薄纱遮住面额,作为一种装饰物。从后晋到元朝,盖头在民间流行不废,并成为新娘不可缺少的喜庆装饰。为了表示喜庆,新娘的盖头都选用红色的。
“新娘子真是一副好相貌呀!”“哥儿好福气!”
周围的恭喜声称赞声不绝于耳,看着对面眉目含情的新娘,白泽心里也是乐的傻呵呵的。
“请新郎新娘饮下合卺酒。”喜婆继续高声说道,此时有人端了一个盘子过来,面放着两只酒杯。
据说,这一习俗源于周代,唐代时除了沿用瓢作酒器外,亦可以杯代替。到了宋代,新婚夫妇喝交杯酒时用的是两个酒杯,先饮一半后再换杯共饮,饮完后则将酒杯一正一反掷于床下,以示婚后百年好合。古语有“合卺而醑“,孔颖达解释道“以一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