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皇上怀疑林世子,他便和林世子下一晚上的棋,也要拖住他,而不是只想自身脱困。
张伯远不吭声,忠义侯说话了。
虽然靖康帝将林世子和张世子同时扣押,是让他们互相牵制,但方无适却是两个人一同监督的,所以林世子逃走,他要负很大责任,尽管他觉得冤枉。
他觉得冤枉,因为出了奸细。
不论是什么原因,他失职是肯定的,因此他便道:“皇上,微臣该死!是微臣失职。”
靖康帝对忠义侯也很迁怒,见他请罪也没安抚,问:“到底怎么回事?还有,发现林子程逃走,可采取措施了?”
方无适道:“微臣已经下令封锁皇城各门,连运送夜香的马车也不许出入,以彻查奸细;又命一支龙禁卫去查封白虎王府;又命虎禁卫通知京城东西南北四门,延迟开城门,希望能在反贼逃出城之前,拦截林子程。”
靖康帝听他安排还算周全,脸色好看了些,又问:“你说的奸细是怎么回事?抓住奸细了?”
方无适道:“林子程是伪装成龙禁卫,金蝉脱壳走的。微臣和张世子分析,即便这样,宫中也要有内应,否则他断难混出去。龙禁卫五个一组,一火分两组……”
他详述龙禁卫值守情况。
靖康帝越听越气,想那白虎王既要谋反,肯定早就准备了,在龙禁卫和宫中安插几个人也不奇怪,只恨没想到这一层,被他钻了空子。
方无适又诚恳道:“皇上,这都是微臣之过,张世子事先并不知情,疏忽是难免的,还请皇上不要责怪世子,要罚就罚微臣。林子程已经逃走,白虎王谋反确定无疑,眼下最重要的,是等赵世子来后,共同商议一个对策,剿灭反贼。”一面说,一面冲皇帝使眼色,示意他平息怒气——这个节骨眼上,可不是发作张伯远的时候。
靖康帝也冷静下来:白虎王已经反了,若再寒了玄武王的心,这国家真的岌岌可危了。即便防备,也要搁在心里,面上还是要安抚的,看来自己御下之术还不够精。
正在这时,左相、苏相等人都上朝了,听说白虎王反了,都大吃一惊,顿时说什么的都有。
正乱纷纷间,赵世子赶到。
他神情冷峻,步伐沉稳。
靖康帝眼前一亮,忽然心就安定下来,因为在忠义侯之外,他又多了一个可信可用的武将。
文臣们也都收声,看向赵世子。
赵世子跪下,“微臣参见皇上。”
靖康帝抬手道:“爱卿免礼。”
等赵寅站起来,他又道:“朱雀王世子赵寅听旨!”
赵寅复又跪下。
靖康帝当即下旨:命赵寅为主帅,统领西大营十万兵马,与镇守京城的忠义侯内外呼应,全力平定白虎王族叛乱,剿灭荆州及其江南反贼势力。
也就是说,自今日起,荆州和江南的反贼就由赵寅来剿。如何剿,由他全权做主。西大营十万兵马归他节制,六部全力以赴配合,忠义侯镇守京城,内外呼应。
至于雄霸西疆的白虎王,则要另行调兵遣将、严密部署,方可擒拿,靖康帝要宣朱雀和玄武两王进京了。
赵寅接旨,又道:“微臣斗胆,恳请皇上再下两道旨意。”
靖康帝道:“爱卿请讲。”
赵寅目视天子,郑重道:“请皇上下旨:剿灭反贼后,除了应有的军功外,再以反贼聚敛的财物犒赏三军!”
靖康帝一愣——犒赏三军?打胜仗了自然是要犒赏的,但现在仗还没开打呢,怎么就要犒赏了?
他触及赵寅炯炯目光,心头光芒一闪,恍然大悟:这是鼓舞士气,而且不用担心战后无银支付。反贼聚敛了大量财宝,建有一个藏宝洞,现在他下旨犒赏,等于借用反贼的银子来打这场仗。只要打赢了,别说犒赏,连在这场内乱中国库消耗的银子都能扳回来;若是打输了,自然也就无需兑现犒赏。他肯定是想打赢的,所以要重重地赏!
他立即道:“准奏!”
当即命人拟旨。
赵寅又接了旨。
然后靖康帝又问:“还有一道旨意是什么?”
赵寅道:“请皇上下旨,派张世子与微臣即刻出城,去捉拿反贼林子程!”
张伯远微怔,没料到他会举荐自己。
靖康帝忙问:“现在能追上吗?”
赵寅坚定道:“能!”
靖康帝刚要说话,就听有人大声道:“不可!”循着声音往下一看,原来是左相阻止。
左相出列,铿然奏道:“皇上,张伯远与林子程同时留宿宫中,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任林子程走脱,此事尚未查清,张世子难逃嫌疑,须得交刑部审问。”
赵寅猛然转身,瞪着左端阳质问:“若论失职,忠义侯得了皇上旨意都没能看住林子程,张世子不知内情,有何奇怪?依左相之言,是否也要将忠义侯交刑部审问?本世子也才解除禁令,是否也要再关回去。把武将都关了,左相提剑带兵,上阵杀敌捉拿反贼去?”
左相气结,板脸道:“世子请慎言!”
赵寅冷冷道:“本世子谨言慎行!之前事情没弄明白,本世子并不敢妄言一句,然现在林家谋反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他栽赃陷害我赵家,并借诚王之死将朝廷目光吸引到玄武王府身上,都无非为了离间我君臣,为他谋反制造机会。若我们还要互相猜忌,岂不正中他下怀?”
第583章 玄武遭猜忌
左相道:“并不为这一个原因,玄武王派侄儿张伯昌挥军关内、进逼京城,难道不可疑?还有……”
赵寅强硬打断他话,道:“张世子怀疑诚王之死不简单,本在情理之中,本世子也怀疑!”
又转向靖康帝,道:“诚王当年出事时,皇上才十三岁。以皇上的心性为人,微臣绝不相信皇上会弑兄夺位。诚王对张世子来说,是表兄;对皇上来说,是手足。张世子希望弄清诚王是否被害,皇上难道还怕查吗?王侍郎已经在追查此案,等查明真相,揪出幕后祸首,以告慰诚王在天之灵,并澄清无谓的猜忌,还天子一个郎朗清名。若为了此事君臣相疑,被人利用,岂不亲者痛、仇者快!”
靖康帝听得心情激荡不已。
他不住点头道:“好,好!”
等赵寅说完,便向张伯远道:“张伯远,朕以历代先帝起誓,绝没有弑兄夺位。朕不怕查!朕已命王侍郎追查六皇兄出事内幕,不论牵扯到谁,一列按律处置。”
张伯远也被赵寅一番话震动,又听见皇上这样说,眼窝发热,终于请罪:“皇上,微臣失职!”
靖康帝再次动容。
最近他老疑神疑鬼,看谁都像谋反,今日敞开来说话,感觉比含沙射影舒坦多了。就算不能天真的以为凭借豪言壮语便可笼络群臣,但放下身段做个体察人意的君王好像也没那么困难,因此自责道:“不是爱卿的错,是朕。朕若不怀疑你,直说扣押林子程,你便不会疏忽了。”
张伯远急道:“不,是微臣之过!”
左相衣袖下的手攥紧了。
他深吸一口气,再谏道:“皇上,玄武王挥军直逼京城,皇上切不可掉以轻心啊!”
赵寅高声道:“左相大人怎还不明白?”
左相坚持道:“本官明白的很!”
赵寅道:“本世子觉得左相糊涂的很!蕃国在西边,好端端的却跑去骚扰我大靖西北,先还叫人想不通,现在已然明了:敌军恐怕不是蕃国人,而是白虎王的人马!”
靖康帝急问:“爱卿的意思是?”
赵寅道:“微臣怀疑这是白虎王的手段,他诱使玄武王出兵,就是要皇上怀疑玄武王,就像栽赃我赵家一样。”
张伯远忙道:“皇上,昨日微臣接到堂弟书信,也说怀疑敌人身份,现正在凌云关外追查。”
靖康帝震惊地问:“你为何不说?”
张伯远垂首:“微臣该死!”
靖康帝明白了,叹道:“君臣相疑!”
左相叱道:“大胆张伯远,竟敢对皇上心生怨怼,得军情而不报,你是何居心?”
张伯远倒未辩解,因为他确实心有怨怼。
赵寅却道:“说了左相会信吗?”
左相道:“信不信,凭皇上裁夺。”
赵寅道:“真相未明之前,皇上也难断定真假,更怀疑玄武王故意找借口派军逼近京城。”
他一再为张世子出头,可不是光凭一腔热血,传承了几百年的世家子弟,身上又承担着保护家国的重任,岂会天真!他为张世子出头,一是因为眼下不是内讧的时候,他需要和玄武王府联手抗敌;二是对玄武王的行为感同身受。
蝼蚁尚且偷生,何况人!
靖康帝将三位世子扣留在京城,三王若没有点反应,那还配做护国三灵吗?
玄武王挥军关内、进逼京城,背后也许有白虎王的算计,但玄武王未尝不是将计就计,以防万一,好接应家小。
朱雀王同样没有袖手旁观,这次安国使团进京祭祖,他也派了五万人马“护送”。而这步棋,正是赵寅从溟州回来后布置的。牛将军灭门案爆发,先是朱雀王被李荆山弹劾,后是赵寅被靖康帝幽禁,赵寅便再次给北疆送了密信。于是趁着安国使团进京,朱雀王也派了五万人马“护送”。
很多时候,忠奸只在一念之间。
像玄武王,哪怕没有反心的,现被白虎王借诚王之死挑拨,皇上若下令解除张家兵权,那玄武王族是必反的,不然等着他们的将是抄家灭族的下场。
赵寅被幽禁,他坚信王亨能查明真相,也等着王亨查明真相,但若是王亨没能查明,皇上下令处决朱雀王族,朱雀王族也是必反的,绝不会坐以待毙!
倒是白虎王没有动静,令人可疑。
忠义侯、苏相、王谏等人见他们唇枪舌剑,想插话也插不进,再听了争论的内容,都疑惑地看着左相。
涉及谋逆,任谁都会谨言慎行,之前情势不明朗,众臣都不敢轻易表明立场。如今林子程逃了,玄武和朱雀的嫌疑洗清,皇上能被赵世子一番话说得对张世子道歉,不是赵世子的口才好——赵世子的长处从来就不在嘴上——而是皇上对张世子已经放下了戒心,所以才会善纳谏言。
为何左相却针对张世子呢?
不管因为什么,苏相觉得自己该出面了,于公于私都该出面。于公是为国,于私是为了女儿。那死丫头都逃婚了,本来他还头疼将来谁肯娶呢,这下不用愁了,赵寅翻身了,且有望平定谋反立功受赏,那就嫁给赵寅。敢不娶?祸害的他女儿逃婚,不负责任他扒了他的皮!
他便上前道:“左相,大敌当前,该商议如何对付反贼,况且赵世子已经被冤屈过一次了,难道还要再冤屈张世子一次?有罪无罪,总要拿证据来。”
左相道:“本官并不想冤屈张世子,正要交由刑部审理。在此之前,若派他去追林子程不妥。”
苏相道:“怎的不妥?玄武王家眷还在京城呢,难道也能像林子程一样大摇大摆跑了不成?”
左相:“……”
他气愤不已,正要再说,忽然触及张伯远的目光,深深地盯着他,仿佛看进他心底。
张伯远道:“靖国公与白虎王乃同宗。左相与靖国公府才议定亲事,如今靖国公是否参与林家谋反,尚不知晓,左相不操心自家事,倒有闲心弹劾我张家?”
左相凛然道:“你……”
第584章 好险!
张伯远躬身对上奏道:“微臣坦荡荡,不惧审查。然军情紧急,延误不得,微臣愿以满门老小为质,容微臣和赵世子一块出城捉拿反贼。”
他一派忧心国事的姿态。
众人都看向左端阳。
左端阳哪里看不出他们眼里的讥讽,不但没有羞愧,心中更焦灼,看向张伯远的目光寒意也更甚。
为什么没有人怀疑玄武王?
他冷静下来,想:“眼下不是办张家的时候,回头等下了朝,再向皇上进言。玄武王谋逆之心明显,若不及早做防范和应对,等他举兵时,悔之晚矣!”
最后,靖康帝下旨令张伯远同赵寅一起出城追杀林子程,张伯远领旨,左相神色意味莫名。
散朝后,靖康帝,匆匆赶到坤宁宫,交给陈皇后一个任务:令皇后即刻去寿康宫给敬懿皇贵太妃请安,告诉皇贵太妃白虎王反了,并请皇贵太妃将白虎王妃当年在宫中的情形详细告知,事关重大,切记切记!
他预感此事涉及皇家隐秘,他本当亲自去的,然而前朝还有一堆事等着他处理决定,只能托付给皇后。
皇后肃然听命,当即去了寿康宫。
靖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