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第一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江南第一媳- 第1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出城到水月庵继续抄经。

    祭天后,靖康帝在慈安寺斋戒三日。斋戒诵经期间,他发现了吴慈供在佛前的经文,乃欧阳询的欧体楷书。

    靖康帝最爱欧体书法,见那字迹甚为秀气,便问方丈,此经文是何人所抄,方丈便告诉皇帝说是吏部尚书吴珪的女儿吴姑娘在此为祖母祈福所抄。

    靖康帝听说吴慈斋戒三个月,暗赞她孝心可嘉,不由来了兴致,命人将她抄的所有经文拿来翻看。看后发现,吴慈的书法功底很不错,且抄的极认真。若是连续看,看不出字迹变化;但若将某天的经文和几天后的对比,便能看出明显长进,由此可窥见她抄经虔诚,而非做样子。

    吴慈的字在她那个年纪的女孩子里算出类拔萃了,但靖康帝见多识广,便是每三年的殿试墨卷,哪一个字不好?他感兴趣的是这经文背后的女子。不禁浮想联翩,脑海里浮现一个贞静的少女临窗写字的画面,还有灯下抄经的剪影,心生一股冲动,想见见这个少女。

    皇帝斋戒结束,吴慈重新回到慈安寺,继续抄经祈福。

    某日,她正在窗下抄经,忽有强烈的被窥视感,抬头一看,窗外站着一贵气青年,正目光炯炯地看着她。她先是一怔,接着,脸颊不可遏制地飞红一片。

    吴慈完全符合靖康帝对她的想象:凝神抄经,心无旁骛,一切红尘俗事都不能干扰她,画面极美。一股无言的暧昧流淌在窗内和窗外,吴慈脸上腾起的红晕给这暧昧增添了旖旎的气氛。一直以来,都是别人将美人装扮好了送到靖康帝面前,让他享用。这天,他初次尝到了邂逅的美妙滋味,放下帝王的身份,去追求一个女子。

    他的追求当然不会顺利,吴慈是大家闺秀,不可能与他暗通款曲、私定终身,百般躲避。

    可是,这能难住一个皇帝吗?

    最终,吴慈被靖康帝拿下了,顺利进宫成了新宠,这当中的美妙滋味,不可对人言说,只有他二人知道。

    ※

    左相还朝后,并未有大的动作和措施,在他处理过的大大小小无数政务中,有一条很不起眼:徽州赈灾,光给潜县就拨了一百万,主要用在潜山湖水库的建造上。这不是一笔小数目。左相建议:由徽州地方官员加强对潜山湖水库工程监督、检验,确保水库造福一方。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无人反对。

    因此,梁心铭的潜县热闹起来。

    二月二,梁心铭搬进新县衙。

    新县衙的格局和老县衙一样,分大堂、二堂、三堂和后花园,三堂带东西跨院,梁心铭一家依然住在东跨院。

    朝云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从厢房跑到正屋,从厅堂跑到起居室、卧室,从外间跑进套间,穿过一道道门洞,洒下一串串清脆甜美的笑声,“爹爹,屋子好大哟!”

    梁心铭微笑,屋子还是和原来差不多大,朝云觉得大,是因为心理原因,新屋子总给人感觉耳目一新;况且,梁心铭也确实改动了一些地方,安装一些机关。

    三月初二上午,欢喜要上街采买,朝云要跟去玩。

    李惠娘被闹不过,便让璎珞带她一块去了。

    欢喜和璎珞牵着朝云,挽着篮子便上了街。

    正是春光明媚的好时节,小城内也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百姓人家院内桃花开了,衙门前两棵柳树枝条如金黄丝带般飘扬;小孩子像春燕出巢,在青石巷道中飞窜;商贩们更加活跃,各种吆喝此起彼伏,朝云两个眼睛不够看了。

    她穿着粉色上衣和裙子,外罩藏青色绣粉红桃花的小比甲,梳两个包包头,戴粉色桃花环,整个人粉嫩嫩的,引得街上人纷纷侧目,两旁铺子的人也纷纷招呼。

 第276章 最小的杀人嫌犯

    璎珞见街上人多,和朝云商量道:“我抱姑娘吧。街上人多,要是被人冲散了,叫老拐子拐走卖了。”

    朝云点点头,却转身对欢喜张开手,道:“欢喜抱。”

    欢喜忙道:“好。”将篮子交给璎珞,俯身将朝云抱了起来,朝云侧过身,右胳膊圈着欢喜的脖子。

    璎珞幽怨地问:“姑娘,你怎么总要欢喜抱呢?”

    朝云咬着手指头,歪着小脑袋想了想,道:“欢喜抱的好。”欢喜胖乎乎的,靠在她身上,就像靠着软和的靠枕一样,特别舒服,可她不知如何表达,就说“抱的好”。

    璎珞更幽怨了,什么叫“抱的好”?

    欢喜高兴地笑了,对璎珞歉意道:“璎珞姐姐,别生气了。你天天带姑娘玩,让我也抱一会儿么。”

    璎珞瞪了她一眼,“你抱得少了?”

    三人在街上逛了一圈,买了东西,看看天不早了,便往回走。到县衙对面,只见邱伯站在馄饨铺子门口,忙打招呼。朝云便说要吃馄饨。这也不是什么难事,况且邱伯是老熟人,璎珞和欢喜便带着朝云进了馄饨铺子。

    璎珞将篮子放下,到后院去上茅房。

    欢喜先和朝云坐在桌边等,见邱伯在厨房包馄饨,便起身走过去瞧,一面和邱伯套话。她就纳闷了:她做的馄饨味儿也不差呀,怎么姑娘就爱吃邱伯家的馄饨呢?今儿她要好好瞧瞧,邱伯这馄饨到底用了什么秘方。等她学会了,让姑娘再也不吃外卖的馄饨,只吃她做的馄饨。

    璎珞回来,到门口往里一扫,没看见欢喜,只朝云坐在小桌边,邱伯的外甥女方华坐在一旁正逗朝云呢。

    朝云不知从荷包里掏了什么,举手递给方华。

    方华伸手去接,朝云捏着肉乎乎的小拳头不撒手,示意她张嘴,“啊——”方华便笑着张开嘴。

    朝云便将东西喂她嘴里了。

    方华抿了下嘴,刚咽下去,神情便僵住了。

    小女孩歪着头,黑眼珠不眨地盯着方华。

    方华满眼不可思议地看着她。

    朝云狡黠地笑了,得意地问:“好吃吗?”

    方华嘴唇哆嗦着,一把抓住朝云的手臂,“你给我……吃的……什么?”和身扑在桌上,两眼凶狠地盯着朝云。

    朝云吓住了,不知所措,忽一眼看见璎珞,大叫“璎珞!”

    璎珞已到近前,一个健步冲上去,一手扶住朝云肩膀,一手猛推方华,怒道:“你干什么?”

    方华就像稻草人似得,从长凳上翻倒在地。这还不算,方华倒地后,浑身痉挛,口鼻流血,眼看不活了。

    璎珞被这变故惊得目瞪口呆。

    朝云则大哭起来,“爹爹——”

    欢喜和邱伯各端了一碗馄饨,从厨房走出来,看见这情形,“哐啷”一声,连碗带馄饨都摔了。

    邱伯扑过去抱起方华,“方华!”

    欢喜也跑过去看究竟,一面催璎珞“快去请神医!”璎珞跑得快,所以她让璎珞去。

    璎珞紧紧搂着朝云,不动。

    因为,根本不用请神医了。

    方华七窍流血,两眼下挂着一流血迹,眼珠瞪得滴溜圆,瞪着璎珞和朝云那边,手臂抬起,食指虚指,嘴巴微动,拼尽全身力气也只发出微弱的声音:“你……”

    话未说完,手臂就软软地垂下来。

    那双眼睛,还死死瞪着璎珞那边。

    邱伯用力摇晃她,叫“方华!方华!”

    方华没有任何反应。

    欢喜探手在方华鼻下试了试,已经没气了。

    邱伯看着死不瞑目的外甥女,悲叫“方华!”

    他是看见璎珞推倒方华的,他也知道璎珞在跟赵子仪学武功,心里认定是璎珞推倒方华,害她头磕在地上,所以才丧命的。他跳起来质问璎珞:“你干什么打她?”

    璎珞嘴动了动,欲言又止。

    欢喜也急问:“璎珞,你为什么推她?”

    邱伯见朝云哭个不停,猜道:“是不是方华冲撞了姑娘?就算这样,你也不能下狠手啊!”

    璎珞依然不说话,更搂紧了朝云。

    朝云声嘶力竭地哭喊:“爹爹,我要爹爹!”

    哭声惊醒了欢喜,忙道:“璎珞你快去请大人来。”

    邱伯阻止道:“她不能走!欢喜你去。”

    不管他如何尊重信任梁心铭,璎珞打死了他外甥女,也不能就这样算了,所以他不许璎珞离开,怕她跑了。

    璎珞也没有要走的意思,依然抱着朝云,动也不动。

    欢喜无奈,只得自己回去找大人。

    “璎珞打死了人?”梁心铭大吃一惊。

    “是。大人快去吧。姑娘哭得厉害。”欢喜急道。

    “姑娘怎么了?死者是谁?”梁心铭追问。

    “死的是邱伯的外甥女。我们带姑娘去吃馄饨,那方华不知怎么冲撞了姑娘,把姑娘弄哭了。璎珞回来刚好看见,就推了她一把。许是手重了,方华的头磕在地上,死了。”欢喜三言两语将经过对梁心铭说了一遍。

    梁心铭觉得不好:虽说是误伤人命,若跟她没关系,倒容易判决;可牵涉到她的女儿和丫鬟,就麻烦了。判重了对璎珞不公平;判轻了百姓不服。

    她急命赵子仪叫仵作来,又命叫汤主簿——审讯时有汤主簿现场作证,免得将来有人说她徇私——大家一块赶往邱伯的馄饨铺子,查看现场并验尸。

    到衙门对面一看,邱伯的馄饨铺子门口已被街坊邻里围了里三层外三层,都窃窃私语:

    “可怜,打得满脸开花。”

    “为的什么事呀?”

    “听说方华冲撞了梁姑娘。”

    “那也不能把人打死了!”

    “就是说嘛!”

    “小丫鬟下手太狠了。”

    “你说梁大人怎么判?”

    “大人不会偏袒丫鬟吧?”

    “这可说不准。”

    “别说了,大人来了。”

    ……

    百姓们出于对县令大人的尊重,并没有喧哗,也没有为难璎珞,但人命关天,行凶者又是县令家的婢女,他们私心里很希望梁心铭一如既往地公正,别叫他们失望。见梁心铭来了,急忙闪开一条道,让梁心铭等人进去。

    铺子内,朝云还在撕心裂肺地哭。

 第277章 朝云供认:我给的

    梁心铭目光一扫,见死者是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蜷缩在地上,七窍流血,眼下乌青,不由一怔——这明明是中了剧毒死的,不像是头磕在地上致死。

    她先命令赵子仪:“请大家都闪开,让仵作验尸。”然后走到璎珞身边,对朝云伸手道:“云儿!”

    朝云哭得太用力,头脸涨红,都冒汗了,嗓子也哭哑了,见爹爹来了,猛然又提高声音哭道:“爹爹——”

    梁心铭一把将女儿搂在怀里,不住拍着她脊背轻声哄道:“宝贝不怕,爹爹来了!”一面亲吻她脸颊、安抚她,一面转过身子,挡住地上的尸体,走到另一张桌边坐下。

    朝云便渐渐停止了哭声,还不住抽噎打嗝。

    铺子里便安静下来,只有仵作和赵子仪轻手轻脚地来回走动,验尸、检查,维持人群秩序。

    梁心铭将目光转向邱伯和璎珞。

    邱伯眼睛红红的,正等着梁心铭发话。

    璎珞则紧闭嘴唇,安静地站着。

    梁心铭便问道:“邱伯,你先说,这是怎么回事?”

    邱伯抹着眼泪道:“大人,这叫我怎么说好呢。都是我那外甥女不懂规矩,也不知怎么得罪了小姐。可是璎珞也太狠了,瞧瞧,一下子就把人打死了。”

    要是璎珞弄坏了铺子里的东西,或者打伤了方华,他都可以不计较,也相信梁心铭不会亏他;可是现在外甥女死了,他不能说“是我家孩子不懂规矩,死了活该”。

    梁心铭问道:“你亲眼看见璎珞打人?”

    邱伯道:“我看得真真的。欢喜也看见的。”

    欢喜忙道:“璎珞就推了方华一下。”

    关键时刻,她忍不住为小姐妹辩解。

    邱伯神色便不高兴了:这就偏袒了?

    欢喜觉得,自己实话实说,所以理直气壮。

    梁心铭便看向璎珞,却没有发问,似乎等她自己辩解。

    璎珞相貌越发精致了,身材又娇小,看上去就是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她睁着杏眼看看梁心铭,又在朝云身上一晃而过,然后垂眸,竟是不承认也不否认。

    这表现落在外人眼中,就是默认了。

    梁心铭却猜想其中有隐情,能让璎珞缄口不言,宁愿背上杀人罪名也不自辩的,只有朝云了。

    梁心铭便对邱伯道:“邱伯,你且节哀,本官一定会给你一个公道的。这事既然是小女引起的,本官先问问小女是怎么回事。小孩子,也不会撒谎。”

    邱伯急忙道:“对对。先问小姐。”

    他对梁心铭的处理很满意,若是先问璎珞,璎珞说不定会推卸责任,争论起来大人脸上也不好看。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