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梁心铭已将他们安置在杜家。杜家才被抄,各院都空荡荡的,梁心铭吩咐赵子仪和汤主簿带人从库房搬些用具过来。等他们吃完饭,已经布置差不多了。
王亨的下处是个清幽的小院,梁心铭送他过来,一安和姚褀等人还在安置行李,二人便去书房说话。
坐定后,王亨把她上下一扫,冷哼了一声道:“你倒是勤勉的很。做官做成你这样,为师还是头一次见到。当官的是使唤人的,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你到底会不会做官?”
梁心铭躬身道:“恩师教训的是。”
若是别人说她,她定要在心里骂“站着说话不腰疼”。可这话是王亨说的,因为心疼她,她当然不怪。
王亨见她这样,待要再说两句,又不忍,惠娘小产她本就很难受了,再说恐她更难受,便把剩下的话咽了回去。
他高声吩咐一安准备笔墨。
梁心铭不知他要干什么,等一安将笔墨摆好,便主动替他研墨,若非她此刻形象狼狈,便有些红袖添香的味道。
王亨拿起笔,作起画来。
梁心铭站在一旁观看,一面体贴地用折扇轻轻帮他扇着,暗想:“还真有雅兴。画什么呢?”
王亨感到轻柔的凉风从侧面拂过,身体清凉,心情也清凉,道:“站着不累吗?坐下,我这还有好一会画呢。”
梁心铭忙拖过椅子来坐下,看着他画。看了半天,等画的轮廓初步显现,便感到不对:这背景,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呢?等等,这画的人是谁?
她问:“恩师这画的是谁?”
不知不觉,手上停止扇动。
王亨头也不抬道:“你自己不会看吗?”一面继续作画,一面又道:“热,帮我扇扇。”
梁心铭只得继续帮他扇。
第236章 她不是狮子是饕餮
等他画完大半,她也看出来了:画的背景就是烧毁的潜县县衙,一片废墟,主要人物就是她,正在废墟上办公。
她忙问:“恩师画这个做什么?”
王亨不作声,只顾埋头作画。
梁心铭只好等他画完再说。
等画完,王亨把笔一搁,往椅子里一坐,见她伸长脖子看画,也不帮他扇了,便夺过扇子帮她扇起来。
梁心铭看着形象逼真的画面,画中的她就像个小吏似得,还是个瘦弱狼狈的小吏,哪有一点父母官的风采。她追问道:“恩师画这个做什么?”难道要当史料保存?
王亨瞅着她道:“你如此勤勉,却好比‘锦衣夜行’,外人都不知道。为师要把这副画送去京城,好叫皇上知晓:新科状元梁心铭,上任三月差点活活累死!”
梁心铭失声道:“不行!”
王亨道:“为何不行?”
梁心铭道:“学生这副样子……”实在狼狈,虽然能博取同情心,也有损她的威严和形象。
王亨道:“怕丢人?那还把自己弄成这样?”
梁心铭无奈道:“学生也不想啊。”
这鬼地方,交通闭塞,她不过是从潜县到六安府,再从六安府到徽州府,若在前世开车或者坐火车,顶多一天能跑个来回了,可在这古代,她骑马骑得差点吐了。
王亨道:“不然你这工夫不是白做了。”见画干透了,便卷了起来,打定主意要送回京城给靖康帝看。
梁心铭心想,天地良心,她为百姓办事的心是真真的,并非图虚名,用苦肉计也是想多划拉点赈灾银子。不过为长远计,牺牲形象能打动皇帝,也算值得。
她便不再阻拦他。
王亨收好了画,又不满地看着她道:“你是县令,怎么能随便什么人的衣裳都穿呢?这衣服谁的?”
梁心铭道:“赵大哥的。”
王亨一听是赵子仪的,不好诋毁,只道:“子仪的身形比你高大许多,他的衣服你穿不合适。”
要穿也该穿他的。
他便对外叫道:“一安。”
一安应声跑进来。
王亨道:“把我的便服都拿来。”
一安道:“是,大爷。”
转身去了,少时抱了一大摞衣服过来,件件光华灿烂、刺绣精美,都摆在榻上。
王亨对梁心铭道:“挑几件吧。”
梁心铭也不想穿别人的衣裳,若让她选择,她情愿穿王亨的衣裳,况且他的衣裳都很好看。
她便道:“学生恭敬不如从命。”
王亨见她丝毫不推辞,顿时笑容满面,在旁帮她选,建议道:“这件不错,符合青云的气质。”
梁心铭心里嘀咕:出个差带这么多衣裳,真是贵公子。她也不客气,挑了三件,连同腰带也都拿了。
王亨再叫道:“一安!”
一安又跑进来,笑问:“大爷有何吩咐?”
王亨道:“去把城里手艺最好的缝衣工匠找来,把这几件衣裳按梁大人的身量改合适了。”
一安忙答应,转身去找人。
梁心铭并无二话,任他安排。
王亨心情更加好了。
两人重新坐下吃茶说话。
王亨透露道:“为师这次来,带了三百万赈灾款。”
梁心铭眼睛一亮,脑子高速旋转计算起来:三百万,她该要多少呢?不管了,先漫天要价,等他们坐地还钱吧。
王亨见她沉吟,问道:“你心里可有个谱?”
梁心铭道:“学生还要计算一番。”
王亨见她瘦骨伶伶的,忍不住道:“你能行吗?不如把东西都拿来,为师帮你算,又快又准。”
梁心铭忙道:“还是学生自己来吧。”
王亨不悦了,都瘦成这样还逞强,能熬得住吗?
梁心铭见他脸色不好,解释道:“这件事恩师不便插手,以免被人诟病,说恩师偏袒学生。恩师放心,学生心里有数。”
王亨心想,还不是怕你再晕倒。
虽然他很想帮梁心铭,但也知道她说的有道理,自己确实不便插手,便催道:“那你快去准备了交上来,你好去歇息,剩下的自有为师替你做主。”
梁心铭道:“是。”遂告退了。
她先回房打了声招呼,又去了杜家前厅,把汤主簿等人叫来,协助核算所需开支。
整整忙了一晚,终于将预算弄出来了。
本来,这东西该她当面递交,可是一想到最后那个总数,她觉得自己还是别露面的好,省得扯皮,倒不如打个悲情牌,借口劳累过度晕倒了,回去睡觉。反正有王亨在,肯定不会让她吃了亏。再说,她也确实支持不住了,晕倒合情合理。或许看在她劳累的份上,林巡抚手松一松,就能多给她个五万十万的,比她在现场杵着不更省事?
于是,她便将预算交给赵子仪,自己放心睡觉去了。
早饭时,赵子仪捧着预算,和汤主簿一起求见几位大人,说梁县令昨晚累晕倒了,此刻正卧床休养。
王亨又是懊恼又是难受,立即就要去探视。
赵子仪忙拦住道:“神医已经看过了,说不碍事,只需休养一段日子便好。况且大人此刻在卧房,不方便探望。”
又小声道:“梁奶奶也在呢。”
王亨才醒悟,李惠娘做小月子,梁心铭晕倒,这夫妻二人都倒下了,肯定同在一个卧室,他怎么探视?
他只得压下烦躁和牵挂,先和林巡抚看那预算。
这一看,便都呆住了。
梁心铭请求拨款一百万两!
都说狮子大开口,她不是狮子,是饕餮!
并非她的预算做的不实,这份预算很详尽,并无夸大。整个预算共分十大项:
第一项便是修建并巩固潜山湖水库,预算五十万两。
第二项是赈济灾民和灾后建设,预算三十万两。
第三项是修建并巩固冲毁的河堤道路,预算二十万两。
第四项是修建县衙,预算二十万两。这一项以杜家抄出的赃银抵偿,县衙也是凶犯烧的,名正言顺。
第五项是恢复农业生产建设,预算五万两。
第六项是灾后疾病医疗补助,预算两万两。
第七项是……
林林总总共列了十大项内容,连安抚被拐卖女童家属的赔偿金都列上去了,当然,是以抄家赃款抵偿。
每一大项下面还有更详细的细目。比如修建水库,从砂石到大青石等材料费用,再到车马运费、人工费等等,十分详尽,价格也很真实,毫无虚夸。
可是,再真实详尽又有什么用呢?若都这样认真办事,整个大靖哪里不要银子,把国库掏空了也不够。
梁心铭这是漫天要价,等他们坐地还钱。
第237章 这样公然偏袒好吗?
若是平常,林巡抚自然不会将这份预算放在眼里,可是这回不一样,这一次王亨在场,他便看向王亨。
王亨捧着那预算翻看了半天,忽然往桌上重重一摔,道:“胡闹!本官总共也就带了三百万来,她一个小小的潜县就要一百万,别的府县怎么办?”
林巡抚等人忙点头附和。
然不等他们开口,王亨又道:“给她八十万,通天了!”
林巡抚笑容来不及收去,僵在脸上——八十万通天了?应该说五十万通天了才对。若让他来分,只给二十万。
公然偏袒成这样,真少有。
王亨道:“梁青云说,这个潜山湖若不修建完善,一旦决堤,滔滔洪水将给下游府县造成灭顶之灾,那时不知要花多少银子赈灾。若是修建完善,并以水闸辅助,可灌溉这一县土地,将这里打造成鱼米之乡。我等便去实地查看,是否真是这样。若真是这样,五十万一定要拨给她。”
林巡抚忙道:“钦差大人言之有理。”
王亨抓住了这一条,便令他难以反驳了,真要是潜山湖决堤,那个后果他承担不起。
因梁心铭倒下了,赵子仪和汤主簿要在衙门主持事务,便让一个衙役带领王亨等人,赶往潜山湖实地考察。这才显公正呢,任凭他们自己看,不弄虚作假。
到了潜山湖,只见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耸立着大大小小数十个岛屿,天青,水清,山青,阳光灿烂,山水相映。
好一片湖光山色!
众人都吃惊不已。
等他们绕着潜山湖奔行了两天一夜,心情已经不能用吃惊来形容了,换上的是极度震惊。
这个湖的形成绝非巧合可以解释,而是胸有韬略者,在熟悉这一片地形地势后,巧妙地选择了两处关键点修建堤坝,待潜水河堤破后,才蓄洪水形成巨大的湖泊。
还有百姓的疏散,当时正是发大水的紧要关头,百姓们得到官府警告,提前逃往山上,因此潜水破堤后,居然无一人伤亡,省却了多少疏散的麻烦。
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天时是赶上了,人和是借用了天时促成的,只有地利的因素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梁心铭并非潜县人,到潜县上任不足半个月,那么短的时间内,怎么就能勘察这样准确呢?
王亨震惊,梁心铭远比他想象还要厉害。
林巡抚震惊,真是后生可畏!
他们在一处湖岸边看见县衙公差正监督鱼贩子放鱼苗,附近的百姓自发帮忙。有百姓看见他们,向衙役问话:
“梁大人怎么没来?”
“梁大人病倒了。”
“啊呀,县令大人病了?这可不得了!”
“我早看大人不行了,瘦的一阵风能刮走,怎么能不倒!唉,这都是累的呀。大人真是好官哪!”
“我要进城看看大人。”
“我也要去。我还有事问大人呢。”
……
王亨和林巡抚对视一眼,问一个老汉:“你们都认识梁县令?跟她熟的很?”
那老汉道:“是啊。县令让我们帮她种田。”
林巡抚忙问:“要你们帮她种田?”
老汉自豪道:“对。县令大人说,我们这儿的亩产太低了,她从别的地方买了粮种来,教我们种,说提高产量。”
王亨疑惑问:“她教你们种?”
梁心铭会种田?
没听她说过呀。
老汉用力点头,笑得眼睛都眯缝了,露出一嘴牙花子,道:“县令大人看书教我们,叫个什么书……”
他翻着眼睛想书名。
王亨心中一动,提示道:“《大靖农书》?《齐民要术》?”
老汉用力一拍巴掌,道:“就是《大靖农书》,不是《齐民农书》。大人叫我们把田分成二分地一块,每块地用不同的法子试着种。说要是种成了,他要奖赏我们呢。”
王亨一指山上,又问:“那些人也是梁大人让试验种地的吗?种的什么?是玉米吧,水稻种在那可不行。”
山上有人正弯腰不知做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