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又转道北城门外,帝辛牵着陶宝,站在城门口,两旁是文武百官,再后面,还有无数闻讯前来看热闹的百姓们。
如今衣食富足,现在大丰收刚刚过,正是人民喜悦清闲时,听到闻太师回朝,个个跟过年似得,激动得很。
没等多久,便听见一阵整齐响亮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大家伸长了脖子往前看,当先见到的便是一头黑麒麟,身高两米,眼神威严,而闻太师本人,便侧身坐在黑麒麟身上。
见到这一幕出场,陶宝在心中默默感慨:这出场,真够拉风的啊!
远远的闻太师就已经听到百姓们热闹的议论声,现在走近一看,竟是大王领着一位娘娘携同百官前来迎接,顿觉心中安慰。
大王已经像个大王了,他终于没有辜负先帝所托。
他来到帝辛面前,翻身下了黑麒麟,有点激动,就要跪下见礼,帝辛赶忙上前扶住他。
“太师不必如此,帝辛不敢受啊。”帝辛笑着说道。
说起来,他对闻太师的感情是复杂的,他既怕他敬他也爱他,这位老臣可是从小看着他长大的,他所学亦是他所授,是师似父。
闻太师顺着帝辛的搀扶起身,看着帝辛身后的百官和百姓,顿时感慨万千,一时间心中动容,无法言语。
百官见此,齐齐躬身贺道:“恭迎太师回朝……!”
“众位免礼免礼。”闻太师赶忙抬手,满眼感激道:“闻仲一别十五载,如今举国安泰,多谢诸位不辞辛劳,辅助大王,才有今日这般繁荣景象。”
“闻仲远在北海,日日听人来报,大商有变化了,大王设立新法,祸不及家人,百姓感谢不已。又听闻,我王不辞辛劳,爱民如子,邢地大旱,亲自微服寻访,解粮仓、求雨,得来神仙稻。”
“闻仲虽远在北海,但也能感受到大商的繁荣,如今粟米军中都不吃了,人人都食神仙稻,众将士还说,食了神仙稻,打起仗来,力气都要大上几分。”
“还有诸般种种,修水利,挖深井,冶炼铁器,闻仲一时都道不完呐,哈哈哈哈。。。。。。”
闻太师一人说得激动不已,百官听到了,起初还觉得自豪,越听到后面越心虚,只得连连摆手直道不敢当,说着话,眼睛不时往陶宝那看。
这些功劳他们只敢担一半,还剩下的一半,应当是苏贵妃娘娘的,他们可不敢抢功劳。
看着百官与闻太师相互恭维,帝辛顿觉好笑,朝闻太师道:
“太师有所不知,这其中功劳,百官担一半,还有一半,全在爱妃身上。”
闻太师闻言,把目光转到一直默默不言的陶宝身上,到此时,他才注意到,这位娘娘,好像有点不一般。
0341 小宴会
周身隐隐有仙气溢出,双目清明,呼吸绵长,竟像是修道之人!
见闻太师朝陶宝看过来,帝辛揽过陶宝笑着介绍道:
“太师,这是孤爱妃,苏氏妲己苏贵妃,大商有今日之繁荣,全因孤有爱妃。”
陶宝上前,微微屈膝,拜道:“妲己见过太师,妲己经常听见大王提起太师,今日得见,果然不同凡响。”
“苏贵妃言过了,闻仲就是一老臣,没有什么不同凡响的。”闻太师谦虚的回了一礼,目光在陶宝身上来来回回扫,见她姿态端正,眉目精神,暂且压下心中疑惑不提。
寒暄得都差不多了,但闻太师没有喊大家走的迹象,帝辛也还在等着,不一会儿,第二批大军也紧接着返回,打马在前的,是一位二十左右的年轻男子。
身着银色盔甲,里头是暗红色衣裳,头上戴着红缨盔帽,一手牵马,一手提枪,剑眉星目,英气勃勃,好一位年轻小将!
见到他打马上前来,除了帝辛闻太师陶宝三人,其余百官皆躬身行礼,口中喊道:
“恭迎大公子回朝……!”
而一直没什么存在感,姜后所出的殷洪殷郊两人赶忙迎上来,不过都是十几岁的少年,还没有他们母亲那么多心眼,见到如此英武的哥哥,满眼的仰慕之情。
“弟弟见过哥哥,恭迎哥哥回朝,哥哥一路走来,辛苦了!”二位王子齐齐说道,眼睛望着武夷身上的盔甲,暗自艳羡。
“多年不见,两位弟弟已经长得这般大了,待哥哥见过父王,再找你二人好好叙叙旧。”武夷利落的翻身下马,拍拍两位弟弟的肩膀,抬步朝帝辛走来。
到了近前,单膝跪下,手杵长枪,脊背挺直,略一低头道:
“儿臣拜见父王,拜见苏妃娘娘!”
“大公子快快请起。”陶宝抬手虚扶了一把,见武夷不为所动,相当自然的收回手看向帝辛道:
“大王,三军将士日夜兼程,一路劳顿,大王还是赶紧下令让众将士回去休息吧,今日闻太师与大公子想必也劳累非常,夜宴百官就免了,臣妾在摘星楼上准备了家宴,为太师与大公子接风洗尘,人少,不乏累,也聊表了妲己一番心意。”
说完,看向闻太师与武夷道:“还望太师与大公子赏光。”
帝辛扶起武夷,递给他一个“你要是敢拒绝就试试看”的威胁眼神,武夷自然不敢不从,跟陶宝道了谢,又转身看向满脸失落的殷郊兄弟俩,笑道:
“看来得明日才能同二位弟弟叙旧了。”
两人连连摆手表示没事,生怕被帝辛看出来自己的失落,惹得帝辛不高兴。
闻太师见此,心中本就好奇,自然是点点头应了。
两人嘱咐三军小将把士兵们带回去,百官送几人到宫门口,便让帝辛遣散了。
等进了宫,殷郊兄弟俩相当识趣的先走,如此,便剩下宫人与闻太师、武夷两人同帝辛陶宝一起前往摘星楼。
四人到摘星楼上坐定,便有宫人端着脸盆帕子上来伺候闻太师与武夷做个简单的清洗,洗漱干净,有又美酒瓜果上来解渴,服务非常周到。
稍作歇息,又用了点瓜果,两人休息得差不多了,陶宝拍拍手,便有寿仙宫的月落领着打扮好的宫女上前来跳舞作乐。
这不算什么,闻太师和武夷也不喜这些,只是觉得不能扫陶宝面子,且这些宫人只是跳舞没有挑逗,便没有说什么。
但当月落再次领着一白猿上来时,闻太师顿时目光一柄。
帝辛适时笑着解释道:“这白猿是西伯侯世子伯邑考送来替父赎罪的,爱妃喜欢,便留了下来,会唱曲,今日喊它来唱一段,讨个巧。”
闻太师点点头,西伯侯之事他也有所耳闻,大王的做法,他虽不认同,却也不见得大王是错了。
武夷闻言,放下手中酒水,看向那已经开始唱的白猿,好奇道:
“伯邑考是何时来的?久闻贤名,若是能见上一见,那再好不过了。”
陶宝勾唇一笑:“算起来,大公子与伯邑考还是表叔侄关系,不知公子与他关系如何呀?”
“不曾见过,谈何关系。”武夷笑着说道,他不知道这苏贵妃为何会提起这层关系,若说试探,有什么好试探的?他暂时没想明白。
陶宝哦了一声,收起笑容,语气淡淡道:“既然如此,本宫倒是敢说了,伯邑考是位孝子,自愿以命换父自由,本宫央着大王准了,也就前几天的事情,所以公子要是想见,怕是见不到了。”
武夷闻言,面上表情顿时僵了一下,依旧没搞明白陶宝这番话是什么意思,但他也知道这话不对味,追着问道:
“娘娘当真杀了伯邑考?他是西伯侯世子,娘娘杀了他却放过西伯侯,就不怕他反商?”
陶宝拿起一片香瓜慢慢吃着,一口咽完,这才道:“求之不得。”
求之不得?居然求之不得?莫不是疯了不成!
武夷起身,不解的看着帝辛问道:“父王打算对西岐动兵?!”
“如今这些诸侯,这边好了那边反,既然都有异心,不要诸侯也罢。”帝辛神色淡淡的说道,不激动也不害怕,就这么平平淡淡的说着。
武夷被梗了一下,赶忙求救般的看向闻太师。
闻太师放下酒水起身,走到帝辛陶宝身前,拱拱手,看着帝辛道:“陛下,可否让老夫与苏妃娘娘单独谈谈?”
帝辛看向陶宝,见她点点头,起身朝武夷招手道:“你同为父到书房来,有事同你相商。”
说罢,冲陶宝安抚的笑了笑,转身大步离去,武夷匆匆朝陶宝与闻太师行礼,赶忙跟上帝辛。
不一会儿,两人便下了摘星楼。
陶宝挥退所有宫人,只留下白猿,等人都走光,先朝白猿招手道:
“本宫案上的瓜果,你喜欢吃什么自己来吃,不许捣乱知道吗?”
白猿人性化的点点头,表示自己会乖乖的,陶宝这才起身,邀请闻太师一起走到围廊边。
远处是官楼,上面还挂着那把木剑,如今七年过去,上面早就布满风霜的痕迹。
0342 合谋
闻太师顺着陶宝的目光看过去,就见到远处官楼上挂着一把破旧的木剑,不解道:
“只是一普通木剑,娘娘在看什么?”
陶宝闻言,眉头顿时一皱,转身问道:“太师怎知只是普通木剑?”
闻太师不知道陶宝为什么突然对一把木剑感兴趣了,但也耐着性子解释道:
“自然是普通木剑,不寻常的东西自有不同寻常之处,那把木剑,内无光华,剑身多出空洞,显然已经被蛀虫咬得差不多,自然只是一把普通木剑。”
“太师确定?这把剑是七年前钟南山云中子特地送来除妖的,已经挂在上面七年,但宫里一直没有异常事发生,倒是令妲己觉得奇怪。”陶宝不解道。
哪知闻太师却笑了笑,道:“娘娘出身不凡,难道还看不出那木剑毫无特异之处吗?”
听到他这么一提醒,陶宝顿时恍然大悟,一开始她看见那木剑时,是能看到光华闪现的,只是后来却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直不见光华,她还以为那木剑就是这样的,现在仔细想想,根本就不是一把剑嘛!
见陶宝若有所思,闻太师问道:“可有想到什么不同寻常的?”
“剑被人换下了,如果真是这样,这宫中,怕是还有妖魅存在。”陶宝叹道,心中暗骂自己蠢,可她的确不会分辨妖气,这可真是,无言以对啊。
闻太师没再顺着这个话题说下去,停顿一下,问道:“不知娘娘师从何处?”
陶宝就知道他会问,笑着回道:“妲己也不知自己师从何处,只知道,自己一定是站在大王这边的,太师留下,欲与妲己说些什么?”
“不是已经问了吗?老夫好奇娘娘出身,这才有所疑问。”闻太师淡淡笑道。
陶宝摇头失笑:“那妲己已经说了,不知自己师从何处。”
“罢了罢了,娘娘直言吧,老夫不欲打哑谜。”闻太师直接说了出来,不想再同陶宝大太极。
见此,陶宝正了正神色,低声问道:“太师可知封神榜?”
闻太师闻言一怔,眼睛顿时眯了起来,看着面前的陶宝半晌才道:“老夫在师父那听过一些,不知道娘娘是如何得知?”
“本宫如何得知太师不用管,太师只要知道,妲己心系大商,咱们是一条道上的便可。”陶宝微微一笑,又道:
“想必大师也知道,如今天机混乱,世道有变,咱们大商夹杂其中,风雨飘摇,很是危险呐。”
“说话说得好,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与其等候时机,不如自己创造时机,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闻太师越听,眉头就皱得越紧,但是想到之前师父的叮嘱,不自觉的,有点赞同起来。
先下手为强,如今大商国力强盛,周边诸侯绝对不敌,先一步拿下那西岐,到时事情已成定局,任凭那些圣人有天大本事,莫不成还要亲自动手杀了胜者不曾!
沉吟半晌,闻太师抬起头来,问道:“凡事讲究出师有名,若我大商讨伐各国诸侯,娘娘以为,用什么名头为好?”
“这个嘛,太师不用愁,等对方先按捺不住,自然会露出马脚,给我们一个好由头。”陶宝笑了笑,看着天上的星星,缓缓道:
“西伯侯是难以成事了,不过他身边的几位大臣从咱们大商跑到西岐,可不是只为享受那点富足,他们自有雄图抱负,肯定不甘,原本送礼一事,身为世子的伯邑考是怎么也不可能来的。”
“来商有多大风险,他们不可能不知道,一个侯爷,再搭上一个世子,到时两个都回不去,最受利的是谁?”
闻太师稍微一想,便笑了,“当是二公子姬发,看来,这儿子多了并非好事啊。”
“所以,我并没有杀伯邑考,不但不杀他,还放了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