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高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华娱高手-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范晓月是范小萱仅有的一个姑妈,她不cāo心范小萱的事情,谁cāo心,自古姑妈疼侄女。
    当然,如果范晓月知道刚才赵星驰敢于当面向范小萱告白,范小萱也没有动手将赵星驰打进医院,她肯定会惊讶到嘴巴长成O型。
    “姑妈!”范小萱却不领情,故作生气的说道:“这都是没影子的事,您别乱说。而且,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会考虑的。您再说,我现在就撂挑子不干了,您信还是不信?”
    “呵呵呵……信,我当然信了,我们家小萱萱从来都是说一不二的主,我怎么可能不信呢?不过说真的,刚才那个年轻人的确很有才华,有机会的话姑妈介绍你们两个认识,相信一定能够谈得来的。”范晓月笑眯眯的说道,最后促狭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转头走了。
    “真是的!”范小萱站在原地,不满的说了一句。
    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范晓月的打岔,原本对赵星驰抱以冷淡态度的她居然没来由的想起了刚才的那一幕,貌似赵星驰真的好可爱的说。
    “真是个呆子,居然第一次见面就告白。”范小萱抿嘴一笑。
    ;

第七章 代笔的?
    第一次大胆的表白就失败了,这对于赵星驰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当然,对于穿越众来说,这点打击不算什么,所以走出一百米后,心里虽然依然不是滋味,但赵星驰还是振作了起来,他把注意力集中到了《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问题上,用转移注意力的办法减轻心里的负面yīn影。
    “嘎吱”的一声,一辆白sè的奥迪车突然在他的边上停了下来。
    “星驰,你怎么到昌南来了?快上车。”王德忠从下摇的车窗后露出了脸,冲他喊了一嗓子。
    赵星驰一怔,笑着拉开了车门,钻身坐了进去,然后说道:“我是来投稿的,准备出书。王叔叔您来这边谈生意吗?”
    “投稿?出书?”王德忠一脸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旋即哈哈大笑道:“了不起啊星驰,居然都开始出书了,以前怎么就没发现星驰你还有这方面的天赋呢。没想到你王叔叔也有看走眼的时候,没发现你这个大才。”
    王德忠的喜悦是发自内心的,赵星驰听得出来,也能够感受得到。
    不过说到出书,赵星驰却只能是苦笑着回答道:“王叔您别高兴得太早了,我这书人家出不出版都成问题呢。”
    范晓月的顾虑,赵星驰看在了眼里,所以在走出人民出版社西江分社的时候,他其实已经不抱人民出版社能够出版《明朝那些事儿》的希望了,虽然他很想。因为在整个华国来说,人民出版社是国有企业,排名第一的出版社,销售网络遍布全国,最近更是蔓延到海外,资本雄厚,实力雄厚。如果人民出版社能够出版《明朝那些事儿》,毫无疑问,凭借人民出版社的实力,《明朝那些事儿》能够轻而易举的在全国统一上市。
    更为重要的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也就意味着《明朝那些事儿》能够得到国家的支持,对于《明朝那些事儿》的名声无疑会起到不可估量的正面作用,也就少了被人攻讦的机会。
    林宝伊有好几个同学在出版社工作,先介绍范晓月给他,主要也是考虑到这个问题。
    但是现在看来,他的愿望要落空了。
    “闷声发大财才是王道,让别的出版社去运作这本书,到时候闹得沸沸扬扬的,我XXXX”赵星驰一想到这事就郁闷。
    王德忠不知道他的遭遇,所以并不相信他的话,反而认为他这是在谦虚,看向他的目光越发的赞赏了:“你这孩子,在王叔面前还谦虚。”
    赵星驰:“……”
    王德忠直接将他送到了他家门口,然后才离去。
    赵星驰转身进门,母亲林宝伊正在打扫房间,见到他回来,立即问道:“结果怎么样,你晓月阿姨怎么说?”
    “结果还不知道,不过我看晓月阿姨的态度,应该是有顾虑。”赵星驰实话实说,接着笑道:“不过没关系,我还可以找其它的出版社。多投几家,撒网捕鱼,总会有出版社敢出版我的书。”
    林宝伊虽然有些担忧,但也知道他这话说的不错,所以点头应道:“你说的也是。你这书完全够资格出版了,只是因为顾虑的问题,应该会有出版社有足够魄力的。”
    上了楼,回到自己的房间。
    赵星驰很快就将笔记本电脑给开了,然后寻找到国内有名的几家出版社的联系方式,将《明朝那些事儿》的电子版发到了对方的邮箱。
    除了人民出版社之外,华国国内叫得响名字的出版社有很多,各个著名的大学有各自的出版社,各省市有各省市的出版社,另外还有几个私人出版社、外国资本在华国设立的出版社、各大国企的出版社……
    在这些里面,赵星驰每一个类别的出版社选择了一个,最后一数,投了十四家。
    而在这些出版社里面,赵星驰最看重的是两家,一家是四联出版社,一家是青年出版社。
    四联出版社是位于魔都的一家大型出版社,走的是迎合大众、形象积极健康向上的路线,出版的书大多数都符合现代青年的审美和阅读兴趣,比较时髦。当然,说这些显然有点虚,但说说四联出版社这些年出版的丛书,从天河散人的《九剑下天山》、今古谈的《龙虎耀京都》,到何常在的《仙剑》、鱼龙舞的《灵山》……等等这些,就可以知道,四联出版社敢于探索的作风是何等的魄力惊人。
    天河散人、今古谈、何常在、鱼龙舞……,这些都是武侠名家,写的书也都是武侠小说。
    四联出版社连以往被传统文化圈鄙视的武侠小说都敢于出版,并且一直顺风顺水,出版《明朝那些事儿》又算得了什么?
    青年出版社,一看这个名字就知道这家出版社的定位了。
    赵星驰也看了青年出版社这些年出版的丛书,没少在里面看见《李自成》、《汉武大帝》这些明显三分假七分真的历史小说。
    《明朝那些事儿》是以小说的笔法写历史,看似很荒诞,但总好过《李自成》这些三分假七分真的历史小说。青年出版社这家国有出版社既然不怕《李自成》这样的小说影响青少年,自然也不会怕《明朝那些事儿》影响青少年。
    搞定投稿的事情后,赵星驰撇开了那些烦心事,开始琢磨下一本书该写什么。
    《明朝那些事儿》的内容全部在脑子里,不怕被催稿,所以他可以优哉游哉的等到敲定出版合同之后再开始将内容全部码出来。
    而在另一边,王德忠开车回家后。
    一见到老婆李雪兰,王德忠就忍不住开始八卦道:“雪兰,你知道我今天在昌南见到谁了吗?是赵星驰那小子。但是,你万万想不到赵星驰去昌南市干什么去了。”
    “他去昌南市干什么?”李雪兰适时的好奇问道。
    毫无疑问,要问谁最懂王德忠,只能是李雪兰。王德忠八卦心理很严重,她就得好好的满足一下他。
    而见到妻子这个样子,王德忠的兴冲冲的八卦心思顿时就没了,虽然他以前经常这样。
    “赵星驰这小子居然在搞文学创作,现在都开始在谋求出版了。”王德忠随后淡淡的回答道。
    “哦。”李雪兰平淡的应了一声,然后就自顾自的忙活去了。
    王德忠讪讪一笑尴尬的摸着自己的鼻子。
    恰好,这个时候王美霞正从楼上下来,肩膀上挎着一个LV包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准备出门。
    王德忠立即就来气了:“怎么?又要出去?难道你就不知道努力为自己奋斗一把?你看看人家赵星驰,写的书都开始出版了;再看看你?你难道就不害羞吗?”
    “赵星驰要出书?”王美霞怔了一下,心里有些小惊讶,但听到老爸后面的话,立即就拉下了脸来,“切”了一声,不屑的道:“老爸,不是谁都能出书的。不是我瞧不起他,他压根就没这天分,能够出书,谁知道是不是林阿姨代笔的。”
    “你……”王德忠气得说不出话来。
    ;

第八章 出版那些事儿
    王美霞的鄙视,赵星驰不知道,他正琢磨着下一本书该写什么。
    以小说的笔法写历史,有一本《明朝那些事儿》就足够了,再写《唐朝那些事儿》、《汉朝那些事儿》、《宋朝那些事儿》等等,纯粹是画蛇添足。
    再看历史书的其它题材,赵星驰记忆里没有基本好看的,哦,对了,地球上中国还有一本易中天教授的《品三国》,这是一本好书,考据严谨,语言生动活泼。而且,这一本还可以和《明朝那些事儿》前后衔接。
    在这一点上,赵星驰尤为看重。
    写一本戏说历史的书红了,别人虽然羡慕,但更多的还是认为作者走了狗屎运,或者认为作者的功力也就那样。
    但是如果两本戏说历史的书都写红了,这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作者功力高深,是一个实力派,别人也挑不出刺来,最多酸溜溜的说上一句:“这有什么,要是我想到了,我也能写出来。”
    除此之外,《品三国》比《明朝那些事儿》更为严谨,考据充分,更能够得到历史专家和传统文学家的认可,也是赵星驰比较看重的。
    虽然说土星的华国发展到了互联网时代,他完全可以不鸟那些正统严肃的历史专家和传统文学家,没有人能够伤到他一根汗毛;但是,能够得到那些人的认可,对于他的成长、他未来事业上的发展、个人人脉的扩展,无疑是有着非常巨大作用的。以功利心来考虑,赵星驰就不得不为之迁就一点。
    心里不爽,只要有好处,这点不爽算什么?
    放在地球上,别说不爽了,就是尊严啊、zì yóu啊这些,有人就公开喊出了:“尊严?尊严值几个钱?”
    一番考虑,赵星驰拿定了主意,接下来就写《品三国》。
    啪啪啪……
    随着不断敲击键盘的声音响起,《品三国》的内容开始一点一点的出现在电脑屏幕上。
    “这是一个三足鼎立的舞台,这里曾经走过一批个xìng张扬的英雄。然而,这又是一段被演义笼罩的历史。三国,究竟是英雄的传奇,还是智者的比拼?穿透演义迷雾,还原历史真实……”
    “就说周瑜吧,周瑜是赤壁之战孙刘联军的前线总指挥,当时34岁,迎娶江东美女小乔已经十年,并非小乔初嫁了……”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确实是这样一个英雄的形象,他24岁的时候就被孙策任命为建威中郎将,吴中呼为周郎,就是当时他们这个地方的人都管他叫周郎……”
    门外,林宝伊听到了声音走了过来,开门看见他在打字,不由得欣慰一笑,儿子总算是长大了,懂事了。
    三天的时候一晃而过……
    码字第四天的时候,《品三国》就差不多被赵星驰写出来了。
    也就在这个时候,赵星驰接到了好几通电话,是一些出版社打来的电话,说是有兴趣出版《明朝那些事儿》,看看找什么时间出来见个面细谈。
    宅了三天的赵星驰这才恍然清醒,《明朝那些事儿》已经投稿第四天了。
    有意向出版《明朝那些事儿》的出版社一共有四家,赵星驰看重的四联出版社和青年出版社就在这四家里面。除此之外,还有一家百花文艺出版社、一家财经大学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是西江省邻省北湖省的一家大型出版社,销售网络辐shè全国,主要市场覆盖长江中下游地域。
    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来头和赵星驰有些关系,因为这是西江省本省财经大学的附属出版社,而赵星驰本身就是财经大学毕业的,是母校的出版社。
    其中,四联出版社和青年出版社的实力最强,百花文艺出版社次之,财经大学出版社最末。
    四家出版社分别派了人过来和他洽谈,也各自谈了条件。
    财经大学出版社的条件最好,给他的版税达到了6%;四联出版社次之,是5%;百花文艺出版社再次之,不过不是版税的方式付给他稿酬,而是买断的价格,十万块;青年出版社的条件最差,同样是买断的价格,而且还只有八万块。
    作者出书,出版社给付稿酬,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给付版税的方式,一是买断。
    版税不是税,是一种给付稿酬的方式,作者能够得到的最终稿酬是图书销量或印数X图书单价X协议版税。协议版税用百分之多少来表示,在出书前和出版社先商议好,并且签订合同。
    买断就简单多了,出版社直接给一个买断的价格,几万块、几十万或者上百万来买断图书的所有版权,从此之后,图书的所有版权就转移到出版社手中,和作者没有了任何的关系。至于出版社能运作图书赚到多少钱,亏了还是赚了,都不关作者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