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城主冷艳高贵- 第3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而今天,他的这一特性被发现了。
  赵高跪在嬴政的面前,他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濡湿。
  赵高没有想到,自己的小聪明,竟然会招致这等结果。
  虽然知道秦国有新法律,他本人却对这法律并不感兴趣,甚至没有刻意地理解过,赵高认为,自己是嬴政身边的人,就算是触犯了法律,都不应该与平民百姓相提并论。
  不是有“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说法?他虽然不是大夫,但也是在咸阳宫中走动的人,在宫中走动,某种意义上比平民百姓面临的危险更多,他们一旦触怒了贵人,被打杀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啊!
  但之前便说了,嬴政是一个很崇尚法律的君王,他心中虽然对人权没有哪怕模糊的认识,却知道宫女宦官是不能不找理由地随意杀死的。
  宫中的人若养成了这习惯,又有什么资格谈法律?
  他们本身就是违反法律的第一人。
  赵高跪在地上,头死死地贴在地面上。
  他在等待前方未知的命运。
  嬴政非常为难。
  因为他在纠结,怎么处理赵高。
  赵高的行为,绝对是没有回旋余地的死刑。
  但嬴政是人啊,小高子从他童年时期开始陪伴他到现在,养猫狗十多年尚且会产生情感,更不要说是养一个人了。
  就他个人来说,是不希望赵高死的。
  而嬴政的地位又决定着,如果他让赵高活了下来,没有人会说什么。
  但就算是没有人说什么,嬴政自己却会不安。
  他才修订完秦国的法律,在将原本的严刑峻罚放宽之后,新的秦国刑法可以说是非常合理了。
  但就算是再合理的法律,杀人偿命这一条都是成立的,秦国可不是未来的西方世界,会因为人道主义精神而废除死刑,事实上,就算是在遥远的未来,中国都不会是一个废除死刑的国家。
  这是正确的,就算是叶孤城都这么认为。
  他是个尊重男女平等的人,身上应该也具有人道主义精神,但正因为如此,才认为死刑是世界上唯一不应该被废除的刑罚。
  一个人杀死另一个人,并不是简单的剥夺自由就能偿还的,这会给未完全成熟的,未完全进化的部分人一个信号。
  杀人,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啊。
  就像是受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少年叫嚣着要在成年之前试试犯法一样。
  赵高杀掉的人,已经不是一个两个可以计算的了,那是一个能用庞大来形容的数字。
  因为他是一个残忍并且心思缜密的人,放火之前封住了后宫的门,保证女人们无法从宫门中逃出去。
  如果说赵王太后应该死,那些赵王的嫔妃则是无辜的,她们甚至都称不上赵国余孽,赵王同党。
  因为她们中的很多人甚至都不是赵国人,而是其他国家的人,是胡女。
  也就是说,她们是倒霉的无辜者。
  所谓的倒霉,针对的是她们会成为官妓这件事,而不是会被牵连杀死。
  死在火中,这已经不能用倒霉来形容,而应该被称之为不幸了。
  嬴政还在犹豫。
  他下意识地寻找周围人的视线,想要从大臣的脸上得到一点提示。
  他无法下定决心,所以想从其他人身上获得力量,一点点赞同就好了,无论是杀还是不杀,只要一点点提示就好了。
  但是大臣们多聪明啊,在嬴政回头看向他们的同时,所有人都齐刷刷地低下了自己高贵的头颅。
  人的行为中有一半是情感控制的,嬴政现在虽然在向他们寻求答案,但如果日后忽然想起赵高,又或者忽然后悔时,最先责怪的绝对不是自己,而是给予他提示的臣子。
  到时候,就算嬴政是一位清醒的王者,都难免给他们穿小鞋,如果他恼羞成怒,想来这大臣的政治生涯就到头了。
  就算是考虑到这些风险,他们都不能抬头啊。
  但这些人中,或许包括任何一个人,却绝对不包括叶孤城。
  当嬴政失望地环视一圈,无奈看向最后一个人时,却忽然看见了一张面无表情的脸。
  他先被吓了一跳,然后又心道果然如此。
  抬着头的是叶孤城。
  他的存在与臣子是不同啊。
  叶孤城,在平日里便能左右嬴政的决定,但是绝大多数情况下,他并不愿意给嬴政提示,并不是出于要担责任这样的隐忧,而是叶孤城单纯认为,很多事情只有自己思考才能得到答案。
  这一次,恐怕是他最明显,最坚定,要左右嬴政想法的一次了。
  他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眼,也是理智而无情的。
  这一刻,你甚至无法感觉到站在自己身后的是一个人,而认为,他是一个神。
  一个没有感情的神。
  神是绝对公平的,没有人情味的,他心中只有公正,甚至没有正义与不正义。
  绝对的公正,有的时候代表着死板的法律。
  但那法律却不是人制定的,而是神制定的。
  在这一瞬间,叶孤城已经成为了神。
  他的存在并不是给嬴政提示,让他心中的天平倾斜,而是直接左右他的想法。
  嬴政忽然产生了一种错觉,如果自己没有遵循叶孤城的想法,他会羞愧致死。
  因为叶孤城从小就教导了他关于法律的公平性以及重要性,但刚才,他竟然犹豫了,竟然想要率先打破自己设定的法律。
  这是人的底线,如果第一次打破,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这是不可以的。
  在接触到叶孤城闪烁着寒光的眼的瞬间,嬴政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
  嬴政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张开嘴,或许是因为心中的挣扎,他的声音干涩而破碎。
  嬴政道:“赵高,当杀!”
  影响秦国长治久安的又一个隐患,消失了。


第181章 
  小孩子是世界的财富。
  当把扶苏抱在怀里时,就算是叶孤城心里都美得冒泡。
  怀中的孩子,软绵绵的,整个人就像一块巨大的棉花糖。
  他不是没有抱过小孩子,比如说嬴政,那就是叶孤城当爹又当娘一手带大的。
  从婴儿时期一直看到现在,
  啊,不知不觉间曾经的小孩子竟然也长成了现在高壮的青年,真是岁月如梭光阴似箭啊。
  但是,叶孤城不得不说一句,就算是小孩子与小孩子之间,都是有区别的。
  嬴政小时候长得也好看啊,但不知道是不是秦始皇自带气场,还是因为叶孤城有了先入为主的观念,总是觉得嬴政早熟的过分,看上去可爱实际上人一点都不柔软,独立性又强的不得了,大概三四岁的时候就不要叶孤城抱着跑了,而是自己一个人走,跟个小大人似的。
  其实看他一板一眼叫自己老师也挺不错的,唯一的问题就是,叶孤城一腔慈父心肠都没地方发泄。
  但扶苏和嬴政不一样啊,白白的,软软的,跟小馒头一样,两三岁,正是小孩子最可爱的年纪,从小就养了一幅安静的性子,又有父母遗传的好相貌,抱在手里,真是跟洋娃娃一样。
  叶孤城把扶苏抱在怀里,不像是抱秦国的下一代,反而是像抱孙子。
  他想,嬴政是当儿子养大的,这不就是孙子吗?
  这个逻辑也是很正确了。
  扶苏相对他现在的年纪,也是早慧的,可以把话说得很流利,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叶孤城抱着他,小孩子自己竟然觉得挺窘迫,连连道:“叶师,可否把我放下?”
  叶孤城其实挺想逗逗他,然而他的人设并不能做出逗弄小孩子这种事,所以他只是一本正经道:“不可以。”
  扶苏:……
  这行为和逗弄小孩子有什么区别!
  倒是嬴政对眼前的场景适应良好,因为在他心中叶孤城就是这样一个有爱心的人啊!喜欢扶苏不是很正常的吗?
  虽然对扶苏他妈没有过多的好感,但是对扶苏本人,嬴政还是很喜欢的。
  这是他的长子,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未来的发展,但嬴政对扶苏目前为止可以说是非常上心,他和叶孤城的关系,可以说是独生子女和父母的关系了,这年代的父母不可能只有一个孩子,除非是生育能力有问题,大部分家庭就有很多孩子,王宫更是有一个足球队的工资,孩子多,父母当然管教不过来,这与只有一个孩子,父母都盯着长大的现代是不同的。
  虽然后者的结果有的好,有的坏,但是相对于孩子是父亲附庸的战国时代,嬴政对待扶苏的方法,甚至能用先进来形容。
  他会抽时间教他识字,甚至帮他开蒙,这还是在嬴政日理万机的前提下。
  他这么重视扶苏,将孩子经常带着给叶孤城看也是正常的事啊!
  谁叫他扮演的是爷爷的角色。
  叶孤城打开了阴阳眼。
  这双眼睛,可以让他看见人的气运。
  嬴政身上本来就有紫气,随着秦国统一越来越多的国家,他身上的紫气也越来越浓厚,到现在,自己已经凝结成了一个薄薄的影子。
  龙。
  就算是叶孤城也不得不想,所谓的真龙天子,原来是真的存在的啊。
  并不是出于人们的臆想,而是代表着气运本身。
  再看扶苏,明明年纪还小,身上也有一丝紫气。
  这让叶孤城略微放松。
  自从有了阴阳眼之后,他就时不时同阴阳家的学生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叶孤城发现,像他这样因为神魂出窍有阴阳眼的人这个时代几乎没有,但这里却有天生拥有阴阳眼的人,这些人被认为是天生能够沟通天地之人。
  阴阳家内部,有这些人留下的记录,对不同气运也颇有研究。
  其中有一点就是关于龙气的。
  没错,他们把紫气叫做龙气。
  有种说法是说,所有身上缠绕着龙气的人,只要不出意外,都有成为帝王的可能,但相对,一生下来身上就没有龙气的人,无论再怎么样努力,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意外,总而言之无法成为国家之主。
  因为庞大的国运,并不是人人都能承担的。
  叶孤城与秦国的国运紧密相连,他身上虽然没有紫气萦绕,但是丹田之中,却储蓄了不少紫气。
  封神榜:嗝——
  全被我吃下去了。
  这起码证明,扶苏未来,还是有很大可能成为秦二世的。
  赵高已死,胡亥上位的可能就少了一大半,李斯虽然也一心向上爬,甚至很容易被滔天权势迷了眼,但是没有赵高帮助他,他一个人成就大事的可能性其实还挺低。
  因为李斯相当会审时度势。
  只要不给他希望,就不会铤而走险。
  叶孤城想。
  而且现在的朝廷上,可不仅仅只有李斯一人啊,新一代的臣子中,不乏有能力者,嬴政的招贤令起到了重要作用,挖到了很大一批不世出的人才,李斯未必能比得过这些人。
  更不要说灞下学宫也在培养一批又一批有能力的学生,当他们进入秦国的朝廷之后,定然会比现在一批人做得更好。
  要不然叶孤城干嘛还让在秦国朝廷上行走,甚至是在郡县工作的实吏来给他们讲课?还不就是为了让这一批准备进入秦国朝堂的未来臣子先一步了解到什么才是真正对这个国家有用的。
  纸上谈兵与实际操作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
  有这样一批人成为李斯的同僚,想来未来的秦国朝廷绝对不会出现一人专政的局面,而是百家争鸣,竞争压力这么大,哪有心情想些有的没的,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可以了。
  总而言之,现在的秦国,可以说是没什么隐患了。
  只要统一完六国,叶孤城大概就可以结束他在这时代,漫长的假期了。
  然而,秦国现在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没错,其他国家却不是这样。
  在接收了韩国与赵国之后,他们终于暂时停下了前进的步伐。
  韩国还好,只剩下几个小城市,但是赵国,那可是很大一个国家,国民对秦国又素有仇怨,并不是把地方打下来就可以放着不管的。
  在战争过后,需要的是合理治理,想要让赵国人完全消除对秦国的仇恨,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起码在这一代是如此。
  但嬴政并不是暴君,所以他也绝对不会把赵国看他不爽的百姓全部杀了的,战国时代的劳动力多么珍贵啊,有时间杀人还不如让他们都去服役。
  秦王正在完成中的工程太多了,急需大量人手,现在只要是没有犯必须以死才能抵消的罪行,都是可以一服役抵消的。
  免费劳动力啊,对人手不管怎么样都不足的秦国来说,简直就是求之不得。
  所以,秦国在原赵国领地干的事情也不过就是商铺进驻,宣布法律,开设学校这种事情,至于没事找事,甚至敢袭击商铺的全部送去服役了。
  还有些在战后不安好心,在街上偷鸡摸狗的地痞流氓更不用说,只要被秦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