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兰玉庶》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芝兰玉庶- 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付新刚要出去,罗辉眼尖,就见着绣燕从耳房出来,连忙一把将付新又拉回到花架子底下。
  就见小丫头告诉绣燕,说看见付新从屋里出来,到蔷薇花架子边上,就不见了。
  绣燕一听,就要往花架子这边来。
  付新大惊,拉着罗辉地手,紧张昨都抖了起来。
  瞪着大眼睛,瞅着罗辉。
  像是在让罗辉拿主意。
  罗辉给付新打手势,一面往外丢石子,吸引她们的注意力。
  一面让付新从别一面钻出来,然后假意地在看花。
  绣燕已经喊了付新数声,待走到花架子跟前,冷不丁地看到付新,嗔怪道:“你这孩子,怎么老奴喊都不回一声?”
  付新怕绣燕往罗辉呆的那面看,拉着绣燕的手道:
  “没有,我就是看着花都要凋谢了,感觉可惜。再说家里老出事,我就想得出了神,一时没注意。咱们走吧,我也出来好一会儿了。武姑姑又要说我偷懒了。秀姊现在是越发的认真了。”
  绣燕奇怪地瞅了眼花架子,没看出什么来,便也就没多心地陪着付新回去。
  付新背着手,给罗辉打手势,让他也赶快开溜。
  罗辉不由得又笑了。

  ☆、第二十五回 22(狗咬狗)

  果然之后几天,赵夫人虽然仍然对着付新笑,但却明显压抑了许多。
  话也不多了,也不再提天香草的事。
  付新从边上瞧着,也不敢多问。
  只是想着法的,说些个有趣的事来,逗赵夫人开心。
  好在太医说,付琏的病已经这么些年,再拖个一、二年的,也没什么大事。
  就是多造些罪而已。
  赵夫人重又燃起了希望,自己私下里算计着,天香草当年的,最早也要上了冬,才制成,等到商队运到京上,只怕也得开春了。
  于是乎,憋着力气,等着买来年春在的天香草。
  只是有人欢喜有人忧,柳姨奶奶见付亮从她手拿的钱,答应说过些日子会翻倍还她。
  可日子一天天过去,从夏等到了秋天,还不见付亮提钱的事。
  柳姨奶奶急了,连着问了付亮几次。
  付亮也没想到事情会这样,因此上,周家出事之后,付亮也是吐了口老血。
  他倒是想得开,反正那钱也不是他的。
  但柳姨奶奶不干。
  开始时,日子尚浅,倒也没什么。
  可越到后面,柳姨奶奶越急。
  在问了几次,付亮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来之后,柳姨奶奶就急了。
  那是她辛苦冒着危险,截留下来的。
  容易吗?
  那是柳姨奶奶打算着,将来付国公死了,她带着那钱,与付亮后半辈子的依靠。
  就这样,不声不响的没了?
  付亮在实在拖不过去的情况下,直接告诉柳姨奶奶,那钱没了之后。
  柳姨奶奶当时一声不吭地,就晕了过去。
  虽然付亮是柳姨奶奶的心尖,打不得,骂不得。
  但钱没了,也等同于剜柳姨奶奶的心一样。
  柳姨奶奶自那以后,便就病了。
  拖拖拉拉,每日里唉声叹气,医生换了多少个,却也不见好。
  付国公急得,舍脸子去太医院求个老太医来,给柳姨奶奶看。
  被武老太君知道之后,又将付国公喊了去,骂了个狗血淋头。
  付国公面上讪讪地。
  但柳姨奶奶这是心病,就是神仙来了,也没则。
  后来,付国公听说高姨娘也病了,非说柳姨奶奶的病,是高姨娘带累的,便就动了心思,想让高姨娘搬出国公府,给柳姨奶奶躲病。
  还请了个道士来家里做法事。
  结果付亮和付悦两个,算计了半天,他俩个倒是先快斗了起来。
  高姨娘病得重,那是实病,不似柳姨奶奶心病。
  要真挪地方,一个不好,就有可能再回不来了。
  虽然高姨娘帮不上付悦什么,但现在,付悦国公府也没个依靠,还是需要高姨娘的。
  因此上,付悦倒是做了一件,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来。
  就在付国公趁着大家伙给请早安的空,提出让高姨娘挪动的事。
  付悦竟然突然硬气了起来,据理力争地,不同意高姨娘挪动。
  赵夫人也不出声,也不搭言。
  她说不管高姨娘的事,就果然问也不问一声。
  现在接星苑的一切,全都付宽管着。
  若哪天付宽回来的晚些,或是出去的早些,忘了安排高姨娘的吃穿用药,那就断顿呆着。
  任着牛婆子、付悦上赵夫人这头磕破了,赵夫人就是眼皮子不抬,只轻声地说一句:“去找世子爷。”
  赵夫人是再不换样的。
  无论你跟她说什么,高姨娘如何着急、可怜,赵夫人始终就这一句:“去找世子爷。”
  因此上,这一次,碰见这事,赵夫人也是作壁上观。
  眼皮子不抬一下,全当自己没在场。
  付新自然是向着赵夫人的,所以,也就跟着赵夫人站着,垂头不说话。
  倒是武老太君,因为成心要跟柳姨奶奶过不去,向着付悦说话,又将付国公狠骂了一回。
  弄得付国公在孩子面前丢了面子,将付悦记恨上了。
  家里闹完这一出之后,赵夫人高兴了好些时候。
  付悦便就自此,夹起尾巴做人,老实多了。
  再说,也得侍候高姨娘的病。
  也就没有时间做妖。
  很快到了崔家赏菊的日子。
  前一天,付新和武琪请了假。
  到了这天一早,赵夫人早早的预备了马车,跟随的丫头等都安排好。
  由于赵夫人这次,这般的慎重。
  付新不由得紧张起来。
  就怕自己的一言一行,失了分寸,让人笑话了去。
  付新先由绣燕,和着春杏等四个大丫头陪着,去了赵家。
  与崔太夫人会齐了,才出发去崔家在长安城外的别院。
  付新自上次来赵家之后,便就再没来过。
  此时见了崔太夫人,自然是磕头,请安。然后,顺嘴便就问了小土蕃狗的事。
  崔太夫人显然非常喜欢那一对小狗,一提起来,便就笑不拢嘴。
  崔太夫人带着的,赵府上次得了第一的小娘子。
  钱夫人的小女儿,名叫赵芝。
  在赵家女孩儿里,行三。
  付新笑盈盈地冲着赵芝喊了声:“三姊姊好。”
  赵芝笑道:“五妹妹好,怎么这么些日子,也不来家里玩?”
  付新笑道:“每日里上学,没有空。”
  表姊妹两个,有说有笑地。
  崔太夫人自己乘一辆马车,而赵芝,则就坐付新来时乘的马车。
  赵芝也是一个婆子,四个丫头。
  与绣燕几个一块儿,挤在了最后的一辆马车上。
  崔家别院,出了京城的南门,临着曲池不远处,号称百里。
  付新坐在马车里,从车窗帘处往外望去,一带的河卵石彻的墙,蜿蜒绵长。
  从这墙上,就能想像里面有多宽阔。
  付新忍不住问道:“三姊,果然有百里菊园?”
  赵芝轻轻地笑了。
  那笑,多少有些轻蔑的意思。
  付新看得有些糊涂。
  在她接收到的信息,好似崔家这个宴会,很难得的。
  一般人都出席不了呢。
  赵芝沉思了下,并没有直接回答付新的话,而是慢条斯理地说道:“我说你,还是别抱太大的希望。”
  付新笑道:“三姊别笑话我,三姊也知道,我是从广陵出来的,没见过什么事面。一会儿到了菊园,有个什么不懂的,可提点下我,别让我出丑。”
  赵芝笑道:“你别紧张,去年我就来了,所以知道。没咱们什么事,哎呀,说也说不清楚,等你进去了就知道了。”

  ☆、第二十六回 风劲传香日已期 秋花还是旧时姿 1(不相衬)

  付新听得有些懵懂,赵芝又是一副不愿多言的模样。
  而付新自忖,与赵芝不是特别的熟。
  就不好意思追着人家深问,只得自己一个人,暗自纳罕。
  付新倒没对这次宴会报多大希望,只是好奇而已。
  平日里,付芸几个,偶尔提起,她有机会来崔家的菊花宴,就一副非常羡慕的模样。
  就是今天出来时,付悦看向她的那种,羡慕嫉妒恨的眼神。
  都让付新对今天的宴会,生出一种期待来。
  可瞅着赵芝的意思,好像崔家的菊花宴,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付新想:难道我真是乡下土包子?
  没见过大场面,所以才会这样?
  马车转过路,就到了崔家菊园的前院门。
  由于是郊外,菊园门口非常的阔大。
  一面的大空场,立着数不清的栓马桩。
  付新没想到,乡下别院,竟也是五架的大门,檐顶飞翅平展,底下的家丁一水的,十几二十岁的样子,模样清秀。
  只是穿得朴素了些。
  这倒是可以理解,毕竟崔家是世家大族,又不是暴发户。
  虽然五架的大门大开着,但进出的人,均打东西两面的边门上来去。
  栓马桩上,已经有马栓在上面。
  还有停在一边的马车,有已经卸了马的,还有正在卸马的。
  地面上,全是大粒的沙石,洒上清水。
  马车停到别院的门口,绣燕几个先下来,赶忙去扶付新和赵芝下车。
  然后,付新和赵芝才去到崔太夫人的马车前,请老太太下车,伸手轻轻地搀扶着。
  站在门外迎客的,是崔家嫡出的五子,今年四十岁。一身宝蓝色箭袖便服,不肥不瘦,皮肤微白,一把山羊胡子。
  他身边,还跟着两个年青的小子,十七八岁的模样。那是他的两个儿子。
  崔十郎和崔十三郎。
  崔五爷领着两个儿子,已经站到了崔太夫人的车前面。
  崔太夫人一下车,崔五爷便就打恭道:
  “七姑姑好,一向身子可还硬朗?侄子还担心呢,九姑姑说来,今儿一早上,打发了人来,说是身子不爽利,不能来了。”
  “老九怎么了?我前些时候看她,身子还行。”崔太夫人一听,急忙问道。
  以前在崔家当姑娘的时候,姊妹之间,使个小心眼子,抢个东西,争个宠的。
  现在,都老了。
  嫁人,随着夫家,离京的离京了,在京的,活着的,也没几个了。
  刚嫁人那会,崔太夫人和着这位九妹妹,也曾经不认命的争过。
  但现在,已经挣不起来了。
  谁赢谁输又有什么关系?
  主要是现在,找个能说些老话的人,都难了。
  因此上,崔太夫人和着这位崔家九姑奶奶,老了之后,反倒比年青时候,走得亲近了。
  崔五爷也是面露担心地说道:“来人说,九姑姑受了些寒。唉,现在入秋了,天气不定,一会儿热一会儿凉的,九姑姑自小的时候,身体就不大好,一个注意不到,可就病了。”
  崔太夫人叹道:“到了我们这个岁数,可就万事要精细着些了。她啊,脾气还跟以前一样,想起一出是一出,可怎么好。”
  崔五爷笑了,引着两个儿子管崔太夫人叫“姑奶奶”。
  崔太夫人便就介绍付新和赵芝,让她俩个与崔五爷,还有崔十郎、十三郎打招呼。
  然后有小厮上来,引着崔太夫人,付新和赵芝在边上扶着,从西边门进到内院。
  从里面转出个婆子,和一众的小丫头来,给崔太夫人见了礼。
  有力气婆子推了辆林轮椅来,崔太夫人坐上。
  由着婆子推着,付新和赵芝在边上跟着,往里面走。
  而先前的小厮便就退了出去。
  崔家别院,在京享有盛名,也不是空穴来风。
  但见别院的前面,迎门是一个假山,山上种着松柏等树木。
  边上有漫坡的浅台阶,能环绕到山上。
  山顶一面,有一个小凉亭。
  当然,崔太夫人乘着车,自不能直接从假山上走。
  她们是从左面转过假山。
  但见沿途种着竹子,青翠喜人。
  里面的路,全是青石子漫的。
  蜿蜒曲折,渐进深入,听着风过竹林,听着耳边的飒飒声,却更觉得静了。
  隔个十几二十步,便就会有石墩,石桌若在竹林子里,或在竹林子边上,供人休息。
  等走出这段幽径,眼前豁然开朗,一溜的茅舍,便就出现在了眼前。
  茅草顶上,长着翠绿地狗尾草,而毛舍的窗子,也全是纸糊的。
  除去入门的道外,两面全都种着菜。
  架子黄瓜、豆角等物。
  从竹林子里,就时不时的见到散养着的鸡。
  慢悠悠地踱步,时不时地啄两下地。
  再不时地,“咕噜”两声。
  付新她们来得比较早,客人来得不多。
  这便就是崔府别院,待客的主院落。
  而茅舍后面,便就是号称延绵百里的菊园。
  门口有丫头婆子进出。
  见崔太夫人几个过来,有丫头赶忙往屋里进。
  也有丫头婆子迎上前来,�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