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校尉战战兢兢上前,“昨晚是卑职当值守南门。”
崔破军怒斥他道:“昨晚有人竟能从西南角翻墙入城,这是你的失职。推下去,重打一百军棍!”
十几名士兵将校尉拖了下去,崔破军感觉守城还是存在漏洞,尤其是夜间,如果李世民的军队是在夜间偷袭,那就危险了,他必须要堵住所有的漏洞。
他当即令道:“命所有校尉以上军官前去军衙议事!”
。。。。。。。。。。
三天后,李世民率七万大军抵达了霍邑县,七万大军中除了从关中带来的五万军队外。其余全部是河东各郡的军队,李世民吸取了李叔良军队被各个击破的教训,不再分兵北上,而是集中兵力北上太原。
李世民军队的大营在霍邑县以南三里外扎下,一顶顶帐篷整齐有致,延绵数里,中军大帐内。李世民正在和副将屈突通、军师房玄龄、行军司马长孙无忌以及粮草辎重总管武士彟等四人商量北上太原的计划。
李世民有些忧心忡忡,背着手在大帐来回踱步,他刚刚接到探子禀报,霍邑县已将城门关闭,在城门口悬挂着二十几颗人头。正是他派去埋伏在霍邑县的斥候,不幸的是。他还得到了另一个消息。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我刚刚得到探子的另一个消息,高壁岭那条小路已经被丰州军用巨石封死,现在我们除了硬攻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能拿下霍邑县。”
他又看了一眼副将屈突通,见他一直沉思不语,便笑道:“屈突老将军,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屈突通进河东以来便一直比较沉默,河东的旧日景物令他伤感,才短短数月,他便感觉自己已经到了下辈子,往事竟离他那么遥远,他也明白李渊表面信任他,但实际还是对他有防备,所以他尽量低调,不参与决策。
而现在是李世民主动问他,让他不能不回答,屈突通犹豫一下便道:“我再考虑太原之事,以我对杨元庆的了解,他现在应该已经拿下太原,我们北上,是否能夺回太原?”
几个人都愣了一下,李世民连忙问他,“何以见得太原已经失守?”
“在河东郡时,秦公告诉我,杨元庆对太原引而不打,我心中就有些不安,因为杨元庆是谋定而后动之人,从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之中,他不可能不知道我们北上,既然如此,他还不慌不忙,对太原城引而不打,我便感觉他其实已经有攻下城池的把握,只是在等时机。”
大帐里的人都沉默了,众人不得不承认屈突通说得有道理,长孙无忌又道:“屈突将军只是说杨元庆有拿下太原的把握,但并不代表他现在就已经拿下太原城。”
屈突通苦笑了一下,“如果我们用一天的时间拿下霍邑县,骑兵最快只要两天便能赶到太原城,那么我们有可能在三天内赶到太原,杨元庆也明白这一点,他还需要控制住太原,进行应战准备,三天时间对他太紧迫了,他不会让自己这样被动,所以我认为他此时已经拿下太原,正在积极备战之中。”
李世民走到地图前,凝视着地图,他觉得屈突通说的是对的,其实屈突通心里什么都明白,他应该多和屈突通沟通,这一路来冷淡了他,是自己的最大失误。
想到这,李世民又回头柔声问屈突通道:“我想请教老将军,如果我们继续北上太原,老将军认为我们胜机有几成?”
这个问题确实难以回答,沉思良久,屈突通才缓缓道:“我说两件事吧!第一件事是在大业九年,杨元庆势力南扩关北六郡,我奉圣上之命率五万军回击杨元庆的南侵。当时圣上全权委托我,我甚至可以伺机夺回丰州,但我却一直驻兵延安郡,始终没有和杨元庆发生交战,因为我知道我的后勤跟不上,如果开战我必败无疑,与其大败,不如给圣上保留五万军队实力。所以我隐忍两年。最后证明我的是对的,我的五万军成为了洛阳主力。”
屈突通说得很含蓄,他其实就是告诉李世民。如果是他,他不会和杨元庆打这一仗,而是会把军队保留下来。
李世民明白屈突通的意思。沉吟片刻他又问:“那第二件事呢?”
“第二件事我要给秦公看一样东西。”
屈突通走到帐门口,吩咐士兵几句,士兵立刻向他的营帐奔去,片刻屈突通的亲兵捧着一样东西走来,像是一个盘子,三尺宽窄,上面盖着一块布。
亲兵小心翼翼地将物品摆放在桌上,众人都围了上来,屈突通掀开盖在上面的布。众人顿时一片惊呼,竟然是一个地形盘,上面山川地形和城池都是用泥塑而成,惟妙惟肖,房玄龄看了半晌,忽然认出来,“这是河东郡吧!”
屈突通点了点头。“这是我自己亲手制作,做得很粗糙,但我认为这种地图比普通纸地图更有军事意义,他能非常清晰地告诉我们如何行军打仗,如果用这种泥塑地图作战。取胜的把握就大得多。”
李世民目光紧紧盯着地图,良久他轻轻叹息一声道:“我知道东汉马援曾撮米为山。但从未见过实物,今天开眼界了。”
他又看了一眼屈突通问:“这是屈将军想到的妙法吗?”
屈突通摇了摇头,“这就是我想说的第二件事,这是杨元庆的军中之物,我曾抓到一名丰州军斥候,他告诉我,在杨元庆的中军大帐中,就有完整的河东、关中、河北的泥塑地图,长有三丈,宽两丈,杨元庆从来就是用这个地图部署战局。”
大帐内再次沉默了,屈突通还是没有明说,依然含蓄地告诉大家,杨元庆不仅有高明的作战地图,更重要是,他早就着手准备谋取河东了,他们面对的是一个有预谋、有准备,实力强大的敌人。
战还是不战?
。。。。。。。。
众人都退了下去,中军大帐内只剩下李世民和房玄龄两人,房玄龄是被李世民叫住。
李世民长长叹了口气道:“我从小最崇拜之人就是杨元庆,我还依稀记得第一次见他是仁寿四年,在咸阳一家酒肆里,那时我才六岁,我对他的兵器很感兴趣,那时他才十五岁,他的破天槊就有一百多斤,他说他最厉害的不是兵器,我当时以为他是说弓箭,长大后,我才明白,他最厉害的不是器,而是兵,统千军万马之兵。”
一缕阳光透过帐顶的油瓦照进大帐,照在李世民脸上,他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之中,房玄龄没有打断的思路,坐在一旁静静听他述说。
“几年前在涿郡,他曾告诉我什么叫帅箭,帅者,谋定而后动,一切在掌握之中,我当时觉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可实际上做起来却很难,比如这一次,父亲逼我出征,不给我时间从容部署,使我出兵进军都很仓促,前几天刚派去霍邑郡的斥候被斩杀,如果能早一个月部署,那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动。”
李世民目光转向房玄龄,目光里有一种深深的忧虑,“我是匆促应战,而杨元庆是从容部署,不瞒先生说,我心中一点战胜他的把握都没有。”
。。。。。。。。。
【看完投一张推荐票!!】。。
卷三一入京城深似海第三十七章被迫南撤
更新时间:2012113017:32:41本章字数:4717
房玄龄跟随李世民的时间不是太长,但他比谁都了解这位年轻的主帅,房玄龄能理解他心中的那种无奈和忧虑,他知道李世民不愿意两线作战,想放弃河东,但是李渊却不肯,这其实就是一种为将者的痛苦,明知不可为而被迫为之。
“你要站在你父亲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难道他不知道两线作战的艰难?他也知道,但是他要谋全局,他的目光是天下,如果失去河东这个屏障,就会使关陇处于一种威胁之中,尤其是杨元庆这样的强势枭雄,河东是你父亲的起家之地,是帝王的基业,它就像是你父亲的孩子,无论如何他都舍不得放弃。”
李世民叹息一声,“我知道他舍不得,可是我们为了这个舍不得而付出了太大的代价,我叔父阵亡,两万精兵失去,我估计太原的五万军队也完了,还有我手上的七万军队,最后我还能保住多少?不能为了一个舍不得就毁了我们的天下之梦。”
“可是你若一战不打,一点营救兄弟的姿态都没有,你怎么向父亲交代?”房玄龄一句话点到了根本上。
李世民望着帐外的天空,他慢慢站起身下达了命令:“传我的命令,命尉迟恭为主将,率两万军攻打霍邑县。”
。。。。。。。
‘咚!咚!咚!’战鼓声敲响,号角呜咽,两万唐军携带数十架攻城梯向霍邑城汹涌杀去。
霍邑城高三丈,用巨大的岩石砌成,墙的正面十分光滑,大石块垒得密密实实,找不到可落脚攀登的接缝,高墙顶部外凸,犹如海浪冲刷而成的悬崖,城墙上十分宽大,足可以并排走三辆马车。
五千丰州隋军便部署在两里长的城墙之上,他们进行了充足的准备。不仅有数十万支箭矢,也有有几千桶火油,还有三百架床弩,可将三尺长的大箭射出数百步之远,只需三名士兵便可以操纵。
霍邑县东城紧靠悬崖,无从立足,西城百步外便是滔滔汾水,城下乱石嶙峋。也无法组织攻城。只有正南面和正北面有空旷的地带。
崔破军很清楚敌军不可能从北面杀来,在他北城墙上只部署了三百余名警戒士兵,其余五千人都在南城防御。霍邑县本身没有护城河,但为了保护城门,就在几天前。隋军在城墙前挖了一条宽两丈深一丈的旱沟,里面布满了尖利的枪刺,拉起一座高高的吊桥。
“床弩准备!”
崔破军见敌军前锋已冲到五百步外,他下达了命令,三百架床弩同时绞动弓弦,一根根大拇指粗,长达三尺的大箭迅速放进了箭槽,放箭士兵手握悬刀等待着射击的命令。
床弩并不是放在城垛上,而是在城墙后端筑造了三百座高达六尺的城台。这实际上是用来安置投石机的预留台,但投石机来不及从丰州运来,便用来放置三百架床弩,床弩长七尺,宽四尺,巨大的弓臂长有八尺,必须用双绞盘上弦。两名士兵负责绞弦,一名士兵负责放箭和发射,这种床弩经过丰州军器署改良,可以同时射出三支大兵箭,是守城的利器。
崔破军目光紧紧盯着汹涌杀来的敌军。密密麻麻的攻城士兵铺天盖地,俨如一张巨大的黑色地毯铺在旷野里。
这时。敌军已冲到三百步外,已经进入了床弩的有效杀伤射程,崔破军大喝一声,“发射!”
城头鼓声大作,三百架床弩同时发射,近千支大箭强劲凌厉地向敌军射去,兵箭强大的穿透力射穿了盾牌和铠甲,血雾蓬起,惨叫声响成一片,近千人栽倒在地,很多箭甚至射穿了两人。
当攻城唐军冲到两百步时,床弩第二轮箭再次发射,大箭射进密集的人群中,士兵们哀嚎倒。
尉迟恭见城头两轮箭便阵亡一千五百余人,他眼睛都红了,挥刀大喊:“秦公有令,冲上城头者官升一级,赏钱千吊!”
一万八千唐军终于冲到城墙前,弓箭战骤然爆发,城上城下密密麻麻的箭矢布成一幕巨大的箭网,将天空的遮蔽了,城上不断有士兵中箭,惨叫着跌下城头,城下死尸累累。
一架架攻城梯搭上城头,成群士兵向城头攀爬进攻,两边箭如急雨,从两边射向梯上敌军,但攻城梯宽达六尺,三人同时登城,两边之人用盾牌护卫侧翼,中间一人也用盾牌正面顶住,大石砸下,前面人翻滚着坠下次城头,后面之人又紧接着冲上。
崔破军见敌军攻城顽强,不肯退却,便下令道:“用火油烧梯!”
命令下达,一桶桶火油迎头浇下,大火轰地燃烧起来,火舌顺着攻城梯迅速向下蔓延,城梯上的士兵身上也燃烧起来,惊恐得大声惨叫,不顾一切地向城下跳去,很多人都直接摔进旱沟,被尖利的枪头刺穿。。。。。。
远处一座土丘上,李世民带着数十名战将在观战,望着城墙上和城下一片火海,将领们的眼中都充满了震惊,他们都是第一次亲眼目睹了丰州军的火战。
李世民默然无语,心中却无比痛惜,这都是他的精锐之军,却为了给父亲一个交代来送死,攻下霍邑县又如何,难道他还真要去反攻太原吗?他终于叹息一声,下令道:“传令收兵!”
‘当!当!当!’
收兵的钟声敲响,剩余一万六千余士兵如潮水般地退了下来,尉迟恭满面羞愧,上前单膝跪下请罪,“卑职损兵折将,攻不下城池,请大帅责罚!”
李世民摇摇头,“非你之过,收兵回营!”
大军撤回了大营,仅仅两个时辰的攻城战,便死伤四千余人,这个损失令李世民闷闷不乐,刚到中军帐,便有亲兵来报,“禀报大帅,河东郡紧急快信!”
李世民精神一振,回头急问:“信在哪里?”
一名亲兵将一封快信送上,李世民打开快信匆匆看了一遍,不由又惊又怒,他的兄弟元吉已经走西面的文城郡逃到了河东郡,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