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时,冯双礼便技巧性地躲过无数流矢擂石,登上了城头。
“冯将军已经登城!众将士,随我一起攻上去!”眼尖的马进忠立时狂吼起来,激励着麾下士兵奋勇登城。
在弓箭手如蝗的箭雨掩护下,百多名大西军士兵正簇拥着几颗新伐的大木对城门发起重重地撞击。
每一次冲撞,都带起悸动人心地闷响,那沉重的撞击仿佛让城墙也跟着震动了起来。
“擂木滚石、沸油沸水,全部砸下去、倒下去!”
“千万不能让他们撞坏城门!”城楼上,屯齐一面大声招呼着麾下士卒,一面亲自冒着敌军的箭雨将一块块大石扔向城下。
“大人!”突然间,一名士兵飞奔上北城楼,语气急促地向屯齐禀报道,“城内有贼人做乱,正在冲向东门,想要开城门放敌军进城!”
“什么?”屯齐面色大变。
第八十章 宝庆战役(中)
东门有贼兵作乱?屯齐惊声说道,“有多少人?”
“有好几百人,东城地守兵已经有些顶不住了,王将军请大人尽快派兵增援!”
怎么会这样?屯齐心神大乱,一时间楞住了。
大西军四面同时攻城,已经让屯齐应付得相当艰难,但一时之间,倒还没有落城的危险。
但此刻,外敌尚难退的情况下,居然又起内乱,这突起的变数让屯齐顿时茫然无措起来。
“大人,大人……!”传信士兵焦急地唤着屯齐。
“呃~!”回过神来,屯齐猛一咬牙说道,“你且去回报王将军,让他无论如何也要顶住,我这就带人过去增援平乱!”
“是!”
不多时,屯齐亲领2000多名士卒急匆匆地赶至东城。
此时,城门处的战斗已至白热化,驻守西城的守卒一面要抵御城外敌军的冲城,一面又要与城内做乱的贼人交战,渐渐已控制不住局势。
百多名家兵模样地叛军一步步地向城门逼近过去。
“杀!”屯齐一声厉喝,率军迅速加入厮杀之中。
增援兵马的赶到,使东城守卒心神大定,立即配合屯齐奋勇绞杀起叛兵来。
“屯齐来了,快把城门打开!”焦急的高呼声不断从响叛军中响起,似乎对屯齐的到来颇为顾忌。
“竟敢内通外敌,老子宰了你!”屯齐势如疯虎,当先疾冲入叛军中,手中大刀左劈右砍,每刀落下皆要溅起一抹鲜血。
连续有十余人被砍杀后,叛兵一见屯齐至无不回避。
“快来人挡住他!”转眼之间,屯齐已杀至跟前,不禁令叛军的首领王文惊骇欲绝。
王文忙不叠地招呼手下家兵前来护卫自己。
“哼~~!”伴随着一声怒哼,屯齐箭步向前,径直朝王文扑杀过去。
屯齐凶悍的气势让几名王文家兵骇得不自主地奔逃开去。
“叛贼。死去!”屯齐毫不犹豫,手中大刀斜线斩下。
吓得腿软的王文根本无法闪避,“噗!”地一声,面现无限惊骇地头颅疾飞而起。
屯齐一把抄住王文头颅,高举在手,厉声怒吼道,“贼酋已死,降者不杀!”
就在屯齐铲平叛乱时,城头激战异变突生——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之后,西城城门被撞了开来。
屯齐一走,在大西军猛烈的攻击下,西城门终于被攻破。
看到城门在撞车撞击下,破裂。
孙可望脸上流露出兴奋异常的神色,大吼一声说道,“破城就在此时,给我杀!首入城者官升一级,赏白银三十两,攻破宝庆城,大军大索三日!”
“冲过去,杀!”冯双礼一马当先,挥舞着手中的大刀,不断呼喝着麾下兵卒跟上去。
“杀!”片刻之间,喊杀声震天的响起。
无数的大西军拼命向城门涌去。
“杂鱼,给老子滚开!”杀入城内后,冯双礼意气风发地挥刀斩杀一个又一个清兵,策应着身后士兵的登城。
“哼~!”一声轻哼从右侧传来,随即便是一股凌厉的刀风径直袭向冯双礼的腰部。
“铛!”促不急防之下,冯双礼后撤两步,挺刀相迎,对方刀上传来的大力让他眉头不由得微微一皱。
“屯齐!”冯双礼恶狠狠地看着袭击自己之人,厉喝一声说道,“只要宰了你,宝庆就归我们了!”
话音未落,冯双礼手中大刀便以雷霆之势劈向对方。
“大言不惭!”急急忙忙赶回来的屯齐冷冷地回了一句,毫不示弱地挥刀迎上对方。
眼见不断有大西兵跟随在冯双礼身后杀入城内,清兵被杀的步步后退,已经由溃败的迹象。
宝庆城拿下,清军被我歼灭,整个湖广都是本王的了,我才是天命之人!
“哈哈哈……”孙可望不由得放声大笑起来。
“嘟~~嘟~~!”低沉的牛角战号声突然从北方响起,雄浑悠长的声音回荡在天际间。
随即便是一阵隐隐的轰隆声迅速地朝大西军后阵接近过来。
“骑军,哪里来的骑军?”战阵经验丰富的孙可望愕然地转头北望。
北面约1000米开外,黑压压的一支骑军正列成攻击的锤形,疾速奔驰而来。
一眼望去,如汹涌澎湃的黑色波涛席卷而来。
转眼之间,这支骑军已驰近了约300步,孙可望甚至已经可以看清对方的旗号——在骑军最前列,一面迎风招展开来的墨色战旗之上,只写着一个字——一个斗大的“清”字。
眼见越来越多的大西兵登上城头,屯齐正自心焦不已,眼看宝庆就要被攻破时。
突然在北面响起的熟悉牛角号声给了屯齐希望。
“铛!”奋力一刀劈退冯双礼后,屯齐既惊又喜地低呼一声——援军,在最关键的时刻赶到了!
“众将士,援军已到,随我将敌军赶出城去!”屯齐高举长刀,激昂兴奋地狂吼起来,“杀!”
“杀!”城上原本陷入苦战的清军士卒,听的援军赶到的消息,尽皆信心大增,随着屯齐一齐暴喝起来。
“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
突发的变故令孙可望措手不及,毫无心理准备的他,听着漫山遍岭的喊杀声,望着原以为是囊中之物的宝庆城,竟然突然杀出一路清军援兵。
孙可望立时感觉浑身上下一片冰凉,面色苍白无比,眼中充满了恐惧和惊慌,一时间竟忘了下令。
第八十一章 宝庆战役(下)
排山倒海的呐喊声从后方汹涌而来,只见无数的清军像蝗虫一样席卷而来,目力所及,漫山遍野尽是清军!
“杀!”
冲在最前面的鳌拜大吼一声,手中大刀狠狠斩落,同时一拨马头,斜斜地冲上大西军的侧方。
“杀!”
五千满蒙八旗轰然回应,声如炸雷,数千只铁蹄搅起漫天碎雪,如滚滚铁流瞬时杀过了大西军后军,然后继续往前冲刺。
最前面的骑兵手中齐齐扬起手中的大刀,几千把锋利的大刀夹带着冰冷的寒光,锋利的冷辉令天空的灰暗都为之消退。
一触即溃,完全的一触即溃!
大西军两大战将冯双礼、马进忠都在宝庆城中,孙可望陷入魔障中,大西军一时无人组织。
心惊胆寒的大西军士兵面对鳌拜麾下,清军最精锐的八旗骑兵强力冲杀,原本就相当混乱的队型,立时便被冲得东倒西歪。
纷飞的残肢、四溅的鲜血、翻滚的死尸……种种震撼的景象,大西军士卒不禁目瞪口呆,半点抵抗的意志也无,脑中残留的唯一念头就是——逃,逃离这个杀戮战场!
最前方的数千人首先一哄而散,疯狂而惊惧地厉呼哎号着,径直朝山下亡命奔逃。
队伍后列的士卒也身不由己地被挟裹着,一冲而散。
“乒乒乓乓!”夺路奔逃的士卒不住地将手中的兵器丢弃与地,恨不得能够背生双翼,直接飞离这个可怕的地方。
逃兵惊醒了痴呆的孙可望。
“不要逃!不要乱!给我顶住,谁敢再逃,就地格杀!”孙可望领着自己的数十名亲信,死命地呼喝着,试图将“溃堤”一般的士卒收拾过来!
但他的所有努力都是徒劳的,一心只想着逃跑的士兵,几乎没有一人能听得进他的话,停下溃逃的步伐。
孙可望挥刀斩杀了十几名不听命的逃兵,见仍是毫无效果,无奈之余又是愤怒异常,强烈的怒火充斥着大脑,心中一急便不顾一切地策马上前,要与强袭而至的清军接战起来。
孙可望的亲兵看到忙拉住他的马绳,急劝道:“王爷,此战已无可挽回。如今撤退尚为时未晚,若再拖延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这……”孙可望略一犹豫。
“事急矣,王爷莫要在迟疑,大局为重!”亲兵厉声呼喝命令道。
孙可望近似绝望地哀叹,随即声嘶力竭地狂吼道,“撤,撤,向西撤!”
听到撤退声后,大西军彻底地慌乱了起来。
车辕、马匹胡乱地转向,乒乒乓乓地撞做一团。
车撞人、马撞人、人挤人、人踏人……场面混乱不堪,惊呼声、哭喊声、惨号声……各种声音响成一片。
紧跟在逃跑的大西军身后的八旗骑兵,更像是虎入羊群一样。刀光闪烁,大西军哀嚎连连。
……
逃往已经好两天了,全军一退再退,一败再败,从宝庆逃到永州,出征之时,浩浩荡荡十几万大军,现在只剩三万残部全部驻守于此。
夜宿荒山,士兵们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昨天刚下了一场大雨,到现在还是飘飘洒洒落个不停。
地上满是泥泞,当兵的也是不管不顾,只搂着手中的铁枪长矛,睡的十分香甜。
不睡能如何?今日倒下,且不管他娘的明日是死是活,当兵吃粮,仗打到这个份上,已经对得起孙可望,对得起军饷吃食!
败到这个模样儿,若不顾虑是孙可望之前的威信,这些骄兵傲将早就造反了。
孙可望在军帐中闻远远有哭声,叫亲兵私下去探听。
大西军一些败兵睡不着,聚集在一处。哭诉丧兄失弟,弃伴亡亲之苦,各各捶胸大哭。
一些人不由地骂道:“若是李将军领兵,我等怎遭此祸!”
不少人呼和道:“是啊,孙可望本事不如人,就只会嫉妒贤良。如果是西宁王带兵,说不定现在我们都已经打湖广了。”
……
亲兵将士卒的怨言回报给孙可望时,他听到有些悔意,对手下大将冯双礼、马进忠说道:“吾不听孰言,致有此败。吾今归去,羞见此人。”
冯双礼忙劝道:“胜败皆乃兵家常事,自古便未闻有百战百胜之人。王爷不可自弃,我军还有三万大军,只要我军汇合西宁王的七万大军,未尝没有再战的机会!”
听到冯双礼说西宁王又七万大军时,孙可望双目闪过一道寒光,久久沉默不语。
……
击败了大西军,成功解围。
宝庆城内,清军举行了盛大的庆功宴。
坐席下,清军将领搂着在城内搜集的良家女子一边亲热,一边大口喝着烈酒,好不自在。
坐席上的清军一众高层却是静静地喝着酒,不说话。
好一会儿,心急地鳌拜重重地将酒杯砸在案桌上,喝到:“洪老头,我追杀大西军正痛快时,你为什么要鸣金退兵。浪费了歼灭贼首的大好时机!”
其他人,洪承畴可以不理会,但鳌拜是顺治福临的心腹大将。
顺治福临派遣他来当副将,未尝没有监督洪承畴的意思。
听到鳌拜的责问,洪承畴解释道:“鳌大人,大西军本非铁板一块,孙可望和李定国相互对立。孙可望军略不如李定国,如果我军杀了孙可望,那么大西军上下就唯李定国马首是瞻。到时,大西军必然是我大清的劲敌,再想剿灭就难了。”
鳌拜听到愤愤说道:“我大清铁骑纵横天下,所向无敌,何惧贼兵!”
洪承畴沉声说道,“诸位皆已知晓,郑海贼已经北上进击我大清腹地,而今江浙两省已然沦陷,安徽亦恐是朝不保夕。若不能尽速将寇犯的郑贼寇击灭,则大清不得安,百姓不得宁。我才鸣金收兵,绕过孙可望一命。孙可望善嫉,只要我修书一封孙可望,挑拨他与李定国的关系,其必互相残杀,大西军不足为虑。可虑的是郑家军,吾意返师东线,收复失地!”
第八十二章 血战(上)
“什么?!”郑成功被陈永华这这句话吓着了,“现在我军形式不是一片大好,怎么会有危险?
陈永华叹了一口气说道:“大将军,正是这种想法,把我们带入险境的!”
郑成功有些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