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郑成功要将鲁王送到永厉那边,姚启圣和陈永华齐声喊道:“不可,大将军(院长)!”
听到自己手下亲声反对,郑成功疑惑地问道:“为什么?”
姚启圣意示陈永华出声帮郑成功解惑,陈永华知道姚启圣是有意让自己在郑成功面前表现一番。
陈永华谢过姚启圣后,说道:“院长,鲁王此人对我军还有大用。永厉他日觉得院长功高盖主,妄图行行飞鸟尽,良弓藏之事,院长也可以以鲁王的名义行废帝之事。而且万一永厉不幸遇难,那鲁王就是最能获得其他忠君义士的认同皇上人选,到时院长可奉国家以征天下。所以将鲁王监控在杭州,对我军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郑成功听到看向姚启圣,姚启圣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陈永华的计策。
郑成功看到首席军师都认同,说道:“既然这样,那就在杭州给鲁监国找个好地方供着呗!只是他的手下该怎样处理?”
陈永华说道:“院长,鲁王的那些步兵都是乌合之众,不值得一提。唯有张名振手下的两千水师才需要重视。院长对于鲁王的将领,一方面保留他们原来的爵位,派遣亲鲁王的将军,以保卫鲁王安全为由,掌管那些步兵。将两千水师编入自己的军事编制,派亲善我们的王翊接管。这样徐徐图之,就能将鲁王的将士转入了院长藩下。”
姚启圣点头赞同道:“陈参军之计策,正和我意!”
郑成功觉得能不引起纷争,就能吞并鲁王的势力计策不错。
郑成功说:“如此,就照复甫之计策行事!”
陈永华说:“院长,学生还有一事禀告!”
郑成功问:“何事?”
陈永华说:“院长,你兴修水利,蓄养民生,兴办学院,改制科举,教化民众,皆利民利国之法,乃是真心为国之君。然皆有违朝廷之法度。学生恐有馋臣趁机污蔑院长,令永厉对院长心有怀疑,不利于院长大计!”
郑成功听到问道:“那以你之见当如何?”
陈永华说道:“听闻永厉身边宦官王坤其人极贪贿赂,学生愿去广东暗以金帛贿赂,请其周转,当无忧!”
郑成功低头思考了下,说道:“嗯,那你就去广东一趟,不用怕花钱,凡是能用钱解决的都不是问题!”
“是,院长!”
讨论完鲁监国处理方案和收买永厉身边的人后,姚启圣看陈永华没有其他事了,于是说道:“大将军,我军斩杀刘之源,顺利收复浙江,必令天下震惊。吾料满清鞑子定会派重兵前来。一旦我军陷入与满清的苦战时,不利于我军夺取南直隶。”
郑成功觉得姚启圣说的有道理,自己夺取了浙江,下一步定然是要攻打南直隶了。
南直隶当中的南京是大明旧都,政治地位显耀。
一旦将南京拿下了,必能振奋各地汉族官绅士民反清的决心,令满清疲于应对各地的起义。
二来,江南是全国财政的主要来源之地,又是全国的腹心之区,一旦夺得该地,不仅将使明、清在经济实力上发生逆转,而且攻克南京之后趁势收取长江中下游。
到时,以郑家水师的实力,必将造成清朝统治区南北隔断。
自己能看到,满清也能看到。
为了不让南直隶落入我手中,满清只能是派重兵剿灭了。
郑成功问道:“那以熙止之见,我军当如何应对!”
姚启圣说道:“我听闻孙可望,性善嫉。大将军当遣使致书孙可望,请兵伐清,并言大破清军收复浙江之事。言辞中可大可傲慢,轻视孙可望。孙可望见闻后,定会喝令手下将士加紧攻略湖广。倘湖广紧急,满清又有何暇下江南?”
陈永华听到拍手叫好道:“姚尚书计谋甚好,学生愿赴贵州当说客!”
一石二鸟之计,我喜欢!
郑成功点了点说道:“复甫劳烦再辛苦一趟,去广东活动后,再前去一趟贵州,想方设法定要让孙可望加紧攻打湖广,减轻我军压力!”
陈永华忙拱手说道:“是,事态紧急,学生这就动身!”
第四十二章 游说(二)
广东肇庆,刚刚入夜,陈永华就悄悄地登门拜访了宦官王坤。
看到拜帖中夹着郑成功的书信,王坤连忙迎出去,把陈永华接入了内室之中,并屏退了左右。
等到屋内没人了,王坤立即装作不悦的样子说道:“陈大人,你好大的胆子。你竟敢深夜来此。你这不是给我找麻烦吗?若是被有心人看见,这可如何是好?”
陈永华微微笑道:“王大人请放心,我是无名小辈,想必没有人知道我是谁。而且我潜行而来,没人看到的。”
王坤稍作放心说道:“郑将军派你来,有什么事?”
陈永华没有急着说自己的目的,而是解开了自己带来的包裹,从中上取下了一个长盒,放到了桌子之上打开。
只见里面整齐的排列着四十锭的马蹄金。那真是金光灿灿!
王坤看到顿时两眼发直,直瞪着那些金子。
王坤贪婪的样子落在陈永华的眼中。
陈永华心中暗暗的鄙夷:果然是一个贪婪之辈!
打开这个包袱之后,陈永华停下,又随即从包裹中取出了一个锦盒。
这个锦盒一尺来长,两寸来宽。
锦盒一打开,拨开那些包裹的锦缎。
只见锦匣之内,放着十七八颗珍珠。
这些珍珠,每一个都有拇指头那么大,个个浑圆无比,闪着柔和的光芒。
而且,最难得还是这些珠子都一般大小,互相辉映,简直称的上是珍宝!
将带来的礼物都打开时,陈永华才微笑着地说道:“王大人小小薄礼,不成敬意,还请笑纳!”
看到珍珠时,王坤彻底呆住了。
永厉比不上崇祯,可是落难皇帝。
在郑成功、李成栋供奉下,吃穿到是不问题,但用度绝对称不上奢华。
永厉自己衣食都只堪堪饱暖,王坤这做奴才的就更不用说了。
而且很多事情上,永厉都反过来需要安抚郑成功、李成栋这些实际掌兵将帅。
会来巴结贿赂王坤,都只是些小官小史。
王坤自从跟随永厉帝后,没有多少油水。
现在陈永华突然拿出这样贵重的珍宝,王坤眼睛根本移不开,喉咙都口干舌燥,咽了几口。
王坤看着那些珍宝,说道:“我素来敬仰国姓爷,有什么事需要帮忙的,尽管说就是了,我能做到的我一定做到!”
陈永华听到叹声说道:“鞑虏窥窃神器,大明危在旦夕。幸好有大将军、惠国公等忠君之士,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才使得大明如今之局面。如此大好局势,某些人为了一点的私愤,竟然在圣上面前中伤我家将军,真是令人痛心疾首!还望王大人为了天下苍生,在圣上面替我家将军前辩解、美言几句。”
王坤听到忙说道:“此事容易,在下素来敬仰国姓爷,定会在皇上面前辩解的,令那些宵小之徒无法得逞的!”
陈永华笑着:“如此甚好,只是王大人。我家将军拥兵二十余万人,收复闽浙。诚心供奉圣上,四时供给从不短缺。但皇上只是赏封郡王。李大人保驾有功,只是得封一个国公。反倒是孙可望这个叛贼,皇上开恩,不计前嫌收留他。他无寸功,但却是被封秦王,实在难以信服!”
王坤忙解释道:“孙可望贼性难改,秦王是自封的,不是圣上册封的。请国姓爷明知!”
陈永华假装不悦地说道:“孙可望把敕书誊黄布告各地,宣称是皇上册封。大将军相信又如何,闽浙百姓不清楚其中真伪,皆感言圣上处事不公,心生不满。大将军也无可奈何!”
王坤听到脸颊冒微寒,什么闽浙百姓不服,这都是假的,郑成功这是想用闽浙两省的历史威逼皇上。
王坤忙说道:“陈大人,不是我不像帮国姓爷。只是这封王之事,实在不是小的能做主的。”
陈永华也知道王坤的权势有限,不是魏忠贤那种权势滔天的宦官。
陈永华特意点出孙可望,不过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罢了!
陈永华装出一副失望的样子,看着那些珠宝,一副犹豫的样子。
王坤心一下子就提了起来,千万不要反悔啊!
王坤知道如果陈永华要反悔,他除了心里记恨外,根本不能拿陈永华怎么办!
在永厉面前诋毁郑成功,别说笑了。
永厉现在只能依仗的就是郑成功和李成栋两个人了。
万一郑成功一发火,永厉为了平息郑成功的怒火,绝对会毫不犹疑将王坤拖出去斩了。
千万不要反悔啊!
王坤恨不得立马就将这些珠宝抱在怀里,只是他不敢。
陈永华犹豫了一会儿,说道:“王大人,要不这样吧!封王之事就算了,我也不为难你。只是……”
王坤急说道:“你说!你说!”
陈永华说道:“大将军现在率兵北伐,事务繁多,和皇上相隔遥远。军情如火,如果事事汇报的话,只怕会耽误军机。所以大将军奏准设置六官及察言、承宣、审理等官方便施政,同时允许他委任官职,武官可达一品,文职可达六部主事。这样才会更好的平定地方,光复大明。”
王坤听到低头思考了下,大明祖制无异姓封王例,要想劝说永厉册封郑成功为王。难度太大,但如果只是准许设六官,那倒是有操作的空间。
王坤拍着胸口说道:“古代的太尉、大将军本来就有开府之权。现在局势如此,我定会向皇上进言,准许大将军设置六官的!”
陈永华高兴地说道:“一切拜托王大人了,事成之后,定还会有重礼送上的!”
王坤假意道:“我也是为了大明,为了皇上,陈大人,不用多礼!”
陈永华说道:“是是,我省的。王大人,时候也不早了,我先告辞了!”
王坤点了点头说道:“恩,陈大人,路上小心!”
陈永华从王坤府里走出来后,又拜访了几家跟郑成功一向有往来的文官,送上了薄礼后,他们一致表示,会为郑成功说话,赞同设置六官的。
第四十三章 游说(三)
从名单中最后一个官史府中出来,陈永华会心一笑。
设置六官的事情当稳妥了。
其实大将军郑成功以前安排六官也没有向永厉汇报过的,但这样到底名不正言不顺。
万一哪天,永厉发疯了,赏封了别人一个官位,又刚好跟郑成功奖赏手下的官位重叠,到时也会是一件麻烦事。
随着地盘的增大,郑成功需要大量有经验的官史来帮自己治理地方政务。
政法大学的那帮学子还没有毕业,就算毕业后,也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真正有能力担任一地一府的长官。
这段缓冲时间内,就需要旧的文士来帮忙处理政务。
郑成功需要永厉亲自下旨给自己设置六官的权限,就是想笼络这一部分人。
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只要忠于郑成功的政法大学学子毕业,大量进入到朝廷的基层担任职位时。
大将军郑成功就可以不用再鸟那帮腐儒,也不用再鸟永厉了。
永厉现在可没有小孩,那一天永厉碍事了,派个死士干掉他。
到时大将军是想挟持鲁王号令天下,还是打着其他名号自立为王,都不是一件难事!
陈永华走进肇庆城东一处不显眼的郑计米铺,在密室当中,将一个密丸交给了掌柜的。
陈永华什么也没说,掌柜什么也没问。
等了一会儿,陈永华就从后门溜到人群中,消失在人海。
很快米铺就从正门走出一个伙计,推着板车运着几袋米送到了肇庆城内比较热闹的酒楼。
……
就在这短短数日之内,浙江大捷的消息就在肇庆传的满街都是。
可说是自信丰大捷以后大明所取得的又一桩重大军事胜利,肇庆城里内无不欢欣鼓舞。
肇庆行宫,早朝。
永安侯马吉翔上奏:“启禀圣上,大喜啊!微臣刚接到捷报,延平郡王率兵北伐,大胜清军,斩杀定南将军刘之源,收复浙江。圣上,浙江一下,南直隶指日可待。此等大功,理当重赏!”
永厉听到郑成功又大胜清军,收复了浙江,高兴极了。
郑成功越是厉害,自己的安全越有保障。
永厉忙说道:“理当如此,永安侯,觉得该赏些什么好?”
马吉祥忙说道:“郑成功已经是郡王,再往上就是藩王了。封王是不可能的,爵位不能封赏,金银之类的怕是延平郡王也不稀罕。以微臣之见,延平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