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红楼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混在红楼梦- 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怀鋈ィ辉谠爸型嫠#麈⒚么ξ薮Σ蝗ァ�
  由是光阴忽逝,这一日,正无聊之间,便见探春的丫头翠墨走来,递与他一张花笺,打开看时,却是探春邀他前去起个诗社,不由喜的拍手笑道:“有趣,有趣!竟是三妹妹高雅。”于是同翠墨出门,才至沁芳桥,后门上值日的婆子拿着个帖儿过来,口内说:“芸哥儿请安,在后门等着,叫我送来的。”宝玉打开看时,见起头两行是:
  不肖男芸恭请:
  父亲大人万福金安……
  遂付之一笑,问道:“独他来了,还有什么人?”婆子道:“还有两盆花儿。”宝玉道:“你出去说,我知道了,叫他闲了进来请安,把那两盆花儿送我屋子里去。”说完便走了。
  你道那贾芸是谁?他原也是荣宁二公的子孙,草字辈,只因家业凋零,父亲早逝,只得一个寡母抚养,母子二人就靠宗族救助过活。贵妃省亲,贾府修建大观园,他巴结上贾琏夫妇,揽了个栽种花木的活儿,这才阔起来。他一贯伶俐乖觉,偶然与宝玉搭了句话,就顺杆子爬当了宝玉的便宜儿子。
  只是他人虽聪明,到底性情上与宝玉合不大来,宝玉与他说了两回话,深觉其俗,便不大乐意搭理他了。贾芸也只得认了,苦思讨好宝玉之法,今日便递帖子请安,随送上两盆珍品海棠花儿,冀以笼络宝玉。
  这里宝玉进了探春所居的秋爽斋,便见黛玉、宝钗、迎春惜春姊妹都到了,探春却是与黛玉一处——自打贾环去赴试,两人便时常找到一处说话,互相排解安慰,众人也见怪不怪。
  一时李纨也来了,众人聚齐,七嘴八舌议论起来。黛玉先提议起个别号,众人应合,探春自取雅号为“蕉下客”,送黛玉号为“潇湘妃子”,李纨又替宝钗定为“蘅芜君”,众人都说当。唯宝玉旧年的号太多,竟定不下来,迎春惜春诗才不佳,便简单的随住处,一个叫“菱洲”,一个叫“藕榭”,倒也新鲜别致。
  随即又议定诗社规矩,如何作东道,何人限韵,何人监场,竟正正经经的立起诗社来。这原是探春起的兴,如今诗社也全了,即提议今日此刻便开社作诗,于是李纨出题,迎春限韵,众人即做起诗来。


第66章 66
  不一会儿; 众人都得了诗句; 纷纷录在纸张上; 相互评点起来。李纨议定宝钗为第一; 黛玉为次,宝玉却落了第,大家服气。兄弟姊妹又说笑一回,方尽兴散去。
  宝玉原是个极爱热闹之人; 虽然散了; 犹觉不足,回房时仍盘算着何时众人再聚一社。偏巧史家来人请安,袭人那里正打点了东西给史湘云送去。宝玉喜得拍手道:“怪道我说忘了谁; 原来是她!”便要回了贾母接史湘云来; 袭人十分劝不住,只得随他去了。贾母见天晚了; 本不欲兴师动众,耐不过宝玉缠磨,哄他道:“这么晚了; 她叔叔婶婶必不放她出门的。你想她,明儿再去接。”宝玉又不放心; 道:“明儿必去接来才好。”贾母保证道:“这有什么,一早就叫他们套车去; 不过晌午就接了来了。宝贝,这总好了吧?”宝玉心满意足,这才要回去了。贾母又叫住他问长问短; 摩挲了他一回,这才放回去了。
  次日,贾母果然打发了人套车去史家,临近晌午,史湘云就来了。她年纪渐长,也到了花期,眉眼越见俊秀,穿戴得整整齐齐的,气质和熙,神情爽朗。
  宝玉先与她说了起诗社的事,湘云悔得了不得,直叫怎么没带上她,又要诗来看。宝玉才要取去,还是李纨拦住道:“先做了诗来,诗不好,可是不许你入社的。”湘云笑道:“很是,若许我入社,扫地焚香也愿意的。”众人见她说得有趣,都笑起来。于是给了她韵题,这史湘云素有捷才,又好强,更兼与宝玉一般性子,最是人来疯,一面与人说笑,一面心里便有了,笑道:“我有了二首,只是不好,写出来大家指正罢。”说罢一挥而就。众人都道:“我们得了一首,已是写尽了,她却有二首,说不得要重了我们。”于是拥上来瞧,只见湘云果然做了二首,其中有“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等语,情致缱绻,与黛玉之“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的别致风流,宝钗之“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的雍容闲淡相比,别有一种风致,各各称赏不迭。
  是夜宝钗邀湘云往蘅芜院住去,湘云欣然前往。这湘云自幼往来于贾家,先识得黛玉,彼时两人情分倒好,只是她二人都是嘴上不饶人之辈,黛玉嘴巴刻薄,湘云也不遑多让,一个敏感多思,一个什么都敢说,再有一个宝玉夹缠在里面,本想尽力调和两个妹妹的关系,谁知黛玉看来,他偏向湘云,湘云看来,他偏向黛玉,两个都不忿,渐渐就疏远了。后来天长日久,湘云见宝钗是个宽厚的人,为人和气,不与人争,便深为敬佩宝钗,又自伤身世,自怜父母早丧,虽身处侯门大户之中,锦绣绮罗丛里,竟无一亲生兄弟姊妹扶持,遍观诸亲友家中,唯有薛家宝钗最具长姐风范,一腔濡慕之心,便渐至移到宝钗身上。宝钗也着意兜揽她,两人渐渐亲密。
  早有丫头熄了灯烛,二人睡下,湘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兴奋得睡不着,向宝钗道:“宝姐姐,赶明儿我也邀一席如何?咱们一处赏菊作诗,岂不痛快?”宝钗道:“园子里的桂花也开得好了,前儿我姨娘还说,要在园子里摆酒,请老太太赏桂花。要我说,你越性摆一席,请老太太来赏桂吃酒,等席散了,咱们多少做不得。”湘云听说,先欢喜起来。宝钗又为她考量道:“既是做东,少不得要摆几桌是个意思,果碟蜜饯也要几样,只是你一月通那几串子钱,就是都拿出来也不能够,你婶子听了也抱怨的。”湘云家中空有爵位,两个叔叔都不出去做事,家计日渐困窘,一些事上也精打细算起来了。湘云便又踌躇起来。宝钗便道:“我倒有个主意。我们铺子里现有极好极肥的螃蟹,便拿几笼来蒸了,这家里上到老太太下到园子里的人,倒有一多半好吃螃蟹的,再拿几壶酒,几样细果子也就完了。只是你别嫌我多事,那咱们就白好了一场了。”湘云忙道:“我要那么想,那我成什么人了,我一向是把姐姐当成我的亲姐姐一样,不然上回家里那些烦难事也不说与你了。”
  于是又唤丫头点起灯烛来,宝钗先叫个婆子来将事吩咐了,湘云便在灯下思索一回,向宝钗道:“自来前人咏菊佳句颇多,咱们要写,不能写别人想过的,题目上便要出新。”一回说,一回在纸上划了几个题目,宝钗在旁查漏补缺,两人且说且写,凑足了十二个方罢了。
  次日起来,湘云先向贾母处说了请席赏花之事,又有凤姐儿等在旁凑趣,贾母便允了,一时吃毕早饭,至午,便领了王夫人凤姐儿人等兼请了薛姨妈过园中来。
  此时正值好时节,园中处处绿树红花,芬艳可爱。贾母因问哪里好,都说藕香榭好,山坡下的两株桂花开得好,宴席摆在水亭子上,四面敞亮。贾母觉得有理,于是众人往藕香榭来。
  这藕香榭建在水上,以曲廊交接回绕,凤姐儿扶着贾母过了竹桥,亭内收拾得十分洁净,早有两个小丫头在里头照顾茶水。贾母赞湘云周到,湘云道:“都是宝姐姐帮我想的。”贾母听了微微点头。众人便在亭内坐下,分了几席,凤姐儿李纨等捧茶捧果,上应承长辈,下照应小叔子小姑子,比别人更忙。
  与此同时,贾环一路风尘仆仆的回来了。未进二门,先打发了随行的家人小厮们散了,自己往屋里来。丫头们一早做完了活计,又不知他要回来,听说今日园内有热闹,早一窝蜂的进园子里等热闹去了,只有霁月留在家里照看。见他进门,霁月十分惊喜,笑道:“也不说一声,冷不丁就回来了。”出去安排热水给他洗尘。
  贾环拦下她道:“不急,还是先去拜见老太太、太太,都在家罢?”到底弄了点水,简单擦了脸脖子,打听得贾母王夫人都在园中,衣裳也不换,径入得园来。
  众人都没料到他回来,乍一见,倒也喜悦起来。贾母和蔼地叫起,问了他一路赶考辛苦,又问他中否。贾环一干人是等到放榜方回的,躬身笑答道:“孙儿侥幸,中了二十六名。”贾母更是喜悦,连连叫赏跟他出门的家人,又叫赏伺候他读书的小子。凤姐应着,立叫人去办,又上来巧言奉承。贾母便道:“好孩子,你的孝心我知道了,这便回去换了衣裳,回来咱们吃螃蟹。”贾环笑应了,又拜了王夫人,回转一时,果然换了衣裳,仍然回来。
  众人上来见礼,齐齐恭喜他得登桂榜。宝玉虽向来不屑功名,倒也说了几句贺喜之词。贾环得体的一一回应了。众人之中,尤以探春笑得最为真心、畅快。她拉了胞弟的手,直说:“我就知道,你一定能考上的!”那高兴的味儿都快溢出来了。惜春也过来贺他得偿所愿。他两个从小一处长大,年纪相仿,性情相投,自不比别个,只交换了一个眼神,便对对方的意思心领神会,相互笑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了。
  好一番喧闹,众人重新归位,贾母和薛姨妈并宝钗、黛玉、宝玉一桌,王夫人并湘云、迎探惜姊妹一桌,湘云是东道,她的位子虚设,此刻并没有人,贾环便坐了姊妹之间,也觉神清气爽。凤姐儿忙着要被箸,又吩咐人拿螃蟹:“不可多拿,仍旧放在蒸笼里,先拿十个,吃完了再拿。”又命烫热酒来,要水洗了手来递螃蟹。
  贾环看着,便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这声叹气只有惜春听见了,奇道:“环儿,你叹什么气呢?”贾环道:“我是看二嫂子,出阁前也是金尊玉贵的千金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一旦嫁了人,就是伺候人的小媳妇儿了。”这回探春也听见了,偏头笑道:“尽做无用之叹!你怎么也犯了宝玉的毛病?女儿谁不出嫁?除非是绞了头发做姑子去——就是姑子也执役呢。”又指点他今日宴席是湘云所办。贾环忙放下螃蟹去谢湘云。那湘云还礼,在上头陪吃了一个,又出至外头,命人盛两盘子给赵姨娘周姨娘送去。
  薛家送来的螃蟹极鲜极大,大家尽兴吃喝了一回。惟有黛玉羸弱,怕肠胃受不了,吃了一点子腿肉就不吃了,贾环累狠了,没胃口,蘸着姜醋吃了两个,饮了一杯酒,也就完了,姐弟两个凭栏坐着说话。
  贾母一时不吃了,众人都放下杯箸,或赏花或观鱼,游玩一阵。王夫人回贾母道:“这里风大,才又吃了螃蟹,老太太还是回房歇歇罢,若高兴,明儿再来逛也是一样。”贾母这才起身回去,又嘱咐众人不叫多吃螃蟹。众人应了,送走贾母回来,收拾了残席,湘云便取诗题绾于壁上,叫各人自选。
  姊妹们还要叫贾环,贾环倚着栏杆,摆手道:“熬心费力做了那几日文章,如今一个字也没有了。”大家一笑罢了。
  不一时,十二个题目都有人勾了,再过顿饭工夫,十二首诗俱都有了,大家写出来,一并交与迎春,誊录在一张雪浪笺上,某诗题目下头缀明某人的号,大家围在一起共看。


第67章 67
  姐妹们囿于经历; 所作不过是一些情致妍媚的闺阁文字。看在贾环眼里; 无论钗、黛; 还是云、探; 笔下都流露出几分浪漫的少女情思。但就算这样,也有不少佳句了,如黛玉所作“孤标傲世”一联,探春所作“短鬓冷沾”一联; 湘云所作“圃冷斜阳”一句; 宝钗的“秋无迹”之语,已经很像样子,给名画配词也不落身份。
  宝玉正经读书比姐妹们多; 在学堂时也公认有几分才情; 谁知一正经作起诗来,竟叫娘子军们比得一个缝儿也没了。
  大家赏了诗; 相互臧否一番,又要来热酒螃蟹,尽兴吃喝一回。宝玉一手持蟹大嚼; 大叫道:“有酒怎能无诗?我已有了一首好的,不要和我争!”说着忙忙的要水洗了手; 寻了纸笔写出。林黛玉看了一眼,不屑道:“这样的诗; 要一百首也有。”说完不假思索,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宝玉忙接过来看了,道:“该死; 该死,我的诗真该撕了。”黛玉却觉得不好,取来就手团了,笑道:“你这个就很好,留着给人看罢。”
  众人笑看他两个作态,宝钗道:“我也有了一首,只是不好,写出来取乐罢。”说着也向纸上写了。众人且惊且叹,都出言夸赞宝钗。
  贾环本来含笑听众人说话,慢慢的拆着一只螃蟹,听众人说得热闹,才凑上去看,这一看不要紧,却着实叫他惊讶了。方才的菊花诗,宝钗作得并不出众,论才情论炼句,稍逊黛玉探春湘云三人,这首螃蟹诗却作得妙绝,立意深远,讽刺辛辣,比宝玉黛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