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拢蕊听不出这话是褒是贬,一时蹙眉。
两人正僵持的时候,不远处听两位朝臣闲散三步声,花拢蕊担心自己行为被撞破,立即转身离开。
花解语则站在原地,等那两人走的近了,这才扬起下颚。
“每次都是这么巧啊,太傅。”
“是吧。”
傅颜不动声色浅笑:“真是缘分,没想到在这里也能碰到公主。”
“人生何处不相逢。”
话是如此说,但自上次两人花楼相遇后,花解语担心再见傅颜丢人,一直都是绕着傅颜走。
今天相遇,也算是一场意外。
花解语见傅颜身边还有外臣在,纵然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一个字都没有说。
转身,干脆告辞。
纤细的人影走后没多久,那礼部尚书便一脸疑惑看向傅颜:“刚刚长公主,是在要挟七公主吗?”
“孙尚书眼花了吧。”
“是是,老臣眼拙,眼拙,太傅请。”
傅颜眼角余光瞄了花解语方向一眼,这才与礼部尚书相互说笑离开。
刚刚那情况,他是可以假装不见不帮忙的,但脚下动作不知不觉,还是走到了这里来。
不过看花解语那反应,似乎并不领情。
傅颜失声一笑,与礼部尚书攀谈走远。
皇家宴席一向是以华丽著称,少了花解语一个,气氛也不会有丝毫的变化。
外面烟花不断,花解语回到宫中便到了母妃月氏处。
花解语进入大殿的时候并没有叫人通报,故而撩开珠帘时,正见月氏黯然的眼神,想要收起,已经来不及。
“解语,你怎么回来这么早?莫不是……长公主她们又欺辱你?”
“没有,我是担心母妃自己在宫中清冷,所以提前回来罢了。”
“真的吗?”
“母妃还不信我?”
月氏伸手,花解语将其搀扶下床来。
“近来您身子大好,开春也该到外面走走看看了。”
“我到外面,是个笨嘴拙舌的,只怕被人抓住什么不是,又找你的麻烦。”
“只在自家宫里,哪有什么人来。”
“自家宫里,不也是皇后掌管吗。”
花解语一听这话,顿时觉得心酸。
“母亲,您放心,总有一日您会在宫中来去自如。”
月氏也知道最近花解语变得不一样,做了些常人所不能及的事,心中又是欣慰又是担心。
但孩子长大总归是好事。
月氏叹息一声:“只要你平平顺顺依照本心,母亲什么都支持你。”
御花园那边又放起了烟花,绚烂绽放在夜空,花解语却没有什么观赏的心思。
从月氏寝殿出来后,花解语直奔自己寝殿而去,莺儿跟在花解语身后,一直嚷着要花解语守岁才吉利,花解语却当做耳旁风。
拖着一身的疲惫,人刚回到园子,便见银月树影为背影,一霜白画中人站在面前。
花解语蹙眉,好半晌才辨别清不是幻觉。
“傅颜?”
他怎么在这里。
“还没有到子时守岁,公主这么早就打算休息吗?”
莺儿最近常帮花解语办事,多少也知道傅颜和花解语关系,不用花解语吩咐,已经无声退走到一边。
远处夜空烟花还在不断的绽放,消失,在人们的期待注视中,再次喧嚣冲上夜空。
花解语仰头看了半晌,收回视线转为睇视傅颜:“太傅可不像悠闲会逛园子的人。”
“偷得片刻清闲罢了。”
“你在这里偷清闲,想必朝臣都在四处找你,排队向你敬酒。”
“真是奇怪,你明明身在后宫,却好像对前朝的事了如指掌。”
花解语噎了噎,旋即浅笑:“太傅的名声是渊博在外的,我知道也没有什么好奇。”
“是吗?”虽然是反问,但花解语明显感觉到里面质疑的味道。
“我人已经到了院子,难道公主打算一直在外面接待吗?”
“太傅误会,我并没有接待你的意思。万一片刻太子等人找来,发现太傅在我这里,恐怕解语有十张嘴也说不清。”
“我今日过来本是有事和公主相商的,既然公主无意,那在下……”
说着,也不等花解语反应,傅颜已经转身作势离开。
正文 第67章 一起守岁
花解语闻言连忙上前,眼角眉梢皆是喜色:“不知太傅有何事吩咐?”
“公主这神色变化会不会太明显?看样子,似乎日后我若对公主没有什么用处,公主会立即与我断绝关系。”
“我以为太傅并不是愿意开玩笑的人,太傅有话不妨直说。”
傅颜闻言低头勾唇一笑:“不愧是花解语。”
眼见四周无人,难得清闲,干脆信步走到院中石凳上坐下,一袭白衣沐浴月光,独处世外一副脱俗模样。
偏偏嘴里吐出的字眼,字字句句关乎朝廷党政。
“想必经过最近这些事后,解语公主也意识到自己势单力薄。”
“还好有太傅可以仪仗。”
“伶牙俐齿,只要应付皇后便够了。”傅颜抬眸凝视花解语:“我总觉得公主有什么不为人知的事,想必公主也有自己的故事和目的,只是眼下还不知公主为了这个目的,愿意愿意吃苦。”
“只要能救我母妃与水火,一切在所不惜。”
“如此,那日后总有公主出头之日。”
“不知太傅能够明示。”
“用不了多久,皇后不会甘心将你放任在宫中,至于她下次动作你能不能抓住,就全凭公主的本事了。”
花解语蹙眉,有些不能理解傅颜的话,但想要细细追问,后者却始终都是浅笑模样,不肯深说。
她知道他有自己的计划,甚至今天过来提点,也未必的信得过自己,而是在他的计划中,有自己出现的必要。
花解语一直担心这样的事情出现,不知不觉被他引到局中难以脱身,到现在战战兢兢的或者,再回首时发现一切为时已晚。
在自己请他几次三番帮忙的时候,或许已经注定了结果。
但好在自己还能选择,不必一直委屈活在皇后的威压下。
傅颜只是简单提醒花解语两句,后来不论她如何套话,他都不肯轻易松口。
不知不觉,竟然过了子时。
御花园渐渐安静下去,一旦过了守岁,所有人便开始准备回宫。
花解语凝望月下白衣人影,神色有些微妙。
她没有想到,今年陪自己守岁的人会是他。
“太傅没有家人吗?”
一时好奇,花解语忍不住相问,话一出口便觉得有些唐突。
好在傅颜没有怪罪的意思,侧脸看向花解语,神色淡然无波:“洁身一人。”
“不知太傅当初是如何与太子相遇?听闻您还救过太子一命。”
“山中。”
回答简练,便显然是不愿意深说了。
“今日长公主起舞,你为她奏琴,明明有机会压住她的风头,到后来却为何一直附和着她了?”
“我母妃身子不好,长公主的性格,并不会顾忌什么日子时节的,万一她闹到朝霞宫来,旁的时候我到不怕,只是今日……说起来,我还要谢过太傅当时出现,帮我解围。”
“不过碰巧罢了。”
他既然如此说,花解语也没有深究的意思。
花解语识趣,朝傅颜俯身行礼:“时候不早,今日解语也谢过太傅作陪了。”
“这里距离公主寝殿还有些距离,不如我送你回去。”
“不必,莺儿就在不远处候着。”
“你身边只有一个称心的丫鬟,使唤起来不觉得有些分身乏术吗?”
花解语愣了愣,旋即浅笑:“多谢太傅指点。”
傅颜也没有多说什么,直接起身离开。
一袭白衣摇曳远去,似乎要消失在月下天地间。
那一刻花解语忽觉他看似悠闲的步伐,自己可能一辈子都追不上。
回到寝殿之后,花解语左思右想傅颜的话,连夜叫宫女煮了水饺给琴操送去,莺儿好奇追问花解语这个琴操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花解语笑而不答。
东西她是派人送过去了,至于心意琴操领不领,还要看她自己。
花解语也没指望一顿饭能收买人心,只不过昨夜和傅颜谈话之后,她倒觉得这个琴操是个可用之人。
过了子夜花解语才折腾回到寝殿,躺在榻上感觉休息不过片刻,天便蒙蒙亮了起来。
大年初一,花解语带着小点心各宫参拜,为了不落人口舌,连皇后都没落下。
皇后自然不会给花解语什么好脸色,两人明枪暗箭说了几句话,花解语便施施然告辞。
皇后气的将糕点直接摔到地上,使得周围宫人轰动跪倒一大片。
“贱人!嫁了两次都没有嫁出去,难不成要老死在宫里,碍眼一辈子!”
对于皇后的恶语相向,花解语并没有听到,也没有什么猜想的意思。
她今日来这,不过是证明给太后和后宫的人看,自己的确有和长公主求和的意思,至于对方接不接受,完全是对方气节问题。
因为年关,宫里一直都张灯结彩,到处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平日里连一些下等宫人的笑容,都比寻常多了不少,但最近花解语给琴操送去东西渐多,对方身影却很难看到。
甚至几次,莺儿亲眼看到琴操将食盒扔出窗外,险些砸到过路丫鬟的脑袋。
莺儿为此也向花解语抱怨过,这朝霞宫不是来一位受伤的奴婢,完全就是一骄纵的嫔妃。
对此花解语也不过抿唇一笑:“她曾经的确是嫔妃,不过没来得及侍寝便被贬为宫女而已。”
顿了顿,又顺便安慰莺儿两声:“现在看来,她比你们更可怜,曾经站到高处,现在连容貌都毁了,你也该体谅才是。”
“公主,就您心善,这要是放在长公主那,恐怕早就把她而死了。”
花解语闻言,笑而不应。
她不是心善,她也不过是另有图谋罢了,想要活在这深宫里,谁能说谁是没有私心的?
“罢了,你快去吧。”
有些事不必和莺儿细致解释,莺儿也是个没心眼的,花解语宽慰夸奖两声,便转身欢喜去了。
正月里每日过的日子都差不多,直到初十,依照秦国先皇留下的惯例,皇亲皆要上山到庙里祈福。
入祠堂祈福,关乎皇族子嗣们的福佑,故而皇帝亲自开口,选在了宫外远近闻名的中山寺。
等皇亲再浩浩荡荡动身的时候,已经是大约半月以后了。
几乎与元宵节撞上。
此时已经是开春,一路上皆是郁郁葱葱的模样,花解语一扫往日的郁郁,因为自己轿子给在后面,左右无人看见,干脆把手放在了轿帘的外面。
偶尔手掌心能碰到一弯新绿,令她不自觉翘起唇角。
此次来山中的寺庙祈福,由位份高低而定,最上还是由皇后娘娘带领。
太后则因最近身子不适,受不得歩辇轿子颠簸,而留在了宫中。
连续两日行路,寺庙影影绰绰出现在众人眼前,隐在山中翠绿之后。
为了表示信仰至诚,祈福真挚,皇上自万步开外下了歩辇,带着众人改为步行。
庙中的主持和主事的全部都等在外面,花解语等一行人跟着皇后的脚步进去,入眼先是一道一张高门。
据说这门的位置,还是当时先祖皇帝亲选的位置。
门开,众人缓步而出,里面抬眼便是大罗金殿了。
中山寺虽说是寺院,但因为常年有皇亲往来,装修华丽不说堪比宫殿,却足底抵得上朝中大臣府邸。
佛身金漆,高高在上,尽显庄严威仪。
花解语调在队尾的位置,等前面皇后等人先参拜,最后才轮到自己。
进入大殿时,花解语悄然打量四周,心中感叹不知从何时起,秦国不兴武而崇尚信仰。
大量金钱都用来修剪庙堂,却很少顾及民间灾荒疾苦。
心中闪过一丝微妙,花解语侧脸看了看梁柱边的主持,发现后者正在垂头念经,似然身披袈裟却并不显眼。
倒是旁边站着一位眉清目秀的小和尚,眼角下一颗泪痣,宛若惊鸿。
这么标志的人,却隐居在深山中,也不知尘缘断干净没有。
如今因为皇亲盲目崇尚佛学,以为时尚,已经将寺院变得不伦不类。
花解语虽然觉得异样,但毕竟现在自己也是自身难保,难以理会国家大事太多,参拜之后起身离开,正想要逛一逛后山院子时,身后传来一阵轻微脚步声。
回头望去,正是刚刚自己注意到的少年。
体态纤纤,骨像完美分明,尤其眼角下一颗泪痣。
花解语见周围无人,有意逗逗他,先行开口:“听说有泪痣的人命都不好。”
“小僧逐云,刚刚见施主参拜之心不诚,特来相问。”
“你来教训我?”
“不敢。”
“其实告诉你也无妨,或许曾经我会相信苍天神明眷顾命苦的人,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