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轮的茶芽数量极大。
苏月忙得头发都顾不得梳理,只是拿块布包着头,衣服也是谢珏每天给她放两套,没有时间洗澡便直接换了干净衣服又上。
(吃饭自然也是老规矩)
就这样,车轮转一般的,做出了第一轮自产茶芽三万八千斤茶,旁边收过来的半加工第一轮茶芽三万五斤茶。
半加工的茶味道比之自产的会差点,但是比第二轮的又好点。
于是第二轮的茶芽,也一样的继续收。
自产的出来六万五千斤,半加工的出来五万斤。
到第三轮,谢珏坚决不让苏月进茶厂了。
只说,这么多够了,便是后面的那些大汉做差了也没关系。
(大汉:不敢做差,会被要求自己割脖子的)
苏月算了算,第一轮的茶谢珏从来没有卖过,三年的加在一起总有九万多斤,这些都是极品茶,味道比上次他们带过去的要好得多,就算留存两万放着,也有七万斤,何况还有那半加工的。
而第二轮的,三年加一起都十几万斤了,再加上这半成品的。
如果谢珏还是按照上次的价格卖,那么这么多量也差不多了。
第三轮出来多少,还真没什么关系。
便放下心来,从头到尾的洗干净后,大睡了三天。
三日之后,又忍不住去指点那些大汉。
第三轮的茶芽味道已经变动不大,而且叶片肥厚,发酵和火焙的时间差点也没有什么关系。
那些大汉也没少自己练习,出来的成品效果也不差。
苏月便放手让他们去做。
自个干脆和谢珏上山晃悠,看能不能找到好的野茶树。
找了几天,倒还真找到了几棵生长了几百年的老野茶。
都没有被人摘过,那茶叶味道……
让苏月一尝之下便道:“三爷,你喝过大红袍嘛?”
“没有。”谢珏手中玩着那茶叶笑道:“不过这名字好,吉利。”
苏月听得一怔,脑中开始转悠起来。
这三年做的红茶也好黑茶也好,黑茶谢珏还往蜀州那边卖过,红茶是从来没有对外过的。
当然,她也不想这么快的让红茶在宋国面世。
要说茶,其实中国人喝得最多的还是绿茶。
绿茶之中,清雅不过龙井,清幽不过碧螺春,毛尖银针那些亦是其中翘楚。
这些茶,都是当地茶农依据本地特产的那些茶树种类制作出来的极品茶,若是单轮味道,只能说各有喜好,不论高低。
而她做的红茶味道是好,却不能说就一定比那些茶要好。
无非是针对远洋航行,还有那些番人天天吃肉吃出来的毛病,远比绿茶适合而已。
所以,红茶在宋国卖,万一卖的价格不好了,反而会影响番外的价格。
不过,今年罗茶司就说了一品贡茶不好拿。
那么,是不是可以考虑,做点大红袍?
大红袍是岩茶,要是仔细说,也是属于乌龙茶系列,和龙团是有那么一些相似的。
而且,不属于贡茶品种,便可以不被划为贡茶。
到时候放到京城销售,销量和价格也应该不错。
“在想什么?”谢珏伸手,将她环抱在了自己怀中,低头问道。
这里山势险要,茶树长的地方更是险要。
这丫头居然在这种地方发呆!
苏月被他喊得一惊,冲口道:“我在想,我们可以做大红袍,这种茶味道比龙团重一些,用武夷山那边的茶叶便可以做成非常好味的茶,还可以不受贡茶限制。”
谢珏眉头微动,道:“若是又要你自个做,那便不做了。”
苏月抬头看向了他。
谢珏轻叹一声道:“月儿,我不想你太累。”
那什么大红袍听都没听说过,只怕又是只有她会的品种。
现在做这红茶她都累成这样,再要做别的……
想了下,谢珏接道:“等过两年,也不需要单靠着茶来赚钱了,你便只要做自个喜欢的就成。”
过几年,港口建成了,他散布下去的那些产业都上了轨道,良田桑田,织坊瓷坊,从原材料到成品,从丝绸瓷器到香药宝货,他的产业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圈。
那么利润就自动产生。
根本不需要靠着茶的特色来获取暴利。
自然,也就不需要苏月这么辛苦的做茶。
只不过,他也不会完全阻止苏月做茶。
因为苏月做茶的时候,是那般欢喜。
便是再累再苦,那唇角都是勾着,眼底里满满都是喜悦。
浑身都洋溢着欢气和生机。
便是头上包着帕子身上衣衫尽是茶梗灰头土脸的模样,也让人移不开眼睛。
他不想她累,但是更不想剥夺掉她的欢乐。
那么,做一些就好,做个几百斤,只他们两个喝就成。
(谢七容山唐冰:几百斤!都没有我们的份嘛!)
苏月想了想,明年要是依照计划回去京城,便不可能再这么做茶了。
那些大汉明年再带一年,做红茶黑茶是没问题,但是要重新教他们做大红袍……
还是算了。
便点头道:“嗯,三爷说的是。”
远航桑给巴尔,要做的准备工作不少,第三轮茶做出来一半,谢珏吩咐做完直接送泉州后,便带着苏月在三清山玩了一圈,再去九华山拜了下神佛,便打转于六月底回到了泉州。
第107章 林夫人的心思
七月流火,太阳白炽炽的照着,热气腾腾。
便是屋子里放了一小盆冰,林枳茹额头上也带了一层薄汗。
“表姐这般怕热,还好婚期定的是十一月。”方薇薇抿嘴笑道。
方大太太拍了她一下,笑道:“你表姐这是刚从泉州来,还不习惯,待呆个一两年就好。”
林枳茹陪着笑,朝自家母亲看了一眼。
心道,早知道这舅舅家是这样,还不如晚两个月再来呢。
林夫人眼皮微挑,带了一丝警告的看了林枳茹一眼,脸上带了这恰到好处的笑容跟方大太太说笑。
女儿的婚事是定在十一月,从泉州过来,走海船和运河,也就一个半月的时间,的确八月出发也来得及。
只她想着这么些年她跟着夫君外放,已经有十多年没有回京,这海家现在是个什么情况,还真不知道。
便想着早点进京,一是防着自己那拎不清的夫君再打女儿嫁妆的主意,一时来探探海家的情况,省得到时候女儿嫁过去两眼一抹黑。
这才赶着四月天气还算凉快的时候进京。
谁知道在运河上正遇见漕粮进京,将运河给堵住,船行速度极慢,给耽误了大半个月。
结果不说路上的辛苦,到得这京城还正好是皇帝去避暑山庄的时候。
方家弟弟只不过是一个主事,本没有资格陪驾避暑,可今年不知怎的被皇帝点了名,可以一起去。
可为了她们要来,这方太太便没法子去,心里有怨气也是应该。
只是,虽然弟弟的官职不高,不过自个爹怎么说都是三品大员,湖北路的安抚使,怎么这家里便拮据成这样?
连冰都好似用不起。
“呀,表姐,你手上这串可是南红?”林枳茹抬手去接丫鬟的茶,露出了手腕上的一串珊瑚珠串,被方薇薇看到,直接叫出了声。
引起上头的方太太和林夫人一起转头看到。
方太太瞅了一眼林枳茹手上的那珠子,见那珠子鲜红剔透,而且每一颗都一般大小,不觉也开口道:“这可是好物。”
林太太心头一动,道:“泉州那没什么别的好处,就这些东西多,说起来,我这还带着有给薇薇的。”
说着,便让贴身嬷嬷去开箱子。
前日她们到的时候,人都快热晕了,也没有时间和精力讲什么礼仪,虽送了见面礼,但是那是针对方家所有人的。
这父亲在湖北任上,但是京中还留有三儿子,做主事的是林夫人的嫡亲弟弟,另外两个弟弟却是庶子。
只不过一大家子见面也没有分个彼此厚薄的,所以她一概备的都是一对金镯子。
但是亲弟弟是不同的,她也早另外备好了东西。
嬷嬷将一个盒子拿了过来,林太太伸手将盒子打开道:“这些都是泉州那边的新鲜物,给薇薇玩玩。”
那盒子里是一对粉红珍珠耳环,一个由十几颗珍珠缠绕而成的华盛,一串珊瑚手链,两柄象牙梳子。
方薇薇一见,眼睛都直了,瞅了自家母亲一眼,便拿了那手链看,口中道:“哇,这些在京城可少见,真漂亮。”
林夫人微微一笑,心道那位谢三爷倒是个知趣的,送的这些东西可比给交子讨好。
那一盒子珊瑚珠子明显是同一块珊瑚磨成的,每一颗都有莲子大小,一盒子正好两百颗。
她串成好些串手链项链,就是专给林枳茹备着送礼。
“你啊,还不先谢谢姑母。”方太太笑道。
“谢谢姑母。”方薇薇对着林夫人一施礼,将那手串带上,便去拉林枳茹,口中笑道:“表姐我们出去耍,这里热,我们去荷花池边的凉亭说话去。”
见林夫人微微颔首,林枳茹便笑着起身,跟着方薇薇出去。
待两人出去,林夫人便从袖中掏出四张一千贯的交子递向方夫人。
“姐姐你这是作甚?”方夫人作势惊讶。
林夫人将交子塞到了方夫人手里,道:“咱们姐妹一样的人,我也不跟你客气,我知道府里不容易,你掌着一家子的开销,还得不让人嚼舌头,这些,只做我们一家的花销,便是用个什么,你只说我自个出了钱,便堵了她们的嘴,也省得生那些闲气。”
林夫人来送女儿出嫁,带了三十多人,住了方家一个偏院。
人是多,但是出嫁回门之后最迟不会超过明年春天就会走。
这半年时间,就算京城什么都贵,所有花费也断不会超过一千贯。
何况,月钱那些还是林夫人自己负担的。
方夫人知道林夫人后面的意思,笑了笑道:“让姐姐见笑了。”
京官没有什么外快,又什么都贵,老太爷送回来的钱还得养着另外两房,说实话,这钱真不够用,大姑子愿意补贴那是她的心意。
将交子揣入袖中,方夫人道:“姐姐不用担心,表兄家是个不错的人家,侄子也很有出息,现在已经考上秀才,以老爷来看,中进士是没问题的。”
海家本是金华世家,主家是在金华,不过这个表兄最有出息,自己考中进士,再有祖母借力,官途一直不错。
那海少爷也是个不错的,只有点喜欢美色,不过这种小毛病,成亲之后必然会好。
海家还有两个姑娘,这个就要看林枳茹自己去交好了。
不过,人说泉州多金,外放泉州的官就没有不富的,难怪姐夫求了泉州连任,瞧大姑子出手送给自家女儿的见面礼就合得千贯之上,便也知道林枳茹的嫁妆也不会少,不怕过得不好。
想了想,方夫人又道:“要不,我让薇薇喊一些交好之人来玩,左右都是自家姐妹,也让枳茹先熟悉下。”
林夫人等的就是她这句话,忙点头应好。
如是几日,方薇薇唤了海家表姐妹,又其他几个交好的姑娘们来玩。
也不知道谁多嘴,当天,林二小姐不请自来。
她不过一个堂小姐,还是个妾,要不是镇国公世子亲自送了来,根本进不了方家的门。
来了之后,见其他姑娘都不理她,便又带着人往林枳茹的房间里闯。
方家和林家之人万想不到她居然这么大胆,一时不觉,居然让她给推开了放置嫁妆的库房门。
林夫人气得,直接让人将林二小姐给丢了出去。
还给在前面由方二爷陪着的镇国公世子传了话,说你的妾太厉害,见东西就抢,咱们门户小,不敢留。
镇国公世子脸皮再厚,被人这样说也待不住,还没有上马车,便抽了林二小姐一个大耳光。
“爷,爷,妾看到了。”林二小姐的脸都被抽到了一边,却不敢叫痛,只赶紧道:“她那箱子里面好多珍珠象牙,妾瞅着,都是非常值钱之物,只怕都是那海商送的!”
她本以为自己攀了高枝,虽是良妾又如何?世子也说了,他极不喜那正妻,而且正妻的身子不好,那么等正妻一死,她被扶正,照样是国公夫人!
再不济,她手上有父亲给的五千贯交子,还有那些东西,总也能把日子过好。
那知道刚离了泉州,她的那些东西,连同头上手上戴的就被世子摘了去。
后来又搜走了那些交子。
她变得一无所有。
而到了京城,世子正妻的确跟世子关系不好,可那身体倍儿棒!折腾起姨娘们绝对的气足体力够。
而镇国公世子院子里的姨娘们不要太多!
镇国公府的确大,但是分给世子的院子就四进,主院世子正妻住了,前院是世子的地盘,剩下的也就后面两进小院。
就那么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