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维这段日子天天跟农耕水利打交道,心里早烦得不行,一听周家又要往他这里送女儿了,这心里就更不耐烦了。他看傅华怎么也看不明白周家的心思,对傅华说话的语气也就恶劣上了,他也懒得再说什么理由,直接跟傅华说他看不上周家七小姐。
母子二人你一言我一语,眼看着又要吵了起来,罗知秋只得又出来做和事佬,说:“这事还得看陛下的意思,你们在家里说再多也没用啊。”
罗则也在旁边劝,让这母子二人一人都少说一句。
傅华这一次却不准备放过罗维,一定要罗维给一个说法来。
最后罗维摔门而去,留下傅华在屋中大发脾气。
不管罗府里怎么闹腾,这门亲事最后还是到了兴武帝这里。兴武帝的决定倒是没让罗维失望,只说还要再看看,又特意交待皇后,找得女孩儿要罗维自己喜欢才行。
周家这次结亲不成,白招了不少讥笑。虽然周府自己没有说什么,罗府也说是罗维与周七小姐在八字上面不太合,但一旁看着的人都看出罗家与周家之间必有一争了,近而对太子龙玉的未来又多了一点看法。如果罗家帮了龙行,那么龙玉的继位就又有变数了。
右相邱澈为了九皇子,李侯为了十皇子,诸皇子中,除了一个龙翔还是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外,其他的都在为自己的未来打算着。龙玄冷眼看着这一切,他很清楚,他们这些人现在这样心机用尽,也不过是在为他人做嫁衣罢了。兴武帝没准罗维与周七小姐的婚事,在龙玄看来,不是周家的家世配不上罗家,也不是这位周七小姐不够好,唯一的原因就是罗维不喜欢罢了。帝后不和,可是天家大忌,兴武帝为了让罗维继位,铺路铺到今天,不可能不考虑这个。
罗维的婚事又暂且不提了,谢语却在这年的科举中一举夺魁,高中状元,入职了吏部,不久就迎嫁了出自幽燕罗氏的妻子,将自己与罗家紧紧绑在了一起。
转眼又是春节,这一年上都的春节是在雨中度过。
罗维与卫岚站在书房的月窗前,看着窗外的暴雨,罗维将手里的公文递给卫岚,愁道:“这雨下成这样,南方那里已经连续一月暴雨如注了,再这样下下去,没人能过太平日子了。”
卫岚飞快地翻了翻公文,全是南方各地府衙报灾的文书,“陛下不是已经命人修了江堤吗?”卫岚问罗维,他一直陪在罗维身边,对朝中的事也知道一点。
“修了一半而已,”罗维忙了一年的农耕水利,对南方的水患是深恶痛绝,“这年的雨水就像是天裂了一样,怎么防得住?我们也没到河堤工地上看去,谁知道那堤修得好与不好?”
“南方好像年年在闹水患,”卫岚说:“这水就真的没办法治了?”
罗维从卫岚的手上拿过公文,一把全扔在了地上,“南方的官吏都是该死的!”
卫岚忙蹲下身去拾,一边还得劝罗维道:“这种事你在这里急也没用,想想该怎么办才是正经。”
“我能有什么办法?”罗维道:“又不是我让天下雨的。”
“不是你让天下雨,”罗知秋走进来道:“可这是百姓疾苦,你就想不到?”
罗维回头看自己的父亲,却一眼看到了走在罗知秋身前的龙玄,“你怎么会来?”他马上问道。事出突然,罗维是脱口而问,没来得及隐藏自己的情绪,这语气十足的不善。
第233章 惊雷
“维儿,”罗知秋喊了罗维一声,“二殿下来与你谈赈灾的事情。”
罗维这才给龙玄行了一礼,说:“南方的水患已经需要朝廷赈灾了?”
罗知秋请龙玄坐下,对罗维道:“这些日子你在户部行走,南方的水患有多严重你不知道?”
“岚,”罗维没有罗知秋的这种以民为天,对身后的卫岚道:“让小小备些茶点来吧,”他是不想卫岚与龙玄待在一起的。
卫岚出去了,他也知道罗维的心病,出去了就没再进来过。
龙玄看看罗维的这间书房,书架上的书放得整齐,但数量不多,书案上放着笔墨纸砚,堆着一些公文,就罗维如今的身份而言,这间书房堪称简陋了。
“其实殿下还是去父亲那里为好,”罗维也不想让龙玄待在自己这里,对罗知秋道:“来孩儿这里,不是让殿下屈尊降贵了?”
“那是你画的?”龙玄像是听不出罗维话语中的嫌弃一样,指着左侧墙上的一副画问罗维道。
“是,”罗维说。这画画得就是他院中水池里的水莲,一时兴起画了下来,被卫岚像宝贝一样拿去裱了,挂在了墙上。
“没想到你还会画画,”龙玄道,他是真没想到罗维还会丹青。
“不是说赈灾的事吗?”罗维却不想与龙玄说这些事,道:“殿下准备拨多少银两下去?”
“这是我算出来的细帐,”龙玄将两本账本放在了书案上,对罗知秋和罗维道:“你们先看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妥的地方。”
看到账本,罗维就觉得麻烦,可这会儿就在他自己的书房里,没借口再往外推了,只得打起精神,一笔一笔地看账。
“你们先看吧,”罗知秋看罗维认真看账了,跟龙玄说话也不夹枪带棒了,才站起来道:“陛下让我进宫去一趟。”
“你走了,这账我一个人看不完啊,”罗维说。
“你算账的本事我知道,”罗知秋道:“今天就要跟殿下理一个章程出来,这是救命的事,拖不得的。”
“就不能叫多一点的人来帮忙吗?”罗维还是不死心,与龙玄单独待在一起,他怎么也不愿意。
“云起,”龙玄道:“我想我父皇是不希望让太多人知道,朝廷的钱库里有多少银两的。”
“这是算赈灾款,”罗维说:“也不是算户部的库银啊。”
“如果我们算出的赈灾款超过库银数目呢?”龙玄说。
“这怎么可能呢?”罗维不相信。
“我们没有多少钱了,”龙玄与罗维说实话道:“你在户部时就没注意过吗?”
“注意什么?”罗维问。
“南方的水患从去年一直闹到现在,”龙玄说:“西北一年大旱,去年我们出兵北燕,随后就是改天水河道,楚州一带的疫病刚刚缓下去,云州一带又有疫情报上来,全国上下这些大大小小的灾祸你应该都知道,这一年我们已经花了太多银子出去了。”
罗知秋看罗维被龙玄说住了,便冲龙玄一抱拳后,走了出去。
罗维看着父亲出了书房,也没再说什么,专心致致看起账来。这一年朝中斗得不像往年厉害,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一年大周境内,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都遭了不少天灾,这个时候谁要在兴武帝面前再闹腾,就真是没有眼色了。
就在罗维与龙玄在书房里凑在一起翻账本,罗知秋还在往宫里去的路上,上都的大街小巷还是一派过年的喜庆时,南方号称万里的长堤在暴雨和只涨不退的洪水双重夹击下,发生了溃堤。一处溃就处处溃,人们眼看着大堤在眼前如泥塑一般碎裂,还来不及感觉惊恐,就已经被冲到面前的洪水吞没,遭受灾顶之灾。
南方八省六十九州瞬间成了泽国,洪水如怪兽一般,吞噬了一切可吞噬的东西,其中就包括了无数的生命。
上都的人们对此还一天所知,罗知秋走进兴武帝的长明殿时,兴武帝正为另一件事在恼火着,“你先看看东南香州来的急报吧,”兴武帝见罗知秋进殿后,就说道。
罗知秋忙从赵福手中接过急报,只看了这急报一眼,还没来得及看清急报上的字,就几乎没拿住这急报,这急报竟是用人血写成。
“香州韦郑没了,”兴武帝沙哑着嗓子道:“这是他临死前给朕写得血书。”
韦郑是兴武帝的同母妹妹宁国公主的丈夫,也是香州最高的行政长官。罗知秋听兴武帝说韦驸马没了,更是心惊,忙一目十行地看这封血书。“夷人反了?”看完了血书,罗知秋也失了态,他望向兴武帝,几乎怀疑自己这是在梦中。香州的夷人是东南数目最多的异族人,一向安分,有很大一部分住在东南一带绵延的群山里,怎么会突然就起兵造反了?韦政都殉了国,那香州的驻军岂不是都完了?
“朕自认待这些夷人一向不薄啊,”韦政的这封血书在匆忙之间写成,写得很短,也没写明夷人为何要反,兴武帝也就无法得知详情了。
罗知秋的慌乱也只是片刻,他冷静下来后,就对兴武帝道:“夷人在东南各州都有分布,他们在香州这一反,东南看来都不得太平了。陛下,夷人造反的原因,东南的官员自会上报。当务之急,是往东南调兵,此我大周多灾之年,千万不能让东南再乱啊!”
“你也说夷人在东南都有分布,所以东南的兵不能动,”兴武帝道:“从外面调兵去。”
“若不从东南调兵,臣只怕远水解不了近渴,”罗知秋道:“万一东南全境都乱了起来,朝廷要派多少兵过去,才能平息这场夷人之乱?”
君臣两人又面临了两难之选,就地调兵,外省调兵,其害处都摆在那里,一步错就步步错了。
“还是召将军们来议吧,”罗知秋提议道,军事并不是他的长处,调兵平叛之事,罗知秋在心里权衡利弊权衡了再三,也下不了决定。
“从外调兵,”兴武帝却独断了,他对罗知秋道:“不能让东南的夷人连成一气,处处烽火,也好过我大周的东南尽失。”
上都的天空响起了轰隆的雷声。
罗维书房的门窗都被雷声震得一阵乱响。
龙玄抬头看向罗维,只见罗维仍是埋首帐本中,不为外面震耳的雷声所动。“你小时候害怕雷声的,”龙玄问罗维道:“现在不怕了?”
罗维也没看龙玄,说:“人都会变的,小时候怕现在不怕了,”
“就像以前喜欢,现在不喜欢了?”
罗维手上的笔停了下来,终于还是抬头看向龙玄,一脸的木然,说:“殿下说的没错,不在意了,就无所谓是害怕还是喜欢了。”
第234章 送与江山
人在走运的时候,好像就在家中坐着,好事也会从天而降。当一个人走背运的时候,喝口水都会呛着。大周朝的这个新年,当一个接一个的坏消息,传到人们的耳中时,所有人都在念叨一个词“国运”,人们都不带任何希望地说,大周今年的国运,看来是要坏了。
大周君臣也都无心再过这个年,从南方的水患看到东南的战乱,都是棘手难办的事,就更别提年前就积下来的西北旱情,还有云州一带往北一路蔓延过来的疫情了。
兴武帝对罗知秋叹道:“朕还准备今年认回维儿,看来今年不是一个好年份啊。”
“陛下要认回罗维?”罗知秋本已焦头烂额,听了兴武帝这一句话,心力更是憔悴。
“他是朕的儿子,”兴武帝对于罗知秋这种脸色急变的态度很是不满,说道:“维儿才华出众,他的兄弟们都比不上他,朕为何不认?还是说你罗家要霸着他?!”
罗知秋直接就给兴武帝跪下了,“陛下,”他对兴武帝道:“臣求陛下对罗维之事还要三思。”
“三思什么?”兴武帝道:“今年不是好年景,等到来年,我大周风调雨顺了,朕再认回维儿,这样就不会委屈维儿了吧?”
“陛下,”罗知秋道:“您对罗维厚爱,这臣知道,可是陛下,太子无错啊,您不可为了罗维,弃了太子啊!”
兴武帝以为他的这份心思一直都被他隐藏的很好,现在却被罗知秋如此直白地点破,顿时脸上挂不住了,对罗知秋怒道:“你这是何意?朕认回罗维,与太子何干?!”
“陛下!”罗知秋向兴武帝叩首道:“臣有一言一直想说,今日就索性说出。罗维是有治世之才,可他无治世之心,更无爱民之心,臣怕他是要辜负陛下的厚望了!”
“罗知秋!”兴武帝拍飞了御书案上的狼毫朱笔,“维儿是你一手养大,一直都为你罗家殚精竭虑,一心一意地为得就是你罗家!你当朕看不出他在与龙玄作对?为得还不是你罗家的将来?他的身体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为得也是你罗家!你竟然这样说他?难不成你一手养大的罗维,在你心里就是一个只管自己,不顾他人的自私狠毒之人?!”
罗知秋被兴武帝训得抬不起头来,“臣对罗维从无这等想法,”他对兴武帝道:“只是这座江山是何等的份量?臣将罗维从襁褓中的婴儿养到今日,臣自是了解他的性子,罗维担不起这江山啊,陛下!”
兴武帝气得一闭眼,“罗知秋,你说这样的话,不怕罗维听到后,寒了他的心吗?朕现在真为他不值了,这些年他为你罗家做了这么多事,原来是他自作多情了。”
“臣只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