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岚都不知道自己在期待罗维说些什么,但罗维的这句不知道,还是让卫岚的心情失落。张一下嘴,想说些什么掩饰心情的话,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
罗维伸手摸上卫岚的脸庞,“岚是唯一一个跟我的过去没有关系的人,你可以陪着我,一直陪着我。你不知道,以前我也对一个人好过,可是却让那个人讨厌,我这个人不够好,是个……”
“公子哪里不好了?”卫岚握住了罗维的手,打断了罗维的话,这只手冷的让卫岚心疼,“这个人是谁?”
“是谁已经不重要了,”罗维说:“都过去了。至少岚不会讨厌我,对不对?”
“卫岚怎么会讨厌公子?公子不讨厌卫岚就好了,”卫岚急急地说道:“卫岚以前不过是个……”
“以前的事我们都不要再说了,”罗维把头靠在了卫岚的肩头,过去种种他都不想再去想了,如今看到龙玄,心情还是无法做到平静如水,但那种为了这个人不顾一切的痴已经没有了,“现在我只想找一个可以对我好的人,”罗维说话的声音很轻,如梦中细语一般,“岚你的运气不好,遇上我这个自私的人。”
卫岚只能抱紧了依在他肩头的人,罗维终日也是笑脸迎人,但一直跟在罗维身边的卫岚知道,这人一直都活得不开心,心事重重。卫岚看一国之相的罗知秋,都没罗维的心思这么重。“公子,你究竟是怎么了?为何要说这话?”
“睡吧,”罗维却不想再说,“明日我们去护国禅寺,我想见见拂衣大师。”
“见国师?”
“是啊,就不知道他愿不愿见我了,”罗维往床榻上一躺,“睡吧。”
卫岚说:“我去洗一下。”
“嗯,”罗维闭上了眼。
等卫岚梳洗回来后,罗维似是已经睡熟。卫岚不知道自己是去睡那张放在窗前的躺椅,还是睡罗维的这张睡榻,正犹豫着,罗维睁开了眼,“公子,”卫岚轻喊了一声。
“怎么还不上来睡?”罗维半睁着眼,有些迷糊地说:“怎么还站着?地上不冷吗?”
卫岚这才躺在了罗维的身边。
罗维嘟囔了一句:“还是你身上暖和。”
卫岚把罗维拥入怀中,两个人相拥着睡了。
到了半夜时分,宫中来了个大太监,敲开了左相府的大门。
罗知秋已经睡下,又被管家叫了起来,匆匆穿了衣后,出来见这位大太监。
“相爷,”这大太监看到罗知秋后,就一脸的堆笑,道:“陛下命奴才来告之相爷一声。”
罗知秋忙肃立道:“公公请讲。”
这大太监道:“今日丑时,李贵妃娘娘生下十皇子。”
罗知秋听到这世上又多了一个皇子,心中不知是个什么滋味,皇帝无子不行,可是子嗣一多,于国于民都不是什么好事,更何况这还是现在的后宫总管妃子,李氏贵妃所生。太子的将来,又多了一个强敌啊。“公公先行回宫,”罗知秋强笑着对大太监道:“本相稍适准备之后,就会进宫。”
“陛下也说了,”这大太监得了罗知秋的赏,更是眉开眼笑地对罗知秋道:“这时天寒地冻,罗三公子身体不好,就不要即时入宫去了。”
“臣谢陛下,”罗知秋忙向皇宫方向遥拜。
大太监走了后,罗则才赶了过来,看罗知秋面色不悦,忙就问:“这是又出什么事了?”
“李妃生下了十皇子,”罗知秋道:“你回去换上官服,随为父入宫贺喜去吧。”
“李妃也生了皇子?”就算是罗则这样的不谙政事之人,也知道这个小皇子的出生,对太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你快去吧,”罗知秋催罗则去换官服。
“那小维呢?要喊他?”罗则问。
“陛下恩准他今夜不必入宫,”罗知秋道。
“那爹你等我一下,”罗则快步回房去换官服了。
罗知秋自也回房去换官服。这下傅华和许月妙也睡不成了,管家也得带着府中的下人,为罗知秋备轿,为罗则备马,要跟着出门的侍卫们,也得都准备一下。众人是一阵忙碌,左相府都忙开了。
唯独罗维的院落里,庭院深深,没有人声。
“维儿明日起床了,你再告诉他这事,”罗知秋临出门时,吩咐傅华道:“他若不醒,你也不要去打扰他。”
“维儿身子不好,”傅华说:“我怎么会去吵他,你快些去吧。”
罗知秋这才上了轿,罗则骑马跟在一旁,带着一队侍卫往宫里去了。
罗氏父子俩进到宫中,长明殿外已经有不少大臣在候着了。怕这些大臣们受冻,兴武帝还命人在殿外放了炭盆,供这些大臣们取暖。
“相爷,”先到一步的周宁文正在与人说话,看见罗知秋走了进来,忙就走上前来,拱手一礼说:“相爷也到了。”
“周大人,”罗则身为晚辈,给周大学士行了一礼。
旁边的大臣们都纷纷与罗知秋见礼,罗知秋好脾性地一一还礼。罗则走到赵君博,赵君毅的面前叙话,远离那帮让他心烦的文臣。
“小维怎么样了?”赵君博开口就问起罗维来。
“还是不吃饭,”罗则小声道,一边还摇摇头,“看着还是不大好。”
赵氏兄弟便只能跟着罗则一起发愁,对于刚出生的小皇子,他们是一点感想也没有,只道跟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只是这罗维却是他们心忧的对象。
第128章 李妃产子
周宁文一直等到罗知秋与众大臣都寒暄过了后,才与罗知秋站在了一旁,小声道:“陛下去了李妃娘娘那里。”
罗知秋说:“皇子诞生,如此喜事,可喜可贺啊。”
周宁文说:“是啊,这是我大周之福啊。”
两个人这话都是说与旁人听的,包括太子在内,前面的九位皇子,哪一位出生时,兴武帝亲去产房外守过?这个十皇子看来在兴武帝心中的地位就是不同啊。
“李侯夫妇也去了,”周宁文又小声道。
“那太子殿下也去了?”罗知秋问。
“殿下行动不便未去,太子妃去了,”周宁文道:“皇后娘娘也是去了的。”
罗知秋看看天边的启明星已经若隐若现,若有所指地对周大学士道:“看来我们要等到天亮之后,才能见到陛下了。”
另一边,右相邱澈的身边也围着不少大臣,也在小声说着些什么。
罗知秋心知这右相的心里怕是也无喜悦之情,九皇子龙毅还年幼,原本仗着是最小的儿子,还能得到一点兴武帝的关爱,如今十皇子出生,身后还站着常淮李氏一族,九皇子一夜之间,就多了一个劲敌。其实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罗知秋心中感慨了一句。
李妃的琴瑟宫中,兴武帝看着皇后怀中的十皇子,对皇后道:“这小儿还真是稀奇,生下来,看到朕后竟然就会笑了。”
罗知意看着刚出生一个时辰的十皇子,也觉得稀奇,她自己也生了三个儿子,还是第一次看到生下来,哭了几声,就知道望着人笑的小婴儿。“陛下您看,他也对着臣妾笑了,”
帝后二人一起逗弄起了这个小婴儿。
“跟小维一样,”罗知意突然又说起了罗维。
“维儿怎么了?”兴武帝一听皇后说起罗维了,忙问道。
“听臣妾的兄长说过,小维生下来也是笑的,”罗知意说道:“小维那时候可是一个胖乎乎的小娃娃,说是像仙童一样,只可惜臣妾没能看到小维在襁褓中的样子。”
兴武帝伸手戳了一下小皇子的脸,小皇子张嘴依呀了一声。
“哦,”罗知意笑道:“陛下,小十在喊父皇呢。”
兴武帝大笑起来,笑容中又带着苦涩。罗知意说起罗维的小时候,兴武帝自然而然就又想到了罗知锦,知锦生下的孩子,定然如仙童一般了,只是他却不在她的身边啊。
李侯夫妇在外殿听到兴武帝的笑声,心中都是一喜,皇帝笑得如此开怀,想来对这十皇子是极喜爱了。
嫔妃们和太子妃的心中却都是不喜,但个个面上都不能表露出来,都是面带笑容,说着些全无真心的好听话,全当是应景。
赵福这时走了进来,向兴武帝禀道:“陛下,大人们都到了长明殿外,等着向陛下贺喜呢。”
“维儿来了?”兴武帝问。
赵福忙道:“陛下吩咐不可打扰三公子休息,所以三公子应该还不知道这件喜事,奴才只看到罗相爷和都尉大将军到了。”
“维儿身体不好,”兴武帝看罗知意看着他,便解释了一句:“朕就想让他多休息,他如今也受不住寒。”
“小维的身子,”罗知意听兴武帝说到了罗维的身体,也不禁愁道:“养了这大半年了,还是不见好。臣妾白天里见他,又是瘦了,这药也吃了不少,怎么总是不见好呢?”
“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兴武帝想到罗维的病,心中对十子出生的喜悦一下子就淡了不少,对罗知意道:“皇后在这里吧,朕去见见大臣们。”
罗知意道:“李妹妹醒了后,要见陛下呢?”
“有皇后在即可,”兴武帝这时又是一张冷脸了,又看了一眼皇后抱着的十皇子后,便离开琴瑟宫,回长明殿去了。
“娘娘,”兴武帝刚走,龙玄倾文殿的宫人就跑来了,在罗知意面前跪下道:“二殿下的徐侧室肚腹有些不好,想请个太医去看看。”
今晚李贵妃生产,医术好的太医全在这里候着。徐氏如今怀着的可是龙玄的第一个孩子,不管是男是女,都是皇家看重的。罗知意忙就点了两个太医,跟着这宫人去倾文殿,想想还是不放心,又让身边的薛嬷嬷跟着去看看。罗知意再不问宫中事,也知道宫里的人都是惯于高看低踩的,龙玄如今不比从前,罗知意是生怕龙玄此时再遭人刁难。
倾文殿的一间内殿里,徐氏倒在床上不停地轻声呼痛,浑身都汗湿了。龙玄在外间来回踱着步,心下也是着急。虽然徐氏已无母族可言,对龙玄来说已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但她腹中的胎儿,却是龙玄的第一个孩子,龙玄对这个孩子是期待的。
龙翔坐在一旁,看着龙玄在面前走来走去,他是坐立不安,但他现在什么也做不了,说了几句干巴巴的安慰话后,自己都觉得还不如不说,只能是闭上嘴,坐在一旁等着。
太医跟着宫人进来后,“快去看看,”龙玄也不要他们行礼了,直接一指内室说道。
两个太医忙进了内室,龙玄看了龙翔一眼,也跟了进去。龙翔起身也想进去,迈出一步了,才想起那是哥哥妾室的卧室,他这个弟弟还不能进去,只得又坐下来干等。
“五殿下,您喝茶,”福运替龙翔又续了一杯茶。
龙翔烦燥地冲福运一摆手,他现在哪有喝茶的心情?
内室里,两个太医轮流为徐氏把脉,然后两个人就凑在一起商量。
“我的孩子?”徐氏疼得有些神智不清,但还是关心自己腹中的胎儿,忍着痛问道。
“太医在这儿,”龙玄走上前安慰徐氏道:“你不要担心,你和孩子都不会有事的。”
龙玄此时的温言让徐氏反而是吃了一惊,就算她还是上杭徐氏的大小姐时,龙玄都不曾对她如此和颜悦色过,果然女人还是要有一个孩子傍身啊,徐氏心中黯然,但还是强挤出了一丝笑容,对龙玄道:“妾身省得,让殿下担心了。”
第129章 何方是出路?
太医把过脉后,随即就开了药方,让人按方去抓药熬药。
“她的情况如何?”等三个人都到了外室后,龙玄便问两个太医。
两个太医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愿首先开口。
“说话啊,”龙翔急道:“孩子会不会有事啊?”
龙玄看两个太医的样子,就知道徐氏的情况怕是不好,便对一直等在外面的薛嬷嬷说:“嬷嬷回去与我母后说吧,就说徐氏马上就会吃药,没有大碍,请母后不要挂念,”说着话,龙玄便看了福运一眼。
福运马上上前,对薛嬷嬷道:“嬷嬷,小的送您出去。”
薛嬷嬷是宫里的老人了,知道龙玄这是不愿让她听徐氏的情况,也不点破龙玄的心思,反正皇后娘娘的心意已经尽到了,这边不领情,就怪不得她们凤仪殿不尽心了,当下就堆起笑脸,对龙玄道:“徐夫人贵人必有大福,没事就好,奴才这就回皇后娘娘去。”
“这是我们二殿下赏的,”福运在送薛嬷嬷出门后,塞给了薛嬷嬷几锭份量十足的银子。
殿中,龙玄对太医道:“不要紧,你们有话直说,我不是讳疾忌医之人。”
两个太医又是互看一眼,最后年长的那个说道:“殿下,侧夫人的情况不乐观,心情郁结,肝气犯脾,病情看来已久。”
“肝气犯脾?”龙玄自己对医也是懂得一二的,听太医这么一说,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