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奇才难数,但历来神物自晦,奇人多隐,那父亲虽才能极高,但一直隐居山中……只是他终究还不脱生死轮回,难离红尘情热,因此经常解附近百姓危难,兼医术高明,虽不求名,但渐渐为人所知,有了名气。”
高阿那肱道:“这人倒和先生比较像了。”
祖珽脸色微变,隐约明白孙思邈说的是谁了。
孙思邈继续道:“那人虽能人不能,但世上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那人也有不如意的地方。”
他这里说的如意,只是人的一种心愿,当然不是传说中的阿那律。
“他有个儿子,志存高远,一直让他很是头痛……”
众人心中奇怪,暗想若子孙志存高远,那是好事,为何那父亲会头痛?
“有大志者,就绝不甘心平平淡淡地度过一生,那儿子一心想入世打一番天下,于是先将父亲本事学个七七八八……那儿子想学,那父亲就一直在教,那儿子的确也是奇才,那父亲的本事虽说浩如烟海,但那儿子的本事后来也惊艳当世……”
孙思邈说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到了破釜塘,那时他说的是这个儿子后来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斛律琴心还是慕容晚晴。
人会随时间变的,谁都不例外。
他心有怅然,又道:“可那儿子一直最想得到的却不是父亲的全部本事,而是父亲拥有的一物……”
众人听到这里,均集中了精神,不想错过一个字。
高纬突道:“先生,你说的那父子是不是张陵和张角?”他也不笨,一心想着如意的事情,当然会往这方面靠拢。
孙思邈又沉默下来,良久才道:“是。”
穆提婆道:“那父亲拥有的一物,莫非就是阿那律?”
孙思邈缓缓道:“或者可以这么说。”
“或者?”穆提婆有些不解的样子,他不明白孙思邈的意思,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或者又是什么意思?
高纬却大为兴奋,忙道:“先生请说下去。”
孙思邈道:“传说中,那物极为奇异,上面记载着……很多事情。”
“记载事情有什么奇异的?”祖珽不由问。
高纬却问:“记载着很多事情?那有什么用?”
这二人想法不同,关注的地方自然也不同。
孙思邈没答高纬所问,缓缓道:“记载事情是不奇异,可那上面记载的不但是张陵以前的事情,听说还记载了张陵、张角身后的事情。”
众人均怔,一时间没有领会其中的意思,祖珽最先明了,失声道:“三世书,世上真有这东西吗?”
高阿那肱、穆提婆本要听如意的事情,听到又冒出个什么三世书,都是一阵茫然。
高纬也在皱眉:“什么三世书?”
祖珽半晌才道:“远古曾有个传说,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后,曾传下一书,记录朝代变迁,人之兴衰变迁,后经黄帝,大禹等人之手后,不知去向,不想竟落在张陵的手上。”
高阿那肱摇头道:“荒谬,怎有此事?”他说到这里时,神色竟有分不安,不过众人都诧异祖珽所言,并未留意他的异样。
祖珽犹豫道:“我说过,这是传说。”灰白的眼眸瞪着孙思邈道,“先生见过那物吗?”
孙思邈摇摇头:“我也是听说,却从没见过。”顿了片刻,望向高纬道,“圣上现在知道那物什么用了吗?”
高纬并不蠢笨,很快明白过来,振奋道:“这么说……那物有预知的功能?”
众人均是一怔,自汉代来,谶纬之风就流传甚广,许多人确信不疑,若真的有这么一本书记载着人之兴衰变迁,天下变故的话,那简直是一本惊世预言书!
孙思邈的目光从众人脸上掠过,缓缓道:“不错,如果按照传说,那物的确有预言的功能……”
“那本书在哪里?”高纬迫不及待道。
“圣上要那东西何用?”孙思邈问道。
高纬立即道:“我想……我想……”他说到这里,脸上突然露出极为古怪的表情,又问了一句奇怪的话,“那本书只能预言吗?”
“是,听说那东西只能预言,却无法改变什么。”
众人脸上也露出极为怪异的神情,高阿那肱脸上似乎有分疑虑,反问道:“既然预知,怎么会无法改变?”
孙思邈想了半晌才道:“此事极为玄妙……简单一点说,就如,一个人知道自己迟早会死,但他怎么能让自己不死呢?”
他这个比喻倒是让人一听就懂,可细细琢磨,却发现其中含意无穷。
祖珽翻翻白眼道:“这么说,那东西只能让人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吗?”他说到这里,最先想明白问题的关键,茫然若失。
孙思邈点了下头,高纬一震,立即摆手道:“那朕不要了。”
他情绪变化剧烈,但道理说穿了也简单。死亡虽是必然,但人总是觉得死亡遥远,因此才会活得快乐,可若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那恐怕在知道的那一刻起,就很难再有快乐。
孙思邈心中却有些奇怪,他知道高纬虽是天子,在殿中却不见得是最聪明的那个,可是高纬也能很快明白这个深奥的道理,那是因为什么?
殿中沉寂下来,许久后,穆提婆才道:“然后呢?”
众人多被三世书的奇异吸引,只有他才留意孙思邈的故事并未说完。
孙思邈道:“张角虽是天纵奇才,却没有圣上明白……”心中在想,再负才智之人,被贪嗔痴所迷,也会忽略一些事情的。
“很多东西,越是得不到,反倒越是想要,因此张角一直向父亲索要那物,但张陵却一直未给……”
孙思邈说到这里,忍不住又想到这数百年来被人们找寻的如意,为之感慨。
“张角极为不满,甚至因此和父亲反目,有一日终究离父亲而去,凭借一身本事很快纠集了从众无数,发动了黄巾起义……后来的事情,你们想必都已知道了,就不用我来赘述……”
孙思邈说到这里时,感喟道:“不过有件事有必要补充下,张角当初身死前,曾说过,‘若得阿那律,何至这般田地!’”
转望祖珽,孙思邈缓缓道:“这句话,想必祖大人也知道?”
祖珽干涩道:“张角临死前肯定后悔,三世书中说不定记载了他起义失败一事,他若早看到三世书,可能就不会起义?”
高阿那肱突然道:“那也说不定,说不定他要证明三世书是错的,也会起义?”
众人均陷入沉思中,一时恍惚,难分因果。
此事虽玄,但经孙思邈口中说出,众人竟信是真的。
祖珽半晌才道:“不错,任何结局都有可能了。但张角若得三世书,死前就不会说那句话,阿那律就是三世书。”
众人恍然,才明白孙思邈说这故事的用意。
孙思邈没有肯定,可也没有否定。
祖珽缓缓道:“或许阿那律本不过是三世书的别名,后人以讹传讹,直到天竺僧人到中原后,又以梵语解阿那律的意思为如意,更是滑稽。三世书本是中原远古传来,怎和外域有关呢?”
长叹一口气,祖珽神情有着说不出的落寞:“原来,我们都错了。”
众人面面相觑,想魏晋以来,有关阿那律的种种纷争,不知该哭该笑,或者是感慨人本身的愚昧?
高纬喃喃道:“原来如此,这么说,得到阿那律也没用了?”他本极为迫切,明白真相后,有着无尽的失望,突然放声长笑起来,“好笑,真是好笑!”
他也不知究竟好笑什么,可笑声越来越低,不多时,笑声突然顿住,竟像要哭出来的样子。殿外突然脚步声起,一宫人急匆匆地奔到殿前,欲言又止的样子。
穆提婆皱了下眉头,快步迎了过去,低声问道:“什么事?”
那宫人脸色神秘,声音极低地说了几句。
穆提婆似有不信的样子,追问道:“真的?”
那宫人很是惊骇,用力点头。穆提婆摆摆手,低声道:“你不要把消息传出去,退下吧。”那宫人脸露苦涩之意,还是应了声是,退出殿外。
穆提婆又快步地走到高纬面前,凑着他耳朵说了几句,高纬竟和穆提婆的表情一样,失声道:“真的?”
祖珽、高阿那肱均是皱眉,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让这两人如此诧异。
孙思邈见宫中充斥神秘之气,却无探究之意,拱手道:“圣上若无事的话,在下想要告退了。”
“等等。”高纬叫道。
见孙思邈询问的目光,高纬欲言又止,向穆提婆望去,穆提婆道:“圣上,这件事……倒要慎重对待,孙先生虽不能为齐国效力,但总不啬于说说看法,问问他的意见也是好的。”
高纬缓缓点头道:“那好。你说说。”
穆提婆咳嗽声道:“先生,你可记得来的时候,听过一声巨响?”
孙思邈点点头,那声巨响是如此骇人,他当然记得,他还记得,那时候穆提婆就在他身边不远。
“现在有人查明,那巨响是从城东南一处荒山传来的。”穆提婆道。
孙思邈静静地倾听,知道巨响之后肯定会有什么古怪,不然不会让穆提婆、高纬这种表情。
“等有人赶过去的时候,并不知道谁弄出的那种巨响……”顿了片刻,穆提婆有些骇异道,“可却发现那荒山顶开裂了一道丈许的裂缝,绝非人力所为。”
孙思邈皱了下眉头,问道:“然后呢?”
“那裂缝的下方,现出一块血红的大石。”
顿了良久,穆提婆终于说到了正题:“这些事情虽怪异,但最怪异的却是石头上刻着两行字……”
孙思邈明白了问题就在字上,缓缓问道:“那两行字是什么?”
穆提婆涂抹着胭脂的脸上,竟有些发白,半晌后,他才道:“那两行字刻的是‘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他话才说完,祖珽身躯微震,似有吃惊的样子。高阿那肱却是神色改变,竟有畏惧之意。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让众人如此紧张?
孙思邈最为平静,只是“哦”了一声,问道:“那又如何?”
穆提婆反倒一怔,问道:“先生难道不觉得奇怪吗?天降大响,山为开裂,有血石现出两行字,只怕是上天有什么指示?”
“什么指示?”孙思邈似有不解。
“是谶语。”高纬忍不住道,“先生既然知道三世书,怎么会连谶语都不知道呢?”
孙思邈暗自皱眉,他当然知道什么是谶语,谶语本是一种预言,秦汉时就有流传。当年秦始皇时,方士卢生曾奉命入海求仙,结果神仙没有求到,却带来神仙所授的《图录》一书。
《图录》中有“亡秦者胡也”一言,让秦始皇深以北疆胡人入侵为忧,这才连六国长城以挡胡人南下。
可不想最终亡秦之人并非胡人,而是秦始皇之子胡亥。
此事流传下来,给谶语凭添无数神秘的色彩,到两汉之时,谶语更是层出不穷,每次谶语一出,不知掀起多少风浪。
到如今,邺城再现谶语,难道意味着天下又有大事发生?
孙思邈想到这里,缓缓道:“圣上,祖大人说的三世书和谶语并不相同,想必祖大人明白这其中的区别?”
祖珽犹豫下,终道:“不错,传言中的三世书对一切事情说得详细,并不似谶语般含含糊糊。”顿了片刻,又道,“文宣帝在时,也曾流传过一句谶语……那时候文宣帝从晋阳回到邺城途中,路上曾有一疯僧叫嚷说‘阿那瑰终破你国’……”
高阿那肱听到这里,身躯微震,似有不安之意。
众人并未留意,穆提婆冷笑接道:“那时北方蠕蠕主就叫阿那瑰,因此文宣帝数次讨伐,如今蠕蠕早一蹶不振,对大齐早无威胁,因此那谶语看起来不过是个笑话。”
高阿那肱附和道:“穆大人说的极是。”
他虽是侯爷,但在这里,地位却不高,因此一直慎言,可提及谶语的时候,却很是关心,忍不住插了几句。
孙思邈微笑道:“穆大人既然如此看法,那何必对邺城外那句话如此紧张呢?”
穆提婆微愕,高纬却道:“很多事情,宁可信其有,不能信其无,说不定是文宣帝出兵才改变了谶语的结果呢?孙先生,你学识广博,可明白血石上两句话有什么暗指?”
“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
孙思邈喃喃念了几遍,终于摇头道:“在下并没有圣上想的那么聪明,想不出这谶语指的是什么。”
高纬神色极为愕然,望向祖珽道:“那祖大人呢?”
祖珽半晌才道:“回圣上,臣……臣也想不到。”
“那昌国侯你呢?”高纬又问。
高阿那肱身躯一震,摇头道:“祖侍中和孙先生都是不世奇才,他们如果都想不到,臣更是想不到了。”
高纬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