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思了片刻,秦素便又转回了心绪。
无论如何,这局她确实赢了,余下的便以后再想罢。
扯了扯阿谷的腿,秦素便又笑道:“阿谷,我知道你胆子一向很大,我来问你,那个银面女子,你便没起心思去查她的底细?”
阿谷颇有几分小聪明,明明已经被倒挂在了井里,却还敢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说实话,便可知她极有心计。
听得秦素此问,阿谷的哭声便停了下来。
“我……我查过的。”这个瞬间,她的声音压得很低,那语声中含了明显的恐惧,似是想起了什么可怕的事,“我偷偷地跟着那个银面女子,在晚上的时候,我看着她去拾翠居取了字条儿,便偷偷地跟着她。头一回她没发现,可第二回她就知道了,她身上有……有刀。”
她抖着嗓子说完这些,全身都像是浸在了冰水里。
那是她第一次尝到将死的滋味。
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敢窥探过银面女子的真容,偶尔与之密会时,更是连头也不敢抬。
“两回?”秦素轻声语道,停了停,便笑道:“你这胆子可真是够大的了,可发现了什么?”言至此处,她将剪刀开合了一下,语声微冷:“想好了再答,莫我让我剪断这最后一根绳索。”
阿谷浑身一抖,拼命地点着头道:“我说实话,女郎。我第一回盯着她,看见她去了主院,我没敢跟得太紧,只远远跟着,半路上她人就不见了。后来我回到东院的门口守着,过了好久她才回来,去了东萱阁。”
说到这里,她像是邀功一般地又继续道:“对了,女郎,银面女子像是在东萱阁里的。”
第225章 清光皎
秦素安静地听着阿谷的话,并未言声。
东萱阁的使女那么多,她暗中观察了许久,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阿谷的后半段话,于她并无意义。
不过,那银面女半夜去了主院,倒是耐人寻味。
她去做什么了?是与人私会,还是去主院秘查别事?
秦素的眉尖蹙了起来。
主院除了德晖堂外,还有各位郎君的书房、秦世章与秦世宏生前用的两所院子也在。那两所院子如今都是空置着的,太夫人命人留下不许动,也算对他们的一点念想。
除此之外,大夫人俞氏一家三口所居的蕉叶居、钟景仁处理账目文书的书房以及几所客院,再往前,还有门房与账房、马房、下人房,另还有秦府最大的花园——菀芳园,亦皆在主院。
牵涉面太广了,几乎让人无从查起。
秦素随意地在井沿边坐了下来,将剪刀的刀柄托着下颌,仰首望着那清光皎皎的一轮月。
月华洁净,如霜似雪,仿佛能够涤去这尘世的一切肮脏,却终是留下了黑暗的阴影。
秦素弄不清,这世界是究竟黑是白,抑或,唯有永无止境的灰。
她只是遵循着自己的本心,做着她认为对的事。
一刻钟后,秦素缓步回到枯井边,揉了揉发酸的手臂,伫立不语。
此刻,阿谷正昏倒在一间石室的外墙边。
她被秦素逼着吃了好几粒银面女子给的糖果,看起来,那糖果的药效倒还真是不错,不到明日,阿谷是休想醒来了。
不过,就算到了明日,她也永远无法醒来了。
秦素淡然地转首回望。
在她的身后,高大的石舍兀自耸立,在月光下泛出一种灰白,断垣倾颓,缝隙间生出细长的草叶,被月华洗得幽碧,偶尔风过时,那野草便轻轻摇曳起来,越显出这里的陈旧与沧桑。
秦素放下了揉搓手臂的手,平定了一会呼吸。
将一个大活人从井里拉出来,实在很是费力。所幸她备下的绳索够多够长,又不怕拉坏了阿谷,总算勉强将人拖去了石室附近。
秦素出了会神,复又敛下心思,在井沿边蹲了下来,仔细审视着井口与一旁的大石块。
石块上的苔痕被绳索磨去好些,井沿边缘亦留下了绳索拖拽的痕迹。
秦素在地上找了找,找到了一块顶头略尖的小石,执石在手,小心地将石块与井沿的青苔刮去了不少,掩住原先的痕迹,随后又在井边的石地上拣出方才砸阿谷的那块石头,那上头沾了少许血迹,被她顺手丢进了井中。
“扑通”,石子落井,激发出清越的水声,似沾染了这满庭霜色,冰凉浸人。
秦素侧耳聆听,刹那间有些许的恍惚,眼前似是浮现出了经年以前的画面,她赤足坐在井沿边,金缕衣上缀了月华,点翠步摇迎着风,轻响有若风吟。
那个阴鸷的男子,彼时便立在她的身侧,沧桑而俊秀的面容上,是一抹不辨喜怒的神情。
他一手揽了她的腰,一手拨弄着发上金灿灿的皇冠,夹着白发的发髻,在月华下宛若一片被大雪掩埋的灰烬。他打着呵欠懒洋洋地道:“要不,孤推你下井罢。”
他望着她笑,凉且阴的语声,不见半分温度,一如他永远冰冷的身体,一如他那冰冷的、从不曾温暖过片刻的眸光……
秦素恍了恍神。
白月光扑上了身,兜住了她的头脸,冰冷而又刻骨,让人的心魂也跟着冷了起来。
不知怎么,她有一点哀切。
她哀哀地望着那口井,虚浮的目光掠过井沿,投向前方。
百余步外的那棵孤松下,正立着一个男子,玄衣落在月华下,月华又迎上他的发,他的衣袖在风里翻卷着。
秦素眯了眼睛,想,自己真是昏头了,怎么竟真的看见了中元帝?
她苦涩一笑。
现在的中元帝,应该还是个俊朗的男子,正在深宫里做着他尚算清明的君王,还没有变成多年以后阴鸷冷淡、喜怒无常阴沉男子,更不曾有那许多调教女子的恶毒手段。
她转过了眼眸。
然,再下个瞬间,她蓦然回首,瞳孔猛地缩起,后背激出了一层冷汗。
那孤松之下,竟真的站着一个人!
秦素忍不住去揉眼睛。
这如何可能?
方才她明明仔细观察过,周遭并无人迹。
她再度张开眼眸,望向前方,刹时间一颗心如堕入了深渊。
不是错觉,更非她看错,那孤松下是真的有一个人,一个年轻的男子。
秦素的瞳孔再度缩起,手脚一片冰凉。
这男子,她居然并不陌生!赫然便是数日前的午后,她在草径尽头遇见的那个淄衣男子。
那个令天地失色、容颜绝世的淄衣男子,此时此刻,就这样独立于孤松之下,浸月临风。
秦素死死地看着他。
他侧向着秦素,仿若沐月而生,又似乘月而来,断崖下的风仿佛含了极重的罡气,将他的发丝吹得四散。
昳丽有若谪仙。
只是,这堪比画中的情景,望在此刻秦素的眼中,却生不出半点绮念。
她一瞬不瞬地盯着那淄衣男子,眸色冰寒,浑身的气息亦是冷极。
“何人?”她提声问道,握紧了手中尖利的石块,冷冽的眼眸微微转动,测算着那男子离断崖的距离。
淄衣男子未曾说话,只转了个身,流丽的数道发线泼下,在月光中划出墨青色的痕迹,随后,便是宽肩长腿的一袭背影,负了两手,似在望月,又似依树凭崖。
秦素的身体瞬间绷紧。
居然还敢将后背对着她,是诱她前去么?抑或是根本没拿她当回事?
她向前迈了一步,蓦然有些迟疑。
此人,极其古怪。
事实上,自草径初逢那一日起,这种怪异之感,便在秦素的脑海中萦绕不去。
白云观是怎样的地方,没有人比秦素更清楚。
一个埋着数十暗卫、中元帝与先帝都深深忌讳的道观,居然出现了一个形容如仙、气度超拔的带发僧侣,已然特为怪异,而前世时,秦素甚至从未听中元帝说过有这样一号人物,这就更怪异了。
如此人物,无论现身何处,都必然会引起众人注目。那十余名暗卫除非都瞎了眼,否则不可能不将此人报予宫中。
中元帝肯定知道此人。
明知有如此人物,却根本未派人接触,不闻不问,莫非……此人竟是陈国皇族的什么人,中元帝早有所知?又或者这人早在秦素回到陈国之前,便已不在国中……
第226章 食糖否
一息不过一个刹那,刹那之间,秦素的脑海中已然飞过了千百个念头。
她深深地吐纳了一息,敛去了那野草般疯长的纷乱思绪,将注意力放在了眼前。
这淄衣男子悄无声息地现身于树下,却不知在那里站了多久?秦素分明记得,她引阿谷过来时,那松下是无人的。
他看到了多少,听到了多少?她所做的一切,是否皆落在了此人眼中?
秦素的眸子里,飞快地划过了一抹杀意。
随后,她绷紧的身体便放松了下来,红唇半启,宛若粉润的菱花绽开娇颜。
“郎君是谁?”她款款往前行了两步,复又停住。
此番,她的语声清润了好些,不似方才那样冷,而是带了几分好奇——属于小娘子的那种、带了几分娇嗲的好奇。
淄衣男子略略侧首,似是向她望了一眼。
那一刻,几络发丝落于他的耳畔,他那一双眸子如吸饱了这天地间的夜色,幽深而不可测。
秦素的心底颤了颤。
然而,她前行的脚步却不曾停下。
拂了拂裙摆,秦素腰身微折,款款语声似随步生香的蔷薇,盛放于唇齿之间。
“郎君好生俊美,可否见告姓名?”她问。是比方才更甜润些的声调,含着娇嗔与清媚,一面说着,一面仍旧缓步往前接近。
月光拢了上她的脸,她的唇边笑意清浅,一身白衣随风轻拂,衣袂翩飞,如月下绽放的淡白桅子花。
淄衣男子仍旧侧对于她,微仰着首,似在仰望那一轮明月,散落的发丝如一匹上好的鸦青素绸,在月华下反射出淡淡的光泽。
山风清冷,终是拂不去他满身的幽晦,他就这样独立于孤松下,仿若遗落天地间的一块墨玉,清华内敛,唯余寂寥。
“郎君为何不语呢?”秦素侧了侧头,几缕秀发斜过薄肩,月华倾泻,似在她肩上担了一幅薄纱。
这一回,她又换了个甜腻些的语调,最后一字落下时,带了几分气声,那薄而软的气息,似托了一尾羽毛,顺着这轻盈的夏风,轻飘飘地递送了去。
淄衣男子抬起手臂,捋住了一绺发线。
仍旧未语。
唯侧过的那半丝眼风,幽沉如子夜时的天空,仿佛吸进了这世间一切的光亮。
此时的秦素,已经行至淄衣男子身后四、五步远的地方了。
她握紧了袖中石块,眸光微微滑动,转向了他的脚下,旋即压了压眉峰。
不好办。
这淄衣男子离断崖至少还有数尺远,若是一击不中,反易受制。
秦素仰首,冷冽的眸子微微阖着,似在望月,唯眸光轻盈滑过那男子的发顶,如若无意,似若有情。
夜风拂起她厚重的刘海,照出她明艳的眉眼,容光之盛,生生将那月华逼得暗了几分。
没有人看得出,她此刻的心,已是沉入了冰窟。
远观尚不明显,离得近了才发觉,这淄衣男子很高,至少比秦素高出了一个半头还不止。
高,且修朗,那挺立笔直的身躯里,似蕴着极大的力量,于宽袍阔袖间隐而不发,却叫人……望之气怯。
却原来,美男惑人,美色惑心,应在此处。
秦素打从骨头缝里涌起了一股战栗。
在那一刻,她忽然清晰地意识到,他很清楚她要做什么。
她要杀人灭口。
而他,竟全无反应。
漠然于己,又或者,是对万事万物的冷,连他自己亦完全抛去。
他终是看了她。
不多,只半缕眼风,流丽、靡艳,如永夜的忘川边盛开的曼殊沙华,带着无法言喻的死寂,却又如黑色的火焰,将周遭的空气、风、月光与漫天的星辉,尽皆燃烧殆尽。
秦素在一瞬间改了主意。
她停住脚步,任由那黑色的令人战栗的火焰将自己包围,明艳的容颜不遮不掩,尽现于苍白而透明的月华下。
即便尚未及笄,这般明丽的容颜,亦足令人惊艳。
她向他一笑。
她知道,她笑不出他那般水破惊鸥般的天地之色,却亦能笑得如春天的湖水于星辉下荡漾,涟漪层层舒展,同样,直抵人心。
“郎君讨厌,不理人。”娇娇软软地怨了一声,似携了那崖下流波间的水意,明明清浅,细品后,却又缠绵不尽,余韵如丝,勾勾挑挑地,便飞上了心尖儿。
若此人是中元帝,只怕三魂七魄皆要自脑顶上飞走了去。秦素暗自惋惜,复又怅怅,长而卷的睫羽搭了半缕眸光,睇了那淄衣男子一眼。
旋即,便在心底一叹。
早知无用,她的这些媚人之术,在他的面前,不过徒惹清风一笑罢了。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