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征途- 第15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个?”云昭沉吟未决。

  一边的苏定方站了起来,“老姚,既然你们卢城边军想与我们合并,有一件事我便不得不说,为了保证部队下指挥的统一性和战斗力,你们一旦加入我们。我们对部队是要重新整编的,也就是说,原卢城边军的这两千士兵将被打乱后重新编营,这。你们能接受么?”

  姚猛脸色不变,从怀里掏出一面叠得整整齐齐的军旗,大声道:“从今天起,卢城边军便从这个世消失了,姚猛和丁健也将不复存在。”双手捧着卢城军旗,举到云昭面前。

  见姚猛答应卢城边军整编,云昭心中最大的担心立时便消失,双手接过军旗。同时用力将姚猛扯了起来,笑道:“好,好,既然如此。从此以后我们便是兄弟了,大家伙一齐守安庆,抗蒙狗。”

  厅内众人都是鼓掌大笑起来,丁健向前一步道:“云将军,我们如今可算得是朝廷的要犯了。一旦朝廷知道我和姚老大还没有死,一定会缉捕我们,以后我们这一百多斤可就交给云将军了。”

  云昭大笑:“怕什么?朝廷算个球,这里天高皇帝远。咱们一点也不用担心他们。谁想无缘无故地动我云昭的人,写问问我的刀答不答应。你就放心!”

  “多谢云将军庇护!”丁健一揖到地。

  翌日,卢城边军易帜。安庆边军第三营的旗帜高高地升了起来,苏定方屠虎两人会合姚猛,丁健开始对卢城边军士兵重新编整,一批批的卢城边军士兵被调离,一批批的安庆,石堡守军被调入。整编之后的第三营以姚猛为营将,以丁健,屠虎二人为副将,各辖一个千人队,整个第三营仍然保持着二千人的规模。

  此时云昭麾下的安庆边军一共整编了四个营,第一营以苏定方为营将,屠熊为副,第二营以胡泽华为营将,郝仁为副,第三营姚猛为营将,屠虎丁健为副,外加骑兵营,以燕小乙为营将,老蒋丰则出任了整支军队的后勤司务官。而在这一次卢宁行动以及前几次情报刺探行动中表现出色的郭锋出任了安庆边军新成立的机构军情司的司长,让人意外的是,屈鲁之子屈临风执意加入安庆边军,考虑到他的实际情况,云昭将其安排到军情司担任情报分析工作。

  安庆边军整合完毕,意味着云昭正式将安庆的军力完全纳入到了手掌之中,近一万人的兵力中,老兵的比例占了七成以,这在一支军队的构成之中是相当惊人的,这也代表了这支军队强悍的战斗力,一般来说,一支军队之中,老兵的比例不会超过一半,但云昭得益于安庆边军近两年的残酷守城战以及卢城边军的加入,使他的这支部队战斗力远远超过一般的部队。

  如果说有缺憾,当然是骑兵营,见惯了原来鹰嘴岩马匪那种骑兵作战的威力,眼下燕小乙统领的由五百名骑兵组成的骑兵营,其战斗力还只能说是一个正在成长的小孩,虽然在不久的将来,可以预见他们将成为一支戏旅,但眼下,却还是派不大用场。

  这让燕小乙非常恼火,现在他是什么都缺,缺战马,缺好的骑手,这让他不止一次的撺着云昭去袭击一把脱脱,好抢夺一些战马回来,骑兵营现在五百人,战马只有五百余匹,这样的储备让燕小乙怎么甘心,一般而立,一支骑兵部的战马储备应当是其骑手的两倍,这样才能在战事之中顶得消耗,按照现在的规模,一场大战下来,燕小乙的骑兵营就会变成步兵营。

  但云昭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初出茅庐的黄毛小子,考虑问题也不在是针对某一个方面,而是需要统筹全盘,万人的军队调度可不是好玩儿的事,一着不慎,便会满盘皆输,比起以前在鹰嘴岩,难度可就大多了,以前在鹰嘴岩,说抢就抢,根本不必顾虑什么,抢到了便跑,但现在自己可跑不了。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云昭当了一支万余人军队的主将,终于知道这一点当家的为难了,现在光是万人一天的吃喝拉撒都够他愁得抓耳挠腮了。

  阳光是一天比一天温暖起来了,覆盖了整整数月的白雪在阳光的烤炙之下,开始一点点崩解,一块块黑油油的土地从白雪之下露出了真面目,与此同时,还有些嫩绿的细芽也适时地从土地里钻了出来,贪婪地晒着日光。吸着春风。

  四处都可以听到积雪融化成水的流动声,哗拉哗啦,叮咚叮咚,犹如大自然奏响的一曲天籁之音。盎然的春意不可遏制地从各处喷薄欲出。

  走在厚厚的,肥沃的土地,云昭叹息道:“要是不打仗的话,这些土地只怕撒下种子,过数月就会有一个不错的收成,但现在,他却只能这样荒废着被鲜血浸渍,本来应该是民居集中的地方现在却是一个个竖起的堡垒。蒙人,太可恨了,不将他们打退,我们永远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陪在他身边的老蒋丰笑道:“世事沧桑。谁又能说得定呢?这一片土地本来就经常经历战火,云将军,春天来了,我们的口粮危机却又加重了,好在眼下野菜长出来了。倒还可以支撑几天,但长其这样下去,恐怕不是办法。”

  “再坚持一下,全益凤回来了。他带回了益州潘浩然的回信,益州将给我们五十万斤的军粮。这批粮食一到。我们就可以发动对脱脱的攻击了。”

  “五十万斤,这么多?”蒋丰大喜。

  云昭脸却是殊无喜色。“潘浩然在信中说了,这是他看在死去的岳老将军的份,最后一次对我们进行支援了,接下来,益州将不会再给我们任何支援了,我们要靠自己了。”

  蒋丰嘿地一声,“我记得将军曾说过,他不给,我们就去抢!”

  云昭脸色沉重地道:“全益风不止带回了五十万斤军粮,他在益州呆了差不多两个月,发现了很多我们以前根本没有想到的东西。”

  “什么事情?”

  “益州兵远远不止一个州镇军五万的规模,据全益凤将,他偷偷地打探到的情报,益州最起码有带甲十万,而且都是训练有素的精锐。”

  蒋丰倒吸了一口凉气:“潘浩然想干什么?”

  云昭哧地一声笑,“想干什么这还不是一目了然么?大越与蒙人眼看着就要爆发全面战争了,潘浩然是胸怀大志,想要争一争这天下大势呢!”

  “他胆子太大了!”蒋丰惊叹道,“云将军,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能怎么办?我们眼下这点人马,还不够人家塞牙缝的,只能夹起尾巴,躺要一边旮旯里,瞪大眼睛,看着这场龙争虎斗。”

  “我们难道没有机会么?”蒋丰试探地问道。

  云昭哈哈大笑,“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眼下我们还是老实一点,什么时候等我们也有了一州地盘,有了带甲十万,再说谈这个问题可好?”

  蒋丰会意地笑了。“云将军,那石堡那边通向益州的道路还要修么?”

  “已经修了多长了?”

  “二十余里!”

  “先停下来,等对方将军粮送过来后再说,蒋老,记住,这条道路重新修建的时候,一路之要多设要塞。”

  “将军的意思是?”

  “有备无患!”

  “我明白了!”

  “葫芦谷那边情形怎么样?”

  “谷里的春播已经撒下种子了,姚谦姚先生的药田现在都已出芽了,雪化之后,葫芦谷里的男女老幼只要能动弹的,都山去采药了,好在这个冬天附近的猛兽几乎被我们打光了,他们山,不会有什么危险。”

  “嗯,姚先生的药坊以后将是我们最为重要的一条财路,你要在力给予支持。”

  “我知道!”

  “井盐选址选定了么?”

  “选定了,天气完全好转之后,就可以开始了。”

  “我们现在需要做得就是夯实自己的基础,让自己一步一步强壮起来,再图其它。万万不可好高骛远。”云昭停下了脚步,仰望着万里无云的蓝天,“这日子,还长着呢!”

  明天决赛,对手强大无比,我们去年便败在他们手下,今年再次在决寒之中重逢,各位童鞋们,帮我祈祷,愿我们明天百发百中,防守滴水不漏,成功复仇!

  第二百三十五章:蒙元

  日子的确还很长,兀达自从占据潭州城之后,便没有再动窝,蒙族五万大帐兵除了一万留守在大漠黑石山外,其它的四万全都进入了潭州,阿斯兰进逼泰州,巴鲁图进驻益州与潭州交界,而在卢宁方向,韩仲与年后挥师夺下往卢宁方向的咽喉要道之后,将潭州司马仁所部锁在了卢宁地区。

  益州潘浩然使麾下大将王好古率二万军队进驻剑关,防御巴鲁图,而在泰州,知州权昌斌一边向上京频频告急,一边将麾下五万镇军一股脑地堆彻在了潭州与益州的边境处,短短的数月之内,两地交界的开洪县内堡垒,要塞密布,虽然简易,但却有效了遏制了蒙族骑兵几次试探性的进攻,泰州不比益潭边境,辖区内多为开阔的平原,极为适合蒙军铁骑作战,这也是权昌斌为什么一股脑地将所有镇军全部调往边境的缘故,如果堵不住蒙军,让其冲入泰州,对于泰州而言,绝对是一场灾难。而只要挡住了对手的进攻,上京的援军一到,他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五万镇军派出去之后,权昌斌再度下达知州令,令各府各县组织地方巡防队,以防军队调出之后有盗匪作乱,每一县可组织一千人规模的巡防队,所需武器由州府供给,这一命令,绕开了朝廷对于地方政府关于镇军数量的限制,巡防队的建立,实际上使泰州又多了近三万人的预备部队。前方如果失利,一声令下,这些巡防队便可立即开拔到泰州城,以州城为核心,组织防御作战,权昌斌的中心思想便是拖,拖到上京的援军到来,拖到主持反击蒙军的主帅到来后,自己便算是光荣完成了任务,那时候,自己的功劳便是谁也抹煞不掉了。

  而蒙军在发起了几次试探性的进攻之后,便也偃旗息鼓,在开洪县与泰州军对峙起来,权昌斌当然不会自己挑起事端,想着反击蒙军,收复潭州之类的心思,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便是他这个时候的主要思想,在蒙军强势的情况下,自己无过便是有功了。看到蒙军不再进攻,心中更是窍喜。

  此时兀达没有大举进攻泰州的意图,他此时的主要任务放在了蒙族建国的大事之上。蒙族占领了卢州,潭州大部,其统辖的领土算上大漠的话,那也是方圆万里的大国了,当然这其中绝大部分是自然条件恶劣的根本无法长期居住的大漠。

  在雅尔丹,莫勒等人的建议之下,兀达认识到单凭蒙族百余左右的人丁实在难以与大越这个庞然大物所抗衡,最佳的途径莫过于大量的收纳大越人,以越制越方是上策,在前期小试牛刀,便大获成功,以韩仲为首的象山府军队,在战场之上面对着潭州兵,连战连捷,而现任的卢州知州吴颜在大越时代不过是一个主薄,现在主政一方,所展现出来的文治能力让兀达大为赞叹。

  大越数百年的人才积累,实在不是荒芜的蒙族所能比拟的。莫勒说得好,大越的人才太多了,多得他们根本无法容纳下这么多的人才,而权贵们对官职的垄断又使这些人很难有出头之日,如果给他们一片天空,他们必然能尽情地展现自己的风彩。

  当然,不排除这些人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有着极端的对蒙人的优越感和对蒙人相当仇恨的,但只消一百个人中有十个人愿意为蒙族效力,以大越庞大的人口基数,这也是一个了不得的数字。

  想给这些人一个可以看得见的前程,蒙族以前的那种松散的联盟方式自然是不会被这些人所重视的,因为这些人投靠蒙族之后,一无兵二无将,在这种松散的体制之下,他们是极难发挥自己的特长的,因此,蒙族需要一个如同大越一般的强力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虽然说这些年来大越的中央集权随着地方豪族地主大阀势力的兴起而遭到极大程度的削弱,但在数十年前,蒙人对于这样一个朝廷所迸发的巨大的能量是深有体会的。

  蒙人要建国,最大的阻碍其实并不在于数目众多的小部族,而在于几个势力几乎可以与王族分庭抗礼的大部,如扎儿赤兀惕,塔塔儿这样的部落。他们的权势已几乎达到了顶峰,即便建国,也不会有多大的好处,而建国之后,随着中央集权的一步步强大,他们的势力反而会被慢慢地削弱。

  但是兀达幸运的是,扎儿赤兀惕,塔塔儿两部的首领阿斯兰与巴鲁图都是在数十年前见识过大越力量的部族首领,而他们的眼光,胸怀也的确不是一般人所能比,他们敏锐地看到,如果蒙族不能发奋图强,迎头赶上的话,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