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人员担心南宫长万逃跑,直接打折了南宫的手脚。
其后,南宫长万和猛获被一同押往刑场,执行死刑。末了,尸身被剁成肉泥,做成肉汤,让群臣服下。这就好比是豹胎易筋丸,绝对是让属下忠心、臣子用命的必备良药。
可怜南宫长万,一身是胆最后还是成了给猴看的死鸡。
可是,宋桓公这个混蛋做得太绝了,就连南宫那80岁的老母也没有放过,诛之!!!
。。
第十二回 正版方伯诞生记(1)
。网
本来开会的主要议题就是为了宋国,那宋桓公来开会就没什么好奇怪了。陈蔡小国呼之即来,也没啥好炫耀。邾国不过是一个子国,外加和齐国交厚,来了也不新鲜。不过邾国虽小,却也名人辈出,后世颜姓多源于此地,与孔圣齐名的墨子也极有可能出身在这个小国。
(1)人气不旺 访客不多
不久,宋国南宫之乱的消息传到齐国。管仲入宫求见小白:“老大,机会来了。”
小白依计遣使前往周天子处,哭了一下旧主,然后马上转脸恭喜一下新主,并征求新老大周釐王的意见:“宋国新乱,我齐国想提议召开一个多国峰会,好给宋国新君一个名分,您看意下如何?”
周釐王闻言大喜,自己刚刚登基就有小弟乖乖地来请安,还征求自己的意见。想来周天子好久好久没有做甲方的感觉了,于是大笔一挥,钦赐齐国办理此事。
齐桓公大喜过望,马上以管理员的身份向宋鲁陈蔡卫郑曹邾各诸侯国发下通知,约定三月十五来北杏之地开九国峰会。
北杏就在今天山东东阿附近,就是盛产东阿阿胶的地方。可惜,如此特产竟然没有引来各国领导人。也许因为这是小白第一次主持会议,还是有不少人不买账。来的只有宋陈蔡邾。
本来开会的主要议题就是为了宋国,那宋桓公来开会就没什么好奇怪了。陈蔡小国呼之即来,也没啥好炫耀。邾国不过是一个子国,外加和齐国交厚,来了也不新鲜。不过邾国虽小,却也名人辈出,后世颜姓多源于此地,与孔圣齐名的墨子也极有可能出身在这个小国。之所以不敢确认,实在是因为史籍散乱,连说墨子是印度阿三的都有,所以不敢100%肯定罢了。而墨子的祖先却公认是宋国公子目夷。那个目夷其实还是南宫长万的大仇人。不过说来也牵强,因为那时候目夷才5岁。话说宋桓公刚开始差人去陈国要求遣返南宫时,还想欺负人家陈国是小国,竟然想空着手去生要。在旁的儿子小目夷不禁失笑,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南宫回不来。”
宋桓公遂开窍。
陈宣公遂笑纳。
南宫长万遂身死。
且说在准备开会的时候,小白问管仲:“咱们派多少兵去合适?”
管仲笑笑,劝道:“还是别得瑟了,咱们要以德服人。齐国是奉王命开会,有谁不服?!还要甲兵干吗?免得人家说咱们文攻武喝,矮化诸侯。只要不裸奔,穿着衣服做‘衣裳之会’即可。”(衣裳之会指诸候之间和好的会议。)
小白全依管仲之言,在北杏大兴土木,建立会场。主会场为三层大圆台,总计三丈多高,左悬钟右设鼓,主席台上设天子虚位。
等四国来到北杏,一看小白竟然没带一兵一甲,非常惭愧,赶紧把兵车退到二十里开外。
齐桓公和四国领导亲切握手,互致问候。
可是咋就只来了四个呢?小白觉得脸上挂不住,抽空问管仲:“哥们,咋办?没号召力啊!这会还办不办?”
管仲安慰道:“天子都发帖支持了,咱自然要顶啦。会肯定要开的,跟帖多少不重要。”
齐桓公会意一笑:“那会议就如期举行吧。”
第十二回 正版方伯诞生记(2)
?小说、网
(2)宋桓公的良心大大的坏
三月十五,五国入场。
会议由齐桓公主持。
姜小白缓缓说道:“亲们,老大无力,小弟火并。今奉新老大之命,会集天下主要帮派,一要给御说一个名分,二要为将来创建一个合作机制。”
话音刚落,御说起立,向诸位行礼。
众人鼓掌以示通过。
宋桓公御说连连称谢。特别对齐桓公,那是感恩戴德,与当年他老爸对郑庄公的表面功夫一样好。
可是,会议到了第二个议题的时候,事情开始起变化了。
因为群龙不可无首,合作机制里头最重要的就是排定一个席位次序,与梁山聚义相同。既然天子发帖支持齐国,那应该齐国坐第一把交椅。可是齐国是侯国,比公国宋国要低一个档次。不过要是推举宋国那也不妥,毕竟5分钟前,宋老大御说还是齐老大小白拉扯起来的。就在左右为难之际,还是陈宣公杵臼出来说:“天子钦定要齐国出来发通知,那还有什么话好说,自然是齐国做盟主。”
剩余几国虽然没有赞成,却万万没有反对的道理。现在陈国已经表态,那就顺水推舟吧。
于是齐国第一次当上了武林盟主,虽然还不算钦定,但是孔老夫子语录上所说的齐桓公“一匡天下,九合诸侯”也始于此。
齐桓公乐了,当年鲍叔牙劝他收下管仲果然没错。
宋桓公心中却怏怏不快,做沉思状。
小白名正言顺地发表五国合作宣言,说要维护王室权威,谁耍赖就修理谁。诸侯拱手受命,然后开始饭局。那年代估计还没有阿胶吃,就算有也不是这个味道。不过肯定没有杂七杂八的食品添加剂,所有食物肯定也都不是所谓的“免检产品”。大伙儿吃着放心,大快朵颐一番。饭局末了,管仲起身说道:“鲁卫郑曹四国不听王命,长期潜水,不来顶贴。咱们五国该替周天子出出气。”
姜小白顺口说出私底下练习已久的台词,对着四国国君煽情道:“俺家穷,但是再穷不能穷教育。虽然兵马不足,也要好好地给他们上一课!”
陈蔡邾三国应声道:“我们一定同往讨伐!”
唯有宋桓公不言不语。
管仲一看,耳语齐侯,暂且如此,私底下去ktv里头公关一下吧。免得强求,扫了他国雅兴。
哪知,等酒席一撤,宋桓公回到自家营中,越想越冒火。好好的公国竟然被一个侯国压制。再说了,宋国是商朝旧臣微子启建立,齐国是灭商大功臣姜太公建成,两国国君家传下来多少有点世仇的因子。宋桓公越来越不服气。
随行大夫戴叔皮撺掇道:“齐国狂妄自大,欺人太甚。再说要是鲁卫郑曹被打服,那齐国势力就大大增强了。对我们宋国可不是好事啊!不如走了算了。这个不平等会议不参加也罢。”宋桓公觉得有理,立马上车,不打招呼就走了。
齐桓公闻言大怒,想派人去追。管仲赶紧拦住:“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金融要闹危机、微软要查盗版,这是挡不住的。还是干点更要紧的事情吧。”
齐桓公不解:“什么事情更要紧?”
管仲斩钉截铁地说:“服鲁!”
因为鲁国是齐国的邻居,搞定鲁国之后再称霸天下才能后院安宁。
。。
第十二回 正版方伯诞生记(3)
。小[说网}
(3)以德服人 名扬天下
鲁国不来开会的理由也很简单。郎城一战,鲁庄公大获全胜,好不容易孙子变成了老子,总要作威作福一把。所以,把齐桓公发过来的通知权当垃圾短信,给扔到了一边。
遂国是鲁国的附庸国,在管仲建言之下,姜小白为了服鲁,一鼓作气灭掉遂国。管半仙算准了鲁国得知遂国被灭,一定会乱哄哄地开会讨论。只要齐国写信说明利害,外加王命在身,再加上还有鲁侯老母的影响力,鲁国一定会乖乖地重归齐国的石榴裙下。毕竟改革开放这几年,齐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是谁都看得见的。
果然,当鲁国发现齐国有点隔山打虎的意思之后,朝堂中在动手打架还是握手言和的问题上,再次吵得一塌糊涂。派别分类与之前大致相同,主战派公子庆父慷慨陈词,誓要出兵;主和派施伯同志觉得睦邻友好最重要。
这时,齐国国书快递到鲁,大意就是,天子发号召搞活动,每个人都要积极努力地参与才对。怎么能使性子缺席呢?
国书就留给大臣们仔细研究,领会精神。庄公自己被叫到老妈文姜那里,训斥一番,大意就是,别没大没小的,不知道姜小白是你的舅舅吗?
庄公唯唯诺诺。
大臣们一看老大的态度也大多倾心议和。
于是鲁庄公让秘书替自己写了一封回信,大体意思就是:“我懂了,知错了,改日登门道歉。”
齐桓公一听外甥这么乖,郎城大败的痛苦记忆一扫而空。于是撤军退到柯地,发动士兵建坛做会场。
古往今来,最可爱的人还是兵哥哥啊。
等鲁庄公要出门的时候倒后悔起来了。心说自己好容易拼来的胜仗就那么快没了意义,真是心有不甘。回想过去,发现齐国总是骑在自己的头上拉屎,不由叹了口气。那时候,战时负伤的曹沫早就回到工作岗位。看到老大叹气,决定请命,要陪老大一同赴会,还说要一雪前耻。
鲁庄公将信将疑,反正有五大三粗的曹沫做保镖,心中也踏实些。于是带上曹沫一起来到柯地。
来到会场,只见主会场升起一面大旗,上书“方伯”两字。当然还算盗版,毕竟那时候周天子还没正式授权。不过,取洋名的品牌总看起来像舶来品,提价糊弄消费者是没问题的。
鲁侯一看坛上齐桓公立于“方伯”两字之下,绝对威武不凡。如此威势,鲁庄公倒有点战战兢兢了。会场圆坛有7层台阶,庄公大冒虚汗,心中恨恨,直怪没好好练叉腰肌。一直陪在边上的曹沫却气息如常,果然功夫了得。看来锻炼身体真重要,整天坐办公室坐得亚健康,关键时刻还是要发作的。
等爬上坛,监察部长东郭牙发现曹沫竟然没有解去配剑,于是赶忙上前质问曹沫:“曹大夫需要接受安检!”
曹沫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狡辩道:“外交人员有豁免权!”就待再问的时候,曹沫一把推开东郭牙,做拔剑状,对齐桓公高声说道:“哥们,不要欺人太甚了。鲁国被你折磨得快灭国了,你还不依不饶。快把侵略的土地还给我们。”
管仲挺身而出,挡在小白跟前,回头跟小白使了个眼色,轻声道:“事情紧急,答应先。”
于是,小白朗声曰:“还你土地,如何?”
曹沫笑着表示:“口说无凭,先小人后君子,还是让管相国立个字据。”
齐桓公正色曰:“何劳仲父,我才是法定代表人,我来跟你签!”
于是齐鲁歃血,指天誓日:“要是齐国不还鲁国土地,日!”
毒誓发完,曹沫大喜。曹沫也凭借这次挟持齐桓公事件荣登侠客始祖的宝座。
不过,会议闭幕之后,齐桓公还是问了管仲:“刚才我说答应那是逢场作戏,要当真么?”
众人也皆有怒气,说一定不能放过鲁国君臣二人,特别是曹沫,这哪跟哪啊。真敢把世界警察当出气筒?什么阿富汗、伊拉克,说灭也就灭了么!
管仲连忙劝道:“老大,要以德服人!”
本来还想解释,怎料寥寥数语就得到齐桓公的首肯。管仲心中大喜,他终于品味到当年鲍叔牙的心情:这个老大,跟着混,有前途啊!
其他诸侯后来得知齐国竟然真的归还了鲁国土地,都发觉齐桓公可比郑庄公知书达理多了。于是,卫国和曹国赶紧过来谢罪言和,一心想赶上这轮联盟扩招的大潮流。就此,唯有宋国和郑国两国需要教训一下。
。。
第十二回 正版方伯诞生记(4)
,_
(4)齐桓公举火爵宁戚
齐桓公二话不说,要先打宋国。可不能便宜了御说这个小子。上回扶正用的是王命,这回打他还得用王命,这在文笔上叫“首尾呼应”。
报请周釐王之后,釐王的确很生气,他对御说这个小子也非常不满意。这个商人子弟也太不像话了。不知道做商人前要先学会做人吗?挂羊头是不能卖狗肉的;大米是不能上石蜡的;多宝鱼是不能加孔雀石绿的;火腿是不能浸泡敌敌畏的;红心鸭蛋是不能放苏丹红的;奶粉是不能掺三聚氰胺的。人命关天不知道吗?非要学商纣王玩炮烙,自己开心就好吗?
于是命令大夫单蔑率王师和齐军、陈军、曹军一同伐宋。
四路大军中,齐军是主力,陈曹是陪衬,而王师是题材。既然天子赏脸观摩,齐国自然不能怠慢。齐桓公让相国管仲率军先行打探,也好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