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矩?’道济道:‘坐得不耐烦,耍耍何妨?’又看著次首的和尚也是一头撞去,道:‘这样坐禅妙不妙?’这个和尚急起来道:‘这是甚么道理?’道济道:‘坐得厌烦了,玩玩何碍?’满堂中众和尚看见道济这般模样,都说:‘道济你莫非疯了?’道济笑道:‘我不是疯,只怕你们倒是疯了。’那道济在禅床上口不住、手不住,就闹了一夜,监寺那里禁得住他,到次日众僧三三五五都来向长老说。长老暗想道:‘我看道济来见我,何等苦恼,被我点化几句,忽然如此快活,自是参悟出前因,故以游戏吐灵机。若不然,怎能够一旦活泼如此,我且去考证他一番,便知一切。’遂令侍者去撞钟擂鼓,聚集僧众。长老升坐法堂,先令大众宣念了一遍【净土咒】,见长老方宣布道:我有一偈,大众听著:
昨夜三更月甚明,有人晓得点头灯;
蓦然想起当年事,大道方把一坦平。
长老念罢,道:‘人生既有今世,自然有前世与后世。后世未来,不知作何境界,姑且勿论。前世乃过去风光,已曾经历,何可不知?汝大众虽然根器不同,却没有一个不从前世而来,不知汝大众中亦有灵光不昧,还记得当时之本来面目者否?’大众默然,无一人能答。
此时道济正在浴堂中洗浴,听得钟鼓响,连忙系了浴裤,穿上袈裟,奔入法堂。正值长老发问,并无一个人回答,道济随即上前长跪道:‘我师不必多疑,弟子睡在梦中,蒙师慈唤醒,已记得当时之事了。’长老道:‘你既记得,何不当人众之前,将底里发露了。’道济道:‘发露不难,只是老师不要嫌我粗鲁。’那道济就在法座前,头著地,脚向天,突然一个觔斗,正露出了当前的东西来。大众无不掩口而笑,长老反是欢欢喜喜的道:‘此真是佛家之种也。’竟下了法座回方丈室而去。
这些大众晓得甚么,看见道济颠颠痴痴,作此丑态,长老不加惩治,反羡叹不已,尽皆不平。那监寺和职事诸僧到方丈室来禀长老道:‘寺内设立清规,命大众持守。今道济佛前无礼,在师座前发狂,已犯佛门正法。今番若恕了他,后来何以惩治他人?望我师万勿姑息!’长老道:‘既如此,单子何在?’首座忙呈上单子,要长老批示。长老接了单子,对众僧道:‘法律之设,原为常人,岂可一概而施!’遂在单子后面批下十个字道:
‘禅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
长老批完,付与首座,首座接了,与众僧同看了,皆默默退去,没一个不私相埋怨。自此以后,竟称‘道济’做‘济颠’了。正是:
葫芦不易分真假,游戏应难辨是非。
毕竟不知济颠自此之后,做出许多甚么事来,且听下回分解。
评述:
一、初坐禅床,手脚发麻,木板上,硬绷绷,看他呆坐好似一尊木偶像,有啥稀奇?一旦跌下,自个儿无法爬上来,如何自度?不若蹦蹦跳跳,来得快活些!
二、新秃头,正好打,打头好出头,疙瘩粒粒像个释迦佛。也许当初喜欢揭人疮疤,打破瓮底,泄尽了滓渣,如今佛头,才得留几个释迦!今人争得头破血流,摔得焦头烂额,也长不出一粒佛果,却因‘脑震荡’,往生西方了!
三、学道苦,又没酒肉饱肚腹,也无厚味口上糊,想到此,还是还俗好,做个凡夫俗子,酒色财气,一切正常,无人干涉,谁来过问?想修道,人批评,他讥笑!说什么赶不上时代,也没有时髦,吃穿都是老一套!道友!千万别学道济一时糊涂,差点往下掉!
四、幸祖宗有德,菩萨保佑,总算保住了道心。一日,不幸被长老打了一掌,跌了一跤,道:‘自家来处尚不醒悟,倒向老僧寻去路,且打你个没记性!’这一打,突然教我魂惊魄醒,晓得那里来,也该如何去!顺头撞得长老四脚朝天喊爹娘,哈哈!这种拜法是真道,爹娘生身恩难报,如今终于悟得本来面貌。长老道有贼,原来我是取得了恩师衣钵真法宝,好在他跌倒,否则不知何时才悟道!
五、长老问大众,谁记得当时之本来面目?大家无言以对,我已得宝,且将底牌掀开,原来是‘这一根法宝’!哈哈!莫怪道济不像样,众人之前耍命根,只因父母生我由此来,若不展示此道根,告知佛家真种子,枉叫世人作孽,将此善根变孽根了。生也由此,死也由此,悟得本来管道,水冲灵山,我佛下凡!(此句须悟,不可白读。)
六、道济无礼,众僧无知,岂知我隐藏了‘慧根’。丈二金刚摸光头,寻不著啥名堂!幸长老知我,批道:‘佛门广大,岂不容一颠僧?’我且道:‘生死事大,务必要斩草除根!’————断孽根,无生死。
。。
第五回 有感通唱歌度世 无执著拂棋西归
。小[说网}
话说道济自翻筋斗,证出本来,那些大众不叫他道济,却都叫他做济颠了。这济颠竟将一个‘颠’字,认做本来面目,自此以后穿衣吃饭撒尿,都带著三分颠意。大家见他搅扰禅堂,都来禀告长老,长老只是安慰大众,绝不惩治。济颠越发任意,疯疯痴痴,无所不为。有时到冷泉亭上,引著一班孩子拨跌戏耍;有时到呼猿洞里呼出猿来,同在对翻筋斗;有时合著几个酒鬼,去上酒店唱山歌胡闹,再无一日安眠静坐。
忽一日,大众正在大殿献香花灯烛,替施主诵经,道济却吃得醉醺醺,手里托著一盘肉,走到佛面前,踏地坐下,口中唱一回山歌,又吃一回肉。监寺不胜愤怒喝道:‘这是佛殿庄严之地,况有施主在此斋供,您怎敢在此装疯搅扰,成何规矩?还不快快走开。’济颠嚷道:‘放屁!我吃肉唱歌,比施主斋供你们这班和尚,所念的经还利益许多,怎不逐他们倒来逐我?’监寺见逐他不动,欲禀长老,又因长老屡屡护短,谅来不听,无可奈何,只得转邀了施主,同找长老,对济颠搅乱佛堂之事,细细说了一遍。长老道:‘既是这样,待我唤他来训示一番。’遂命侍者将济颠唤至方丈室,说道:‘今日乃是此位施主,祈保母病平安的大道场,你为何不发慈悲,反打断众僧的功课,是何道理?’济颠道:‘这些和尚只会吃斋讨施主的钱,晓得什么做功德修道?弟子因见了施主诚心,故来唱一个山歌儿,代他祈福消灾,奈何那班和尚,反来逐我。’长老道:‘你唱的什么山歌,怎能祈安植福?’济颠道:‘弟子唱的是:‘你若肯向我吐真心,包管你旧病儿一时好。’’长老听了点点头儿,众僧正要再上前说话,不道那施主的家里人,慌慌张张的来报道:‘老太太的病已好,坐起在床,叫人快请官人回去哩!’施主听了又惊又喜。家人道:‘老太太睡梦中闻得一阵肉香味,不觉精神陡长,却似无病一般,竟坐了起来。’施主听了,看著济颠道:‘这等想起来,老师正是活佛,待我拜谢!’说还未了,济颠早一路筋斗溜出方丈室,不知那里去了。正是:
漫道真人不露踪,显然无奈是神通;
因愁耳目昭彰去,装瞎看人又作聋。
济颠经此一番,早有人将他的行事,传到十六厅朝官耳朵里去,那众官及太尉(官名)闻他的名儿,都与他往来。然而,他疯疯颠颠的行为,终日在顽蠢群中打游戏,这些俗眼人,又都被他瞒过了。
忽一日,长老在方丈室闲坐,那济颠手拿著一盏金灯,引著许多小孩子,敲著小锣,打著小鼓,乱哄哄地跟著济颠。济颠口里唱著山歌儿,一同舞进方丈室来。长老道:‘济颠!你怎么这等没正经,吵闹此清静禅堂,惹得大众说长道短,连累老僧受气。’济颠道:‘我师不可听信这般和尚胡言乱语说梦话,禅堂原是清净的,弟子何曾吵闹,今日是正月半元宵佳节,难逢难遇的,弟子恐辜负了好时光,故作乐耍戏,此乃人天一条大路,可来可去,与这班和尚有甚相干?却只管来寻事吵闹,望我师作主。’长老道:‘你们是是非非,我也不耐烦管。今日既是正月半,不可无一言虚度。’遂令侍者撞钟擂鼓,聚集众僧,都到法堂上焚香点烛,长老升座念道:大众听著!
正月半,是谁判?忽送一轮到银汉。闹处摸人头,静处著眼看。从来虚空没边岸,相呼相唤去来休。看取明年正月半?
长老念罢,正要下法堂,济颠忙上前道:‘我师且少待,弟子有数言续于后:
正月半,莫要算!一算便要立公案。两年为甚一年期,一般何作两般岸?
今年尚是好风光,只恐明年是彼岸?
长老遂令侍者将语录抄了,报告诸山,才下法座。大众不知其意,都拥著济颠来问,济颠一个筋斗,又溜出山门去了。
却说这远长老原是个大智慧的高僧,见济颠举动尽合禅机,自己的衣钵有传,故放下了心头,随缘度去。时光迅速,不觉过了一年,又值正月半,忽临安县知府来拜,长老忙请入方丈室相见毕。长老道:‘相公今日垂顾,不知为著何事?’知府道:‘并无别事,只因政务清闲,特来领禅师大教。’长老道:‘既是相公有此闲情,请同到冷泉亭上去下盘棋子何如?’知府道:‘知己忘言,手谈更妙!’二人遂携手同到冷泉亭上来。排下棋局,分开黑白,欣然下棋,一局尚未终,只见众侍者纷纷来报说:‘诸山各刹方丈中的长老都到了。’说未了,又有侍者来报道:‘佛殿上十六厅的朝官都来了。’长老惊问道:‘为何今日大众都来?’侍者道:‘想是去年正月半升法座时,曾有‘相呼相唤去来休,看取明年正月半’语录,抄报诸山,故众人认真起来,尽来相送。’长老笑道:‘我又不死,来做甚么?’侍者道:‘我师既尚欲慈悲度世,何不作一颂,打发大众回去?’长老想了一想道:‘既是众人都来了,怎好叫他回去!’就对知府道:‘相公请回吧!老僧不得奉陪了。’遂立起身来,将棋子拂了一地,口中念道:
一回残棋犹未了,又被彼岸请涅槃。
长老遂回方丈室洗了浴,换了洁净衣服,走到安乐堂禅椅坐下。此时诸山和尚,及一班人众,皆来拥著长老。长老叫人去寻济颠来,众人去寻了半晌,那里见济颠影儿。长老道:‘既寻他不见,也罢了。只是贫僧衣钵无人可传,必须他来方好!’众僧道:‘我师法旨留与济颠,谁敢不遵?’长老道:‘还有一事,下火亦必要济颠,不可违了。’说罢,遂合眼垂眉,坐化而去了。众僧正在悲痛,忽见长老养在冷泉亭后的那只金丝猿,急急忙忙地跑来,看著长老灵座,绕了三匝,哀鸣数声,立地而化,众僧尽皆惊异,方知这位长老道行不凡。但不见济颠回来,多议论纷纷,尽说长老待他甚厚,济颠却将长老待得甚薄,不知是甚缘故。只得合龛子,将长老盛在里面了。
守候了五七日,并不见济颠回来,大家等不得,将要抬龛子出殡,只见济颠一只脚穿著一只蒲鞋,一只手提著草鞋,口里啰哩啰哩地唱著,不知唱些什么?从冷泉亭走入寺来。众僧迎上前说道:‘你师父何等待你,今日圆寂了,亏你忍心,竟不来料理。大众等你不得,今日与师父出殡,专望你来下火,你千万不要又走了别处去。’济颠笑道:‘师父圆寂,有所不免,有什么料理用著我?若要我哭,我又不会,今日下火,那师父之命,我自然来的,何消你们空著急!’说得众人没能开口,那时众僧钟鼓喧天,经声动地,簇拥著龛子,抬到佛圆化局松柏亭下,解下扛索,请济颠下火,济颠乃手执火把道:大众听著:
师是我祖,我是师孙,著衣吃饭,尽感师恩。
临行一别,恩断义绝,火把在手,王法无亲。
咦!与君烧却臭皮囊,换取金刚不坏身。
念罢,举火烧著龛子,烈火腾腾,烧得舍利如雨。火光中忽现出远瞎堂长老,看著济颠道:‘济颠!济颠!颠虽由你,只不要颠倒了佛门的堂奥!’又对众人道:‘大众各宜保重。’说完化阵清风而去。众人看得分明,无不惊异。事毕,各各散去。
众人齐对济颠道:‘如今师父死了,禅门无主,你是师父传法的徒弟,须要正经些,替师父争口气。’济颠道:‘你见我那些儿不正经,要你们这般胡说?’众僧道:‘你是一个和尚,啰 哩啰 哩的唱山歌是正经么?’济颠道:‘水声鸟语,皆有妙音,何况山歌。难道不唱山歌,念念经儿就算正经?’众僧道:‘你是个佛家弟子,与猴犬同群,小儿作队,也是正经么?’济颠道:‘小儿全天机,狗子有佛性,不同他游戏,难道伴你们这班袈裟和尚胡混么?’众僧见他说的都是疯话,便都不开口。单是首座道:‘闲话都休说了,但是师父遗命,叫将衣钵交付与你,你须收去。’济颠道:‘师父衣钵,我久已收了,这些身外物件,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