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风流》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天宝风流- 第13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约赫庀敕ㄐ诳冢耸敝沼诘鹊浇ǖ南ⅲ罡吹涝谒布涞男朔芄螅闹幸行┎桓省5屯匪尖饬似蹋诺溃骸暗街惺槭〉比皇呛茫皇俏以诰┲幸泊木昧耍缒憧茨懿荒芊盼业降胤阶鲆蝗尉蚪谒А!�
  唐离静静的替李林甫挽着发髻,耳听李复道居然说出这种话来,他忍不住心头一叹。所谓是三省六部,虽然说来同是侍郎,但兵部侍郎与中书侍郎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唐朝官阶分为九品三十阶,从九品算起,一生仕宦主要有三个坎儿,一个是七品,一个是五品,而另一个则是三品。这其中不仅是俸禄的区别,七品一下统称为“吏”,只有升到了七品,才真正算得上是“官”,称得起“大人”二字。而五品则是低级官员与中级官员的分水岭,五品官不仅可以穿绯衣官服,也意味着他的升迁已经脱离了吏部辖制,直接入了天子眼目。而三品以上才是真正的高官显宦,朝廷勋贵。不仅可以衣朱紫,而且正式进入了天子身边的小圈子,至此就算从具体事务中解脱,转而参与对天下大局的把握。
  虽然都是侍郎,但兵部侍郎只是正四品官,而中书侍郎则是正三品,四品与三品之间虽然看来间隔极小,却是许多人一生都无法跨越的壕沟。从品级上是如此,从实权上来讲,身为统领全局的中书省佐二之臣,其拥有的权力自然与一部侍郎不可同日而语。
  从唐离这旁观者看来,李林甫分明是有感于自己身体不适,有为身后事打算的意思,将李复道调任中书侍郎,稍加历练后再补上个“同平章事”的职衔,则他这位忠心耿耿的五弟顺理成章的就进了政事堂,可以说,只要做了中书侍郎,那么李复道就是距离拜相仅有一步之遥。
  这个看似简单的安排之中,实在包含着李林甫的苦心孤诣。甚至说,这是一代权相开始安排身后事的布局。然而,这个被他寄托家族安危的五弟却感觉不出他的良苦用心,在这等危急时刻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想做统兵大将。轻则来说,这是他不识大局,往深里看,李复道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说明他根本没有能力达到李林甫的期望——在自己之后确保李家的兴盛与安危。
  果然不出所料,李复道说出这句话后,就在唐离心底暗叹的同时,身子虚弱的李林甫身子微微一颤的同时,脸上的笑容已转为疾言厉色,“昏聩!承平时代从邦国兴衰到家族安危,再到一生荣辱,哪一样不是决胜于朝堂?似你这般只知逞匹夫之勇,不仅无法立功,就连身也立不住!趁早把这些糊涂想法早早扔掉,中书侍郎之事我意已决。你早点回去做做准备。”
  李林甫素有口蜜腹剑之称,平日在皇城纵然是对身边小吏也是一团和气,象此时这种表现实属罕见了。李复道见三哥如此,一愣之后就如霜打过的茄子一般低下了头去,积威之下,他口唇喏喏之间也不敢辩解,只是低声道:“五弟知错了,三哥身体不好,还请息怒。”
  李复道平日在外边也是一副昂扬之姿,只是在李林甫面前放不开手脚,而他这副唯唯诺诺的样子在李林甫看来更是心头发凉,沉吟了片刻却没再说话,只挥手让他自去。
  目送李复道出门而去,李林甫沉吟许久后才有一声幽幽长叹脱口而出。
  轻轻将发髻收入冀善冠,再将那只中天竺象牙嵌玉簪细心簪好,忙完了手中事情的唐离也没有说话,李林甫这声长叹传入耳中,一股莫名的悲凉自他心间涌起。
  “时不我与!徒唤奈何?”李林甫的这句自语虽然低,却也一字不漏的入了唐离耳中,而他心中的悲凉也随着这句话化为丝丝寒意。
  李林甫不说话,唐离也自无言,只是将玉梳上取下的那一小团花白的头发紧紧攥在手心,唯恐让李林甫看见。
  许久之后,再次开口的李林甫说出了一句出乎唐离意料之外的话语,“你们晚上是去踏歌了吧?”
  “是!今天长安朱雀大街上热闹地紧,蛟儿下午就耐不住了,天一擦黑我们就动身了,说来小婿还不知道,蛟儿踏歌时舞跳的这么好!”接上李林甫的话头儿,唐离故意笑着将刚才朱雀大街上的趣事讲了一遍。
  “你呀!太宠着她了。”听到李腾蛟指使着闲人上树挂灯笼一节时,李林甫也自微微而笑,一时说完,他又端详了唐离片刻后道:“阿离,你十六了吧?”
  “是,足岁十六,虚岁该已经是十七了。”
  “年轻,还是太年轻了!”李林甫感叹过后,才又蓦然问道:“你们成亲的时日也不短了,蛟儿可有什么喜讯儿?”
  “啊!”闻言唐离一愣,随即才反应过来道:“暂时还没有。”
  “哦!没关系,你们还小……还小……”听到这个回答,李林甫虽然口中说的淡,但眉宇间的失望之色却是溢于言表。
  见李林甫如此,明白他心意的唐离故作笑容道:“前几日我与蛟儿闲话时,她还曾说道改日等我们有了孩子,这‘三日洗儿’时的‘桃根汤’一定要岳丈大人亲自煎煮,当时我还笑她痴,岳父大人这么忙的,哪儿就有时间来理会这些小事儿?今天既然话茬儿碰到这儿,小婿倒要斗胆请岳父大人应下此事才好。”
  “好,好,好!等你们有了孩子,三日洗儿的时候就是陛下传召,我也等亲自煎煮好了‘桃根汤’再去!”说到这个话题,李林甫眉头的阴霾暂去,连笑容也爽朗了不少。
  二人又就着这个话题说笑了几句,李林甫似是已渐渐恢复过来,脸上又挂起了惯常的微笑,“【唐诗评鉴】一出,漫天下都说贤婿擅评诗,我倒是想知道阿离评人的眼力又如何?近来朝中人事会有些变动,阿离可有什么贤才要荐引的吗?”
  李林甫轻描淡写的这句话听在唐离耳中却是引得他心头一热,只是兹事体大,一时之间他也不好随便回话,乃应声说仔细思虑后再做回答。
  “这事是要仔细!”停了片刻后,李林甫才又续道:“用人之道,首重其心,次在其才,若是长有一颗不知好歹的歪心,纵然是管仲乐毅之才,也不可用,这点阿离要记牢了才好。”
  出相府而行的轩车上,依旧是一身艳丽裙装的李腾蛟枕着唐离的肩头笑颜如花道:“唐离你坏死了,我什么时候说过’三日洗儿‘时一定要爹爹来煎’桃根汤‘?惹得嫂子们都笑话我。”这句说完,还不等唐离接话,她又顾自说道:“不过唐离你真是厉害,那些名医都没办法,你一去就让爹爹醒了过来,娘刚才跟我说你是天生的福命呢!”
  李腾蛟的高兴让唐离愈发不忍心说出事情的真相,然则他脸上的笑容却有些隐隐发苦,如今李府上下都跟李腾蛟一样,以为李林甫的病情只是旧疾发作,并无大碍。只有他自己清楚,这一代权相已是病入骨髓,非药石可救了。纵然自己是穿越而来,也无法改变李林甫因疾病而死的宿命。
  朱雀大街上,踏歌的人群并不曾散去,只是此时的唐离却再也感受不到刚才的轻松与惬意了……


第一百五十八章 … 布置(二)

  这还是原来那间书房,至少从外间看来是完全如此,只是绕过那扇作为装饰的屏风,里面却有一间更为阔大的房屋,与外间装饰精致素雅的书房相比,里面这间显得空旷了许多,在这间新开辟的内“书房”中,最显眼的也是占据最多的就是地图,墙上挂的、大案几上放着的,甚至案几旁边的花缸中插着的都是地图。
  这些地图既有全图,也有局部地图,而这些地图中尤以三大节度所在地的为最多,从兵部搞到这些地图的副本着实让唐离没少花功夫。
  而整个空旷的书房中最显眼的则是放置于房屋正中的那张巨大沙盘,唐离到现在还能想起当日兵部“职方司”那几个退职主事、令吏在听到自己有关沙盘的构想时脸上露出的震惊神情。
  兵部职方司的职责就是掌天下地图及城隍镇戍、烽侯之数,所以若要论起对地形的熟悉,自然就以这个部门为最。而这一部们中自然又以这些混了一辈子的老人们对地形了解最多。这些人在皇城里待了一辈子,却一辈子也没能出头,当他们在职时,那些用脚丈量大唐疆域的苦差毫无疑问的落在了他们身上,而这结合那些地图足以让这些一生不得志的老人们用沙盘勾勒出一个误差并不太大的大唐山河地理图。
  长安物价腾贵,居之大不易,这些老人在职时官职卑微,年老退职之后没了任何外快,仅仅凭借着菲薄的俸禄度日,其清苦处可想而知,所以这几个兵部职方司老人对于能获得“兼职”的机会极为感激,尤其当雇佣他们的是象唐离这般既有地位,而出手又够大方的人时,就更是如此。
  此时,这张占地达半间屋子的沙盘并没有完全成形。自长安向北的两河道已经构建完成,但长安以南却依然是一片空白。唐离知道制造沙盘讲究的是精确。而世上所有要求精确的东西毫无例外都需要大量的时间,更遑论制造这些沙盘的是一些精力不济的老人?所以,他并没有催促。
  此时,身穿一件麻布白衫的唐离就站在半成形的沙盘前无意识的看着盘中大唐北部的山河地理。虽然在唐朝时“白色”并不是一个高贵的颜色。甚至连街上乞丐也能穿着这种服色,但这并不妨碍唐离对白色的偏执喜爱,只要是在府内,几乎他所有的常服全都是白色。而且这其中的百分之九十都是由农家自纺出的麻布制成。
  抬手处小呷了一口“鱼儿酒”。带着冰珠的酸甜酒浆顺着喉咙缓缓而下,在酷热的长安六月,这实在是一种最好的享受。大唐承平将近百年,民间富庶的结果就是享乐盛行。而这种风气又直接推动了造酒业的繁荣,这是一个是诗的国度,也是一个酒的王朝。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都好酒而又爱酒。又因为这个时代压榨酒的度数太低,而且大多数为果酒,是以连妇人女子都不例外。在林林总总的各种酒酿中,包括自己亲手酿制的’离酒‘,直到这个夏天,唐离才总算找到自己的最爱——’葡萄酿‘。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毫无疑问,葡萄的迁移与传入就是中原王朝军功与武勋最好的证明,贞观朝时,身为开国之主的太宗皇帝亲于内苑中移植葡萄,随即更通过亲身验证,钦定出八种葡萄酿的制造之法,遂使葡萄酿风行天下。历三二十年就成为大唐八大名酒之一,与富平石冻春、剑南烧春等并列。
  唐人好酒,这就决定了他们能找到最好的办法来享受这种酒,而唐人极高的艺术修养也在饮用这种酒时得到了极好的体现。
  饮葡萄酒必须要用“夜光杯”,没有人强行规定,却很快成为约定俗成的规矩而为天下共遵。炎炎夏日,艳红葡萄酿在半透明的琉璃盏中发出诱人的光色,琉璃盏旁边的托盘中则盛着用冬季藏冰雕成的条条晶莹剔透的冰鱼,冰鱼落入艳红的酒浆之中,片刻功夫后琉璃盏口就能见到有轻微的薄雾透出,而盏中的酒沿处则挂着小小的冰珠,如此的一盏葡萄酿,简直就是最美的艺术品,却不说喝,单是看也足以让人沉醉。
  而唐离直到这个夏天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酒,其原因只有一个字儿,那就是穷。唐朝的葡萄酿有两个来源,一是河东道出产,被称为河东葡萄酿,而另外一种是自波斯传入,被称为波斯葡萄酿。然而无论是哪一种,价格都极为昂贵,波斯葡萄酿自不待言,而河东葡萄酿作为大唐八大名酒之一,自然也是价格不菲,这自然不是以前的唐离所能享受。
  端起带着凉意的琉璃盏,唐离又呷了一口的同时,脑海中莫名出现了一些古怪的念头,在千百年后他穿越的那个时代,当人们对外来的以葡萄为原料的酒品及所谓的’葡萄酒文化‘顶礼膜拜的时候,却不知道他们的祖先却早在本称之为“上古”的唐朝就早已将葡萄酿的品评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仔细想想,这还真是一个绝妙的讽刺。
  摇摇头,唐离暗叹自己又出了神,将手中的琉璃盏放下,他又继续低头看起两河道的山河地理来。
  说实话,直到现在,唐离也不清楚自己怎么会花费这么多功夫来收集地图及建造这个沙盘,想要地图的想法当初起源于他希望能对自己所处的这个王朝从疆域上有一个整体把握,毕竟穿越来此之后,他的生活经历有限,真正呆过的地方也不过金州,襄州,及如今的长安而已。因为没有经历同时代其他士子科举前必不可少的“游历”,如今的除了这三个地方之外,于他这个穿越者而言,他脑海中的大唐居然更多保留的是后世史书中那些发黄的记忆。来此五六年,甚至当他的官至五品时,竟然连唐朝周边的起始疆界都不知道,这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