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氖ι叵担耆敲环ū鹊摹
这边把史可法的拜师仪式搞完,开始了今日的正题。
“诸位,朕听到不少歌功颂德的话,说朕如此的神武,将建奴、蒙古、鞑靼打的是溃不成军。但朕这里要说。这并不是朕有什么能耐,英明神武,而是这些野蛮民族,他们太弱,给了朕最好的衬托而已。”
朱由校说完这话,下边的众参谋感觉皇上说的有趣,不由的都嘿嘿的笑了。
“但战争是推动文明的一种最快的途径。因为大明在改变,若建奴不是笨到家的话,肯定也会有所改变。”朱由校这话说的也是由衷之言,建奴对于军备建设的认识上当然是相当愚昧无知的,‘我国士卒初有几何?因娴于骑射,所以野战则克。攻城则取天下,咸称我兵曰立则不动摇,进则不回顾,威名震慑,莫与争锋。’就这样清朝把能够入关中原的功劳放在了骑射之上。所以一直SB一样的以骑射为国本,将中国彻底陷与了落后。直到被西方列强打的老老实实的,又是磕头又是赔银子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面。但现在的建奴处在了上升期,为了攻打大明,或者是为了抵挡住大明的攻击,肯定不会象后面那帮SB一样的清朝皇帝一样不知道好歹的还守着不变的。火枪这东西限于国力,他们一时造不出来是必然的,但八牛弩这种东西,他们得了,肯定会如获至宝的。
“所以建奴方军事的改革已经成为必然。八牛弩已经给诸位演示过了,这种东西因为侯家拥有,现在侯家已经畏罪潜逃,若不出意料的话,他们的目的地肯定就是辽东,到了那里寻找他们的族人侯时虎,所以八牛弩势必会得到建奴的重视并装备全军。八牛弩与阻击弩的孰优孰劣当然也是一目了然的,但那只是数据上的优劣,掌握战斗的却是人。所以诸位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抵制建奴使用八牛弩,这才是今日之课题。因为在没有八牛弩之前,朕制订的计划是开春之时,由赵率教率蓟州铁血队出兵关外,彻底的斩断辽西地区,与何可纲从归化城向东的大同精忠队会合,以达到控制辽西地区的战略目的。因为那时建奴方并没有远程武器,所以仅靠着神弩、竖盾,并佐以火枪,就足以战而胜之,并不会有什么战斗伤亡的危险。但现在对方将会在此会战中出现八牛弩,所以改变、调整战略战术是相当必要的,请大家接合辽西地区的地形来重新制定战争规划。”
朱由校的开场白把这次会议的基本目的说的很清楚,并时不时的眼光看向史可法,意思已经相当的明显,这是为了给史可法介绍的。
这是史可法第一次接触军务,完全没有一点的经验,看着大家围着一张大地图旁边,听着皇上说的话,是如此的新鲜。皇上的雄才伟略如来自哪里?当然是对外的民事能力。从皇上这半年为的功绩,就足以说明问题了。所以这一点史可法是打心眼里万分的佩服。阻击弩和八牛弩这两种武器虽然听说过,但对于他来说是比较陌生的。阻击弩现在是大明最高级别的秘密之一,而八牛弩已经淡出了战争,只能在书上看到。
“皇上,老臣得知了八牛弩会被建奴所用之后,与众参谋一起研讨了一下。感觉阻击弩压制八牛弩是肯定的,如果是堂堂正正的打,无论是从射程、射速、精准等方面,都远超八牛弩,没有任何的问题。但建奴采取掩护物,比如在城墙上开一处射击口,出其不意的射击我亲军竖盾,那必然是要造成一定的伤亡。或者是在夜间,建奴利用此来偷袭的话,也会起到相同的效果。当然在战斗中还有许多的方式,可以让阻击弩找不到目标,让其对亲军受到伤害。因此老臣认为,建奴那边不可再象以往可能有恃无恐的去进攻了,除非皇上能忍受亲军有所损失。”孙承宗无奈的说着,这个问题的确让人头疼,因为皇上最不喜欢玩的就是伤敌一千自损三百的勾当,这一点孙承宗当然了解。阻击弩的制造是相当复杂的,建奴拿过去图纸,也是没有办法去造,但八牛弩倒没有这方面的顾忌。只要有木头、牛筋,建奴可以源源不断的生产。虽然这东西上一次弦就得三十人来动作,但战场之上那是提高上那弦的,亲军一方不具有快速移动能力,如果阻击弩不能提前压制住,那亲军只能干挺着被射。压制两字说真正简单,但设想若建奴把射击口都挡住,只在发射的时候拿开,凭什么压制?
孙承宗说的对,接着参谋部的人也都发表了个人的见解,认为如何制造、装备八牛弩决定权是掌握在建奴的手中,建议皇上无须在意,打仗没有不死人的,只要死得其所,就是重于泰山,是大明的忠烈之士。而自古以没战争没有不死人的,况且八牛弩的上弦操作是如此之慢,敌人若依靠着这一种武器,只会是取死之道。举的例子就是宋朝早就有床子弩,但结果还不是被蒙古给灭了。所以战争要从大局着眼,只看战争的结果就可以了。
计划不如变化快,孙承宗所说的损失二字,是朱由校不愿意接受的,参谋们所言的当然也是战争的正常不能再正常之事了。但朱由校不能接受,仅仅是阎应元带着天应军来了那一次损失,就把自己弄的心里相当的不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成千上万人的牺牲,对朱由校来说太残忍了。
不谈什么慈不掌兵这种冷酷的话,拿着大明的高贵血脉,去换那低能的建奴人的命,这肯定不是等价的。不值啊,把心眼里,朱由校一直就把建奴与倭奴直接的等同,虽然自己是生在‘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时代,但那是建奴经过了三百多年的进化,并且伴随着汉族的血泪史所催生的,才把他们那一身的野蛮给洗去了一点。
“孙老师,若朕放弃以前驱狼逐虎之计,放弃出兵哈密卫,开春就全力消灭建奴,如何?”朱由校想了想,最后努力的下定决心说。就算是建奴有了八牛弩的制造方法,一时也造不了许多,如果放任不管,一年之后,那就不好说能造出来多少台了,辽东就是木头多,牛也比大明内地多了不少,所以现在被压着打的建奴,估计肯定会举国建造八牛弩,不谈进攻大明,他们已经没有这方面的能力了。就谈防御也肯定是这样的结果,那样收复辽东,将会很难很难。所以朱由校这几天想的就是暂停西北的计划全力攻击辽东。
以前的计划是为了吞并朝鲜,所以就算是喜峰口大胜,朱由校都没有想着接着进攻。现在朝鲜已经与建奴占据,并达成了‘兄弟之邦’,所以也算是出师有名了。下面想着让朝鲜与建奴共建水师,然后将其挤到海里,‘引导’他们打倭寇的心思也就没办再提了。还是快刀斩乱麻来的好。至于打倭寇的的理由,以后再说吧,套句NB的话,我死后哪管它洪水日天。
第五百六十五章 战前准备
“皇上此策当然可行,不过还得从长计宜。特别是皇上在西北订的如山的物质,以及正在路上源源不断运送的物质?”孙承宗对于出兵现在已经没有什么多大的抵触情绪了,毕竟出兵河套、出兵喜峰口,给了他无穷的自信。不过听了皇上的话还是让他吃了一小惊,战争不是一个大侠去去单打独斗,而是有太多的东西需要筹备。先前是为了剑指哈密,结果这段时间为了这个战略目的,而不断的往西北的嘉峪关处运送了各种战略物质,因为哈密地面太远了,而且地域广大,征战的时间肯定是相当长的。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道理谁都知道,所以提前送运到二千里外的边关。虽然这些东西都是皇商们负责的,但皇上出的价钱可是相当的高。那数字看着都让孙承宗心疼,要知道孙承宗一年之前,还在内阁之时,对于大明朝廷那让人难以启齿的财政窘迫可是知之甚详感受颇深的,说一声穷怕了也是不足为过,几十万两的白银,那可是相当于国库收入的十分之一了。
“物质方面粮草可以让皇商们就地消化,正在运的也接着运。毕竟西北粮食的缺口太相当的大,放到那里以备不时之需,赈济百姓也是好的。而战略物质先行贮存起来。”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让朱由校没有什么多大的反对,东西在皇商的手里,不是在官吏手中,倒不虞有什么贪污之说。让他们直接在西北开个大粮仓就是,自己再相应对给他们补偿一些损失就是。如果说西北之征不一定能够见到什么可期的快速利益的话。辽东可不一样了。建奴们因为自己的蠢昧,把好好的辽东粮仓给彻底的毁了,但那是荒芜,是人为的离去才导致的,但沃野万里的耕地却是改变不了的。一旦东征建奴成功,把哪里改成了大粮仓,对于解决大明缺粮问题将会是一个相当好的手段。
现在宋应星推荐的涂绍煃已经在研究‘化肥’了,当然没有个几年的时间。想有所收获那是不可能的。而在朱由校的鼓励之下,徐光启对于土豆、玉米等作物的品种改良还要不断的进行着。但这个东西的时间可能更长一些。目前大明的粮食还是不够吃的,产量的不足,只能靠增加耕地面积来解决了。辽东战略恰恰符合这样的特征,所以打这场仗越是提前,越有好处。朱由校越想越觉得为了一个虚名,把这个征东计划无限的推迟。是最大的错误。
“皇上,那些物质所要支付的款项是几十万两白银!是不是太浪费了?”孙承宗对皇上败家子的行径大为不满,虽然这钱是皇上一手一脚赚出来的,但也不能如此的浪费啊。
“不算浪费,孙老师,西北缺粮这个问题恐怕还要几年的时间才能有所缓解。所以以后,朕还会不断的往那里运粮。现在地方的官府都在以工代赈,边修路边放粮。西北那边更是如此。说句有多少粮就能招多少工人这话虽然大了点,但虽不中亦不远亦。而尽快的把路修好,恰恰又能让粮食运输更加的快捷。所以朕的这批粮食,基本上可以说是进入了更好的良性循环。所以并不算是浪费。至于钱财上的靡费,倒无需要考虑在内,因为朕就算是赚再多的钱,其目的就是为了我大明子民能够丰衣足食,这样的钱花出去才是物有所值,否则那只是一个数字而已。”朱由校这话说的大了一点,把自己的高度提升了不少。但对于开了一家可以发行货币的人来说,钱只是一个数字而已,几十万对于现在的小校校来说,不就是一堆钢铁吗?现在已经有这么多的老百姓、商家都在使用大明最新的硬币。只要合理的发行,这钱就是源源不断的。而自己的各种作坊也都在为自己创造着价值,并且因为不断的扩大规模,而使得每一天的收益都在增加着。所以钱字已经不再重要了。
满堂的人都在为皇上的豪爽和仁慈由衷的震服着,几十万两的银子,说扔就扔了,而且只要是给了百姓那就不算是浪费,这也太圣人了吧?面对着都是帝党的众人,皇上无须把自己装扮成圣人,而且皇上也讨厌这个称号。
史可法一支以为民请命为标榜,但高度却站不到皇上这样的位置,轻财重义能到这样的份上,是他根本不敢想象的。
“皇上高义,如此爱民如子,万事以民为重,实乃国之大幸、万民之大幸也。”孙承宗满意的点着头,一手抚着自己那修的一丝不乱的胡子,眼里充满了爱意,看着自己的得意天子门生。既然人家都不在意这些钱,把粮食直接用在了当地的百姓身上,并想着以工代赈,达到良性的循环,自己再说什么反倒成了贪财的奸臣了。
“孙老师倒是无须如此夸奖,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个道理虽然历朝均言,但朕相信,只有永远把百姓放在心里,时时爱护的统治者才能真正的得到民心,反之,为了一已贪欲,只想着敲骨吸髓盘剥百姓的,那样的统治者,只会被淹没在历史之中,无论是异族的侵略还是百姓的造反,都可以将其打进万丈深渊。”这点倒是小校校发自内心的话语,大明亡与谁手?有人说是农民军,有人说是满清,但说到最后,却是亡于自己之手。有人最后为崇祯来鸣冤,说他怎么怎么勤勉、朴素,这里不说什么能力不能力的问题,也不是说的崇祯一人,大明的所有皇上都有责任,从朱元璋开始,他们在争得了江山之后,就不断的在做着如何欺压、盘剥百姓之事,不断的占役来推掉大明军事力量的筋骨,不断的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而夺取百姓的土地、、、、、最后弄得国库紧张、军备松懈、民不聊生、灾民遍地、、、、、、这样的朝廷最终被自己给推翻了。
第五百六十六章 冰上行军
会议商量至了战略层面,就涉及到了出兵问题,何人统帅、进攻路线、战斗策略等问题立刻提到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