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现在西边不如明皇,这也是经过了一系列的打击,不得不承认的事情。
第四百三十章 意外之喜
如果皇上凭着新有的火枪来破了自己,那并不显得有多大的智慧,只是用其木匠的强项而已。但仅仅的凭借着原有的阻击汽油弹,如此轻松的把自己辛苦准备了两日的挡板车给破了,这也太让林丹灰心了。
战争并没有因两人的谈话,而改变面貌,当何可纲带领着两支队伍往路的右前方移动的时间,朱由校当然的看到了,‘大炮开路’的观点,立刻吩咐以汽油弹为开路的工具,在何可纲部的前方五十丈处来了一个大轰炸。这一下,让进军速度大为增加。
而何可纲部也是一路的过关斩将,飞快的靠近着大路,没有竖木盾的保护,前边挡着的蒙古兵,根本就是肉靶子,无须用什么枪,直接用弩就可以。因为冲的急了一点,所以天应军终于有了用神弩的机会。
而他们后面拿着个竖木盾的兵,直接的被后面的汽油弹炸的是木盾点着了,身上也着了。朱由校在这样的前提下,把阵地重新开到了原阵地。
何可纲终于冲到了路边,挡板车的背后三十丈处。七千天应军,一个体大圆阵围着净军就如下山虎入了羊群一样,追着蒙古人是到处乱跑。
“保持与敌距离!”看着天应军有所得意忘形,何可纲制止道。虽然说如此杀起来的确爽快。但在几十万蒙古军中,拉开距离才更安全。如今战略目标已经达到,切断了蒙古军与挡板车的联系,胜利已经是必然的了,无须如此冒险,还是以平稳为主。
天应军虽然不高兴,但命令就是命令,还是放缓了脚步,清理周围三十丈内距离的敌人,再行挺进。远的只能是交给净军了。
这一上了道路,又把挡板车这边给拿下了,黄泥岗上的朱由校当然的直接挥师而下,留下五千新锦衣卫守阵,带着所有人一起冲出阵地,绕过那三十辆熊熊燃烧的挡板车,一路射杀。所有敢从两边乱石堆里冲出来的蒙古兵。还拿着竖木盾的缓慢跟上的人蒙古兵这时看到如此大势也不敢上前了,而那些没东西保护的,更是躲在了乱石堆里。
后面的军队一跟上来,何可纲后路无忧,圆阵立刻就变成了一字长蛇阵,当然一条长蛇是根本装不下的。只能是几条蛇了平稳的向前压进着。就这里一里的路上,哪里有什么可以阻击这七千天应军和后面‘一千两’净军的,林丹组织的几次冲锋都被彻底的打了回去。
而七百阻击弩,则对着前路进行汽油弹开路。这拥挤的路上,那连翻不断的爆炸起来,让全没保护的蒙古兵一个个被炸、被烧、被射击、被马踩、、、、、、如人间地狱一般。
就这样意志从归化以来就薄弱的蒙古逃兵开始出现了,本来是想逃回大营的。而一里的路上几万人呢,看到许多转身逃跑的,立刻就把这本来就紧密的队伍产生了混乱。
净军和排在最前面的天应军根本不理,依然的大踏步的前进,在其射程范围之内所有的蒙古兵,无论是谁,全部都成为一具死尸。蒙古人天上有汽油弹,前方有不可敌的神弩和火枪。两边则是不能放开马速的乱石堆,想逃命,那只能是转身向着大营,结果连锁反应之下,一个个蒙古兵见大势已去,纷纷的溃败,大溃败开始了。
溃败并不是一时产生的。和其它情绪一样,是不断的积累的,从进军归化开始,逃亡过去的蒙古联军。就一直的宣传着明军如何如何的神奇,如何如何的强大,虽然不被林丹部的蒙古兵所在意,但无疑是埋下了一棵种子,归化城第一天,两军阵前,五千对二千,弹指间灰飞烟灭;西城门、东城门先后被袭。这一天蒙古人第一次正确的认识了明皇的军队,原来是如此的可怕。
接下来的战争中,除了仅有的一次假攻城之外,蒙古兵没有一次敢于主动攻城,而基本上都是明军先行过来‘挑战’,蒙古军被迫‘反击’,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遭屠,蒙古人那勇者之心,早已一点点的被浪费掉了。就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先后目睹着十几万人被杀戮,而明军只是个轻伤害,有时竟然是零伤害,让谁能不心寒胆颤呢?林丹正是看到了这种情况,所以连个犹豫都没打,在明皇推出了步步为营战术之后,毅然的撤军。这种大溃败才没有发生。要知道军队的意志力也是战力的一种表现,一旦过了这个承受线,败逃是时有发生。这里的蒙古兵就到了这个界点,他们想逃,明军并不是只会守阵,他们会出击,会追击,所以想活就得赶紧的逃跑。
没有本着穷寇莫追的作战思想,而是本着痛打落水狗的方针,朱由校发出了追击的命令,俗话说有便宜不赚王八蛋,看着蒙古兵军心已乱,那还不给他们加把火。这一追,蒙古人跑的更急了,冲出了道路之后,迅速的扎进了大营,似乎那里才是安全的。
林丹的督战队这时候已经取不到任何的效果了,不是被挤的身不由已,就是发出的威胁没人听,敢杀人?已经逃红眼的蒙古兵哪里管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你敢杀他,他就敢杀你。
冲出大路口的净军、天应军排队的逼住了蒙古大营,何可纲没有胆量去创大营,大营里处处是帐篷,视线、地形严重的受碍,一不小心,大胜搞成大败也不好说。
但他们围堵,并不能不让别人攻击。阻击战车贴过来之后,在两军的身后一字排开了,这时他们离蒙古大营不足六十丈,当然的开始用阻击汽油弹攻击了,大营顿时是不住的起火。特别是大营里到处都堆放着这两天干木匠活留的木头、木屑之类的,都添火势。
林丹拼命的指挥着反击,但如今这种状况,别说军心已失,就是气势如虹又能如何?手里边个能保命的防护体都没有,根本防不住对方的神弩,更不要说火枪、阻击汽油弹了。
蒙古人的营口就是帐篷连着帐篷,没有墙、围栏等,除了一条通往汗账的路是畅通无阻的,其它的地方没有很强的规律性,完全是个开放的,所以蒙古人回营,完全走的是一片哄散,如同学校的大门口一样,都是各奔东西南北,没有任何的约束性。
看到如此情景,朱由校哪里还会有任何的犹豫,挥军直进。已经堵住了通往汗帐主道的明军,一路挺进。有竖盾的全方位的保护,有蒙古大营的遍地烟火、蒙古兵狼狈不堪的到处找马、甚至是骑马扬鞭远遁,这种大前提之下,明军一路顺畅的挺进大营。
这一下,连大营都不安全了,蒙古兵们更是惊恐万状,纷纷的逃离大营,林丹虽然不甘心,但也被沙尔巴硬拖着离开了战场。
这样的仗就好打的多了,铁定的大溃逃场面,净军、锦衣卫军、天应军纷纷上了战车和战马,快速追击着。
后面的牧民们一见正规兵都撤了,哪里还敢呆着?纷纷的连东西都不顾了跟着就跑,但身边没有马的用双脚跑当然是跑不快的。
“降者不杀、跪地抱头!”操着蒙古语的叫声慢慢的四处喊起来。这是朱由校吩咐的,只要擒住了俘虏,就让他们跪地上,抱着头,然后就不断的大喊这一句。追击的部队直杀出了十几里,才返回来收拾残局。
躲在乱石里的蒙古兵没了马,无论是不是拿着竖木盾,都只能是待宰的牛羊而已。当明军‘找到’他们之时,乖乖的投降。
大捷!一战竟然彻底击溃了林丹的主力,这是谁也没有想到的,包括朱由校在内。但就是这样一下子,何可纲带领着净军,一下子切入了大路,一路前冲,然后阻击弩发威而已,最终引起了溃不成军,全面的溃败。
一直忙活到了入夜,战场还没有收拾好。朱由校是熬不住了,从归化往大同,再往这边来,的确是累的够呛,而孙承宗也让他强行命令着去休息了,老人家激动的差点哭了,一个劲的说着,太祖、成祖之功绩也不过如此之类的话。别太累着了,洗洗睡觉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朱由校起的很晚,已经过了午膳的点了,才缓缓醒来,好一个自然醒啊。这一觉睡的甚是舒服,林丹这次被打的伤了元气,估计没敢再来了。从归化以来,第一次睡的如此的香甜。
孙承宗带着众将一起给朱由校汇报了大捷的数字。这一战直接杀死了三万多蒙古兵、俘虏九万多蒙古兵、俘虏二十五万蒙古牧民、战利品十五万匹战马、一百多万只羊、林丹可汗的汗账,还有他那几位妃子、银两二百万之多、、、、、、妃子?别的朱由校还盘算一下,但一听这个词,立刻来劲了。早就听说林丹的三个老婆如何如何了,本来这好奇心挺重,而且这出征以来,都是独守闺房,现在还晨起刚过,这雄性荷尔蒙分泌的也强了点,过着僧侣一样的日子也实在是不好受,总不能当了皇帝再每日当管工吧。但一想人家蒙古人用过的,那一身的膻味,还是算了吧,自己和祖宗朱元璋这位人妻控还是有区别的。
第四百三十一章 征西无帅
努力的把脑子思想转到不正常之上,问:“那北元的玉玺,可曾找到。”只不过是随便的问问,因为史载北元跑到了大漠,朱元璋为了不当这个白板皇帝,就玩命的亲征或者让蓝玉远征蒙古,但最终是无功而返。
而皇太极打林丹之时,得到了这个传国玉玺,虽然不知道这块是和氏壁的那一块,还是宋朝时期伪造的?反正林丹手里有一块北元遗留的,那肯定是没错的,就是不知道林丹有没有带走。
“回皇上,臣仔细派人搜了,也问了所有林丹身边的人,都说国师沙巴尔拿了去。”孙承宗一听这话,当然以为所问是白板皇帝的情节所至。从朱元璋开始,一代一代的明皇为了这个白板皇帝都是寝食难安,玉玺代表着君权神援,是最为正统的标致,虽然即便是有了这块玉玺,也不一定能长久,相反没有了,朝代延续的时候还可能长一些,比如隋朝有,但明朝就没有,时间长短不言之明。但朱代皇上偏偏的信这一口,什么明不正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这事大了。
“哦,无妨,带走就算了,不过怎么会有二百万两银子呢?”朱由校很奇怪的问。
“回皇上,那是从众帐蓬之中搜查和战俘身上搜查所得。因为林丹此次西征,并没有回到辽西的打算,所以家当也全部带来了,还有许多的珍珠、金子类的贵重之物,都已统统的入库了。”孙承宗解释着说。
“孙老师,众爱卿,此次大捷,大破北元蒙古,林丹此役已经伤尽了元气。河套地区也再无如此强的势力范围。众爱卿、兵将都出力不少,所以此次二百万两银子的缴获,拿出五十万给榆林城重建,五十万两拿出来给归化城死难的烈士家属抚恤,剩下的一百万由战功不同,纷发下去吧。”说实话,净军、锦衣卫都是做着原皇粮的。但新锦衣卫和天应军,这工职还没着落呢。虽然每次大捷都发一些,并不比单单的拿饷少。但以后这种工资和奖金的制度还是要分开的。
“皇上英明,谢谢皇上隆恩。臣等代天应军死难的烈士叩谢皇恩!”众将士有钱拿当然都高兴,这次闫应元部的一万三千人加上皇上带来的,一共也就是三四万人。这平均一人给分二三十两银子呢。而五十万两拿出来给死难烈士,一共死了也不足万人,这不等于一家五十两银子?皇上所说的风光大葬的确的不凡,什么时候死个当兵的,能值五十万银子了?但他们哪里知道,下一步真正安排起烈士家属来,那更是让人恨不的死在归化了。这是后话。
“朕倒希望那些死难的烈士拿不到这笔钱,而是和众将士一起,跟着朕吃点粮饷,但时光不再,烈士英灵不远,必能看着我大明中兴之日,大明为他们骄傲!”
“天佑大明!”人都是感情动物,不管有多少的功利之心。玩点真感情的时候都是存在的。天应军从辽东被皇上调了过来,发生的事情大家也是有目共睹,包括最终辽将们的集体变节,也证明了皇上并没有冤枉他们。如果留在辽东,天应军的命运会如何,大家当然也是清清楚楚的,不是变节就是被杀。就这两条路可选。而皇上没有抛弃他们,给了个快速反应队的编制在先,在用近万快速反应队的鲜血表达了忠诚之后,皇上没有吝啬自己亲军的称谓。对了天应军的称号。又是零伤亡,又是高调的风光大葬,又是一赏五十两,如今还真情流露,说如此感人极深的话,天应军的将士真的是很感动。行伍出身的人,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