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起点闯异界》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带着起点闯异界- 第5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人心跳的温馨感觉。

    “文兰,你放心,这次我一定会考中的!明年乡试,后年会试、殿试,我一定考个状元回来!实在是受不了了,天天就只能这么抱抱,我,我……”

    秦文兰忍不住抽出手来,朝他的胸脯轻轻捶了两拳:“你这个家伙,成天都想些什么不正经的事情?要是嫌我,嫌我……哼!那你去找那些青楼女子好了,那里可是有你的知音!”

    乖乖,怎么好好的又吃醋了?纪云赶紧赌咒道:“文兰,你放心,今生今世我最爱你一个人,要是我在外面有……”

    秦文兰忽然用手堵住了纪云的嘴,撅着嘴说道:“我不要你发誓!爹爹说过了,说你风流成性,将来身边一定少不了女人!你爱娶谁回来,我也不管!你,只要你别把我忘了就行了!”

    怎么闻着这话里有这么大的醋味?还是未来岳父了解我啊!幸好这是在异界,幸好这里不流行一夫一妻制!否则,要失去一大片森林啊!也不是我想风流,实在是,人家文兰都这么说了,要是不多娶回家几个,岂不是对不起她的这番心思?

    “文兰,你放心,你是我的最爱!你是我认识最早,最懂我,最温柔娴淑,最美丽动人,最出尘脱俗的爱人。无论将来我有多少女人,你都是我心里面最爱最爱的那一个。”纪云被秦文兰的大义所打动了,忍不住就说出了心里话。

    “嘶――!轻点!文兰,轻点,疼!”纪云咧歪着嘴求饶道。听了纪云的话,秦文兰的脸上动情,一把下去都能掐出水来。等听到后半句,脸色刷的一下子就变了,刚好小手就放在纪云腰间,忍不住恨恨掐住了一点嫩肉,又旋转了七百二十度。

    “哼!现在就露出你的狼子野心了?将来还不知道要娶多少女人回来呢!”秦文兰撅着嘴说道。

    娇俏的红唇太诱人了!趁着秦文兰手上力气小了一点,纪云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飞快地印上了那两片红唇。一瞬间,秦文兰的一双秀目瞪得好大,就这么傻傻的近距离的看着纪云。半晌才反应过来,‘吱吱呜呜’地想要挣脱魔爪。

    嘴唇半张,准备发飙的当口,一条滑腻的舌头顺势滑了进来。然后,无赖地卷动着那条丁香小舌。秦文兰瞬间化成了一滩水,软倒在纪云怀里,任凭纪云使坏……

    不知过了多久,就在纪云还在不知疲倦的大肆索取的时候,只觉得舌头一疼,两人的嘴唇终于分开了。两人如同两条离水的鱼儿,拼命地鼓动着嘴巴,大口大口地喘息着。然后,秦文兰把头深深地埋入了纪云的怀里,有一下没一下地敲打着纪云的胸脯。

    ‘呱唧’了一下嘴巴,纪云回味道:“好香!真的好香!那滋味实在太美妙了,文兰,再来一次好不好?”

    “不行!不行!不行!”秦文兰又气又急,跺着脚连连说道。

    一向以情圣自居的纪云,如何不知女人最爱说反话这个道理?当下强行搬起秦文兰的小脑袋,用力地吻了下去。

    画荷没等到三更天就回来了,在纪云的感觉中就是很短的一会。画荷在外面可着嗓门咳嗽了四五十声,才算是把两人给咳了出来。画荷一开始是假咳,后来咳出火气来了,却是弄假成真,实实在在的咳嗽。纪云和秦文兰从书房里走出来。纪云关切地问道:“画荷,你没事吧?”

    画荷哑着嗓子没好气地说道:“要你管!我给你们买葡萄回来了,快吃吧!”然后,满是怀疑地看了看脑袋快要耷拉到胸脯上的秦文兰,冲口说道:“刚才我咳嗽了那么多声,你们怎么都没动静?难道,你们?你们两个,在屋里,那啥了?”

    纪云上前一把握住了画荷的嘴,小声说道:“小姑奶奶,瞎说什么呢!让别人听去了,我的文兰还做不做人?我们就在屋里好端端地说话,瞎寻思什么呢?你这个小脑袋里面,整天净想些不健康的东西!”

    画荷一把推开纪云,气哼哼地说道:“我管你们是做什么呢!我到里面去了,你们继续,爱干啥干啥!”说完,提着买来的葡萄,气冲冲地向里面走去。

    秦文兰恼怒地说道:“都是你了,要画荷看我的笑话!”

    这天,纪云一直待到傍晚,把秦文兰画荷两个送回家才回到纪府。

    天天和秦文兰见面,然后还经常到书房里促膝长谈,两人的感情越来越浓。在得意之中,纪云也忍不住焦躁起来。离开榜日期越来越近了,不知道我考的到底怎样?虽说我抄的文章是好的,就不知合不合考官的口味?






正文第十二章:审卷    按纪云所想,一共二百多个考生,就算只有两个改卷的考官,一人一天改五十份好吧,两天不就改完了?到这旮旯来却要十天,效率可不是一般的底。这个县试的流程,却不是纪云想的那么简单。

    大顺太祖的时候,曾出过一场轰动全国的科举舞弊案,作案手法非常高明。行贿的考生和考官事先商定好,考生试卷里必定会多次出现某个偏僻字。并且这个字的写法与常规写法不同,要么这一笔长点,要么那一笔短短点。

    这种办法,本来是很难被识破的。后来却有一个考生在醉酒后泄露了出去,引起了朝廷上下极大震惊。然后由这个考生为源,顺藤摸瓜,查出了一大批舞弊人员。涉案考生千人之众,全部取消功名,且终生不能再考。涉案官员达到上百人,为首的十六人全部腰斩。

    这个案件发生之后,改卷规则进行了变更完善。考生考完之后,所有的试卷都由专人重新抄写,写完之后糊上名字,然后再进行改卷。这样一来,基本上杜绝了舞弊的可能。这次县试的主考官乃是学政王孝举,为了这次县试,专门从衙门里带来了五个书写速度快的书办。这五人完全是临时抽调,来到蓉城之后,更不许见外人。抄写完试卷之后,马上送回,根本就没有和改卷的考官会面的机会。

    光是试卷的封存和抄写糊名,就需要五六天的功夫。然后便是改卷,判定名次,这个相对费时少,两三天就差不多搞定了。这么前后一加,就需要**天的功夫,再留上一两天的缓冲时间,十天还真不算太长。

    若是事先给纪云知道了改卷流程,纪云说什么也不会苦练这么长时间的颜体书法。丫的,白瞎了这么长时间的功夫了,有这个时间,我多去和文兰沟通沟通感情多好?不过字写的工整还是有好处的,这样抄写的人就不会抄错字了。

    参与这次改卷的,一共是三个副考,一个主考。三个副考先从二百多份试卷里,初选出五十份考卷。然后三人会审,再从五十份考卷中精选出十六份。最后把这十六份考卷递交给主考官,由主考官判定名次。本次县考的录取名额,就是十六名。当然,在此之前,副考们也有一个内定的名次。

    再过两天,便是放榜的日子了。贡院之内,三个副考经过两天审卷,层层筛选,已经精选出了十六份考卷,正聚在一起敲定名次。学政王孝举则拿起旁边厚厚一叠落选的卷子,仔细看了起来。每个人的眼光都不一样,历年来都少不了有考官看走眼的卷子。王孝举素以严谨治身,见三个副考还需要一段时间才可以审好,便先从落选的卷子看起。

    大多数的卷子,王孝举不过是看了两眼,便放到了一边。有个别的,多看了两眼,也叹息着一并放了过去。二百多份落选的试卷里面,只有三份让王孝举迟疑不定,单独放到了另一边。

    忽然,副考那边突然间争吵了起来,并且声音越来越大。王孝举转头望去,见三个副考分成两帮,一帮手里拿着一份试卷,正吵得面红耳赤。

    “住口!你们这是干什么?成何体统?还有没有一点朝廷命官的体统?还有没有一点读书人的斯文?”王孝举一拍桌子,大怒道。

    其中一个副考拿着一份考卷怒冲冲地走了过来,将自己手里的考卷递给王孝举。

    “王大人您瞧瞧这份考卷如何?以下官愚见,这份试卷非案首莫属!他们两个却胡搅蛮缠,非说是他们看中的那一份好。”

    这种副考之间的争论,历年来都是少不了的事,王孝举丝毫不以为怪,板着脸说道:“那我就先看看这份考卷吧。”

    王孝举不但是为人严谨,也主张为文要严谨,这份考卷却正合了他的心思。这份考卷,文字上还嫌稚嫩,但章法及其严谨,虽说因此略显枯燥,但也是难能可贵了。看了一遍,王孝举不由点头赞道:“这篇文章算是写的不错了,完全有定为案首的功底。不知另一篇文章又是如何?”

    另外两个副考此时却是恢复了平静,其中一个副考把手里的考卷递了过来,笑道:“王大人一看便知。”

    王孝举接过试卷看了起来,看了两眼,神色渐渐凝重,忍不住轻声念了起来:“是故作于上者,无异教也;由于下者,无异学也。其道可得而言矣,己之德所当明也,故学为明明德焉……”

    读到此处,声音渐大,喜悦之情跃然而出。读完之后,尚自舍不得放下,叹息道:“此等文章漫说是县试,便是乡试、会试里也不多见啊!完全把大学之道解释的通透透彻,解释的酣畅淋漓!这篇文章乃当之无愧的案首!读完此篇,再回想刚才那篇,则完全不能入眼了!”

    说到此处,当下取笔重重划了一个圆圈,定为案首。然后才去读余下的十五篇,斟酌再三,圈定下了名次。开始看的,本来甚合他意的那篇,却是被定在了第九名。

    先前推荐这篇文章的副考气了个倒昂,无计可施。原来林家和这位副考有故,暗地里找上了他,并赠与纹银千两。这位副考也不知道考题,却把主考官的偏好透露给了林慕白,又令林慕白作文的时候,在第二段、第三段的第十个字,都写成‘之’字。

    改卷的时候,这位副考一目便是一篇文章,专门找这两个之字。林慕白的文章终于给他找到,于是便层层筛选进了决赛。本想再出最后一把力,将之定为案首,无奈另一篇文章写的实在是太出彩了!在绝对实力面前,这些小伎俩完全没用!算了,自己也算是尽到这份心了,由他去吧!

    圈定好名次之后,王孝举把十六篇文章都封存起来,单等两天后开榜。






正文第十三章:放榜    开榜之日到了。纪府早早把四个小厮派去了贡院,万一少爷榜上有名,好早早回来报喜。纪云本来是想跟着一起去的,无奈心里实在是忐忑不安,竟然没了去现场的勇气。真是越过越回去了,比当年等高考成绩那会还不如呢!

    纪府这边早早在大门口预备了几张桌子,上面摆放着茶水瓜子,这是专门给报喜之人预备的。一家人早早吃过饭,坐在大门口张望,并连一干小丫头子都做完活计,围了过来。开榜时辰大约在上午九点钟。算算时间,这会子也该到时间了。

    就在众人正等的心焦的时候,街口忽然传出一阵锣鼓声,接着便看到有四个身穿红衣的人向这边跑来。纪老爷猛地站起身来,激动地说道:“刘管家,快准备赏钱,是报喜的来了!”

    在当时,报喜已经成为了一种业余职业。早在考生未入场之前,城乡内外就有一些年轻力壮、腿脚灵活的人组成跑报的团体,他们对于自己周遭十数处村庄里的应考者,早已打听得一清二楚,特别是对那些富裕家庭的应考者尤其留心。这当然是因为倘若富家子弟中了秀才,前往报喜所得的赏钱就会更为优厚。

    这些人到府城,把应考人之住址及其考试之座号,早已打听清楚,一见榜上有名立刻写一红纸,书明某人中了第几名,便飞奔报与其家。往往有一家中了秀才,好几拨人前来报喜的。虽说是来者都有份,但肯定是第一拨来的赏赐最多。因此,报喜之人无不能跑。

    同时为了喜庆,报喜之人一律着红衣。若是在放榜的日子在大街上,看到穿红衣的人飞奔,不用问,一准是报喜的。

    云儿真的中秀才了?纪老爷只觉得嗓子发干,一阵头晕。幸福来的太突然了,还没准备好啊,我纪家从此也成为书香门第了?看起来每年过年的时候,给祖宗们烧的那三大车纸钱没白烧啊!我决定了,从今年开始,还要加量!

    也难怪纪老爷这么激动。在当时,识字的人都不多,秀才更是少之又少。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秀才是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所有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