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东西方的奋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她在东西方的奋斗- 第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极聪明,像她的从未见过的外婆一样,精通中、英、比利时、日、德、法、葡等七国语言,她将英文和中文都视作自己的母语。她选择中国古诗词研究,既是母亲长期的熏陶,也是她自己的爱好,她早早地就陶醉在中国文字的韵律之中。她酷爱谢·诗风的清新流丽,更爱探寻这位年仅三十六岁就下狱而死的短命诗人的命运。 

最初的契机却是母亲太爱李白的《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渐渐地,她的心田有种朦胧又清晰的感受,不是美国的新潮科幻乃至魔幻小说电影所能替代的,不是激烈竞争及现实的华府世界所能挤兑掉的,她痴迷上了李白都崇拜的谢·。 

在她眼中,谢·的·字就是诗,就是梦。眺,古书上指农历月底月亮在西方出现。万古的月亮,在西方做着东方的梦,陈美丽如诗如梦。至于中国农历的节日,陈美丽也知晓不少,她的母亲诞生在端午节,那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每逢清明冬至,母亲要祭扪父亲的墓地,“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中秋、除夕、元宵,母亲总盼着阖家团圆,总给她们姊妹俩描摹“东风夜放花干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元宵夜景,总祈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她觉得中国的节日比美国的节日更有家常气更富有诗意。   

姊妹情 母亲心(4)   

与保罗的相识相恋,也可说是诗为媒。像电影小说中的细节一样,她捧着一大摞书与他擦肩而过,轻轻一撞,书轰然倒下,寂静的图书馆响过惊雷,她慌不迭收拾着,他帮着她,但他就蹲着翻起了厚厚的书,是中文!他惊异地看着她,中国是个谜,眼前的黑发女子是个谜。在校园湖畔,他又见到她,她吟涌谢·的诗句,不吟篇章,只涌佳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暖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日出众鸟散,山暝孤猿吟。”“有情知望乡,谁能鬓不变?”他不懂,但分明如醉如痴。她凋皮地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我设法翻译给你听,谢·自己就说过: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是叫中国丘比特的弹丸击中了。 

1981年春,保罗与陈美丽在华盛顿举行了盛大的婚礼。陈家表兄弟来了一大群,几个姨父也拨冗赶来祝贺,香梅六姊妹又欢聚华府,六姊妹穿是最华美最鲜艳的旗袍,佩戴上最珍奇最贵重的首饰,因为这是陈家下上代女人中头个成婚的,勾起她们太多的回想和遐想。大姐静宜尤其激动,外甥女的名字就是她的教名雪狄雅呀。开花盼结籽,中国女人再西化骨子里也还是中国女人,母亲和姨妈们都这么祝福新娘新郎,况且这对新人都已过三十了。 

五年过去,新郎新娘仍过着总也过不完的蜜月蜜年,陈香梅感到宽慰,而今美国社会婚姻家庭的稳定性高频率多方位地被动摇着,小两口和和美美实属难得。可宽慰的同时也有焦虑,何时能抱上外孙呢?不过由不得你着急,而今的年轻人,有几个急着生儿育女呢? 

到中国,两口子游了南京,又去到安徽省宣城县,公元495年,谢·出任宣城太守,他流传下来的诗歌,有近四分之一是在作宣城太守的两年中写成的。以后回朝任吏部郎,因事牵连,下狱而死。这位出身贵族的大才子,生于464年,死于499年,他的诗句是生命的彩虹,难怪几百年后李白登上谢·楼会写下如此激烈慷慨怀才不遇的诗句! 

陈美丽痴迷谢·,是生命情结中无法排斥的沧桑感,更是难以割舍的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回美国时,她已怀上了孩子。儿子就叫小保罗,很小就显示出过人的天才,语言、数学方面的天赋极高,上小学连连跳级,八岁就念六年级,而且很轻便地就掌握了电脑知识,学校视他为天才儿童,推荐他上天才学校,可外婆陈香梅不太愿意,让他像普通孩子一样享受童年少年的乐趣吧,人生还是从容平淡为好。小保罗还有个小三岁的弟弟迈克尔,也聪明又淘气,但天赋不及哥哥,这叫她不得不叹造化钟灵秀,小保罗是中国的水土孕育的。只要有空闲,陈香梅就要来到霍尔德州史丹福大学二女儿家中,给两个外孙带去好书新玩具,还有自己亲手做的中国风味的小食品,珍珠丸兰花根荠菜饺什么的,外孙乐得跟外婆撒娇装疯。她也就聊发少年狂,跟他们捉迷藏玩打仗的游戏;玩够了她会一手搂一个,教他们背诵唐诗宋词元曲;也常认真地听小保罗弹奏肖邦的钢琴曲,和迈克尔唱一首古老的儿歌。这是个完整美满的小巢,弥漫着天伦之乐,但她的眼中有时会沁出迷茫和苦痛。这时候,陈美丽常常是倚在窗前,双手交叉环抱着双臂,静静地看着这一切。阳光漫进屋子里,金色的尘埃在光中轻柔地颤栗着,如梦如幻中,时光倒流了。她知道,母亲和她一样,想起了她们姊妹俩的童年少年,幸福与不幸交织着,开拓与迷惘缠绕着,她走出了迷惘,她的姊姊克莱尔·安娜———陈美华呢? 

叮咚叮咚,叮叮咚咚,轰隆轰隆,轰隆隆。时而像清泉流淌在山里溪道,时而像飞瀑跌下三千尺,时而像春雨沙沙沙,时而像惊雷滚过长空。如若细心倾听,那是许多世界名曲毫无规律的杂乱组合,贝多芬的《命运》,德彪西的《月光》,门德尔松的《春之歌》,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小斯特劳斯的《蓝色的多瑙河》随心所欲地跳跃变换,熟极如流又莫名其妙。循着琴声寻去,进到树木葱茏草坪青青的绿野,绿的深处是一幢红房子,红墙红瓦也爬满了青藤,只剩下星星点点的火苗似的艳红。 

推开虚掩的朱红大门,客厅的色彩是葱绿配桃红,沙发上地板上散乱地放着各式各样的大布娃娃,茶几上窗台上到处插着凋谢了的干花,锃亮的钢琴上却永远有一大束盛开的鲜花,钢琴前是一黑发如瀑的女子,她如醉如痴地敲打着琴键,仿佛周围的一切都不存在。她长得很美,弹琴时爱轻阖双眼,长长的睫毛能投下一圈阴影,高鼻小嘴圆脸盘,她更像母亲;一双手也很美,十指纤纤又有力度,轻敲重打行云流水般美妙。等到实在弹累了,她才阖上琴盖,双手托腮痴痴地坐着,慵懒地张开双眼,是蓝色的眸子!当然,这是陈香梅的大女儿克莱尔·安娜———陈美华。   

姊妹情 母亲心(5)   

陈美华选择的是音乐,陈美丽选择的是中国古典文学,陈香梅当是如愿以偿,美华出生不久,美丽还在子宫里时,做母亲的不就是这样遐想未来的么?她定居美国后,已积极投入美国主流生活,并且在许多场合热情地呼吁中国人应积极参与美国政坛,认为只有这样方能得到社会的认同。但是,参政不入阁的她却仍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矛盾:“政治不是我的兴趣,我喜欢写作、读书和文学,其他都是附带的,这些强加在肩上的担子,希望能早一天放下来。”文学是她痴心不改的梦,音乐是她不幸的少女时代深深的遗憾,而今,小女圆梦,长女弥补遗憾,做母亲的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莎士比亚说,女人啊,你的名字是弱者。陈香梅不甘。但何为强者?她有她的认识。她以为,女人就是女人,只要做一个光明磊落的女人,不必去做次等男人,也不必仿效男人。男女平等的真义是使女人在服务家庭之外,也有机会去为国为民服务,也有选择职业的自由,从而得到同工同酬的待遇。 

政坛几十年,风风雨雨上上下下,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同时,第一夫人也如风车世界喇喇转,白宫沧桑梦一场。年轻漂亮的肯尼迪夫人杰奎琳曾将白宫变成幸福的蓝色基调,说法语,着法国时装、吃法式大菜成为白宫的时髦,可是杰奎琳的内心何尝热衷于竞选!夫君不当总统怕也不会死于非命!约翰逊夫人酷爱黄色和园艺,她能干周全,八面玲珑,她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丈夫,黄色和园艺成了一种怎样的象征呢?尼克松夫人碧特沉稳宽厚,尼克松在朝在野,她都是默默的奉献。但是她的笑容中含着永恒的忧伤。尼克松曾写给她“从此不参政”的书面保证,这不正道出她的最大心愿么?福特夫人芭蒂忠厚善良,茹苦含辛抚育儿女,她的借酒消愁和日后致力于戒酒的公益活动,正是这类女人寂寞苦闷心田的观照。花生农卡特总统夫人露莎被称为铁娘子,人们称道她对卡特的幕后影响极大,但她当第一夫人时留给人的记忆不过是伴着丈夫从国会山步行到白宫,倒是不当第一夫人后仍致力于社会福利工作留给人们的印象更佳。里根夫人南茜以窈窕的影星身影活跃于美国政坛,在电影史上她名不见经传,在政坛上她出尽风头也惹了不少麻烦,最麻烦的倒不是时装的纳税和占十术的风波,而是她与里根的子女及里根与前妻的子女几乎都跟他们对着干,全家团聚的时刻罕见!白宫之夜,她与里根守着空洞洞的西厢住室,纵有金山银山,但没有人气的世界未免太寂寞。作为母亲,难道她没有失落和凄凉?布什夫人芭芭拉是最受公众欢迎的,以致布什“吃醋”:“你们如此欢迎她,为何不选她当总统?”而她的受欢迎是她的家常气,她关心儿童教育,关心国民健康,她宠爱狗,她就是一个道地的家庭主妇。等到爱猫的克林顿夫人希拉里成为白宫主妇,她得到的和她失去的都让有思想的女人深思。她原是阿肯色州的律师,比当州长的丈夫薪金高出两三倍。竞选时她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第一印象就咄咄逼人:“我是专业人才,我不会在家里烤饼干或喝茶。”这叫为数不少的家庭主妇羞愧难当又恼怒难忍,但她说的是实话,她是独立的职业女性拥有独立的事业。民主党助选圈里人决心改造她的形象,从发式到穿着到举手投足,皆要为卿卿我我夫唱妇随的温柔婉约形象。克林顿声称:“买一送一”,即选民们若选了他,他能干的妻子也将为大众服务。她是他的伙伴,他们将一起工作。于是报纸上出现了漫画,克林顿夫妇挤坐一张办公桌,克林顿问希拉里:“你是否该用你自己的办公桌?”香梅想,该发问的当是希拉里:“我是否已经失掉了自己的办公桌?”这些风貌不同、性格迥异的女人们,在当上第一夫人后,还有自我么?还有女性独立的意识和独立的追求么?即便高贵又高尚,仍不过是作陪衬的绿叶,等到繁华事散,留下的不过是各自喜爱什么颜色,宠物为何,鸡零狗碎的,谁记得清呢?貌似有声有色,热闹深邃处却是女性独立意识失落的荒凉! 

再看那些占尽风流的华府女主人们,到头来,谁个不是花自飘零水自流呢?显赫一时的珍珠夫人柏儿·梅丝塔,百老汇还为她的生平写了剧本《称我夫人》,然而,年华似水,红颜老去,奥亥荷州油田大王的遗产大概也花得差不多了,她华府的住宅卖给了当时任副总统的约翰逊,以后数度搬家,越搬越小,越搬越远,病时门前冷落车马稀,最后回到老家俄克拉荷马州,隔绝了繁华喧闹,孤寂地死去。另一位华府女主人莴薇·卡佛瑞芝夫人,是华府首屈一指的地产商的妻子,她嗜舞成癖,丈夫就是与她在家中共舞时突地心肌梗塞而亡,也算最欢乐与最痛苦聚焦一刻。她爱梳着过去年代的贵妇发髻,有着颐指气使的骄横,与柏儿·梅丝塔结怨二十年。七十年代陈香梅自自然然被推上了华府女主人的位置,她居然将这两位冤家请到同出席宴会,说我们三人不分先后,于是这两位宿敌化干戈为玉帛。人生苦短,退一·步海阔天空,陈香梅信然。卡佛瑞芝去世后,儿子争家产打官司闹了个不亦乐乎,谁还记得母亲当年的叱咤风云?还有一位华府女主人波斯特太太,父亲靠卖麦片和食品起家,她承继了父亲财产,奢华富贵,四度结婚,新闻迭起,八十岁去世后,往事如风!   

姊妹情 母亲心(6)   

一个女人,年轻又漂亮,确实是本钱,如若加上钱财,那真可以叫无数男人拜倒在石榴裙下,但是,这些都是靠不住的。靠得住的是品德加智慧,岁月变故不仅磨损不了品德智慧,而且愈见其光华。品德和智慧使女人能获得永恒的内在美。这是陈香梅信奉的做女人的准则,她也以此来教导两个女儿。 

1988年初夏,在香港举行的国际友好交流协会会议上,大会颁奖委员会的委员们正为世界和平服务奖该颁发给谁而热烈争论着。这世界性的组织每两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