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我是海伦》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假如我是海伦-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我认为,这正是2001年,值得写一写的缘故。 

那一年,还有一件令我惊奇的事情,那就是我爸爸说我——与新经济同岁。 

我还真幸运! 

那时候我还不懂经济,更不懂”新经济“这样的词,我觉得我的知识非常不够,我就索性翻爸爸的经济学方面的书。我意外地发现,美国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竟然是那么好读,有趣。 

不就是从一辆汽车说起吗?! 

在不同人的眼睛里,汽车,的确是一件非常不同的东西啊! 

汽车,在我读这本书之前,不但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且,也是一件非常浪漫的玩具!后来我知道:不同人对汽车的这种理解和需求,原来却包含着非常巨大的经济学的原理! 

呵呵,经济学,原来也可以写得像文学一样的动人和美丽啊! 

后来,我还惊奇地发现,美国的一本会计学原理,也一样写得生动美丽! 

呵呵,我想,我也要这样写作! 

2001年。 

这些经历,使我的阅读突破文学的界限,变得非常广泛!后来,我不仅读哲学,外国的哲学,也读中国的非常难以理解的古代哲学,当然是从一本《白话易经》开始的。 

呵呵,中国古老的文化,就这样和电脑文化,网络文化,和形形色色的新经济、新思潮一起,一股脑地开始往我的头脑里面灌输。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呵呵……李白、杜甫、白居易啊……我觉得,我的眼界:真的开了!这些快乐,使我忘记了我是一个耳聋的孩子。 

我觉得,我非常地正常啊! 

当然,这种正常,只是我在书本和网络里的虚幻。 

2001年。 

我不断地汲取更多的知识,培养经验和心理素质。我决心要学习更多的东西,像爸爸那样成为一个懂资本、有技术、知人善任的人。 

啊—— 

你不给我亮光,我就是眼瞎的。 

你不给我空气,我的呼吸就断了。 

不只一次,我求告你,看见你,摸着你。 

我的心在白天,默然无声,在夜里,专心等候。麻雀在屋檐下拢着翅膀酣睡,我却不睡。 

树枝在外面发芽,我都听见了。 

你的脚步像甘霖,比发芽的还轻。 

我想象太阳那样活着。 

春天,我看到各种各样的花放开了,有的朝着上面,有的朝着下面,大部分我叫不出名字,但我爱它们。(鲁西西——波浪) 

人们研究了十一二岁时期的孩子,认为:”虽然在成长为少年以前生命的全部过程都处在柔弱的时期,但在这幼年期间,也正是他处在体力的增长超过他的需要的时候,所以,这个成长中的人,从绝对的意义说来虽然是很柔弱,但从相对的意义说来,已经是变强了。“   

十一岁的花季144   

2001年。 

我的一些男同学,尤其变得精力过剩啊。 

可是,他们并不想把这些精力用到功课上,而是对世界从好奇直至破坏。这种精力如果被变成破坏力,追鸡打狗,结伙斗殴,拎着鞋子满街跑…… 

虽然每天很辛苦地在学校呆上六七个小时,过剩精力在放了学之后,仍像毒药阵阵挥发。 

因为他们在课堂上鼾声如雷,吐着口水随时随地的休息够了。 

2001年对于我来说,却是智力和身体同时觉醒的年代。我一直处于熟睡状态的生命,仿佛一夜春雨,就吐出万棵春笋……在我们十一二岁的时候。 

是单纯的时候,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时候。 

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思想常常发展的不均衡。 

无端端地就在内部发生了冲突。 

但是,我认为,这也是形成我们的人格的非常关键的时期。 

也许,你的一生的爱好,就在此时形成。 

你的人格,从此不变。 

我们,体力的增长,比我们实际上需要的增长要快得多。但是,我们的智力还远远没有成熟,情感的控制也远远不够。 

我们还没有完全成人,不需要工作,体育课是那样的少,完全没有感觉到有什么非常强烈和非常之大的体力需要;我们的器官也还处在不成熟的状态,好像是要等他人的意志去加以强迫,才脱离那个状态似的。 

我们的人格,还非常的不完整。 

我们身体的发育使我们常常变得焦躁,常发脾气,看所有的异性都不顺眼。我们不顾热冷,根本就不把天气看在眼里,刮台风下暴雨的时候我们最高兴…… 

我们的情感和体力好像都无从发泄。 

所以,我们常常焦躁着,不停地动着自己的手脚。 

终于可以不上学,痛痛快快地玩一阵子啦!我们不顾生死的朝外面跑,体味台风吹着身体的强烈感觉,哗啦啦——看大树如何折断…… 

鸟儿都不再飞了,只有我们的翅膀永远不会折断。 

巨大的冒险的快乐浸透我们的身心。 

我们对空气和气候的伤害满不在乎;我们顽强的体温代替了衣服;食欲大增,时常有一种大吃大喝的冲动—— 

要么去吃大餐,要么就去麦当劳。 

等我们积攒足够了麦当劳的玩具,就拿它们炫耀、交换,或者干脆收藏着一辈子也不再看一眼;又或者干脆扔到台风里,再用石头砸碎。 

恶作剧就是我们专利,是我们单调生活的调味作料。 

如果我们玩累了,困倦了,就随便一躺,在地上就睡着了;我们睡觉之快,之不挑选场合,犹如小动物随地大小便。 

我们到处都发现有需要的东西。 

没有任何臆想的需要使我们感到烦恼;大人的怒吼,说些什么,这个时候往往对我们是不发生影响的。 

在人的一生中,只有这个时期才是处在这样的情况的;这个情况非常短暂,但是却异常顽皮,尤其是缺乏自制力的男孩,就更是天天闯祸。 

我们的老师已经不能单靠说教制服他们,他们甚至敢和老年的男教师或者软弱的女教师动粗。当然,也常常被异常恼怒的男教师殴打。 

殴打的时候,我相信,那些老师完全出于极端激愤的状态,不顾后果。 

有一次,我们的男班主任把一个不听话的、在课堂上极端反抗的男孩子一脚踹倒在地板上,拳脚相加,立刻,他的嘴角冒出血来。 

所有的同学都惊讶得张大嘴巴,但是,却不敢做声! 

我相信,那一刻,我们的老师是不顾一切的。 

我想,他已经完全失去了理智。根本不去想或许这就是犯罪,就会被学校开除,或者去坐牢、民事赔偿这样的事情了! 

我也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后来,这个孩子的腿瘸了很久,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家长没有追究。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编了谎话,说是他自己弄伤了自己吧。 

那些日子,很久,班上都很平静。 

但是,我们内心的伤痕和对老师的反抗心理却更加严重了。本来,我平常很恨那个男生,因为他也欺负过我,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却很同情他。 

也许,同情弱者,有的时候并不是一种明智的做法。 

呵呵。 

回想起那些日子,恶作剧的时候,体力相对于精神过剩的日子…… 

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止他们!男孩们!他们恨不得上课就带着大黑狗,蹲在教室外面等候。在他们的心里头,身体生长的力量是那样强大,以至于忘乎所以,一切都不在话下,打人,摔东西,欺负女同学,嘲笑,骂人,恶搞…… 

”也许有人说,只有到了年富力强的时候才有雄健的精力;只有生命的元气在本体中炼成之后散布于全身,才能使肌肉长得又结实又有弹性,从而产生真正的力量。这是凭空想象的说法;至于我,我是要凭经验来看的。“ 

这是卢梭说的。 

我们的童年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 

用沙子盖起房屋,用宝贝壳来游戏。 

我们…… 

把枯叶编成小船,微笑着把它们飘浮在深远的海上。 

孩子在世界的海滨做着游戏(泰戈尔语)。   

十一岁的花季145   

生活,就好比海滩上的沙器。 

卢梭…… 

他说:”我在乡间看见一些长得高高的孩子,也和他们的父亲一样,能锄地耕田,能搬酒桶和赶大车,如果不从他们的声音听出他们是小孩子的话,你也许还把他们当作大人咧。就说城里吧,有一些年轻的工人、铁匠、刀匠和马掌匠,差不多同他们的师傅是一样的健壮,如果及时给他们以训练的话,其熟练的程度也不比他们的师傅差……何况这里的问题还不单单是指体力,而尤其是指弥补或运用体力的精神能力。“ 

2001年夏天,我十一岁。 

可是,我们班上的孩子比我大一两岁的还是很多的。 

我们学校某些男生恶性大发,脑力缺乏,体力剩余,无处发泄,于是开始偷鸡摸狗,打女生,骂街,嘲笑老人,和老师对着干……甚至是对着厮打。 

做这些的时候他们不会去想后果,他们也根本就没有能力和理智去考虑后果。他们的理智和他们身体的增长不成正比。 

种种世俗的邪恶,开始腐蚀他们的天真。对于他们的教导者再也没有了小时候的那种热爱、尊敬、亲密和信赖,他们再不把教师看做洞悉心灵深处的神灵了! 

男孩子们做了坏事不像从前那样感到羞愧,而是比以前更加害怕被人告发:有人开始隐瞒、反驳、说谎。那个年龄所有的愤懑和反抗都表现无遗。 

这种时候,我很失望,每每觉得生活在我的眼中失去了乡间的惬意、宁静和淳朴,好像变得荒凉阴郁了。 

在我们这个年龄很多时候,老师开始当众殴打最粗野的、最不听话的、最恶作剧的男孩,要不然,根本不可能维持秩序! 

这个时候的很多高年级的班主任也都换成了有力气的男教师。 

卢梭说:”在这个阶段中,个人的体力超过了他的欲望的需要,所以,虽然说这个阶段不是他的绝对的体力达到最大的时期,但是正如我曾经说过的,是他的相对的体力达到最大的时期。“ 

清风的光辉涌进我的眼睛——这是你传给我心的消息。你的脸容下俯,你的眼睛下望着我的眼睛,我的心接触到了你的双足。 

呵呵,诗人们所描绘出来的,该不会是他们小时候所经历和所感悟到的吧?! 

很多时候,我们这个年纪的孩子喜欢读诗。 

但是我知道,只有那些真正的天才,那些生来就喜欢思考或者长大后学会思考的孩子,才可能真正的被这些诗歌的魅力所陶冶。 

被诗打动的,也许有很多心灵;然而,最后像沙器一样被美丽的海岸的风景所融进一体的仅仅是那些天生对文字和艺术敏感的孩子。 

有的时候,我们在沙滩上玩沙器,我们的铸造是那么陶醉,我们的作品是那么的优秀,可是,一个浪打来,一切都毁灭了。 

有的人,会站在海滩上大哭一阵。 

有的人,会习惯了失败,不再去关心。 

只有少数的人,会仍然痴迷于这种游戏,继续迷恋地玩下去……啊,美丽的城堡,就这样建起来了……风浪把它们吞没。那么就再来一次…… 

一次次的建造,一次次的吞没……建造和吞没同样的刺激……到了最后体会到:原来,生活的美,刺激以及灵感,全在于建造和毁灭之间。 

沙器,不再是他们的追求,而他们所追求的,只是这种建造和毁灭带来的刺激和享受……这种无与伦比的行为艺术,才是生活的最终的热爱者和痴迷者所要玩的。 

他们是成功的。 

这种成功不在于沙器,而在于”玩“沙子…… 

我们的生活,多么像玩沙子啊! 

只有理解了这一层,才能够最后做到:成败不计,荣辱不惊。 

我记得,后来,我在一个论坛,碰见一个注册为”玩沙子的孩子“的人,他频频地追逐着我,不写新的作品,只改我的诗。 

这是一个多么顽皮的,多么执着的玩沙子的孩子啊! 

后来我知道,他是北京的。 

他已经读大学了,计算机专业,呵呵。 

或许,有一天,他终会事业有成! 

呵呵。 

”这是生命中最珍贵的时期,一生中这样的时期只有一次;这个时期特别短促,尤其是想到怎样善于利用这段时间对他是极关重要的时候,就更觉得它是非常短促了。 

“他将在必要的时候尽量把它们用到有益于他本身的事情上;所以说现在是到了工作、教育和学习的时期了;请你们注意的是,这并不是我任意选择的,而是大自然指导他这样做的。” 

呵呵,玩沙子的孩子。 

看你们,谁有勇气有这种兴致玩一生。他们不会凫水,他们也不会撒网。采珠的人潜水寻珠,商人们奔波航行,孩子们收集了石子却又把它们丢弃了。他们不搜求宝藏,他们也不会撒网(泰戈尔语)。 

呵呵。 

2001年,我刚刚开始玩沙子。   

十一岁的花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