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德经 全文及译文-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法自然,人法大道。大道是可以认识的,认识大道才能更好地用以养生、治国。



就养生而言,“侯王”就是自我。自我因循大道,“无为”以养朴,朴“无不为”以养生。自我若能甘守“无为”之道性,无名之朴也就漫漫生长。随着朴的成长,身体的每一个细胞将自然健康繁殖,自行调节转化,身体也将自胖自瘦,自形自色。这是阴阳平衡,身与朴统一、和谐的缘故。在身体发展转化的过程中,倘若受到外来邪魔的侵袭,我将静以守朴,用朴来镇慑邪魔。邪魔得以镇慑,无名之朴也就无欲于伤害。能够静之以道,镇之以朴,不再产生违背大道的妄念,那么,心情就会安定,身体自然百邪不侵,从而健康长寿。



就治国而言,统治者若能因循大道,实行“无为之治”,即“无为”以修法,则法“无不为”以治国。随着国家法律的逐步完善,人民民主自由、国家繁荣富强自然能得以实现。在公平、正义的法治社会里,倘若有不法之徒危害社会,即可用神圣的法律来镇慑他们。社会上没有了不法之徒,神圣的法律也就失去了作用。这就是说,法不害人而人自害。如果人人能够消除不道观念于“不言之教”之中,天下也就安定太平了。



 



本章是对道经的总结,中心议题是“无为而无不为”,即老子的朴治主义思想,也是老子思想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的命题。



大道无为,始终按自己的轨道运行,使得整个宇宙和谐有序;统治者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可使社会和平安定;自我无为,遵守合乎自然法则的人生法则,可使自我健康长寿。这里,宇宙、社会、人生是“实”、“有”,自然法则、社会法则、人生法则是“虚”、“无”,实与虚、有与无是辨证统一的,欲治实、有,必守虚、无。自然法则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无为”的目的在于寻求“朴”即合乎自然法则的社会法则和人生法则,治国以法,治身以朴,则“无为而无不为。”



大道之性体现了无私、无欲、无争、守柔、贵弱、谦恭、纯真、诚信、公平、正义、仁慈等特性,道性既是朴性,体现于人即为“上德”。人人真朴,社会自然淳朴安定。 


 %%。



下篇 德经 三十五章 意识论

 大_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徳,是以无德。



 



德:属于意识范畴,是人的世界观、社会政治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总和。上德:来源于道或者符合于道的思想意识,具有客观性、全面性。 不德:不固执于自我主观意识。



一个真正觉悟了的人,其所作所为,总是遵循客观规律,从不盲从自我主观愿望,凭感情、意气用事,这样的人才是具有道德的、远见卓识的人。



和“上德”相对的是“下德”,“下德”是没有体悟道的、来源于现象世界的意识、思想、观念,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 不失德:固执己见,不能抛开自我主观意识。



一个没有体悟大道的人,总是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现象,所以,他还没有也不可能获得正确的思想意识。



 



上德无为而无不为,



下德有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



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无为:遵循客观规律而为,让法则发挥作用。 无不为:无所不为。有以为:为了实现个人功利而有所作为。 以:这里是指个人目的。 为之:主观而为,具有片面性。 无以为:无所作为,达不到预期目的。



“上德”之人遵循客观规律,以法治国,所以能够取得无所不为的业绩。“下德”之人强调有为,以智治国,是为了自我名利而为。“上仁”之人欲以仁恩天下,但不会达到预期的目的。“上义”之人欲以义感天下,是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为。“上礼”之人欲以礼安天下,结果得不到天下人的响应,反而被人们推翻其统治,抛弃其礼节。



统观“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只有“上德”是客观行为,其它都是主观行为。下德包含仁、义、礼。一个不明道的统治者,总是以自我名利为中心,所以,他所推行的仁、义、礼,都是为了巩固他的统治地位的。



 



故失道而后德,



失德而后仁,



失仁而后义,



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在道、德、仁、义、礼这一组概念中,它们的关系是包含关系,即道包含德,德包含仁,仁包含义,义包含礼。道作为世界的本质、规律,是客观存在的,是真理。人们失去道则德不正,在德不正的情况下强调仁、义、礼,仁、义、礼必然向其反面转化。失去了道,人们就会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沦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观念,外在的名利成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在名利的诱惑下,人的虚伪性、欺骗性、阴险性自然逐渐形成。仁、义、礼的本质是美好的,她是道德的行为体现,是有道之士的自然流露。但是,历代无道的统治者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无不对其作出人为的规定性,使其成为麻醉人民的思想工具。尤其是礼,它是道的最末节,最注重表面现象,历代统治者尤其强调它的作用,结果使得人性中淳朴、诚信的美德日趋淡薄。纵观历史和当今世界,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人在披着礼的外衣去干不可告人的勾当。这正是因为礼最重外饰的原故。所以说,礼是忠信淡薄和社会混乱的罪魁祸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



故去彼取此。



 



前识者:人的外官所能意识到的,指表面的仁、义、礼。



能够为人们的外观所意识到的,都是表面现象,具有虚伪性和欺骗性。舍本质而重现象,是人类走向愚昧的开始。具有天地之志的大丈夫,是不会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现象的,因为,欲实现天地之志,就必须证悟大道,配天地之德。因此,大丈夫抛开虚华的表面现象,修德悟道,去探求世界的内在本质。



 



本章是《德经》的首章。辩证地分析了道与德、仁、义、礼的关系。这里,老子没有否定德、仁、义、礼,相反,而是追求最纯真,最完美的德、仁、义、礼。德即自我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类的正确意识(上德)只能靠识道来获得,来源于表面现象的意识(下德)是主观的、片面的。执着于认识事物的表面现象,真理永远无法获得。用德、仁、义、礼治国,就是崇尚人治,愚化人民,人类永无自由。 上一



 



可以断言,世界文化的中心必将转移到中国的道家文化上来,而老子的道德思想必将成为整个人类的指导思想。  


..



三十六章 有无相生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宁,



神得一以灵,



谷得一以盈,



万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



 



“道生一”,一是道的载体,而朴是道德的体现。得道以德,德的最高标志就是返朴归真,所以,“得一”也就是得朴。



天得一以清:天,在上,比喻大脑。大脑得朴则断事清明。



地得一以宁:地,处下,比喻身体。身体得朴则健康安宁。



神得一以灵:神,人的精神。人的精神得朴则断事灵验。



谷得一以盈:谷,人体的气血脉络。血脉得朴则精气充盈。精气是朴的物质基础。



万物得一以生:万物,比喻人体所有的细胞。人体细胞得朴则自然健康繁殖。



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侯王,比喻自我。贞,忠于自己所遵守的行为准则。自我得朴则可以确立合乎道的处世法则。



 



其致之也:



天无以清,将恐裂;



地无以宁,将恐发;



神无以灵,将恐歇;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侯王无以贵高,将恐蹶。



 



致之:推而言之,即由治身之道推广到治国之道。



推而言之:统治阶级(天)不凭借朴治,使政治清明,国家将恐分裂;百姓(地)不凭借朴治使社会安宁,国家将恐引发动荡;人们的精神不凭借朴治得以慰藉,恐将产生信仰危机;山川河流不凭借朴治获得充盈,水利资源恐将枯竭;万物不凭借朴治来保护,恐将毁灭;侯王不以朴治国,反而自视高贵,其统治地位恐将被推翻。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穀,



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



故致数车无车。



 



孤:孤儿。寡:寡妇。穀:粮食作物。不穀,是指百姓没有粮食、遭受饥荒,多因统治者不道造成。统治者以此作为自称,以表明自己时时刻刻在体恤弱者,为民着想,以示有德。车:河车,古代用来汲水的工具。河车旋转一圈为一车,比喻一辈、一代。另,真气顺着小周天循环运转称为河车转动。



任何事情都是相反相成、互相转化的。守贱则贵,筑基则高,世间之所以有贵,是因为有贱为之衬托;之所以有高,是因为有下与之对应。正如那些显赫的统治者们,他们的高是骑在劳动人民头上的;他们的贵,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铸就的。其实,不道的帝王们也非常明白这些道理,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正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所以,他们用孤、寡、不穀来称呼自己,表明自己是以民为本,以民为基的。对此,老子给予彻底否定:“这不是以贱(民)为本呀!难道不是吗?”以民为本的统治者施行的是“无为之治”和“不言之教”,而不是在自己的称谓上作文章。他们称孤道寡,只是欺世盗名的手段而已,真正目的不过是为了维护其高贵的统治地位罢了。因此,他们的统治地位也只能有数辈而已。



就治身而言,只有炼己筑基,使河车转动,身体才能健康长寿。常人不懂得练功,任精气遗失,河车也就不转动了。河车不转动,大脑就得不到精气的滋补,逐渐形成脑萎缩,各种疾病亦相伴而生。



 



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



 



这是以道德功的周天原理来阐明“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论点。



不欲:练功时彻底消除自我欲望,排除一切外在、内在干扰,这是进入功态的前提条件。当河车发动,真气逆督脉而上,过百会、下印堂、透过眼帘时,气流象玉珠一样碌碌而下,出现在眼前的是金玉之光,这即是“碌碌如玉。”气流下行,过中丹田入下丹田,腹内会发出咕咕噜噜的响声,如同石头的撞击声,这即是 “落落如石”。



这里,老子所要阐明的道理是:一,同为一气,在上如玉,在下如石;可见如玉,不可见如石。只因其所处的位置不同,本没有贵贱之分。二,真气之所以能够上行,形成眼前之“玉”,这是通过修练筑基功,下丹田真气充盈的结果,从而阐明“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的论点。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



有生于无。



 



反:反抗(下对上,弱对强),是人们认识了客观规律、充分发挥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向对立面转化。反抗是就对立而言,是矛盾斗争的主要形式,目的在于解决矛盾,平衡矛盾,统一矛盾,取得向矛盾对立面的转化。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是合乎道的运动的,在这一运动中,弱者是起主要作用的因素。



老子贵柔贵弱,一再强调柔弱者的作用,并非希望事物永远处于弱势,而是希望事物完成由弱到强的转化,共同统一到强上来。



我们可从治身、治国两个方面来具体阐述“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意义。



一、从治身的角度讲,反,是自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体内真气由下丹田沿督脉而上,顺任脉而下,循环往复,周流不息,这就是小周天功。随着真气的进一步充盈,进而再打通大周天。由于真气的逆向行驶,打通了身体所有脉络,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