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轻着点儿,都把皇子打疼了。”看着小男孩儿被打也不哭闹,只是瑟缩的样子有些不忍心,他的奶娘客氏语带埋怨地说了一句。
“不疼他怎么知道轻重?看看小皇子的脸,都让他掐红了,若是娘娘怪罪,我可是不担着的!”一边哄着黄欣,一边毫不示弱地说着,隐隐还有些威胁之意。
“你——”客氏终究不敢争辩,知道自己奶、大的这个皇长子并不受宠,最终也只能拉起笑脸求和。
这一段争锋并没有闹出太大的动静,客氏很快带着那熊孩子走了,黄欣为此松了一口气。
然后,就是慢慢的成长过程。
之前的明梦他并没有经历过皇子的教学,一上来就被送到了母妃娘家,这一次倒是没有被送走,名字也被定下来了,托朱元璋那个强迫症的福,老朱家的名字都是排好了辈分的,再有金木水火土的偏旁组合,排到他这一辈定下来的名字是朱由杺。
由于史料的缺失,他并不确定这个名字的皇子是历史上的哪一位王,而在听到他之前几位兄长的“殇”之后,他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好好成人。
而所谓的皇子教育,他还能再“呵呵”一次吗?堂堂皇子除了奶娘宫女太监跟前跟后随便跑,还能不能做点儿读书写字的有意义的事情了?!
奶娘荣氏对他的照料还算好,只可惜这些精挑细选出来的奶娘其实并没有什么文化,她的精细只在保证孩子的吃喝不愁,其他的,能先把那些脏话屏蔽一下吗?
而周围的宫女,作为皇帝后宫中的一员,她们的素质同样也不是很高,在妃子普遍都是选自平民的情况下,这些从贫寒之家选上来的少女基本都是不识字的,相比这些“愚顽”,宫中的太监反而是文化程度最高的,得益于东厂西厂司礼监等的存在,这些一出场就跟清流士林不对付的宦官一个个的文化素养都是相当高的,把持朝政那是绝对没问题。
只不过这样的大太监经常都是在帮皇帝处理朝政,并不会在后宫中厮混,这些不完整的雄性还是有着某些好争的心理,而不能争女人的时候,他们的奋斗就更多地表现在了朝政上,并不仅仅满足于手中的钱财,更妄图达到郑和那样的青史留名。
其他的还在学习的小太监则会跟在未长成的皇子身边,辅助伺候一下,顺便培养感情,也看好投资的方向。
作为庄妃娘娘的儿子,黄欣所享受到的待遇还是不错的,身边好歹有几个知书达理的太监伺候,在他逐渐长大,赶走奶娘荣氏,美其名曰“荣养”之后,他对自己的生活更是满意多了。
而他之所以急迫地赶走奶娘的原因,则在于那个熊孩子兄长朱由校和他的奶娘客氏之间的暧昧关系,实在是让他快要瞎了眼。
谁能告诉他皇子的某个启蒙课程竟然是由奶娘教的!再找不出别的女人了吗?哪怕那个女人不过二十左右,也是长得好看的,但,能不能不要忽略她其实已经跟别人生过孩子了!
黄欣觉得自己绝对不能接受这种“别人的女人”,偏偏那个朱由校,未来的明熹宗对客氏还言听计从,依恋得很。这一定是恋母吧恋母吧!
等到宫中终于出现那个名为魏忠贤的太监,黄欣已经能够很淡定地接受关于那三人三角关系的猜测了。
“来人,把他杖毙!”
黄欣看着那个正对自己行礼的人,他现在还是个因为赌债所迫自、阉入宫的太监,身上那种市井无赖的气息还没有脱去,以至于整个人的面貌都显得不是那么端正,而其心不正,即便是行礼的时候眼珠依然乱转,好像随时都会有什么狡猾的主意。
如今的后宫之中,成活的孩子也就只有朱由校和黄欣,这两个是当之无愧的贵人,想要杖毙一个太监,哪怕是什么原因都没有,也有人愿意听从命令。
当下就有两个强壮些的过来一边一个束缚住魏忠贤的双臂,要把他拖下去。
“冤枉啊,不知奴婢做错了什么,还请殿下恕罪!”魏忠贤哪是那么甘于就缚的人,他挣扎了两下,竟然挣扎开了那两人,他才入宫不久,倒是比那些自幼入宫的有些力气。
黄欣冷眼一厉,那两个不小心脱手的忙去重新控制住魏忠贤,跟在黄欣身边儿的小太监聪明地拿帕子堵住了魏忠贤的嘴,“殿下不想再看到这个人了,还不拖下去杖毙!”
“慢。”朱由校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喊了一声,见到黄欣抬眼看他,语气凝滞了一下才开口问:“不知道这人哪里得罪了弟弟,若有不是,惩罚一二就行了,何必杖毙?”
这位明熹宗在历史上是个喜欢木匠活和傀儡戏的,而在黄欣看来,则有些过于仁弱了,是啊,也正是这样,他才能够捧出来一个“九千岁”。
想到这里,颇为厌恶地看了一眼那个眼露感激期待之色的魏忠贤,黄欣很是冷漠地道:“我就要杀这人,你要拦吗?”
或许是因为宫中皇子少的缘故,又或者是这位朱由校实在是个大好人,他似乎从来没有什么争斗的意识,从小到大,无论黄欣表现得多么冷淡,他总是能够一口一个“弟弟”地凑上来,颇有些无事找虐的感觉。
对于这种人,黄欣也有些无奈,他虽然不是一个好皇帝,但未必不是一个好工匠,看看他送来讨好自己的东西就知道了,什么漆器书匣小木人儿,都是极尽美观精巧,人工不菲。
“我,我……总要有个理由,不能够草菅人命吧。”见到黄欣坚持,朱由校就有些退缩,却还是讷讷地说了这句坚持的话。
“理由?很简单,我看他不顺眼。”此时还不到十岁的黄欣说着拔出匕首来果断地割断了魏忠贤的咽喉,看着那鲜血喷涌而出,飞溅到自己衣裳下摆,侧开一步,淡定地拿出手绢擦拭锋刃。
“朱由杺,你怎么能……”朱由校没想到会看到这一幕,愣了一刻,等反应过来,再看黄欣远去的背影,有些不敢置信有些生气地说了这么半句,后面半句被奶娘客氏拉住了胳膊,这才没有再说出来。
“殿下,那是庄妃娘娘的亲子,你教训不得的!”
这么一句话,让朱由校冷静下来,再看客氏那一脸担忧的样子,柔和了神色说:“我知道了。”
黄欣因那半句话回头看了一眼,正看到那两人对望的模样,颇有几分柔情蜜意,他的眼神又冷了几分,这位恐怕永远不知道自己为他除了一个多大的祸害,不过也无所谓,他从没准备让人念情。
回到庄妃的宫殿中,被母妃叫去问话。
这位不苟言笑,性情有些稳重的娘娘容貌姣好,偏偏总是不笑,便有了些冷清的味道,端着脸的时候更容易让人想到老师,而不是别的什么,如果她对皇帝也总是这般,或许就能够解释她为何不如那位康妃娘娘受宠了。
“听说,你亲手杀了一个太监?”
即便对于自己的亲儿,这位的脸上也未曾露出过多少笑容,此刻问话的时候更是有几分严肃。
“是。”黄欣轻声应了一句,他并不是很怕庄妃的责怪,脸上的表情都没有慌张。
庄妃的眉心一簇:“为何?”
“心情不好。”很是敷衍地说了这一句算是借口的答案,再看庄妃的神情,并不见多少疑惑怒气,她稍等了片刻才道,“这种事情,宫中自有法度,你身为皇子,怎可随意执刀杀人?以后,莫要再为。”
“是。”黄欣欣然应下,他也不是什么嗜杀的人,只不过某些明知是祸害的,他实在是看不下他们蹦跶。
康妃的亲子早殇,如今朱由校养在她身边,听闻了这件事,少不得添油加醋地搬弄了一番,虽然没有让皇帝对朱由杺做出什么惩罚,但宫中悄然流传起了朱由杺的残暴不仁,暴虐成性。
☆、第134章 “徐福”
万历四十八年,即泰昌元年,享年三十九岁的“一月天子”明光宗朱常洛因红丸案病逝。
对于这位父皇的病逝,黄欣还来不及有更多的感受,马上要面对的就是新皇登基,他输给了时间,比不得朱由校年长,朝臣们一致欲立朱由校为新皇,美其名曰朱由校曾有神宗教导,更有才能。
对这一点,黄欣嗤之以鼻,朱由校识得几个大字?他对刻刀比对毛笔还要熟悉,不务正业到内外皆知,这样的人的确是很适合当一个“傀儡皇帝”。
后世被称之为西李的康妃娘娘仗着自己抚养了朱由校,想要当太后,先一步控制了乾清宫,要求先封她为皇太后,然后再由朱由校继位,被大臣们拒绝,两方僵持。
“真是荒唐。”旁观这一出闹剧的黄欣询问庄妃,“母妃,你觉得如果我当这个皇帝,好吗?”
“你?”庄妃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她的眼中似乎划过一道亮光,犹豫着久久不语。
“是啊,我。我也是父皇的儿子,继承皇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而且,比起大皇兄的一字不识,我好歹也能看得懂几本书,总不至于一无是处。”
黄欣从心底里瞧不上朱由校,不要说他历经几世皇子经历了,便是头一次当皇子的人,也不会比朱由校更差。
或许是由于明朝后面某些皇帝实在是专情种子,儿子一个赛一个地少,所以皇子之间的争端非常少,再有出了正德那个奇葩,后面的皇子更是个比个地有个性,竟是没有几个懂得皇帝是需要承担怎样的责任,更多的都把皇权当成了肆意行事的资本。
说起来,或许跟朱元璋那种小民意识——把自己的儿子都圈起来当猪养也有关系,他倒是想着后世子孙就是不成器也吃喝不愁了,却不想想怎样提升精神文明素质,以至于一代代,旁支的都被困死在封地,嫡支的没了竞争也逐渐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就好像那个故事所说的,创造最好的环境让鹿生存,得到的结果反而是产量的下跌,而引进了狼之后,不仅鹿的数量有所增长,它的质量(肉)也更加好(吃)了。
“是啊,我儿也是可以的。”好像是才被人启发了,庄妃喃喃自语了一句,眼中的光芒更亮了,却又迟疑,“可是,朝臣们现在都想着要你兄长当皇帝……”
“那是因为兄长还在。”黄欣眸色晦暗,“母妃放心,我知道怎样做的。”
这些年下来,黄欣除了自己读书之余,也会状似不经意地结交一些司礼监的太监,连同东西两厂的,虽然他没有跟那些头面人物有什么直接的接触,但是一些处于中层的太监对他这位皇子还是有些了解的。
这些人比领头的要好收买多了,不过一些利益许诺,这些很有上进之心的人就同意了为黄欣说话,而他们的能量也并不局限于太监之中,还有一些用黄欣给的钱财收买了几个朝臣,鼓吹起“皇位贤能者居之”。
同时,某夜乾清宫大火,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直烧到第二天清晨,整个乾清宫片瓦无存,而火海残骸中则躺着几具尸骨,经人判断,是康妃娘娘和乐安公主,还有一位,便是被朝臣请为皇帝而不出的朱由校。
因为是皇室成员,又有先帝的嫔妃和女儿,再加上没有喊冤之人,也就并没有某个清官冒着生命危险要求验尸,于是简单收殓之后的尸骸被送入了棺材,也就没有人发现他们三人在被烧之前就已经死了。
没了长子,剩下的皇子中还年长的便只有黄欣了,再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的情况下,黄欣,朱由杺顺利登基成为皇帝。
这一年,他依照历史改年号为泰昌,从八月之后便是泰昌元年,用以纪念登基仅29天便暴毙的父皇——明光宗朱常洛。
这一年,黄欣登基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尊其母庄妃为皇太后,追封康妃及朱由校等人,同时派人彻查红丸案。
这一年,神宗二十多年不理朝政的弊病已经爆发,民穷国匮;山东、云南、湖广、南北直隶、福建、广东等省民众纷纷奋起反抗;朝中宦官祸国……
真正登上皇位,看到那一份份奏折所述,黄欣深深觉得疲惫,这个国家已经千疮百孔,而时不待我。
从来没接触过朝政,真正看到的只是历史书上的那一页页故事,他无法分辨哪一个朝臣是忠是奸,大部分的朝臣都没有在历史书中留下自己的名字,他们秉持着中庸之道,未必无才,却也并未做出多么轰天动地的事情,于是于史册上默默无闻。
东厂西厂的存在,固然便利皇帝掌控朝臣,但东厂西厂,又有多少是忠是奸呢?他们的名字在青史上更少,除了那几个大奸大恶的,其他的,纵然有一二好的,也都被清流抹去了名字,于是……
真正了解到自己所处的乱局之后,黄欣发现他有些无从下手,不得已只能延续历史的历程,任用东林党人进入内阁,排除方从哲等奸臣的影响,其他的,只能暂时加以控制,短时间内看不到什么效果。
继位七天后,黄欣终于见到了他想要见的人。
那人似乎有几分张狂,又或者他不认为有人能够记住徐福那张脸和那个名字,连那“须发皆白”的明显特色都不曾更改,他出现在皇宫的身份却换了,不是方士,不是神医,而是道士。
自从神宗迷恋炼丹制药开始,宫中便常有道士在,明光宗在位的时间太短了,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