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竟可这样读 .1》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历史竟可这样读 .1- 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大家鼻子都气歪了,懒洋洋地答道:这也脑筋急转弯?漏地下去了呗!



小矬一拍手大笑道:对头!那我们把地挖开不就可弄到水了吗?



小矬犯了个常识性错误,地下水也是流动的,并非像他想像的那样在等着他去挖。但他运气好,歪打亦能正着。



大伙一听,可不是吗?说干就干,立刻回家找石锄石刀石锹热火朝天地掘起来。天佑圣人,第一口井他们就打成功了,下面汩汩地冒着泉水。



有了井后,农业种植终于可以稳定,族人也渐渐脱离了四处迁徙的游猎生活。生产力得到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也大幅改善。周围其他的部落也逐渐地靠拢过来,大家均感恩戴德小矬的不世功勋,遂决定各部落联盟起来,小矬就做了第一任的盟主。



亦即中国第一个农民。



那时农民是很尊贵的,不用交公粮,更不用纳税。



当了盟主,自然也得换个拉风的名字。经各部落首领头脑风暴,敬呼小矬为:神农氏。这不仅成为小矬的称谓,后也渐渐成为小矬所在部落的代号。



团队再大,除首领外,其余也只是垫脚石而已。



部落联盟在小矬的带领下一天天走上正轨,小矬似可安享晚年了。



然而,一场瘟疫却击碎了他的退休梦想。这场瘟疫来势凶猛,族人一个个开始死去,神农氏用遍了采集回的草药,却依然不见效果。



确实,你用速效感冒胶囊来治十二指肠溃疡,能有用才怪呢!



神农氏苦苦思索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他要进深山采回仙草神药来挽救部落联盟。因为,越是珍稀名贵的药材,越是长在不寻常的地方,就像雪莲生于悬崖,灵芝长在峭壁。



第二天一早,神农氏挑出联盟内尚未染病的几百名青壮年,历经艰辛,终于来到了一座高耸入云的大山前。山太陡,人根本爬不上去,神农氏却早已成竹在胸。他让青年们伐取周边的林木,搭出一层层的架子,一直近半山腰。然后,他便攀着史上第一个脚手架没入了这片森林。



众人在山外焦急地等待,直到一个月后神农氏才跌跌撞撞地摸了出来。左手擎着还魂草,右手握着断魂草。



半个月后,神农氏溘然长逝。再过半个月,部落联盟内的瘟疫得到了控制并逐步消除。



久病成良医,良医又死于病,世道轮回,就是如此吗?但也勿悲伤,是人都是要死的,没死的不过是在等死而已。



五百年后,当年神农氏伐树搭架子的地方又早是一片郁郁葱葱,岁月掩盖了很多红尘痕迹,却始终磨灭不了神农氏感动天地、万古长存的赤子之心。所以,纵万年之后,那片森林还叫神农架。



……



三皇已说完,现来个承上启下的小总结。



有巢氏、燧人氏、神农氏合称三皇,常常被孔孟派儒生反复引述,以证明上古时代的民风淳朴,仁义礼智信条条中的。客观地说,确实如此,因为三皇时代,人不团结,就要被饿死,丝毫没有权谋生存的空间。



纯净的人,都是被迫的,在潜意识中。



所以,像陶渊明那样一直念叨着要返回上古时代的手无缚鸡之力却偏格调清高的文人,真要帮他扔回去了,不是被饿死,就是被其他部落抓住当牺牲祭祀,或活活吃掉。



然而,无论如何,我们还是怀念那个大家坦诚相对的年代。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还记得初中历史上的这些专有名词吗?



历史其实有它很深刻的一面,只是常常被我们忽略掉了。



吹尽浮沙,方显峥嵘。



从下面的章节开始,将逐步进入一些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的桥段。生产力越发达,人越热衷于利益的争夺,因为剩余价值也越来越多。



如果说五帝时代还勉强能分出些好坏,那么到了春秋战国则只剩赤裸裸的利益角逐。各为自己而已。手段上更是花样百出,无所不用其极。



当然,今天对于权谋的运用,我们已无声胜有声、无招胜有招了。反正,我们也习惯了。



春秋战国时代的利益争夺和阴谋诡计虽说不择手段,却是凝聚了先辈们的无穷智慧。所以,勿矫枉过正,勿蜻蜓点水,还原在那个社会环境和博弈体系下众人所做事情的缘由和成就才真的有意义。



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大家诟病很久,硬说他歧视女性。其实若联系下文,应知他的论述点本是着眼于对女子与小人的日常关系处理。我一直认为 他说得很准,很现?。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下面掌声一片。其实,孟子说这句话是因为《尚书》这本典籍里有一些记载并不符合儒家的标准思维,所以他要 进行文字清理。



有人说,苏秦能佩戴六国相印,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主要是因他那张三寸不烂之舌到处在重复着“宁为鸡口,不为牛后”这一蛊惑性论断,所以六国君主就头晕了,所以苏秦就成功了。笑掉大牙!你现在跑一写字楼里一口气蛊惑六个老板试试?



不要把古人想得那么笨,尤其是帝王,尤其是春秋战国时的帝王。没两把刷子,能纵横江湖吗?



就像我们一直认为长平之战中赵孝平王因为很轻率地任命了纸上谈兵的赵括,一口气折损了45万生力军。扪心自问,你坐在赵王的位置上,会把45万士兵的生命当儿戏吗?敢悉数交给一个没战役指挥经验的嫩瓜?



说了些废话,想来没人爱听。那么,我们还等什么?来吧,继续看历史,因为从有熊氏部落里传来了一声婴儿的啼哭——又一个天才降临人间。只要地球不倒着转,有趣的事就永远不会停止。


。。



1。4 侵伐



一声啼哭。



有熊氏首领听到这一声啼哭,心头一块石头终于咣当落地了。泪水涟涟,不仅仅是因母子平安,还因为,这一刻,他足足等了二十四个月。心都快烧成灰了。



两年前,他正在院子里磨镢头。此时人类已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深耕式农业和畜牧业成为经济支柱,男子开始成为养家糊口的主力。一句话,劳动已从技 术活转变成体力活。有熊氏首领虽是领导,但那时特权观念淡薄,领导常与民同耕同劳,否则也要饿肚皮。为了老婆的衣食无忧,他必须把镢头磨得又薄又快。此 时,他老婆附宝怏怏地走了过来。



他看老婆气色似乎不好,殷勤问道:咋了,哪儿不舒服吗?



附宝垂头丧气道:我怀孕了。



他立刻一蹦三尺高,兴奋得两手拍得啪啪响,但突然眉头一锁,又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地上,脸上立刻阴戾得似黑云压城一般。他冷冷道:怎么回事?



男人若被戴了绿帽子和被宫刑没啥两样了。



附宝赶紧解释道:半月前,晚上我出去吹凉风,看到北斗七星里似乎卧了个大龟,我定定神再一细看,它竟然对我眨巴了下眼。我吓得赶紧钻进屋躲进被子 里,打了好久冷战。后来我让人再去细瞧,都说没有了。我也怀疑是自己眼花了,你这三个月不一直在外忙吗,看你那么劳神,我就没和你说。



他抬头看了看老婆,嘴角动了动,但终没说话。他知道,这事让他摊上了,神仙投胎借他老婆肚子用一用。



他最怕的是生出来的孩子像神农氏那样天生残疾,但后来才明白,他最怕的该是晚产,且一晚就十四个月。



所以,庄襄太后十二个月就把秦始皇生下来已算很迅速的了。



附宝产子的过程一切顺利,孩子五官健全,粉嘟嘟的小脸、小手、小屁股都忍不住让人想捏上一把。而且,并没任何异象产生,比如刮风、下雨、闪电、芝香等等。



也许他老婆那晚真是看花了眼,也许是他的精子保质期更长。他只想要一个平凡些的孩子,真的。



三个月后,附宝看孩子生得健壮可爱,想提前加点辅食,便吹好一小口稀稀的小米粥,孩子嘴巴张开,她刚想轻轻送进去,却听到了一个坚定而执著的声音:妈妈,前四个月应该坚持纯母乳喂养。



有些事情之所以开始没有发生,是因为要放到以后。



日月穿梭,孩子渐渐长大。有熊氏首领忐忑不安地发现,他儿子真的是太不一般了。



因为他根本不需要学习。学习对他来说似乎太多余了。



无师自通不算什么,生而知之才够牛x。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个帝王,难道不该标新立异些吗?



在他的统治生涯中,臣民觉得他的胸怀似黄土高原一样广阔无垠,故取黄色为瑞,称其为黄帝。



黄色从此成为帝王专用色,直到袁世凯轻轻为它掘了一个坑。



黄帝姓公孙,名轩辕。但因为诞生在姬水之滨,遂改姓为姬。



黄帝改姓和你换个马甲一样不算回事。所以说古今一脉,只不过是这脉接了那脉。



11岁时,黄帝就接替他父亲当了有熊氏的首领。也许做神仙是快乐的,但做神仙的老子却是痛苦的。



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怎能少得了战争?



当时,先民们主要在黄河和长江的部分流域活动,大致分为三股势力。黄帝他们居住在黄河中上游,称为华夏部;蚩尤等盘踞在黄河下游,称为东夷部;三苗等独占长江中游,称为苗蛮部。



华夏部里除了黄帝外,还有一个传奇首领,叫炎帝。炎帝的母亲叫任姒,和附宝同为有硚氏的公主。



任姒并不喜欢晚上出去吹风,所以并没见到大乌龟。只是,她白天总要出门的,所以她不小心碰到了一条见首不见尾的神龙。还没等她跑回家,肚子里就开始翻江倒海起来。因为,她也怀孕了。



炎帝出生在姜水边,所以就改姓姜。之所以叫炎帝,是因为他总是像火一样热情,或者说,是急躁。



黄帝和炎帝所率领的两个部落间世世有婚姻往来,他们俩自然是很熟悉的。常常在台上握手言欢,不过,这丝毫不影响他们在台下踢脚使绊。



由于神农氏子孙的软弱无能,华夏部早乱成一盘散沙,急切需要一个新主人提纲挈领。



一山不能容二虎。既生瑜,何生亮?英雄遇到英雄亦是悲哀。何况是大英雄遇到大英雄?



如果两人中少生一个,中华民族的人口数量也能减少一半。gdp岂不翻番?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黄帝和炎帝各自摩拳擦掌,战争一触即发。当然,这叫内讧。



但,内讧竟被扑灭了。



是谁这么仗义?



嘘——他只是做坏事时无心成了件好事而已。他自然是蚩尤。



滚滚铁骑瞬间杀到了炎帝的门口。



蚩尤何许人也?



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



他为何敢伐炎帝?



因为他下面还有八十个和他一模一样的兄弟。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敌人已到了家门口,想躲也躲不及了。



且,怕事也不是咱中国人的性格。何况是中国人的祖宗?



炎帝把犀牛皮使劲裹了裹,腰里挎好红铜宝剑(那时尚没青铜,这是最高科技的武器了),仰天祈祷了一阵,大踏步向前沿阵地迈去。



一条铁臂把炎帝挡在了门内。



大臣共工正站在门外。



杀鸡焉用宰牛刀?共工轻飘飘地说道。



炎帝拍了拍共工的肩膀,送给他一个会心的微笑,然后转身,归位,喝茶。



炎帝很自信,共工应该没有打不败的人。因为他是天下第一力士。



真正和蚩尤对上阵后,共工才恍然大悟,打仗原来并不仅仅是拼力气。



几番厮杀下来,双方各有胜负,外人看来,势均力敌,共工并没落下风。可共工肚里的苦水都快涨到嗓子眼了。



因为蚩尤他们不要吃粮食,而共工这边食量却超大。



很很古代时,军队的粮食运输是个超级难题。连独轮车都没有。等挑夫把粮食运到,早就成了空麻袋。因为挑夫也是要吃饭的。



而且,供给线路很容易被对手掐断。事实上,蚩尤确实把它掐断了,只是共工还没敢告诉士兵。



但纸怎能包住火?



在焦虑不安中,共工被蚩尤打了个落花流水片甲无存。



胜败乃兵家常事。但前提是,你不能败得太惨。可共工却早把大话扔在了炎帝面前!



在伤心欲绝中,共工做出了一个骇人的决定。对整个世界都可谓影响深远。



他决定去撞不周山。



不周山可是擎天一柱!



共工的想法就是让天空像块大饼一样拍下来,大家全部玩完。既报了蚩尤的战败之辱,也无需向炎帝登门赔罪。死人和死人之间是不需道歉的。



共工的力气肯定比项羽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