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剑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剑桥- 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野生动物的宠爱之深以及其保护大自然的细致与耐心。而一个民族对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的保护程度,也正反映了其对未来,对后世子孙的关注态度。

沿着剑河一直向上走,在queens’ college(皇后学院)的后面有一大片草场,剑桥人把它叫作“自然天堂”。在那里你可以看见各种水鸟像飞机一般地在水面上起飞或是降落,那是它们的家园。每一年的初春时节,天鹅和野鸭们都会在河边的草丛中孵蛋。一天黄昏,我在去朋友家的路上经过“自然天堂”,在一株枝叶茂盛的大树下,草堆里的鸭妈妈(爸爸?)正在孵化自己的孩子。它是那么的幸福而安详,我在它的面前蹲下,它既不惊慌更不躲闪,依旧专注地期待着自己孩子的诞生。那一刻,我心底里某一个柔软的地方被悄然击中。轻轻地,我掂起脚尖走开了,生怕惊扰那些即将出生的小生命。几天后,我忍不住想去看看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可当我再次经过那棵树下的时候,草丛里只剩下几个破碎的蛋壳。不远处,一只只毛茸茸的黄色小鸭子排着长长的队,跌跌撞撞地跟在它们的爸爸妈妈身后,在绿油油的草地上觅食、玩耍,个个都是快快乐乐的样子。

前段日子里一直琢磨着在家里养一只狗,最好是狼狗之类的,当然沙皮狗也成。嬉皮笑脸地和老爸老妈商量了半天,试图说服他们:宠物会改变他们平淡的生活,“越来越遭!”妈妈不停摇头。“我们家里已经有一只了,为什么还要养一只?”老爸满脸好奇地望着我,我气得咬牙切齿。“你瞧瞧,多像一只脾气暴躁的小狗!呵呵!”老爸说。

我是个连自己也照顾不好却非常渴望照顾一个小动物的人,我喜欢探究那些小生命的生活。它们单纯却充满生气的生命强烈地吸引着我。我一直相信动物有它自己的思考方式,所以常常会在街上和一只小狗或是一只小猫傻傻地对视很长时间,彼此琢磨着对方的思绪。

五岁那年,我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只宠物。它具体的样子在我的记忆中已经有一些模糊了。只记得它一只很漂亮很漂亮的鹦鹉,满身五彩缤纷的羽毛。但它可能有一些先天残疾,所以,似乎从来没有听它叫过。不过这并不妨碍我对它的喜爱,我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哑哑。每天从幼儿园回来,我都和它厮守在一起,我会把在幼儿园里学会的故事、听到的笑话、受到的委屈都说给它听。它比爸爸妈妈更有耐心,永远不会嫌我烦,眨巴着眼睛听我的倾诉。清晨,我会把它放在阳台上,让它和我一起晒晒太阳伸伸懒腰呼吸新鲜空气。天气好的晚上,我会带着它在阳台上看月亮数星星。有一天晚上,我不知不觉中睡着了,是爸爸把我抱进了房间。梦里,我的哑哑会说话了,它说它喜欢我说它会永远陪着我,我好开心,笑出了声。就在那一个晚上,冷空气到了,气温忽降,我们忘了把哑哑接回家,它就在阳台上睡着了。第二天,我紧紧抱着哑哑已经僵硬的身体,不相信它死了,我希望我的体温能够把它唤醒,可是,哑哑再也没有醒过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活在深深的内疚自责当中,是我的疏忽使哑哑失去了生命。我是爱它的呀,却没能好好地保护它。长大了我才明白,爱,不仅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更是一份责任一种担当。

小学的时候,外婆给我买的一对小鸭子。它们好小好小,黄黄的,绒绒的。两个小家伙挤在一起,唧唧叫着。如果它们不是一对好朋友的话,那一定是一对恋人,因为它们互相粘着腻着,无论怎样都分不开。每天都是我给它们喂食,我喜欢看它们吃东西的样子,从不争抢,你吃一口我吃一口,很体贴很有默契的。有一次,我偷偷把其中一只藏了起来,另外一只急了,在屋里四处奔跑着,万分焦急地叫着。被藏起的那一只也发出急切而无奈的叫声,直到它们找到了彼此,快乐地拥在一起。那一刻,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被触动了。有时,我是有些妒忌它们的,它们实在太相爱了,目中无人的爱情常常会把我排斥在外。可是,正是因为它们的相爱,我才更爱它们呀。天热了,我决定给它们洗个澡。我打来满满一盆水,把两只小东西放了进去。鸭子嘛,是喜欢游泳的,我理所当然地这样认为。小东西在水里扑腾了一会儿,就开始往下沉。我慌了,急忙把它们捞上来,它们俩浑身发抖,紧紧蜷在一起。外婆走进屋一看这样的情景,大叫:“鸭子太小了,是不会游泳的。赶快用毛巾把它们擦干。”我急急忙忙地去找毛巾,可是,一只小鸭子已经不行了。另一只被救活的小东西拖着虚弱的身体守着它的同伴,我一走近,它就用那种几近哀怨的眼神望着我。我恨死自己了。第二天放学回家,楼下围了一群孩子,我走过去,我的小东西躺在冰冷的石灰地面上,已经闭上了它的眼睛。它从我们家三楼的阳台跳了下来,追寻自己的爱人。我把它们埋在了一起,滚烫的泪水一滴一滴落在它们的墓上。

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我没有养任何小动物,不是不想,而是不敢。我害怕再造成伤害了。每一次小动物的离去,我内心的伤痛都要很久很久才能复原。我承担不了的这份感情。直到我遇见了它。那是一只刚刚出生不久的小猫,肥胖的,毛茸茸的,纯白的毛色中杂着几块俏皮的黑色斑纹。她幸福安静的躺在妈妈身边,贪婪地汲取着母亲的温暖。我走过去,伸出手指摸它湿湿的小圆鼻头,它天真地抬起头看我,然后用它温暖湿润地小舌头,轻轻舔我的手指。刹那间,我的心柔软地膨胀起来,注满了清澈柔情的水。猫的主人对我说:既然这么喜欢就拿回去养吧,反正这只老猫生了好几个,总是要送出去的,不如送给一个真正疼它的。我把它抱在怀里,再也舍不得将它放下。

我在灼热的阳光下,飞跑着去超市买牛奶和肉松。我不知道我可以给它什么更好的东西。一颗心在跑的时候,跳得让我疼痛。我把它放在铺着松软被单的纸盒子里,还喷上了少许我最喜欢的香水。我亲亲它的小脸:“我一定一定好好爱你。”我带着它散步,和它玩捉迷藏的游戏,放好听的cd给它听,我纵容它在我的肚子上睡觉,因为那里比较暖和。

可是,一个星期后,它突然开始生病,不吃任何东西,直躺在角落里睡觉。

我很着急,打电话向朋友求救,朋友不以为然:你太惯它了,伺候得太细心了。那不过是一只小猫,随便养着就是了。

可是我无法随便,我如此深爱它。我强迫它张开嘴巴给它喂药片碾成的粉末和水,依然每天去买牛奶和肉松。但是它已经没有任何活力,黑黑的圆眼睛里充满悲哀。我也整天惶惶然,深怕它会死掉。我不肯吃饭,坐在地上,一边抚摸着它,一边不停地哭。妈妈说:猫儿太小了,怕是离不开老猫,送回去可能就好了。我不停不停地摇头,舍不得的呀。夜晚,我在黑暗中抱着它温暖的小身体,泪流满面。就在那一刻,我决定,我要离它而去。

它走的那一天,我什么也不能做,只是哭。妈妈说,不用这样伤心。不过是一只小猫罢了。可是我哭得更凶。我很想知道:它是不是也和我一样伤心呢。

很多日子之后,朋友打来电话:怎么这么久不上我们家来玩?我不敢告诉她,是因为那只小猫呀。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带着牛奶和肉松去看它。它长大了,在妈妈的身边快乐地蹦蹦跳跳。它还是认得我的,跑过来围着我的脚撒欢,躺下来让我抚摸它的毛。我蹲在它的旁边望着它。它的眼睛,就像婴儿的眸子,纯洁,无邪。当我们互相凝望的时候,我知道我们是相爱的。爱,不是占有,而是给予它它所真正需要的。爱,有的时候是纵容,有的时候却是放手。

。。。!



第一部分:剑桥新与旧剑桥有桥

×××小×说×网
很多人喜爱剑桥可能都是受了徐志摩诗文的诱惑:“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样轻灵脱俗的诗句牵动着多少中国人的心灵 !徐志摩通过他的文字营造了一份遥远而浪漫的梦境,把剑桥连同他自己一齐铸进了中国人的心底。一如禅诗所云:“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剑桥,因徐志摩而成就了它在中国人心中的充满灵性的印象。

其实,徐志摩之于剑桥,实在不过是一匆匆过客。当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经济学的他,抱着激烈的变革社会的政治主张来剑桥追寻心目中的偶像罗素。可当他到了英国才知道因为在战时的和平主张和沸沸扬扬的离婚事件,罗素已经被剑桥逐出门外,跑到中国讲学去了。后来,名作家狄更生为徐志摩争取到了一个国王学院“特别生”的资格,可以随意听课,但无须参加考试。徐志摩高兴不已,欢呼“自此黑方巾,黑头袍的日子,也让我占着了”。徐志摩在剑桥的时间并不长,如他自己所坦言:“我还是不够格的,就好比一只烤的半熟的白薯,离带着焦味儿透香还正远哪。”可正是这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在《我所知道的康桥》这篇文章中,徐志摩写到:“康桥的灵性,就全在康河上——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协调,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地淹入了你的性灵。”徐志摩还特别比较了他在英美各两年的学习,说道,“在美国我忙的是上课、听讲、写考卷、啃橡皮糖、看电影、赌咒;在康桥我忙的是散步、划船、骑自转车、抽烟、闲谈、吃五点钟茶、牛油烤饼、看闲书。”然而,他毫不含糊地断言,“与其我到美国的时候是一个不含糊的草包,我离开自由女神的时候也还是那原封没有动;但与其我在美国时候不曾通窍,我在康桥的日子至少让自己明白了原先只是一肚子颟顸……”所以他后来才会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白天,这位浪漫的诗人“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净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草绵绵处寻梦去”;夜幕降临时,这位深情的诗人便出神地倚在桥栏向西天凝望,沉浸在他那甜蜜的闲暇里: 

看一回凝静的桥影,数一数螺细的波纹:

我倚暖了石阑的青苔,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

就是在浪漫的英伦游学岁月里,徐志摩遭遇了他生命中一位特别的女子——林徽因。这个后来被他昵称为”徽徽“的女子,不但才华横溢、聪明过人,而且“宛如山中的梅花小鹿,一般的美,一般的活泼”。当时十六岁的她正随父亲林长民游历欧洲,并在英国暂住。林徽因喜爱绘画,她最爱去的地方就是剑桥一带,因为那里有画不完的各种建筑和景致。对于徐志摩来说,最让他心旌摇曳的就是在暮春时节和林徽因结伴在剑桥漫步,“每当黄昏时分,便和徽因伫立桥边,听教堂钟声撞入心扉。”据当年徐志摩的同学,后来在国王学院担任院士的英国人罗伯逊爵士回忆,林徽因特别钟爱剑河上的一座桥,至于究竟是哪一座,老人记不得了,只记得当年徐志摩每天都陪林徽因在桥上或是散步或是伫立,无拘无束地谈心。林徽因空灵的艺术感觉和她独特的见解谈吐,常常激发出徐志摩思维的灵感和火花。偶尔路过的同学们只要看到他俩在桥上,就宁可绕路也不忍心走过去,生怕打扰了他们。生命中能遇着那个懂得你也被你懂得的人是何其幸运呵!难怪诗人要产生 “我这一辈子就只那一春”的感叹了。

在来剑桥前,国内正在热播一部电视连续剧——《人间四月天》,影片描述了徐志摩与林徽因之间动人的恋情。那时我正在申请出国留学,除了剑桥的offer之外还收到十几所美国大学的offer,在选择上多少还是有点犹豫的。当时,妈妈恰巧在看这部电视剧,她看着在剑河里泛舟,在康桥上漫步的徐志摩和林徽因,忍不住对这英国古老的小镇心驰神往。她很认真地对我说:“你就该去那里!多美的地方啊!”我当时没点明:风景是因为有一对郎才女貌俪影双双的璧人才显得美好。如果把她闺女放进去,即便不是煞风景,也绝对没有太大吸引力了。

无论怎样,我到底还是来了这里。初到时,也到处去寻找徐志摩笔下的“康桥”。穿梭在剑河上那一座座充满灵性的桥间,看看哪座桥边“垂着河畔的金柳”,看看哪片水域里“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剑河上确实有不少桥,现存的桥共有14座,其中6座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