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剑桥》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在剑桥-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巧罹於氐淖郏诖耍鲎帕怂哪腥耍⒐藅ed hughes。世界上有些事情的发生是注定的,有些灵魂的不期而遇是必然的,没有人可以阻止命运中注定的邂逅。1956年2月的一场舞会上sylvia 和ted首次相遇。那样的相逢真叫惊艳,四目相对间,电光火石,旁人全然黯淡,好像中国的黄梅调里唱的:“一瞥惊鸿影,相逢似梦中……”舞会上,他们相拥,她光洁的额头,明媚的脸庞,智慧的目光让世间万种风情霎时失了颜色。sylvia,如她身着的那一抹明丽的红装,是热烈的,那是一种毫不掩饰的理直气壮的热烈。临别时,她当着ted带来的女友面,给了他深深一吻,令他的面颊留下了齿痕,流出了鲜血。30多年后,ted仍然清晰地记得这初吻的咬痕:

你是存心要以你的活泼爽朗/给我制胜的一击/我记不清楚/那天夜晚其余的一切/除了我带着女友悄悄离去/除了门道里她愤怒的嘶嘶声/对于你的蓝色头巾会在我的衣服口袋/我目瞪口呆地询问/环形圆丘般肿胀的齿痕/将像烙印烙在脸上/经月难消/烙着那底下的我/直到永远

夜深人静,ted站在sylvia住的楼下,用石子轻扣她的窗,这样的美丽怎么可以错过呢?

sylvia写信给在美国的母亲,说自己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伟大的疯狂爱情”,一个“难以置信”的男人。她这样描绘ted:“一天到晚穿着同一件黑毛衣,同一件灯芯绒夹克,口袋里塞满了诗歌、新鲜鳟鱼和算命天宫图。”看到这里,我的脑海中浮现的竟是沈从文当年初遇张兆和时内心的感叹:“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sylvia,ted,他们都在最好的年华,他们分享着共同的语言——诗歌,他们爱着也被爱着。于是,康桥畔,俪影双双;剑河上,情生意动。这是整部影片中最温暖的片断。

婚后,ted和sylvia一同回到美国,sylvia在大学教书,以支持ted继续写作。ted并非一个自私的男人,他欣赏sylvia的才华,不愿意看着心爱的女子将天赋埋没在灶台间,于是不断地鼓励她写诗。这便是爱,处处为着对方想,时时为着对方好。ted回家要看sylvia新创作的诗,sylvia将他拖到厨房,指着堆在餐桌上的大大小小新鲜出炉的蛋糕,撅撅嘴说:喏,这些就是了。那样顽皮耍赖的神情里洋溢着的全是幸福的光彩。美味的糕点,那是拥有爱情的女人在生活中最缤纷的诗作。

sylvia全力帮助丈夫的事业,并为他生育了一子一女。对于她来说,付出是生命的燃烧。付出的本身是绝对的,如同青春本身。27岁时她陪ted回到伦敦,并开始自己的写作。“我们在文字里尽情发泄我们的情感,” sylvia在日记中透露了他们共同制造的幸福。在圈中朋友的眼里,他们是令人艳羡的一对,因为“没有人像他们一般深爱着彼此,欣赏着彼此,真正懂得彼此” 。可是,火热的爱情并不是幸福婚姻的保证,正如稳定的婚姻也不能保证爱情的新鲜一样。sylvia有着一个女诗人敏感纤细的心灵。如果说爱情的开始需要这样的细腻来燃烧起激情,那么当把爱情放到平凡生活中之后,则需要更多的宽容和智慧来让爱绵长延展。sylvia对爱的专注逐渐演变成一种因为害怕失去而产生的不安。她在幻想中为自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假象的情敌,然后再让她们将自己对爱情的信心一点一点地击垮。尽管ted一再向她保证不会爱别人,可是他不懂得,很多男人都不懂得的,真正让爱长久的不是男人的诺言,而是女人的信心。一旦这样的信心被摧毁了,无论如何努力,爱也无法继续了。

“something you fear most in your life will e true one day”——生命中你最恐惧害怕发生的事情往往最后会变成现实。在sylvia最脆弱的时候,ted离开了她,为了另一个女子。sylvia看似洒脱地对朋友说:我终于自由了,不必对他牵牵念念,茫茫世界,谁也不是谁的唯一。她笑着,可那真的是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她写诗,她出名,她养儿育女,她平静地将生活继续。可是,她牵牵念念的依旧是他,只有他。他来看她和孩子,sylvia将自己打扮得明艳照人,在久违的激情之后,她要他回来——你真正爱的不是那个女人,是我,不是吗?那样孩子气的质问让人心碎。ted抚着她金色卷曲的长发说:她怀孕了,我不能离开。多么委婉的借口呀。是的,ted不能否认他一生最爱的女子就是sylvia,可是爱情只有当下,错过当下,再爱也难以回头。

1963年的一个雪花纷飞的冬日的清晨,sylvia为自己的两个熟睡中的孩子做好了早餐,轻吻了他们的脸颊。然后将他们房间的窗户打开,门封死。随后,来到厨房,打开了煤气。30岁,sylvia在对爱情的绝望里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怎样一个痴情的女子啊!她的感情壮怀激烈,好比流水一泻千里。她的短短一生总是在付出、付出、不断地付出。也只有年轻、青春的生命,才能够是这样的。付给了,付给得彻彻底底,而绝对是不带半点悔意的,即使是这个男人,这个世界,这场人生,整个儿地欺骗了自己,也依旧“衣带渐宽终不悔”。

那一段拍得太美,银幕上纷纷白雪中sylvia的年轻却已沧桑的笑容,真正应了那句: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凄美。看到这里,我的眼泪不住地往下流,远远,远远,苍凉地想到《古源诗》里的句子:“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

sylvia死后,世人将矛头指向ted,指责他抛弃了sylvia,因而导致了她的自杀。ted对此不置一辞,默默整理和出版了sylvia所有各种能够出版的遗稿。直到1998年ted患癌症去世前夕,他才将30多年来陆续写成的88首诗体回忆录结集出版。他在这些诗篇中以平实以至直白的语言娓娓叙述他对sylvia深沉的爱,以惊人的直率和精确的细节写他们相识、相爱,甚至第一次做爱:

你苗条、柔嫩、滑腻,像条鱼/你是新大陆/我的新大陆/你就是亚美利加了/我惊讶/美啊/美丽的亚美利加

当爱已成往事的时候,留下的只有曾经爱过的证据。只是,那又能证明什么呢?

sylvia 和ted之间的爱情故事哀艳绝伦。这也许就是艺术家的爱情吧,在强烈的激情和强烈的自我之间,他们的爱情眩目而脆弱,一如一场异常华丽的焰火表演。他们用自己的身体和灵魂,为这美艳的爱情写下无法磨灭的注解。不可否认,ted始终是爱着sylvia的。爱是爱的,只是受不了长长的一生只能爱你一个人。这本是人性的真,可sylvia高旷炙热的爱情就是容不下这残酷的真,于她而言,爱,要不没有,要不就是全部拥有。爱情可以是热烈激情的诗篇,而婚姻却是生活。生活是平和的,在那里头,爱情的力量不如想象中的大,要的是包容是谅解,不然如何牵着手在人生的长路上爬山涉水。当一段感情遇到危机需要克服的时候,多数为时已晚,让步的往往是理智。sylvia是个太纯粹的人,她对ted不肯委屈,不肯迁就,亦就是对她自己的不肯妥协。她的爱让人心疼,也让人惋惜。

走出电影院,我和萍说难怪中国人喜欢将爱情叫作亲情或是恩情,这下是懂了。以前读到《饮马长城窟行》的末了两句“上言加餐饭,下言长相忆”时总是不能解的,总以为吃饭添衣睡觉这些个词儿怎么入得了这情诗,后来不晓得什么时候就恍然明白了。也只有中国人会把“爱”与“情”这两个字在婚姻里分开来看。因爱而爱,是美艳的,可也是脆弱的;但这“情”却是素朴之至,再大的浪漫和飞扬都在这份朴素里静静地有了它的份位,所以中国人会有一日夫妻百日恩的相知相悦。好的婚姻,是由爱唤起,由情延续的。于是,才可以在这充满诱惑的纷扰红尘“与子相悦”,才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走在路上,天气忽变,大风试图朝所有方向逃跑,冰凉的雨无法无天地砸下来。我们急忙撑开伞。身旁有一对老年夫妇,他们没有带伞。男的便将大衣脱了下来,罩在两人头顶。妻子往丈夫怀里缩了缩,找到最妥帖的位置;丈夫揽着妻子继续前行。在雨下得最霸道的时候,他们的温情别样动人。电影里的爱情故事包含着那么多绚丽内容那么多浪漫的细节,而我亲眼目睹的真实恋爱,却无声无息。

 。。



第二部分:“名校情结”的思考与自己相守


受壳牌石油公司的邀请,周末去伦敦参加一个酒会,顺便去看了在lse读书的同学。比起剑桥来,伦敦是大多了,也繁华多了。同往的一个在牛津读书的上海女孩感叹道:跟伦敦比起来牛津简直就是农村。她是喜欢热闹的,很多人都是的,所以伦敦是让他们喜悦的。可我总觉得伦敦、上海、香港这些城市都太像了——它们太大,有太多的人,于是所有的物体之间都有了一种暧昧而冷漠的距离。我和同学走在伦敦最繁华的几条大街上,从bond street; oxford street; 到piccadilly,拥挤的人群,喧嚣的环境,到处充斥着的强烈的物质感,让我特别的疲倦。漫步在全世界最高耸密集的楼林之间,我心中居然产生了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在伦敦的地铁里熙熙攘攘的是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这让我想到了大学时候在香港实习时每天坐地铁的情形。那时我常常想:这是多么奇怪呀,我和身边的这些人身体距离如此接近,可是彼此的思想却又如此疏离。紧张而忙碌的都市生活让人无法安排自己的生命节奏;外在的形体是奔波不息的,只是无暇照顾灵魂的需求。真的,这些令很多人兴奋的国际都市,竟然令我觉得心慌。早早结束了行程,匆匆回到剑桥。一下火车,心,立刻就踏实了。

我在这里的生活真的是简单的。早上在小鸟的清脆的啼声中醒来,自己做早餐:牛奶香蕉泡麦片、苹果、酸奶、烤面包加覆盘子果酱,一杯咖啡或是锡兰红茶。然后步行30分钟去上课。中餐或者在学院吃或者在外面买咖啡三明治。晚饭一般自己做中餐。闲时也就是读书或者听听音乐。对了,这里还有一个非常棒的语言中心,有各门外语的书籍影像资料,我常去温习一下法语。剑桥只是个很小很小的小镇,所以去哪里都是可以步行的。常常会在路上碰到熟人,打个招呼也是一份温暖与亲切。最重要的是剑桥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可以安定我的心灵。

刚来的那段日子天天都是天晴的,最近却是常常有雨。英国是典型的岛国气候,变化无常的——一天当中从晴空万里到乌云密布再到大雨倾盆都是转眼之间的事。所以街上穿什么的都有———大冬天照样有生猛人士穿短袖露肚脐,夏天也有那种疼爱自己的人,一看外面刮风了就立刻穿上防寒服。于是英国人把这样几种事物并列组成一个歇后语:英国天,孩子脸,女人心(当然这是男人们的说法)———说变就变。记得从伦敦回来的那天居然半路遭遇了小雨、冰雹、晴空万里、云淡风清。这倒也是一种独特的体验呢。只是在初冬时节,一旦下了雨便是特别的湿冷。自从上个礼拜夏令时改回去以后,下午四点钟天就开始黑了,据说再过一两个星期,下午三点天就要全黑了。我原本是一个非常受气候影响的人,阴郁的天气会让我莫名地孤寂不安。现在也学着适应了。在寒冷中能格外体会到温暖的美好:这几日走到家门口时,都能感受到一种春风扑面的暖洋洋;这几日手中的那杯咖啡,除了解乏之外也可以暖胃了;这几天吃饭的时候,感觉着热量源源不断涌入我的体内,每一口饭都格外有滋味。

晚上,回到一个人的小屋。放上一盘好听的爱尔兰音乐的cd,让那像水滴一般清澈明净的音乐包裹住自己,心里安然。淡淡的灯光下,泡一杯香茗,铺一张纸,执一支笔。写字的人,只要有笔、有纸在手里,心里就会平静下来,自己就会变成一个自己的世界,一个随心所欲的世界,一个不用跟自己不喜欢的任何人在一起的世界,这个世界让人觉得心里很干净。在深夜和凌晨交接的这段暧昧时光里,我是平静而敏锐的,可以做一些孤独却有趣的事情。无论多么疲惫,在音乐,在文字里,我就会像一棵被晒干了的青菜,被清水泡着,慢慢地充盈起来。我是个骨子里很简单的人,所以一个人的独处,也可以有这样的静甜。在电话里我和妈妈说:遥远的地方,我是个好姑娘…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